北宫,瑞麟阁顶。
身着夜行衣的不速客,电光石火,回想先前触弦,一时进退两难。按理说,暗设此弦,必为示警。然若以音警示,何不系铃。铃声突兀,远胜琴音。
故又心怀侥幸,万一不过是摆设。王宫上下,疏于戒备,虚惊一场,亦未可知。且身负师门所托,焉能轻易作罢。
进退维谷间,人影倏分。
便有二女仙,一前一后,落在屋脊。
“何方高人,不请自来。”身前女仙,顾盼生辉。
“你等又是何人。”不速客微微侧身,绷紧入弓,朗声发问。
“观天(阁)女仙,灵辉(殿)美人。”天台二女仙,异口同声。
“记下了。”音犹在耳,不速客飞身掠下:“后会有期。”
“哪里走。”袖如飞虹,电射而出。后发先至,直取后心。
不速客旋身避让。忽觉疾风刮面,异香入脑。“不好!”顿时天旋地转,下盘不稳。急忙屏气凝神,双臂交击。
砰!
一声闷响。不速客身形陡胀,顷刻已胖大如球。好似河豚气鼓。
“着!”不速客又双手反拍腰际。
嗤——
狂风四起,啸声大作。胖大身形,宛如泄气皮囊,急速萎缩。一胀一缩。已将幻药,悉数吹散。
“抱痛西河。”天台女仙,各乘一朵轻云,翩然下坠:“西河神女(注①),是你何人。”
抱痛西河,典出《史记·卜商传》:“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原指素王孔子弟子子夏,因在西河丧子而哭瞎双眼之事。用在此处,乃指仙家不二法门。
“你我素味平生,虽有典故,然与本派绝学,并无迹可循。焉知此术之名!”不速客娇叱:“你等究竟是何人!”
言下之意,先前使出门内绝学“化形术”,与“抱痛西河”之典故,并无关联。非常人可知其名。此二女,必与本门颇多渊源,故能一语道破。
“既见‘萦尘’,如何还不知晓,我二人真身。”天台女仙,乘轻云浮于半空。往来绕行阁顶,恰如腾云驾雾。
“旋波提谟,玄天二女!”不速客,幡然醒悟。
燕昭王即位二年。广延国,来献善舞者二人,一名“旋波”,一名“提谟”。并玉质凝肤,体轻气馥,绰约而窈窕,绝古无伦(啧啧!)。或行无影迹,或积年不饥。昭王处以单绡华幄,饮以瓀珉之膏,饴以丹泉之粟。王登崇霞台,乃召二人来侧。时香风歘(xū)起,徘徊翔舞,二人容冶妖丽,靡于翔鸾,歌声轻飏。其舞一名“萦尘”,言其体轻,与尘相乱;次曰“集羽”,言其婉转,若羽毛之从风也;末曰“旋怀”,言其支体缅曼,若入怀袖也。
乃设麟文之席(注②),散华芜之香(注③)。以(玉)屑铺地,使二人舞其上,弥日无迹(日下无影),盈车嘉穟(注④)。昭王知为神异,处于崇霞之台,设枕席以寝宴,遣人以卫之。王好神仙之术,故玄天之女,托形作二人。
昭王之末,莫知所在。或游于江汉,或在伊洛之滨,遍行天下,乍近乍远。后迁居天台山,俗称天台二女仙。
“既窥我二人真身,何不束手就擒。”女仙旋波,容冶妖丽。
“原是上古仙门,难怪知我派隐秘。”不速客并不打算束手就擒。人非神鬼,焉能浮于微尘。必是身中幻术,入了幻境。暗中嚼碎苏胆,吞入独门醒药,设法脱身。
解药入腹,瞳孔骤缩。血脉喷张,头痛欲裂。脑际怦然炸响,幻境应声崩碎,化为齑粉。
无边黑暗中,星光忽现。
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顾不得口鼻溢血,不速客竟纵身跃下高阁。蓟国楼高,举世闻名。如此直坠地面,不速客必死无疑。
便在此千钧一发间。耳廓乍暖,忽觉耳边有人吐气如兰:“盈车嘉穟。”
长袖画弧,陡然拉长。幻化成,白鸾孤翔。将喙衔千茎穟(穗),飞投而下。
恰如投石入湖。时空荡起层层涟漪。
穟于空中,自生花实,再生根叶。眨眼间,不速客脚下,竟凭空长出丛丛麦穗。一息之前,还飞坠地面。一息之后,已置身麦田。
蜃境千变,焉能不目眦尽裂。
不速客,无助仰望晴空。只见,另有女仙提谟,乘云而下,翻掌轻吹。
一时芬芳四溢,七窍生烟。正是“华芜天香”。
香风拂过,腐草蔚茂,白骨生机。
麦穗两岐,密如荆棘,蔽日遮天,将不速客淹没。
胜负已分,幻境湮灭。如前所说,幻境只存于身中幻毒者脑际。现实并无留存。若不说幻境,只说现实之中,二派斗法,颇多乏善可陈。令人乏味。
天台二仙,竟是与巫山神女、汉水游女,并著于世之,玄天神女。令一干人等,始料不及。
斗法前。因何要自报家门,原因便在于此。于施术双方而言,乃为先给对方,投下心理暗示。而后辅以种种门派不传法门,产生特定心里映射。令身中幻毒者,自行想象,身临绝境。
“西河神女。”待蓟王知晓此事,已天光大亮。正因有观天女仙,宫人方能安枕。平日不显山漏水。偶尔露峥嵘,竟是玄天神女。
“因何投身为夫榻前。”蓟王笑问。
“因夫君重筑黄金台。故我姐妹,应谶而出。”女仙旋波,柔声答曰。是了。最初,正是燕昭王筑黄金台。正如释比翟姜,也是刘备误打误撞,解了累世谶言。这才自投大震关,守护云霞殿。引出许多后世。
不用说。自昭王薨后,便游历天下,暂居天台山的玄天二女。门内累世谶言,必与黄金台相关。
果不其然。女仙提谟,柔声言道:“金巢重筑,燕燕于归。”
黄金台又称“金台”、“燕台”。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贤士,故名。“燕燕于归”,语出《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燕、燕”,乃指玄天二女。
燕昭王此人经历,堪比武帝。传闻,西王母亦曾“与昭王游於燧林之下,说炎帝钻火之术。”
如此看来。
上古仙门,虽不见于后世记载。然却相伴历代明君贤王左右。更与王朝更迭,如影随形。
一言蔽之,有迹可循。
(https://www.biquya.cc/id60649/115640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