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刘备的日常 > 1.114 贪婪无餍

所谓“春争日,夏争时,万物宜早不宜迟”。

    出长乐宫,舞阳君车驾直奔金市,寻洛阳子钱家,质押汤邑不提。

    在封君县主及绝大多数勋贵看来,此乃极大利好。甚至有百利而无一害。十年为期,年年食俸不减,还可另得五千万大钱。更有甚者,子钱家乃是用琉璃宝钞足额支付。琉璃宝钞,堪称无价之宝。可购一切蓟国名产。甚至早已暴增至一亿大钱的九坂悬楼,亦只需一枚千万琉璃宝钞,便可得偿所愿。

    房价涨,而售价不变。亦如蓟王对国中百姓,及陇右羌胡一般无二。

    四出文钱乃蓟国本币。琉璃宝钞,具有国券性质。类似于后世国债,拥有不菲的收益率。蓟国琉璃宝钞,之所以被疯抢。只因蓟王威信天下。蓟国名产丰盛,故琉璃宝钞扶摇直上九万里,甚至盖过黄金。

    俗语“太平文物,乱世金”。便是这个理。

    或有人问,何不囤积粮谷?须知,蓟国今季得新谷四亿石。三百大钱一石,金水小市,函园商肆,足量供应。何必囤在自家后院,徒遭人惦记。

    “受者曰赊,予者曰贳(shì)。”

    奈何子钱家只贳封君县主。便是列候亦不可得。

    闻舞阳君亦得琉璃宝钞五块。太皇董太后,如何能不眼馋心热。只恨历经慎园贵人、孝仁皇后、永乐太后、永乐太皇太后,却无封邑。如之奈何。

    见太皇怏怏不乐。永乐太仆封谞,计上心来:“太皇何不质‘贵子’?”

    “贵子如何能质!”董太皇脱口斥道。

    封谞谄媚一笑:“依我朝惯例,少帝继位,贵子理应封王。太皇便可假言贵子年幼,无法就食于国,仍需豢养深宫。封国需人代为打理……”

    “原来如此!”董太皇幡然醒悟:“依你之见,贵子当封于何地。”

    “此乃太皇家事,老奴岂敢多嘴。”封谞欲言又止。

    “速速说来。”董太皇焉能不知。

    “勃海王,正当适宜。”封谞早有准备:“勃海本有八城,户十三万二千三百八十九,口百一十万六千五百。五县:南皮、东光、章武、阳信、脩,三侯国:高城、重合、浮阳。先帝时,脩县划归河间。今还有七城。黄巾乱后,人口仍余多半。”

    贵子名协,灵帝次子,少帝异母弟,母为王荣,幼为董太后抚养,举止端庄,时称“董侯”。史上少帝即位,便封其为勃海王。

    见帘后董太皇,沉思不语。封谞又进言道:“勃海富庶,可比万年公主汤邑。一县当质亿钱。七县便是……”

    “十亿。”董太皇掷地有声。

    封谞微微愣神,遂心领神会:“勃海坐拥渔盐之利。料想,洛阳子钱家,定不会拒绝。”

    帘后董太后眸中锋芒,一闪而逝:“金市子钱家,各个富可敌国。传闻先帝卖官所得,亦曾交由子钱家贳贷。所得子钱,皆窖藏于洛阳城中秘舍。可恨被程璜疾足先登。悉数取来,修缮长信宫。每每思及,朕便心痛难当。窦太皇,毕竟孤家寡人。窦氏门内无后,断不可与朕相比。若能以贵子封国,赊来十亿宝钞,年年食俸足享。朕,方能聊以**。”

    董太皇,唆使先帝卖官求货,自纳金钱,盈满堂室。利欲熏心,贪婪无餍(tān  lán  wú  yàn)。焉能不对程璜尽掘先帝子钱,耿耿于怀。

    便想借质押贵子封国,扳回一局。

    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

    今汉天家,竟出此等母子。朝纲岂能不败,社稷焉能维系。

    问题是,“自纳金钱,盈满堂室”。钱财不用来享受,存之何用?

    倒是蓟王一语中的。存的不是钱,而是安全满足感。先前孤儿寡母,困守十里乡亭。生活拮据,食不果腹。一朝富贵,焉能不“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于是囤钱积财,只为补少时缺钱之憾。

    然家国天下。只顾自家,枉顾众家。乃至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先帝母子,虽代人受过,亦难辞其咎。

    封谞出永乐宫,便急忙赶来玉堂殿,与黄门令左丰相见。

    “幸不辱命。”封谞笑容可掬。

    左丰心领神会:“右丞自不会亏待老大人。”

    “多谢,多谢。”封谞喜上眉梢,转而又问:“且问少令,此乃王上之意,还是右丞之意?”

    “王上既命右丞掌京畿诸事。右丞之意,便是王上之意。”左丰笑答。

    “言之有理。”封谞这便释怀。一切皆无所谓。然若事成却未得钱。倒头来白忙一场,岂非不美。至于江山社稷,鹿死谁手。又与我等刀锯余人何干。君不见先帝在时,阿谀奉承,百般讨好,无所不用其极。先帝崩后,被唤做阿父、阿母的张让、赵忠,竟大逆不道,盗掘帝陵殉葬明器。黄门内宦行事之狠绝,足见一斑。

    正如蓟王所言,与宦官论情义,自讨没趣。孟子曰:“以义治国,何必言利。”然与宦官言利,则无往不利。

    目送封谞欢喜而去。黄门令左丰,这便遣人将消息传出宫。

    洛阳西郭,十里函园。二崤城,中堡,瑶光殿。

    “事成矣。”贾诩抚掌而笑。

    “冀州当无忧矣。”荀攸笑问:“何人可为勃海相。”

    “我主当避嫌。”田丰言道。

    “徐璆如何?”荀攸言道:“中平元年,与朱儁共破南阳黄巾。因时董太后侄张忠嫉恨,与诸内宦无端捏造,罗织罪名,朝廷遂将徐璆槛车召回。终因破贼有功,得免官归家。”

    “可也。”贾诩欣然点头:“六百里传书国中,请主公定夺。”

    沮授却疑道:“徐璆为荆州刺史时,董太皇姊子张忠,为南阳太守,因势放滥,臧罢数亿。临行前,董太皇遣中常侍封谞将外甥张忠,暗中托付给徐璆。徐璆不应,太皇怒而结怨。今既是董太皇质押勃海国,又岂能令徐璆为相。”

    贾诩笑答:“质国求财,必遭嫌弃。唯有与子钱家暗中行事,不可明目张胆。举仇人为相,借此掩人耳目,董太皇方可避嫌。且徐璆为政清严,素有威惠。保举此人,二宫少帝,文武百官,当无异议。二全其美,董太皇何乐而不为。”

    “原来如此。”沮授拜服。

(https://www.biquya.cc/id60649/113141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