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正德五十年 > 三二五 朝堂争端

?    三二五朝堂争端

  

      连子宁站起身来等着,这一等,便是足足半个时辰。(,观看本书)

  

      此时天边已经升起了一丝鱼肚白,紧接着,便是天光大亮,现差不多已经是快要七点钟了。

  

      管已经等了很久,但是连子宁身形依旧是站得笔直,脚底下不丁不八的,这时候,他常年锻炼的优势便是显现出来了,并不感觉多么的疲累。

  

      平复了心境,他心里倒也不是多么的着急,知道这大朝会持续的时间一般比较长,处理的事务极多,一时间轮不到自己也是所应当的。

  

      他却是不知道,自己此时已经是成为了整个朝堂上的焦点。

  

      奉天大殿之上。

  

      大朝会并不相识后世电视演绎那样,皇上居,大臣两侧,又或者是左武右的排列,实际上是皇上高举御座之上,坐北朝南,而大臣们则是以皇上为方向,面向皇上,按照东武西的格局站立,间留着很大的一条道,泾渭分明。按照品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站立,便看到以皇上的御座为心,形成了红、青、绿三条环状带。

  

      奉天大殿极为的阔大,殿站了上千人也不显得拥挤,而且大殿的窗户都是打开,有风吹进来,也并不闷热,只是难免就有很多人站角落里,连皇上的脸都看不真切。

  

      兵部尚书,内阁四辅桂萼大人刚刚向皇上禀告了此次参加征北之战的所有地方部队都已经到达了京城,来兵部交回了公,除了武毅军入驻京南大营之外,其余的都已经入驻了原先京卫驻扎,现早已废弃丰台北大营,开始整顿。

  

      正德帝点点头,并未说话,便是等着朝臣继续奏事。

  

      便看到朝臣队列不慌不忙的走出来一个青袍官儿,大约有三十多岁,身材瘦小,嘴唇很薄,一双细细的眼睛,一抬眼便是显出三分苛厉来。

  

      他走到御道央,沉声道:“臣,礼科都给事,宋大武,有本奏!”

  

      身为三品侍郎,戴章浦的所站立的位置非常靠前,听到这个名字,顿时便是不易觉察的皱了皱眉头。

  

      明朝置给事,掌侍从、谏诤、补阙、拾遗、审核、封驳诏旨,驳正司所上奏章,监察部诸司,弹劾官,与御史互为补充。另负责记录编纂诏旨题奏,监督诸司执行情况;乡试充考试官,会试充同考官,殿试充受卷官;册封宗室、诸藩或告谕外国时,充正、副使;受理冤讼等。

  

      而一个权势如此之重的职位,品阶却是不高——正德三十年定给事为十二人,部各自两人,一人为都给事,一人为给事,都给事正七品,给事从七品。

  

      这和乐*陵*县县令吴大亮是一个级别,当然,两者的权势就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所谓科道、科道,这科道便是大明朝的监察机构的总称:科给事与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纠察内外司之官﹐京受命巡视﹐外巡按地方,监督州县,考课官吏,纠劾违法行为,整肃风纪。而科给事又比于是的权力大的多。

  

      此官职可以说是品卑而权重的典型。而因着人家品级低,一般都是刚刚了进士不久的年轻人担任,年轻人有冲劲,敢说话,便是说错话办错事儿,影响也不大,都可控范围之内,皇上也不会过多的惩处,所以就是使得他们行起事来无所忌惮,很是可以给那些朝廷大佬制造一些麻烦。朝廷的争斗,都是用御史和给事们来打擂台,充当急先锋。

  

      戴章浦心下有些不安,上一次因着那个由头儿弹劾连子宁,就有这个吴大亮,却不知道这个时候他又跳出来为何?

  

      而且这些给事,都是被本部的堂官儿掌控着,他们的行为,也多少代表那个部的堂官儿的心思,上一次出了宋大武事儿之后,戴章浦还专门去拜访了一次礼部尚书董其昌,当时他满口答应,话说的很漂亮,现却是安得什么心思?

  

      他看了看站自己侧前方的礼部尚书董其昌,见他只是如老僧入定一般,面无表情,心里低低骂了一句老狐狸。////

  

      正德帝淡淡道;“讲!”

  

      宋大武清了清嗓子,道:“臣,弹劾武毅军总统连子宁。”

  

      “臣闻,武毅军总统,连员,纵容下属,横行不法,于四月十七,乐*陵*县,率人无故屠戮济南府人氏刘某,并杀死刘某府下人三十七口,皆斩下人头,以为取乐。其行径之令人指,惨绝人寰!乐*陵*县民情汹涌,群情激奋,此等恶獠,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谢天下人,臣恳请,将此獠捉拿归案,明正典刑,以祭冤魂!”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响起了一阵细碎的嗡嗡声,他们都是当官儿的,自然知道当官儿的没几个好人,有几个官儿手底下没沾上几条人命?没直接间接杀过几个人?但是连子宁行事如此嚣张乖狂,明目张胆,可就有些让人不理解了。

  

      而且这样做,也实是太过分了一些,大明朝官员,讲究的是一个和光同尘,可以背地里捅刀子下绊子,但是脸上一定要笑哈哈的才行。

  

      正德一听,脸色未变,心却是已然有些不悦,自从连子宁一曲人生若只如初见之后,他便是知道这个人了,后来他做武官,剿匪,镇守县,去往扶桑,做的这一幕幕,他都有所关注,看心里。对于这个允允武的优秀年轻人,心里其实是很欣赏的,连子宁升迁如此之快,除了戴章浦的运作之外,简帝心也是分不开的。

  

      但是他此刻却是有些失望,对的,是失望,而不是生气。这个执掌天下几十年的帝王手,几十条人命算什么?根本就没有让他生气的理由,他只是觉得,连子宁这样做,做的这样明显,这样难看,甚至有些愚蠢,未免让他有些看错了人的感觉。

  

      心里隐隐也有些不信,这么优秀、出色、知进退的年轻人,会做出这等蠢事来么?

  

      正想着,有一个青袍官儿出列,道:“臣,都察院御史王乔年,有本奏!”

  

      正德面无表情:“讲!”

  

      王乔年朗声道:“臣忝为巡城御史,民间罗讯息,风闻奏事。臣有所耳闻,这半月之间,京城之多了家专门经营珠宝饰的店面,而且各处有些关系的商人富户,都是买到不少上等的珠宝。臣好奇之下,略一打探,竟是现,这些珠宝,数来源于武毅军总统连子宁家生意,而这些珠宝,都是从扶桑所得。”

  

      “臣弹劾武毅军总统连员,此员去往扶桑,不思为陛下分忧,为朝廷解难,却是饱私囊,并不上报,刻意隐瞒圣上。此等人,若不治罪,岂能明典刑,正纲纪?”

  

      这话说完,朝臣们脸上都有些不以为然,心暗骂这厮忒不地道。

  

      这年头儿谁不是趁着有权手的时候拼命的捞银子?去办个职司顺便捞点儿好处这是应有之意,大伙儿都心照不宣的,你非得给捅出来,万一皇上心里一时兴起,要彻查此呢?谁屁股上是干净的?也就是你这等穷御史,并无好处可以捞!

  

      正德帝眉头不由得轻轻拧了拧。

  

      站一边伺候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林雄奇心里一跳,赶紧低下头来,作为伺候了正德帝几十年的老人儿,他对这位至尊一举一动代表的什么心里都很清楚。皇上年岁已经很大了,轻易不会动怒,也是越的喜怒不形于色,这样一个动作,便是代表着他心里已经怒火升腾!

  

      作为皇帝,正德和所有帝王一样,有一个通病——他把天下视为自己的。而理所应当的,连子宁扶桑缴获的那些战利品,自然应该敬献出来,当然他也知道,这些官儿们总也要捞好处,这些年他也见惯了这些,也懒得追究了。但是你至少是得敬献出来一部分是不是?好嘛!你现别说是给咱分润一点儿了,连言语都没言语一声儿,悄无声息的都给私吞了!

  

      正德倒不是乎这些东西,而是感觉到了连子宁对自己的一种藐视!

  

      这是他不能容忍的。

  

      天子一怒,可是要死人的!

  

      宋大武偷眼敲了敲正德帝的表情,心里便是一阵得意,心里暗道孙公子果然英明。今日正是连子宁入宫面圣之时,刚刚立下大功,肯定心里志得意满,没有丝毫的防备,而趁着这个时候,狠狠的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果然是一举奏效!看皇上的神色,这一次连子宁,真要完了!

  

      他现就等着皇上说彻查两个字,只要是把案子交到刑部,大理寺,就算是没证据也得给整出证据来!对于他们来说,这不过是小菜一碟而已。

  

      其实有时候皇上也挺悲哀的,固然高高上,固然威仪天下,固然是州至尊,但是时间长了,却也不知不觉之,被臣下们被脾气给揣摩了个透。历朝历代的那些受宠的权臣,无不是把皇上的心思给猜的透透的,像是那个自称十全武功,十全老人的乾隆帝,不也是被有史以来第一大贪官和珅给玩弄于股掌之间么?

  

      你说到底谁心里得意一些?只怕和珅也不怎么瞧得起乾隆的。

  

      朝戴章浦那一系的门生故旧和心腹便是都瞧着戴章浦,他们自然都知道戴章浦和连子宁的关系,只待他一声令下便跳将出来,怎么着也得把今儿个这水给搅浑!却见这时候戴章浦竟然也不着急了,反而是微微眯起眼来,丝毫没有说话的意思。

  

      他对正德也很了解,知道这时候说话,只会是起到反面效果,还不如不说的好。

  

      张燕昌站武官序列的前面几个,他身份尊荣,又是勋戚,却是没什么顾忌,便出列笑道:“陛下,您不是招连子宁今日入宫面圣么?何不招进来问答一番,也好有个说辞!”

  

      他一说话,便也有不少武官出列为连子宁说好话,毕竟武殊途,连子宁不但是武官,而且是出身人的武官,近是声名鹊起,自然被这些武臣视为自己人。听到一群官攻击自己人,他们心已经是愤愤,此时见有人带头儿,自然是群起响应。

  

      见到此景,正德也是有些沉吟,便向林雄奇问道:“那连子宁现何处?”

  

      林雄奇恭谨答道:“回万岁爷的话,此时正殿外等候。”

  

      正德道:“宣!”

  

      林雄奇高声唱道:“宣,连子宁觐见!”

  

      殿站着的金瓜武士亦是高声唱道,声音一层层的传下去,直到殿外。

  

      连子宁听到传唤,深深吸了口气,他正了正头上乌纱,紧紧抱住怀匣子,缓步向着大殿走去。大殿门口侍卫验过了官牌,检查了身上没有携带利刃之后,便是放行。

  

      当连子宁走进大殿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了他的身上。

  

      他们所有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这个炫目耀眼的名字,一曲人生若只如初见,名动天下,世人皆以为乃是两宋之后天下第一词本!之后便是沉寂,而当所有人都认为他江郎才的时候,他正阳门外用一一生一世一双人回应了所有人的质疑,虽然只有两词两个话本儿问世,但是却都是惊才绝艳之作,从此之后,便被目之为天下第一词人!

  

      而这个事时候,他却是投笔从戎了。

  

      率领一支刚刚成立的军队,南下剿灭白袍逆贼,连战连捷,闯下了偌大的威名,也改变了外地卫所眼京城本地兵不能战,多娇气的看法。

  

      而后又是奉旨浮舟去往扶桑,这些日子消息已经传到了京城,说是武毅军扶桑杀了个尸山血海,给皇上带回了他要的一千颗人头!

  

      对于连子宁,他们没听过的没几个,但是真正见过的也没几个。

  

      此时看过来,才是惊讶的现,原来这个名动天下,允允武的连子宁,竟然只是一个看上去还不到二十岁的少年郎!

  

      他面如冠玉,斯儒雅,丝毫没有武人的那等粗豪不之气,许多人脑海便是冒出来一个词——君子如玉!

  

      他身上那一一抹绯红的官袍刺痛了许多人的眼睛,出身贫寒,未及弱冠之年而官居四品,少年英杰,不过如此!

  

      便是御座之上的正德,对他心已经不满,但是看到他之后,眼也是流露出一抹掩饰不住的欣赏之意。

  

      连子宁目不斜视,他的脚步很沉稳,很有力,他从宋大武身边走过,似乎根本没看到这个人,宋大武盯着他的后背,眼透出一抹嫉恨。

  

      终于,走到距离御座还有十步支援,连子宁放下手包袱,跪地上,规规矩矩的磕了三个响头,大声道;“臣连子宁,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的声音很大,至少前面这些朝臣都是听的真切,此言一出,那些大臣眼都是露出惊讶的神色,便是正德,稍微错愕之后,脸上也是带出了一丝笑意。

  

      原来连子宁只后世看到群臣山呼万岁,便是如此说的,但是却不知道,这万岁万岁万万岁,是那个辫子王朝明的,这大明朝,是不折不扣的鲜词儿!

  

      他是何等聪明人,立刻便意识到了自己犯的错误,不过还好,似乎是一个良性的错误。

  

      便听到御台之上一个苍老威严的声音传来:“你就是连子宁么?平身!”

  

      连子宁站起身来,便感觉无数道目光扫自己身上,他只是低眉敛目,不动如山。

  

      “传闻不错,连爱卿当真是一表人才,可是,刚才有人弹劾你,你有何话说?”正德盯着连子宁,缓缓开口道,声音听不出什么喜怒。

  

      连子宁心一惊,他自然不知道殿上生的事儿,却没想到自己又是被人弹劾了,想来就是刚才出列站着的那两个了。他脸上却是没有露出惊慌的表情,面不改色,向正德拱拱手,朗声道:“启禀陛下,臣下不知何处有罪?”

  

      正德心道,单是这一份儿定力就算是年轻人很不错,他心是能欣赏,向一边的林雄奇道:“跟他说说!”

  

      林雄奇应了声是,一甩拂尘,上前两笔,尖着嗓子道:“连大人,适才有礼科都给事宋大武宋大人弹劾你乐*陵*县滥杀无辜,杀伤无辜平民济南府刘某。另有巡城御史王乔年王大人弹劾你,扶桑期间私吞财宝,隐瞒圣听,私卖牟利,你可认罪啊?”

  

      一听是这两条罪名,连子宁心立刻笃定,他知道自己这两件事儿做的太过明显,必然会引起人主意,所以事先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林雄奇话音刚落,他脸上立刻便是露出了讶然、震惊、委屈、愤懑,不可思议等等混杂一起的神色,他一撩官袍前摆,直挺挺的跪倒地,愤然道:“回禀陛下,臣下冤枉!”

  

      声音的愤懑不平,任是谁人都能听得出来!

(https://www.biquya.cc/id6053/401929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