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谋明天下 > 第四百九十九章 风波起

?    京师,紫禁城。

    早朝已经开始好一会了,翰林院侍读张溥和吴伟业心神不宁,时不时抬头看着御辇之上的皇上,可惜两人在大殿之内站立的位置靠后,根本就看不清皇上。

    吴伟业是崇祯四年殿试榜眼,张溥是殿试二甲进士,相比其他的同年,两人还是得到了高度的重视,殿试结束,两人同时进入翰林院,吴伟业敕封翰林编修,张溥敕封翰林院庶吉士,崇祯九年,两人同时被敕封为翰林院侍读。

    翰林院侍读尽管只是六品的品阶,但身份尊贵,前途无量,若干年之后,经历充足的磨砺,翰林院侍读都会进入内阁,成为内阁大臣。

    张溥依旧是复社的领袖,吴伟业依旧是复社的骨干,只不过两人入朝为官之后,在复社的事情上面,表现的稍微隐蔽和低调一些罢了。

    复社在南直隶以及江浙一带发展还是不错的,成员众多,其中不少人都是朝廷中的官员,这就让复社的势力慢慢壮大起来,甚至不弱于东林党,朝廷对于复社的态度颇为暧昧,没有表示支持,但也没有公开的反对。

    进入翰林院之后,张溥和吴伟业两人也没有闲着,他们不断鼓吹复社的观念,期盼朝中更多的官员加入复社之中,因为他们的身份特殊,不少人也真的成为复社成员。

    张溥和吴伟业很聪明,他们知道皇上痛恨党争,所以有意无意划清复社与东林党之间的关系,不过复社的骨干成员都知道,复社与东林党是紧密相连的,两者是一体的。

    复社这些年的发展,也得到了东林党人大力的支持。

    其实张溥和吴伟业等人,大量借鉴了东林党发展壮大的经验,一方面,他们非常注意复社的组织构架,注重组织上的联合与统一,认为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壮大复社的力量,另外一方面,他们注重权威的形成,在复社组建以及壮大的过程之中,始终突出张溥领袖的作用,而且不断将复社的思想和观念灌注到张溥身上,让张溥形成权威,最后一个方面,复社最终的目的,就是对朝政直接的干预,甚至能够达到左右朝政的局面。

    这一切,都是借鉴东林党的做法,复社不仅做到了,还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味道。

    当然,复社在发展的过程之中,遭受到了重创,而这一切都拜吴宗睿所赐。

    从地位和身份来说,张溥和吴伟业等人远不能够与吴宗睿比较,虽然他们身为翰林院侍读,身份尊贵,前途无量,可人家吴宗睿已经是太子少保、督查院右副都御史,蓟辽督师,领兵部尚书衔,其身份与内阁大臣没有多大的差别,直接进入内阁是完全可行的。

    从权威方面来说,张溥与吴伟业等人更是没有可比性,虽然复社正在发展壮大,可是复社所做的一切,与吴宗睿不在一个档次上面,吴宗睿率领登莱新军,数次打败后金鞑子,不仅稳固了登州和莱州,也稳定了辽东和大明的边关,不要说朝中的大人,就连不少的读书人,多多少少都知晓吴宗睿的厉害。

    从影响朝政方面来说,张溥和吴伟业等人差的太远,人家吴宗睿直接掌控登莱新军,管辖的地方包括辽东以及登州莱州等地,非常时期,还可以管辖宣大和延绥等边关之地,属于实实在在的封疆大吏,足以影响到朝政,复社的成员尽管在不断增加,其中也有不少的官员,但是尚不足以干涉朝政,不大可能对皇上和内阁产生多大的影响。

    所以说,尽管吴宗睿曾经毫不留情的打压复社,张溥和吴伟业等人也没有多大的办法,只要人家不继续打压,他们就感觉到万幸。

    但是情况突然出现了变化,吴宗睿未经请旨,居然在辽东做了一件大事情,足以毁掉自身的一件大事情,张溥和吴伟业当然要抓住机会,毫不留情的展开进攻了。

    。。。

    早朝散去了,张溥和吴伟业相互看了看,百思不得其解,他们的弹劾奏折早就递上去,相信皇上一定看见了,为什么没有在早朝的时候拿出来商议。

    “天如兄,皇上为什么在早朝没有提到你我的弹劾奏折啊。。。”

    “骏公,不用担心,也许是被内阁暂时压住了,你我时常觐见皇上,皇上在早朝没有提及此事,那你我就想办法在觐见皇上的时候,再提此事。。。”

    吴伟业看着张溥,不无忧虑的开口了。

    “天如兄,我还是有些担心,吴大人率领登莱新军,在辽东打败了后金鞑子,其影响力如日中天,皇上为此还专门召见,吴大人在辽东的所作所为,督查院也知晓,不愿意出面弹劾,你我如此严厉弹劾,会不会引发皇上的不满,或者是吴大人的反弹。。。”

    张溥微微冷笑,带着不屑的神情开口了。

    “骏公,不用担心,此事你我分析好几次了,你想想,皇上若是真的信任吴宗睿,辽东之战胜利之后,岂会不赏赐,再说了,京城里面颂扬此次的辽东之战,压根就没有说到他吴宗睿,而是皇上和朝廷之功劳,若是皇上真的信任吴宗睿,怎会出现这等的情况,至于说吴宗睿知晓你我弹劾,试图报复,我就不相信了,他吴宗睿能够一手遮天。。。”

    其实在弹劾吴宗睿的事情上面,吴伟业和张溥的意见是不统一的,两人虽然都认为吴宗睿做的不对,但吴伟业是凭着臣子的本分弹劾吴宗睿,重点还是要求吴宗睿向皇上和朝廷承认错误,不能够继续乱来,可张溥不一样,认为吴宗睿大逆不道,有勾结后金鞑子的图谋,试图谋反,必须要罢免一切职务,关进大牢之中,由督查院、刑部以及大理寺会审。

    张溥的言辞激烈,恨不得将吴宗睿碎尸万段。

    吴伟业本就是张溥的学生,最终还是屈服了,在张溥的弹劾奏折上面署名。

    吴宗睿对复社有过打压,但那是有前提的,是复社首先招惹了吴宗睿,人家出手反击,让复社遭受重创,后来吴宗睿离开南京,前往淮安府出任知府,再也没有关注复社的任何事宜,只是吴宗睿与复社之间,没有任何的交集,绝对谈不上支持复社。

    吴宗睿在登州和莱州主政,以及出任五省总督和蓟辽督师的时候,所辖的地方,复社根本无法扩充自身的势力。

    这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做法,吴伟业虽然感觉到不舒服,但能够理解。

    可张溥作为复社的领袖,却不是这样想的。

    张溥的想法很激进,对于那些阻碍复社发展之人,就是赶尽杀绝,绝不让这些人影响到复社,在这个过程之中,张溥不会考虑对方是什么身份。

    实实在在的说,原内阁首辅温体仁被皇上罢免,张溥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

    温体仁被迫致仕,张溥极大的增强了信心。

    这一次弹劾吴宗睿,张溥更是下定决心,他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索和分析,与吴伟业两人详细商议之后,毅然决定将吴宗睿拉下马,至于说辽东的防御,不是什么难事情,朝中有的是人选,兵部左侍郎洪承畴,就是不错的人选。

    张溥说完之后,吴伟业没有马上开口。

    张溥有些着急,紧接着开口了。

    “骏公,你是不是后悔了,或者说害怕了,你要是害怕,此事由我独立承担,皇上若是问及此事,我就说此事与你没有关系,他日万一吴宗睿报复,我也会说清楚,此事与你没有任何的关系,想要如何冲着我一个人来。。。”

    张溥可能是着急了,也可能是与吴伟业之间的关系不一般,所以说的有些尖刻,完全没有考虑吴伟业是不是能够承受。

    果然,吴伟业憋红了脸,好一会才开口。

    “天如兄,我不是害怕,也不会害怕,你我为此事商议了足足一天的时间,我可曾有过丝毫的害怕,我只是担忧,对于皇上和朝廷来说,吴大人是有功之臣,至于他在辽东的所作所为,肯定不合适,所以我也主张弹劾,但如何的弹劾,你我之间有分歧,最终我也是服从了你的意见,刚刚天如兄为何会如此说啊。。。”

    张溥楞了一下,脸色也微微发红。

    “这个,骏公,你不要多想,我也是一时心急,才说出刚刚的那些话语,这弹劾吴宗睿的事宜,你我都将弹劾奏折呈奏上去,就不要想那么多的了,我相信,吴宗睿此举,一定会引发众怒。。。”

    说话间,两人已经走到翰林院的门口。

    其实张溥也担心,按照他的理解,皇上应该在早朝的时候提及此事,让诸多的大人商议,可皇上偏偏没有提及此事,难道这里面真的有什么变故。

    张溥已经是破釜沉舟了,绝顶聪明的他,早就想明白当年在南京发生的一切事情了,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次抓住了机会,就一定要不遗余力,彻底打垮吴宗睿,不管是对于复社,还是对于张溥自身,这样做都是必须的。

(https://www.biquya.cc/id60179/100163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