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北明不南渡 > 第六十一章 全力生产(五)

?    听了陈兴言的进言,朱慈想了想,用他所知道的知识简单的理解了炭火冶铁的优势。

    炭乃是木材闷烧而出,杂质较少。

    煤的成分就比较复杂了,其中的硫元素混入生铁之中,明显降低了铁的性能。

    这也是晋铁多不如闽铁的大概原因。

    当然,感觉可行的朱慈只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关键还是看实际的效果。

    按照陈兴言的提议方案。

    工匠们从别的地方调来了木炭,然后将熔炉中的煤拔开,换木炭进入,再次进行杂铁的煅烧。

    而当第一批试验铁器出炉冷却之后。

    工匠们进行强度测试。

    结果也果然比之前的强度提升了不少,尤其是煤火铁和炭火铁对撞,前些被后者碾压出了豁口。

    但是或许是冶铁的技术还不成熟,与闽铁原件对比后,质量仍然还有一定的差距。

    但这也算是较大的进步,基本等于广铁的质量。

    总归勉强能用,陈兴言的进言肯定是有功的,朱慈并不会食言,鉴于他解决了燃眉的问题。

    封其为二等非世袭南靖伯,官升三级,赏银万两。

    陈兴言立刻领旨谢恩不表云云。

    ……

    “若以此法造器,十日之内可造多少?”

    眼看着军器局内的事情大体上解决了,朱慈也没有多做停留,在范景文和其他工部主事的陪同下离开了工坊。

    朱慈亦是在半路上问起这个问题。

    范景文向身后的官员招了招手,后者进了一份册子,由范景文递交到了朱慈手中。

    “还请圣上过目,此中为军器局可造军械名目,不知圣上欲造何物?”

    朱慈停了下来,饶有兴致的翻阅了范景文进献的名册。

    里面记载了诸多朱慈认不全的名词。

    包括刀剑甲胄,等等种类繁多的名目,每个名词下方还标注了银两。

    写明了制作这些兵器的成本。

    这应当便是工部提交给朝廷的制造名册,由朝廷拍板到底生产什么。

    朱慈优先关心的是火器类。

    密撸铳,二万三千八百两,匠户六千六两。

    鸟铳,一万八千七八两,匠户五千二百两。

    自生火铳,未标注。

    等等许多火器类别……朱慈看的还真是眼花缭乱。

    一把小破枪当然不值几万两,以上名册中的价目,都是以万把为单位的。

    工部那是什么,那可是国有大企业,小单子不接。

    朱慈又详细的询问了关于这些火器的问题。

    得知京营正常的列装都是密噜铳。

    万历年间密噜国(土耳其)进贡原件后,由赵士祯仿制成了为如今的密噜铳。

    其射程约一百步,威力上也比鸟铳大大的提高,但重量有所增加。

    朱慈还是对历史比较感兴趣的,要不然也不会记住哪些官员最后殉国了。

    以至于朱慈约摸的记得,燧发枪这种东西在明末的时候就已经被毕懋康发明了出来。

    但是燧发枪是现代的称呼,在明末肯定不叫燧发枪,这玩意叫什么朱慈还真想不起来了。

    如果能够排队枪毙,想象那快感都让人欲罢不能。

    硬碰硬不是朱慈愿意看到的,实力的碾压才是王道。

    美滋滋的想着是否能通过砸钱列装一批燧发枪,朱慈继而问道。“朕听说曾任南京户部侍郎的毕懋康制过一种不用火绳引火的火铳,不知范首辅可知否?”

    不用火绳引火的火铳?

    范景文毕竟编写过战守全书,对明末的武器技术也有超出寻常文官的见识,很快反应过来,朱慈说的是什么玩意。

    自生火铳。

    这东西,从来没列装于明军之中过,知道的人都不多,圣上才登基不久竟然连这玩意都知道……真是博学多才,佩服佩服。

    “圣上所言,可是自生火铳?”

    “自生火铳?”

    “是。”范景文点了点头。“此物却系毕侍郎所制,引火无需火绳,且不避风雨,若是可以列装京营,定可以加强京营的战力。”

    “可造否?”这才是朱慈最关系的。

    “嗯……不可。”范景文脸色一收,否认道。

    这让朱慈心里凉了一截。

    “自生火铳中铁套环,却系红夷之物,虽物件甚小,却极为难制,毕侍郎汇同工匠仿制多次,均未成功。”

    范景文解释了一番后,让朱慈明白了为何毕懋康发明了燧发枪,却不能列装明军的原因。

    自发火铳中是需要弹簧的,某一天毕懋康被一个弹簧砸到了头,灵机一动发明了燧发枪,但是……弹簧来自西欧,还真不是目前明朝工匠能掌握的技术。

    知道了原因的朱慈顿时失望了很多,果然开挂不是那么容易开的,还是只能老老实实的按照目前所掌握的技术吩咐生产。

    朱慈说最多只有十天的时间,甚至只有八天,让范景文从速赶制一批火器出来,火枪要密噜铳,火炮就以红夷大炮为蓝本。

    范景文其实是很奇怪的,为何新皇这么着急,就好像十分确定闯贼在十天后会到达京城一样。

    讲道理,闯贼现在刚拿下宁武,和京城还有一定距离,其间还有宣府和居庸等重要关口。

    居庸守将唐通又骁勇善战手握数万重兵,曾被太上皇亲授莽服,玉带,虽然不一定能击败闯贼,但拖延个把月应该没问题吧。

    看到朱慈如此急切,范景文也没有多想。

    八到十天很短,范景文不敢夸大。“最多可制炮三门,铳百余把。”

    真是少的可怜,但麻雀肉也是肉。“此乃关乎国家存亡的大事,范首辅还需亲自把关,尽力而为之,则大明幸甚,社稷幸甚,切记切记!”

    范景文拱手道。“臣定当不辱皇命!”

    毕竟是忠于大明的人,朱慈对于范景文还是很信任的,在得知王恭厂的火药储备还是很充足,便将生产之事彻底托付给了范景文。

    返回了京营之中。

    而此时天色已经渐晚。

    京营之外,一群戏班子的人正在安扎戏台。

    看起来,刘文柄已经将朱慈让他办的事情搞定。

    只是方式让朱慈颇为无奈,本来戏班子是不愿意来的,被刘文炳拿着刀架到脖子上,才战战兢兢的拖家带口的来到京营。

    而戏班子到来的消息,也传到了京营的军户耳朵里,他们也不敢相信,圣上竟然下旨让他们看戏……纵观各朝历史,也没这等帝王。

(https://www.biquya.cc/id60144/3381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