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百六十一章团鱼产蛋
不过现在是在独水溪不是在李家沟,有这就不错了,吃过饭众人便赶紧过去安装起来,然后又撤回营地早早休息。
快一点的时候,李君阁挨着轻声叫人,将想去的人都叫了起来。
拿一个野钓时照拉饵盘的单珠LeD小灯按亮,再借着月光,一群人跟做贼一样往湾子里摸去。
一个小时后,设备接上了,张老师开始操作机器。
笔记本点亮了,先是模糊一片,慢慢焦距调好,上下移动了一下位置,镜头对准了湾子,将大湾的三分之二都纳入了画面。
众人齐齐地倒吸了一口凉气,任谁也不会想到,白天一片荒凉的红砂滩,现在热闹得想个菜市场一样!
好些亮亮的身影在沙滩上拿四只脚蹼刨着沙地,那是在挖生蛋的坑,怕不有十来只。
有些生完蛋的团鱼开始踏上回程,有一些又从水里爬了出来。
李君阁这下明白了,难怪今天钓上来的都是团鱼,独水溪这一段,团鱼真是太多了。
光这一片沙地下边,这一夜过后,怕不就得埋上一两百枚甲鱼卵。
这是一场壮观的生命竞赛,在皎洁的月光下,团鱼妈妈们为了生命能够延续,在努力拼搏着。
张老师调整着角度,选择了一只团鱼,将镜头拉近。
画面中很多噪点,并不清晰,可还是能看见团鱼的尾部,一些小圆球滚落出来,掉到团鱼妈妈努力刨出的小小的沙坑里。
一枚,两枚,刚从团鱼妈妈体内出来的卵温度比周围都要高,比团鱼妈妈身体表面的温度也要高,因此在镜头里边显得更亮一点。
更像一团团明亮的小火苗,里面有生命在燃烧。
李君阁看着看着,眼眶不禁湿润了,月光下这场生命延续的壮观场景,让他深深觉得,五溪河三到六月全流域封渔,实在是太有必要了。
其余人也看得目不转睛,直到月亮偏西,天色开始放亮,团鱼妈妈们才将蛋埋好,拖着疲惫的身躯,消失在沙滩上。
沙静水无痕,早起的鸟儿开始啼鸣,小鱼开始在水面跳跃,甚至对岸还来了一只獐子,张开前腿在那里低着头饮水,昨夜的一切如同没有发生过一样。
不过所有来到这里的人都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心里总觉得有话想说,可是又说不出来。
还是李君阁叹了一口气,说道:“差不多了,我们回去吧。”
唯唯擦拭了一下眼角,说道:“二皮,这片地方,可一定要保护好啊。”
李君阁点点头,说道:“必须的,不光要保护好这里,以后,我们还要在盘鳌溪也恢复出这样的景象来!”
众人有说有笑地回到营地,张老师一看到丁李二教授就喊道:“丁教授,李教授,你们没去真是太遗憾了!我跟你们说,震撼,绝对的震撼!”
说着将电脑打开,给两人看摄影机拍下的画面。
两位教授一看也惊讶:“一晚上上来了这么多甲鱼?”
李君阁点头道:“我数了一下,画面里前后上来了十七只,芒种刚过几天,这还没到盛产期呢!”
苗娃也点头:“四月底的芒种,到六月底的大暑,我的天,这湾子里怕不是要孵出几千只小团鱼出来。”
李君阁说道:“自然界生存竞争很激烈的,估计野生的话,能出壳的有一多半就算厉害了。这一多半里边,能活到成体的,估计只有一小部分。不过人工孵化养殖技术没学起来之前,说这些都是白扯,先就这样吧!孵卵专家,回去你就找吴老师拿资料去,技术学起来,明年我们就可以来捡蛋,孵化成功后,养到亚成体后再放回来,然后剩下的可以放在其它几条溪里,自己也养一部分,看看效果吧。”
苗娃气得不行:“什么孵卵专家,这么难听!还要不要人好了!”
年轻人熬一晚上没事,大家吃过早饭,反正无事,干脆又坐上竹筏,继续沿着独水溪前进。
沿途经过几条小溪流入水口,独水溪也越变越窄,沿途风景也是旖旎,溪边乔木越来越高大,到后来交错在一起,几乎遮盖了溪流上方的天空。
到下午四点过的时候,溪流底部变成平整的石头,竹筏却也没法再前进了。
李君阁和苗娃找地方歇脚,刚开始选了一棵大树的树冠下边,准备支帐篷。
结果很快就发现犯了一个主观错误,日头快要下山的时候,树上来了一群群的小鸟,吵得人心慌意乱不说,还不停地往下落粪便,吓得众人狼奔豕突。
搬到远离树冠五六十米的地方,李君阁心有余悸:“怎么这么多唧唧雀儿,真是要了命了,好在还没开火,不然这饭还怎么吃?”
唯唯却很开心,拿出一个软边帽子戴起来,扛起相机往树下冲锋:“这么大种群的白头鹎,也算是少见了。我得走近看看。”
李君阁呵呵冷笑:“今天吃完饭大家赶紧睡觉,明天早上四点半就会开始热闹,这地方没选对,我们只有根据它们的作息安排时间了。”
果然,第二天天还没亮,几棵树就吵起来了,那声音合在一起,闹得人根本别想睡,众人只好早早起来,收拾东西,离开这比庙会还热闹的地方。
竹筏顺流而下,越走水流越大,速度也越来越快。
张老师不停地回头:“真是好地方啊,皮娃等你将这里开发出来,我还要来私家旅游一趟,这几天的经历可以记一辈子了。”
李君阁在后边撑着筏子笑道:“估计唯唯跟昭娃才要记一辈子了,被大野猪吓的!”
唯唯一向大大咧咧,这次却罕见地没有反驳,只是脸上一红。
最奇怪的是,连林昭也跟着脸上一红,这就有情况了。
哎哟!这两位不会是患难见真情了吧?李君阁眼珠子咕噜噜直转,这大新闻我可得第一时间告诉阿音去!
回程只用了三天时间,一行人又重新出现在了李家沟。
比预计时间提前了三天,回到李家沟的时候是五月初二。
在丰年斗碗刘三高那里摆了一桌庆功宴,祝贺张老师拍摄成功,送走摄制组,再送教授们和林昭回半山林场溜索那里,回来就该准备过端午了。
不过端午准备工作多是家里女人们的事情,李君阁这边要做的是另一件大事,练夏花鱼。
鱼苗们从孵化到现在已经两月,在李君阁,苗娃和后来加入的石头婶三人的精心料理下,都非常的健康,是到了该分苗的时候了。
这事情最高兴的当然是大堂哥,村里包下来的十多口鱼塘,一直都养的是鲫鲤草,其中打得响招牌的,也就一个通乳鲫鱼而已,这下子一下多出四样,怎么能不开心,因此即使城里酒楼那么忙,也要跑过来搭把手。
夏花鱼练苗其实很简单,本来就一直在网箱里养着的,现在只需要将网箱解开,然后几个人将网箱拖着,慢慢从鱼塘的一头拖到另一头,强迫网箱里的夏花鱼游动,一天三次,三天后,夏花鱼苗们就开始适应游泳了。
好吧这其实就是人家的本能,只不过在网箱里拘束太久忘了而已。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工作,十多口塘里的鱼密度本身就不小。因此李君阁又找人来拉了几网,将里边的鲤鱼草鱼大鲫鱼挑出一部分,分别供应给农家乐,丰年斗碗,大堂哥的酒楼。
剩下的,租了两个长江上的网箱船,养在里边农转非慢慢卖。
端午这天分苗,林昭和吴志秋也赶来加入进来。
要科学就要有数学,农大的人做事认真,将每口鱼塘做成了一个表格,包括面积大小,每种鱼密度,应投尾苗数,事前都做了计算和分配。
然后按方抓药,猛禽开过来,里面摆满竹筐,竹筐里垫上厚塑料布,做成一个个水箱,然后装上水,大家一起下水,拿白瓷碗舀鱼苗,每次舀五条,每个竹筐装四百条,再按事先计算好的筐数拉到其它塘里去。
等十几口塘全部分配完毕,李君阁笑道:“忙活了两个月,后边就轻省了,接下来就是精养了,除了一口塘使用人家万佳水产的饲料外,其余的还是按我们的法子来,他们追求的是单位亩产量,我们追求的是鱼的品质,因此方法要有区别,生长慢些无所谓,不过要争取达到野生的品质才好。”
看了看林昭和吴志秋,李君阁说道:“不过人家农大和万佳水产那一套技术要学起来,看看人家昭娃跟吴老师做事,凡事拿数据说话。”
苗娃点头道:“嗯,这样以后计算饲料量,换水量,是否需要加氧这些都非常方便。哈哈哈,大学生确实有一套。”
李君阁拍了拍手:“oK,这就算完事了,大家都去我家吃粽子?还有几网箱的通乳鲫鱼花子,明天得往梯田上拉呢。对了兰场下边那几口育苗池我还有用处,你们给我留着,别拿去干别的了。”
今天全国放假,连周末三天,李君阁回到家中的时候,院子里边摆了三个木盆,阿音在厨房里烧草药水,奶奶,老妈正在院子里洗娃娃。
(https://www.biquya.cc/id59032/19899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