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部署在埃及的英国特工、谍报人员根据伦敦的指示调集人员、武器准备支援利比亚部落武装时,孔蒂尼正在联合号“海上浮动机场”上进行视察,一来是了解舰载机飞行员的训练情况,二来是和设计师们继续深入交流关于航母建造的具体构想。
在这段时间内,为尽快完成艾达号特种邮轮的设计图纸,大小联合船厂的设计师包括孔蒂尼从德国挖来的船舶设计师都在这艘军舰上辛勤地忙碌着,他们要根据这艘验证军舰的使用情况、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方向来探索意大利自己的航母设计,而这显然也需要进行交流。
虽然上次经过争论,孔蒂尼已把艾达号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大致草图确定了下来,但确定这些容易,真正要设计一艘航空母舰却难得多、复杂得多,光考虑细节图纸就是一个不轻松的工作,另外还要回答设计师们一些看起来毫无意义的“问题”:比如,舰岛为什么要放在右边?放左边不行么?
这问题实际上很难解答,单纯从造船逻辑和理论上来说,放右边和左边都可以,但飞行员有个特点,遇到问题时本能地选择左偏向,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倾向,完全只能用下意识来解释,于是孔蒂尼很幽默地回了一句:“你开车遇到危险是向左打还是向右打方向盘?”
不过第二个追问他就回答不出来了:意大利、德国开车都是靠右行驶,驾驶座都在左边,向左闪避似乎理所当然,问题英国车靠左行驶,驾驶座都在右边,为什么还是向左闪避?
这些问题就只能用强行用总裁喜好才能得到解释。这也造成了必须挑选几个头脑灵活、反应迅速的年轻工程师跟在孔蒂尼身边,随时聆听总裁阁下对于设计的想法,然后他们再把这种想法翻译成专业术语再传递给设计师——这种任务意大利年轻小伙子通常完成得都不错,比起德国同行要强。
其实这已是比较笨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意大利海军发出招标,邀请英国、美国的船厂为意大利提供建造航空母舰,顺便从他们当中提交的设计图中汲取灵感,如果有可能再去见识一下英美现在的航母和建造情况。
不过孔蒂尼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一来意大利海军如果高调进入航母领域会引发地中海对抗——法国人肯定也会跟进,二来以英美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个性,必然会在意大利订购的航母上进行各种试验——经验由英美拿走,意大利只能为此买单;三来如是这个方式,意大利设计师的思路就会被英美引导过去,这对意大利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同样是航母,意大利的航母要求和英美的航母要求显然不一样:
以航程为例,意大利需要覆盖的海域面积不大,就是地中海这个澡盆,虽然孔蒂尼也强调航母在大西洋上的运用能力,但归根到底不必像英美这样动不动就搞9000-12000公里续航的航母,他给艾达号的指标只要满足6500海里/18节续航就可以了。
以成本为例,意大利可以接受单舰高的设计,因为意大利造船能力有限,战时不可能堆饺子出来,只能靠战前积累,单价高一点不妨碍建造——反正也造不了多少,而建造数量少反过来又会推高建造成本;
以生存性为例,意大利因为不可能在战时大量补充战损,所以每一条军舰都非常宝贵,孔蒂尼十分比较强调军舰的生存、自卫和防护能力,不但起步设计上来就是3万吨级并武装强化的大型、重型装甲航空母舰,而且还砍掉了部分航程,把多余的分量要求全加入到防护中去,那种薄皮脆弱易沉好建造的航空母舰不是意大利的发展方向。
虽然意大利造不多,但孔蒂尼认为在战前多造几条还是应该的,意大利相比英美唯一的优势在于可以不用受国防费用限制,大不了他出钱堆几条,所以他必须强化国内船厂的造船能力——造船这个事业毕竟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出于强化小联合船厂实力的设想,孔蒂尼一方面千方百计和大联合船厂搞好关系,准备适当时候把对方收下来,另一方面又挥舞着支票簿,把最近这几年陷入困境的德国老牌船厂——伏尔铿造船厂收入麾下,变成了联合船厂德国分公司,算是联合集团走出国门进行扩张并购的第一步。
伏尔铿造船厂在历史上建造过很多著名军舰,还是中国北洋水师的主要舰艇承建者,尤其建造了定远、镇远两艘当时的巨舰,但不可否认,该厂基础设施确实有些陈旧,面对舰艇吨位越来越大的趋势变得力不从心,再加上地处波罗的海方向什切青的位置比较偏僻,难以吸引优秀人才过去,进入1910年代后面对无畏舰技术突飞猛进的现状只能干瞪眼着急,虽然在汉堡也设立了新分厂,但显然缓不济急,最后大战中只能造些驱逐舰、轻巡洋舰、潜艇等中小型舰艇,德国海军的大型主力舰是在日耳曼尼亚等船厂建设完成的。
虽也不乏成功产品,但随着一战结束,德国海上力量进入真空期,伏尔铿造船厂就每况愈下,艰苦度日,在鲁尔区危机后,这家老牌船厂陷入苦苦挣扎的境地,原本要出售给德国国内其他公司,日耳曼尼亚船厂、汉堡船厂都表示了兴趣,但他们哪有孔蒂尼出钱大方?更重要的是,孔蒂尼表示不但船厂全部收下来,还放话说有经验的熟练员工一个也不用辞退,全部留用并选拔一批去意大利公司——工资相对而言会有不小提升。
其他两个船厂自己都人员过剩,怎么可能敢承诺这种事?于是2个月前,伏尔铿造船厂正式变为联合集团一份子,算联合造船的子公司。
孔蒂尼不但看中该船厂的人员和技术积累,更重要的是他相中了伏尔铿造船厂的潜艇设计和建造能力——这些能力他正在联合船厂内复制开来,同时他也许诺投资扩大伏尔铿造船厂的船台、船坞,将来还是要准备造大船的。
为和德国工商界保持友好关系,出于对自己横刀夺爱行为表示歉意,总裁阁下也懒得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斡旋,而很光棍地使出了金元大棒,一口气甩出2条油轮订单:适合地中海区域使用,可实现2万吨运载量,最高航速不低于16节,10节经济航速下续航距离不少于8000海里,由日耳曼尼亚和汉堡两个船厂各自进行独立设计,谁的设计在使用中更有价值,谁家的船综合性价比更好,后续就采用谁的设计(设计方案免费)进行批量建造,这次订单先两家一家一条。
2万吨级油轮对德国而言还是新生事物,原本吵吵闹闹的日耳曼船厂和汉堡船厂立即疯狂投入到讨论和设计中去,他们不傻,会盘算下一笔批量建造的生意有多大:意大利在北非的石油将以千万吨级来计算,假设1000万吨/年运输量,一艘油轮完成班加西到热那亚这1500海里路程连装载、航行、卸货、返程最快需要16天,一年能执行20次运输任务算是极高效率,简单计算后,为满足这1000万吨石油运输任务,这样的船至少需25艘——这是个很庞大的数字。足够撑满两个公司的现有船台,再说谁规定北非一年只能产1000万吨,万一随着时间推移上升到2000万吨呢?
意大利国内几个船厂也收到类似订单:几个重点船厂每家一条2万吨级设计连建造订单。也有英国、美国甚至法国的船厂来主动兜生意,却被孔蒂尼婉言谢绝了:开什么玩笑,大家看到的只是联合集团的油轮——这当然也很重要,但总裁更想未来的护航航母、改造航母,油轮说穿了和简易航母之间只差一层窗户纸,怎么能去刺激英法美?他给国内发订单是指望提升他们的设计和建造能力,赚钱与否根本不考虑——这才是国策集团的本来面目。
这些欢天喜地的船厂老板根本不清楚总裁阁下的胃口到底有多大:什么25艘、30艘!孔蒂尼想的是120条!
确切地说是他想在开战前囤积起120条2万吨级油轮来,一方面拥有这个规模和体量的联合集团可有效垄断地中海的航运事业,二来在他心目中,今后整个西欧需要的原油供应总数应该在3000万吨以上,不多建造一些,怎么能有机会应对战损、应对拉出去进行军事改造的需求?以意大利和德国的造船能力,战时进行补充比较困难,必须在战前囤积起一批来。
囤积军舰不可能,囤积容易改造成航母的大型油轮就不会引人注目,目前没有任何政策或政治风险:大家都知道联合集团将来会产很多石油,这不就是现成的运输需求么?2万吨级的油轮总比5000、7000吨级的小型油轮来得经济实惠吧?
(https://www.biquya.cc/id57397/87837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