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邪推动了几个箱子,箱子都不算重,如果里面是金银,肯定不会这么轻。
“那就不动了!”张灵云呵呵一笑,干脆走到了一边。
这里的宝贝多了,莫邪肯定不可能说谎,如果说谎,那么只能说明这些箱子里面的宝贝更加珍贵,但是,还有什么宝贝,是比他们现在发现的这些更值钱,更珍贵的?
既然没有,那么莫邪就没必要骗人。
“这么多箱子都是书?这多可惜啊!”其他人可没有多想,所以全都可惜的看着那些箱子。
纸质的书籍,自然容易损坏,所以他们也不会胡乱打开。
“纸寿千年,难道还真能保存这么多年?”
“肯定的,你没看箱子密封的那么好!”
“哈哈,你们不知道了吧?我能够检测出来,看看,这里面全都是木纤维,还有樟脑丸、生石灰,这些是防潮防虫的,咦,就连纸张也是经过化学处理的?看来还真不能小看古代人!”这个时候,张凤林拿着手机嘚瑟开了。
“你小子不要大呼小叫的!”张灵云没好气的看着张凤林道,他这么一说,好似他多么不信任莫邪一样。
“我们张家能够流传到现在,自然是诗书传家,藏这么多书是应该的。”张灵慧得意的道。
“这得得有多少书籍?”张凤府看着一只只垒起来的紫铜箱子,惊叹的道。
“不要感叹这个了,前面应该是你们张氏的宗祠,没想到在这地下,居然还建有一座宗祠!”这个时候,莫邪再次提醒道。
“宗祠?怎么可能建立在这里?难道这样也怕被人毁了?”张凤岚嘿嘿笑着道。
莫邪也笑了,张家的宗祠还真得藏起来,要不然,还真有人想要来毁了它们。
“弓力千钧东风劲,长空万里北斗明。”
“这什么意思?怎么弄了这么一副对联?”
“还能什么意思,这幅对联解释了什么是张!”
“张,施弓弦也,以弓,长声。”
这就是张氏的来源,张的本义是“使弓弦”,把弦绷在弓上,将要开弓,与“弛”相对。
引申为开弓、上弦、捕捉、伸展等意义。
张是擅长制造弓箭的氏族崇拜的原始天象图腾,进而成为氏族名、地名和姓氏。
这幅对联的使用率很高,可以说是广泛镌刻于各地张氏宗祠的楹联,它诠释了张氏与弓箭、与北斗星的密切关系。
张氏的始祖张挥号天禄,青阳之子,是弓矢的发明者。
弓箭可是远程杀伤工具(武器),对氏族社会影响极大,所以黄帝封挥为弓正,职掌弓矢制造,还取弓长之意,赐姓张于濮阳,封地清河,后逝葬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
另外,张,也是星名,属朱雀七宿中的第五宿,天象的排列形状似弓。
尽管张姓是中华古老姓氏之一,但与刘、李、赵三个汉唐宋强盛王朝的国姓相比,人口数量一直保持领先地位,而今居然排名第三,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个中原因,值得研究,看看现在第一大姓——李姓,历史上先后出现过6个李姓政权,称帝者多达60多个,仅仅一个唐朝,就统治中国将近300年,开枝散叶,兴旺发达,子孙必众。
而张姓则是个例外,虽然张姓历史上也出过皇帝,建立过“前凉”(五胡十六国之一),但由于地处西北,疆域狭小,又逢五胡乱华,存活时间很短,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
但是,尽管张不是国姓,但从汉朝起,张姓人才风起云涌,形成了名门望族、家族体系,使同姓人口大量增加。
秦汉时期,张姓还是一个小姓,但汉朝数百年,张姓却牛人辈出,对汉朝乃至中华文化的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
比如,政治家汉初三杰的张良,外交家出使西域的张骞,天文学家张衡,医圣张仲景,五斗米教(道教)始祖张道陵……
当然,汉朝也衰亡也掌握在张姓手中,东汉晚期的“黄巾起义”,张角三兄弟敲响了汉王朝的丧钟,后来的大太监张让,更是祸国殃民。
如果只是看后来这想张家名人,他家的宗祠藏在这里是应该,如果在外面,肯定被人烧了。
走进宗祠之中,果然看到了很多名人,其中最出名的当然是张氏老祖张挥,其次就是张让,其他就没有人知道了,但是,到了近代,却出现了一些熟悉的名字。
这些都是上五代的张氏老祖,他们的名字到现在还记录在家谱上,每年都会被拿出来祭奠!
“最后一个是祖爷爷,爷爷临走都没有合上眼,他是想着入宗祠啊!”张灵凤看的伤心,直接哭了起来。
虽然她爷爷死的时候它还小,但是,那个时候给她留下的记忆,却是刻骨铭心的,这里没有她爷爷,肯定是一个遗憾。
“不要伤心,这次出去我们就祭祖,到时候把爷爷他们请进来就行了!”张灵云道。
有了这种想法,张灵凤也不伤心了,她被老莫拥着,走进了张氏祖祠。
“这是石祠?”刚刚走进去,张凤国就惊讶的道。
“咦?凤国长进了?说说,什么是石祠?”张灵凤道。
张凤国被众人盯着,有点不好意思的道:“我也不知道,就是见过一座这样的祖祠,听说那就是石祠!”
“你说的是东汉石祠?”这个时候,莫邪明白了张凤国说的是什么。
齐鲁大地上的孝堂山石祠举世闻名,这座东汉石祠建于东汉初年,历经两千年历史风云,石祠之外的庙宇建筑早已几经变迁,但石祠至今完好无损,它也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早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今巫山之上有石室,世谓之孝子堂”。
历史上的孝子堂大名鼎鼎,所在石祠所在的小山坡,现在就叫作孝堂山,所在的镇就叫作孝@里镇。
而石祠以及石祠后面大墓的主人究竟是谁,至今还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
不过,那座祠堂的规格,跟张氏祖祠可没法比,但是,其主要建造材料,却是相同,所以张凤国才想到了那座石祠。
张氏这座祠堂虽然建在地下,但是面积绝对不小,祠堂坐西朝东,系五开间三进建筑风格,保存完好。
祠堂面阔25米,进深47米,建筑面积1230平方米,石祠前面正中用一上下大斗的八角石柱,将石祠分割为二,在八角柱与后山墙之间置三角石隔梁,使石祠成外看为两间,内部连成一整间的形式。
石祠墙壁均为厚约0.2米的石板砌成,屋顶两面坡的石板刻出脊背、瓦拢、勾头、椽头、连檐等形状,石祠内北墙下横列东西向的低矮石台。
祠内石壁和三角石梁上雕刻有精美的画像,刻圣贤,模仙凡,有农耕,有井盐,出行图,车骑图,乐舞队,百乐喧。
画像的构图和雕刻,都达到了汉代画像石艺术的高峰,可以说是汉代画像石最完整、最杰出的代表作。
这座石祠的主体建筑,全部在一座巨大的洞穴之中,看样子,这座祠堂几乎填充满了这座洞穴,所以看着像是跟洞穴相连,其实完全不是这样。
虽然建设在地下,但是祠堂主题建筑一点都不少,主要建筑全部为硬山顶,屋脊嵌瓷,青瓦顶。
屋内梁柱、驼墩、瓜柱等构件有人物、鳌鱼、花鸟、走兽、水族、灵芝等木雕彩绘装饰。
祠堂正面外观,正中为凹斗门楼,门首横额正面刻着“张氏祖祠”四字。
莫邪能够看到,不断维修的痕迹,特别是聪训堂,简直跟新的一样,看来它是最近才修的,在这地下,就是一百年前维护的,也看起来如同新建一样。
所以,就算是屋内梁柱、驼墩、瓜柱等构件的雕刻、油漆,都崭新如故,上头的雕刻细致入微,漆画栩栩如生、色彩鲜明。
这样的古典建筑,在外面是很少看到的,就算先前莫邪他们看到了一些古代园林楼阁的瓷器模型,此时看到了修建的这么庄严肃穆的祠堂,还是心情激动。
前后左右先看全貌,单檐,悬山顶,两开间,前面正中立一石柱,柱头是一大斗和后墙之间上架着隔梁石。
门两侧还各有一根石柱,只是后人采取的加固措施,说是后人,但一根立于唐代大中五年,一根立于宋代崇宁五年,也都是远追唐宋的古物了。
这座祖祠,每一次维护、修建、扩建,都有铭文刻于石上,所以,它们的历史,莫邪等人看的一清二楚。
当然,除了记录修建的时间之外,这里还刻录了不少文字,比如西山墙外侧是刻于北齐武平元年的《感孝颂》。
这个虽然是抄袭的其他地方的文章,但是根据颂中文字,却足以说明,古人是崇尚孝道的。
(https://www.biquya.cc/id55206/356095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