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姬若也不得不耐着性子敷衍一番,好容易,等两位大员告辞离去,方才兴冲冲出来与黄昶见面——她现在终于渐渐开始习惯经常以神念扫描四周了,所以黄昶只要靠近到一定范围内,不用通报不用招呼,小姑娘自然有所感应。
“哈!阿昶哥哥,我打赢了!打赢了哦!”
对于很少经历实战的姬若而言,昨晚的那场胜利显然意义重大。尽管她并没有能生擒或击杀对手,但这毕竟是她第一次独力与真正外敌交手并且取胜,于是和所有十多岁的年轻人一样,姬若表现得非常激动和兴奋。
“哈,阿昶哥哥,昨晚我有几次都忍不住想要向你求助了呢,可终于撑下来了——也多亏你没出手啊,否则我还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做到哪一步呢!”
看来姬若并不知道自己不在场,黄昶在心中暗暗吁了口气。如果被小姑娘发现昨晚其实没有依仗在旁边,也许她就会是另一种想法了。当然眼下这种结局最好,黄昶自然不会去拆穿。
而姬若的胜利不仅仅是对她个人的鼓舞,同时也激励了包括郭守桓和司马介两人在内的临泉郡一众高层。他们原来就有主动出击的打算,经过这次的战斗更是信心十足。于是没过几天,他们酝酿了许久的出击计划便得以实施了。
…………
数日后,临泉郡城外,大道之上。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黄昶前世里,杜甫所做《兵车行》的景象,此刻却正呈现在他的面前。
黄昶骑在一匹高头战马上,看着一辆又一辆包裹着铁甲的方形盾车在他面前鱼贯而行,车上坐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这些都是大周王朝的正规军,只有朝廷中枢兵部才有权调动,绝非一般郡县临时征发的郡卒所能比。
在这个仙侠世界中,由于修仙者和武功高手的存在,军队并不是国家手中最重要的暴力机构。国家的实力强弱,归根结底还要看在其背后支撑的仙门力量大小。但这绝不是说军队没用了,事实上也正是由于以上两者的存在,当今天下诸**队,无论从人员素质,武器装备,战力强度等方面,都要远远胜过一般概念上的“古代军队”。
由于各国的资源配给,地理环境,以及面临的主要敌手各不相同,当今天下诸国,往往都拥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兵种。比如在北方地区,濒临大草原的燕国与赵国,最有名的便是骑兵——赵之突施骑以长弓快马,迅捷如风而著称;再如占据河西,山川形胜之地的魏国,最有名的乃是铁甲武卒——魏武卒号称可以披着全身重甲,背上所有武器,外带三天粮秣,半日内疾行百里而面不改色;又有齐之技击剑士,秦之敢死斗士……等等,皆各有所长。
至于黄昶所在的大周王朝呢,当然也有自己的主要兵种——只是主要,而非独有。
大周号为天下共主,民间生活比较富裕安逸,国人的性格也不那么勇烈,士兵本身素质一般。但大周王朝物资充沛,所以他们的主力兵种也更偏重于外物——大周朝最出名的乃是战车兵,便是黄昶眼下看到的,由这一辆辆盾车所组成的军队了。
黄昶前世里,商周之际兵车也曾经风行过一阵子,但很快便被更加轻便灵活的纯骑兵取代了。而在这个世界中,战车兵却一直得以保存下来,天下各国均有配属。不过唯以大周王朝的兵车最多,装备最好。
严格说起来,战车兵其实不能算是一个独立兵种,因为车兵的构成比较复杂——按照大周王朝的军制,一辆战车通常是配备八到十匹马。其中有四匹是专门负责拖车的,其余则是作为附属骑兵,以及备马所用。而每辆战车所配属的士兵则为二十人,包括六名骑兵,十名战兵,两名驭手,以及至少两名可以熟练应用各种武器和战术的精锐老卒,还有实力更为强悍,可以作为队伍灵魂的正副队率。
这么一队人便构成了一个最基础的作战单位。大周王朝军制,以二十人为一队的习惯便是由此而来。战车上配备刀盾,弓弩,以及长枪等武器,遇敌时以这辆覆甲战车为核心,新兵或老弱在车上以弓弩长枪拒敌,精锐刀盾武士和骑兵便在四周游斗——这是单独一辆车的战术。而如果是大军征战的话,便将多辆战车排列起来,彼此以钢铁锁链相连,形成一座车阵甚至车城。无论碰到什么对手,己方有这么一座稳固阵地在手,往往便立于不败之地。而车上配属的骑兵,弓弩手,刀盾枪兵等则可以集中起来统一调动,根据需要临时组成各类兵种集团,执行不同的任务。
这便是战车兵的最大优势了——适应能力超强,对上任何兵种都可以有针对性的战术。无论用于进攻,防御,还是辎重运输,这类战车都能适应。而且拥有大批马匹车辆作为运输工具的军队,又可以比普通步兵或骑兵携带更多的粮食辎重,配属更加沉重的武器和护甲,甚至在必要时还可以在车上安装大型弩机和投石器。相应的战斗力自然也大大增强。
唯二的两个缺点:一是对于地势有要求,在复杂地形中受限较多;另一方面便是代价巨大,想要给一组战车兵配备齐全的话,花费的金钱和物资都远胜过其它兵种。对于士兵的战技和配合要求也很高。好在大周王朝占据了当年殷商帝国的精华之地,国中大部分皆为平原地形,正适合车兵驰骋。而且本身国力颇为强盛,也能装备得起——当世其它国家也有车兵,所以战车兵并不能算是大周王朝的独有兵种。但在诸国中战车兵往往只是作为少数精锐力量部署。而在大周国中,基本上大部分常备军都实现了“战车化”。
(https://www.biquya.cc/id55151/338055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