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超级大华夏 > 第144章 疯狂的移民政策

?    “要建设几十个三千吨级船坞?就算建起来后,我们的造船工人也不够啊?除了欧洲米国之外,我们根本招不到合格的造船工人!”刘定壮听了顿时目瞪口呆,他不明白胡震要建设那么多船坞干什么。

  

      胡震肯定地说道:“这几十个船坞肯定还少了,我还想要建设几百个呢!你想想,我们在南洋控制的地盘有一万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得要多少蒸汽机船只往来交通运输?就这几十个船坞造船,这够吗?造船工人的事情,我已经要范千海安排到福州、上海、天津去招揽熟练的造船工人,在欧洲的张算也正在高薪招聘造船技师回来,这个你不用担心,将来会培养出成千上万熟练造船工人的。你就先按这个数目去规划安排船坞的事情吧!”

  

      “可是,我们的人不多啊?”刘定壮知道,虽然说华夏公会控制的地盘有一百三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疆域,但其内华夏人不过四百万人口。

  

      “正是我们的人太少了,我们才需要通过增加船只来运输足够的人口填上这个窟窿,让华夏的子子孙孙永远牢实地地控制住到手的地盘!”

  

      “但是,人们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蒸汽机船只啊!”刘定壮还是有他的担心。

  

      “你放心,我会要范千海他们制定一个金融政策,我们将通过贴息、无息贷款或干脆是金融租赁的形式鼓励人们买船、做船主,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定制成货运轮船、渔船,总之就是让更多的华夏人靠海船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从而鼓励更多的人来南洋靠海吃海!你看,届时没准我们还要造几千个船坞造船都不够呢!”

  

      “还有,只要我们在南洋做得好。生活条件改善,就会有华夏人源源不断地从我们的故土到这里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胡震边说便向北看去,那里是大华夏故土,那里有四万万几千万人口,如果能迁移一两千万人口过来,将来人口扩大到五千万以上。这片广袤的万岛海洋疆域将永远是大华夏的国土了。

  

      在胡震麾下的华夏人中,谁没有大华夏情节?刘定壮听了深受鼓舞,他大声应道:“是,我无论如何都会完成这个任务的,让千千万万的华夏人通过船只、码头,来到南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最后还要枝繁叶茂!”

  

      看完坤甸城区的各处建设工地,胡震回去后立即找来陈子超,询问道:“我给你们情报部安排的人口计划实施的怎么样了?”

  

      现在的婆罗洲百废待兴。人手紧缺,还没有专门的移民管理部门,胡震无奈之下,只得安排眼线广布的情报部来跟进增加南洋华夏人口计划。

  

      陈子超禀报道:“报告先生,根据您的安排,我们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沿海地区的移民计划已经开始了,第一期预算投入七十万两白银,估计三个月内将能吸引到十万人口到南洋!”

  

      陈子超的回答。让胡震觉得有点意外:“七十万两白银,折算大约十万英镑。能迁移十万人口过来,一英镑多一点移民一个人,估计全都是青壮年劳力,这样的成本,太值得了!”

  

      “第二期的移民计划,难度要大很多。因为那是要离开海港深入内陆去接运移民,还要贿赂大清朝的官员和驻军,预算需要一百四十万两白银,可却只能迁移来十五万人口左右!”

  

      “陈子超,你这个计划也太小家子气了。还不够大气,这样,我立即给你一千万两白银的预算,你一年内就给我接来九十万人口!你赶快去和范千海商量一下,弄出一个章程来,只要第一批吸引九十万移民,并成功地安置好他们,让他们有饭吃、有工开、有土地开垦、能赚到钱,他们再回到家乡口口相传,说南洋怎么怎么的好,便会有更多的移民源源不断地下南洋的,甚至不需要花我们一两银子的财政预算!”

  

      胡震现在是财大气粗的,这区区一千万两白银折算一百四十多万英镑的,还真不放在他眼里,但如果能迁移来几十万华夏人,将来再吸引迁移来几百万上千万华夏人,牢牢地守住这片土地,那是大大的赚了。

  

      范千海果然是个眼光独到的商人,陈子超找到他后,他不一看方案便有不同意见:

  

      “这个方案不能这样做,我们的资金再多,也不能这样做,一千万两白银安置九十万移民,那九百万呢?难道还要用上一亿两白银不成?有这么多的银子,还不如用在其他方面去!除了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外,在内地华夏人眼中,南洋是一个瘴气瘟疫密布、鳄蛇横行的地方,但如果最初的几匹移民能在这里吃饱饭、赚到钱回去一炫耀,后面就不再需要直接在移民上投资,而只是在后面移民安置上下功夫就行了,甚至不需要专门的移民投资,只要有足够的劳动力需要,就会有人来这里赚钱的了!”

  

      范千海、陈子超两人鼓捣了一阵,立即制定了一个吸引移民的政策出来。

  

      范千海不主张胡震使用重金运送移民前来的方法,他建议在使用第一批九十万移民的一千万两白银预算之后,不再直接将预算投入到移民之上,而是应该使用在移民安置上面。

  

      范千海建议的政策是以可开垦的土地吸引华夏移民,具体的做法是:

  

      一、成立专门的移民部门管理华夏移民事宜,暂时由情报部管理,适当时候再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

  

      二、凡是男性移民的在指定的区域,给予十五亩可开垦耕地,如果男性移民携带妻子同来,则夫妻两人可得六十亩可开垦耕地,以鼓励人们带着整个家庭甚至整个家族落户南洋。

  

      三、耕地可以交给移民本人开垦耕种,也可集中起来租给农耕公司以农庄的形式耕种,也可以股份的形式入股农耕公司享受股息分红,入股的人可以在农耕公司工作,也可以到工业企业里去务工。

  

      四、在新移民到南洋第一年,提供每人两百斤粮食补贴,耕地所得三年内不征收任何税赋。

  

      五、以后,凡介绍一名三十岁以下的华夏移民前来南洋成功入籍的华夏人,给予南洋五个银币(五两白银)奖励,但这个政策只延续五年,五年以后就取消这个奖励政策。

  

      胡震收到陈子超和范千海交来的详细移民政策计划后,细看了一遍,深为赞同赞叹了一句:“这范千海,还真是个不错的商人,连我都想不起这些,却给他想出来了!”

  

      胡震想起另一个时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国人民“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那是因为当时广东珠三角地区能找到赚钱的工作,能够发财致富,就可以吸引到无数人不畏艰险地蜂拥而来。而只要这南洋地界建设起强大的工业基础,有满地的工作机会,给人们发财致富的机会,并不难在华夏故土吸引勤劳的人们前来的。

  

      想了一阵之后,胡震只是将“耕地所得三年内不征税”改为“耕地所得永远不征税”,并在方案中提出一句“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南洋中”的口号,而其他的条款全都不改变。

  

      “先生,我们这以后都不再征收农税吗?”范千海有些疑惑地问,在他心目中,华夏几千年来就没有不征农田税收的,包括高呼“不征粮”的闯王李自成,起义军不征农税根本就无法活下去了。

  

      “对,我们不征农税,我们永远没必要去不征农税!”胡震当然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工业化时代后,这不征农税成为世界各国的惯例,他现在资金实力雄厚,根本就没必要在在田地里长出来的庄稼征那么一点点的税收。

  

      陈子超听了兴高采烈的,觉得按这个方案做下去,自己完成任务不成问题了,这世上有不征农税的地方,华夏人岂不争着下南洋?至于什么要不要征农税,跟他没有什么关系。

  

      但范千海觉得这不征农税的实在是太疯狂了,大吃一惊地道:“这以后怎么保证我们的税收来源?”

  

      “范千海你完全可以放心,以后我们就靠我们的工业税收便足以反哺农业产业了。这田里长出来的一点点庄稼也要征收沉重的税收,那有什么意思!”胡震坚定地说道,在他心目中,自己有核潜艇里的强大技术资料,自己知道未来的工业发展方向,如果未来的工业发展不起来,不在大多数工业行业里垄断世界,他自己该找块豆腐一头撞死算了。

  

      胡震布置好移民政策和预算的事情,范千海和陈子超刚走出门口,看见苏文质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一见胡震便非常着急地张口说:“先生,不好,巴达维亚出大事了!”

  

      平时苏文质找胡震都是通过参谋或士兵来找胡震的,但这次却自己气冲冲地跑过来,可见事情很是紧急,胡震听了甚是惊讶:“巴达维亚能发生什么大事了?我们不是正在交接给荷兰人了吗?难道他们还敢发飙不成?”(未完待续。)

(https://www.biquya.cc/id53863/324413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