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四月十五日,清晨。
西魏国都平城·皇城太和殿
"上朝--"随着黄门官的一声呼喊,西魏帝国帝都二千石以上的高官们,分作文武两班,排着整齐的队列步入朝堂。在程序化的请安和山呼万岁之后,官员们纷纷退至左右,在各自平素的位置上倨坐而下。
大殿正中的龙椅上,西魏文显王拓跋六修看上去精神有些不济,正无精打采的倚着靠背,俯瞰着群臣。
"有事早议。"拓跋六修说道,声音透着一股慵懒之意。
话音刚落,就见一人立身而起,转出群臣,来到大殿正中,说道:"启奏陛下,昨日柔然使团再次询问,说他们此行的阿伏罗部可汗奥萨马至今未归,还望陛下早日着人查个清楚。"说话者一身宽大的褐色朝服,手持笏板,正是西魏中大夫袁宏。他乃是当朝的名士,为人好品评士人得失,所著《名士传》一书,倒也非常有趣。
"糟了。"跪坐在武将列里的拓跋焘心里不禁一沉,不过又一细想,方才听得袁宏言中有个"再"字,心里面便也稍稍宽慰了些:如果说上次都没查出来,那么早已被埋在帝都已北三十里处一个不知名的小树林之下的奥萨马,这次他们更是休想揪出。
拓跋焘是西魏三品将军,秩品中二千石,所以自有资格位列朝班。
果然,只听得殿上拓跋六修言道:"前次不是让京兆府去查了吗,还没有消息?"
"没有,京兆府尹几乎搜遍了全城,也没有找到奥萨马的一丝影踪。"袁宏道。
"那就再去找找,真是的,堂堂一个部族的可汗,居然也会在我西魏帝都失踪。如果不是他自己的问题,就是柔然那帮蛮人故意生事,哼。"文显王如此的答复,倒是颇合拓跋焘的胃口。
"是,下臣明白了。"袁宏向着拓跋六修施了一礼,随即退入朝班。
"爱卿们还有何事?"
"陛下。"郑王拓跋猗卢郎声道,不由得把大家的目光都吸引到他的身上。郑王乃是西魏帝国十九等封爵中的最高一等,拓跋猗卢又身兼尚书令,大司空,自是位高权重,故此他一发言,众卿自然倍加关注。
郑王拓跋猗卢长身而出,来到了大殿中央,冲着文显王施礼道:"陛下,臣有一事要奏。"
"哦?且说来一听。"拓跋六修看着郑王爷,眼中也是充满疑惑。其实不单是他,在整个大殿之上,也许除了拓跋焘之外,恐怕没人知道郑王爷将要说些什么。
拓跋猗卢用余光看了一眼拓跋焘,略一点头,言道:"陛下,自雍王领兵轮戍雍凉二州以来,京畿戍卫空虚,为防不测,臣下恳请调中山王拓跋英、任城王拓跋澄二位王爷领兵入朝,以弥补雍王轮戍所给京畿带来的空虚。"
此言一出,四下突然一片寂静。
这句话看似合情合理,但是明眼人自然知道这话中的含义:雍王领军出去轮戍,乃是天柱大将军尔朱荣一力促成。明摆了是要削弱帝都附近的王室军事力量,而郑王此举,则就是很明显的反击了。
果然,但见武官列为首之人起身而出,也走到了大殿的中央,与郑王并排而立。此人眉目清朗,英气勃勃,虽然年岁当过了知天命之年,然而动作却十分的利落,面上微微有一层谈谈的青色气息,显是内力十分精湛,几臻化境所致。
此人就是西魏帝国天柱大将军,领勇张伯,少府,尔朱荣。
他表字天宝,乃是出身于朔州北秀荣的羯族人氏。
只见尔朱荣向王上施了一礼,言道:"陛下,愚臣私以为,此举大可不必。"
朝堂之上的众人都摒住了呼吸,静静地等着看这西魏权势最高的两人,无人敢上前插言。
就连文显王拓跋六修,也一改刚上朝时的那幅懒散的样子
(https://www.biquya.cc/id52636/281375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