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瘟财神”一路向北,在第十天下午,他行进在一条峡谷时,正赶上一颗巨石从山顶崩塌而下,幸亏“瘟财神”机灵,闪电般窜到一座错位的小山头后面,避开了这一次无枉之灾。而这次灾难过后,却让“瘟财神”意外地发现了一个高品阶晶石矿。晶石,武者之间的货币,即可当钱花,又可炼化其蕴含的能量。“瘟财神”并不太了解这个晶石矿有多大规模,反正他将散落的晶石一股脑塞满储物戒带走了。
走到第十二天,在一条小溪边,“瘟财神”抓到了一条鱼,生火烤熟,香气四溢,很久没有吃过如此鲜美的烤鱼了,“瘟财神”这一次将鱼骨头都吃了。
吃过烤鱼后,“瘟财神”坐在石头上一边回味着烤鱼的美味,一边奇怪着这没有调味品的烤鱼,为何比以前任何一餐鱼都要好吃?
正想得出神时,看到一群小鱼集而不散,似乎在找寻着它们父母。
难道我吃的这条大鱼是它们的亲鱼?
一想到这里,“瘟财神”不禁问自己,鱼有何罪?竟成我腹中食。我一直都在问什么是“公平”的世道?我为生存而吃鱼,无可厚非,但对鱼而言这公道吗?什么是公道?“瘟财神”深感茫然,无奈地起身向前。
“瘟财神”刚走出不远,突然听到“吱吱”的声音,中间还夹杂着“呼”的声音。
“瘟财神”赶紧跳上树,慢慢靠近那声音出处。
“呀!好大的一条蟒蛇。”“瘟财神”看到不远处的草丛中,一条海碗粗,三丈余长的翻江蟒,正高高地竖起菜钵大的蟒头,鲜红的蛇信,伸出来,像一柄短矛。嘴里时不时地喷出浓浓得毒液。蟒蛇一般无毒,但是这种翻江蟒,却不同寻常。它不仅能上树下水,钻洞趟火;它力大无穷,行动迅速,还能喷射毒液,伤人与无形。但是这种蟒蛇很少见,“瘟财神”以前在高档药材档,见过制成中成药的翻江蟒,听捕杀翻江蟒的猎人说过它的厉害。像眼前这么大的翻江蟒,没有三十个武师级别的猎手,是杀不了它的。
“怎么在这里碰到这种害兽?老子躲树上也不行啊。这如何是好?”“瘟财神”心中叫苦不迭。
正在“瘟财神”思量着怎么办时,突然他发现那翻江蟒驻足不前,好像在和什么东西对峙。“瘟财神”仔细观察了一下翻江蟒周围,发现草丛中有什么东西在窜动,而且不时听到“吱吱”的声音。
“是什么东西?”“瘟财神”无比好奇,但又不好现身,只得继续等待。
翻江蟒吐着信子,上半身一动不动,一对小眼谨剔地盯着草丛中窜动的东西。它的周围,好像有一个敏捷的家伙,在快速地移动。到底是什么角色,令生猛如翻江蟒这样的凶兽都忌惮不已。
“呼!”翻江蟒头一探,一口毒气喷出。“吱!”一个小小的黄影,像跳蚤一样,躲开翻江蟒的毒液,从左至右,扑向翻江蟒身后七寸。翻江蟒巨尾一扫,狠狠地击向空中的黄影。
“妙!后发制人,狠,准,稳。”“瘟财神”不由地出口赞叹。
然而翻江蟒并未击中那黄影。那黄影在空中一个优雅的翻身,本来是由左至右的,经此一翻转,变成由右至左咬住翻江蟒的七寸。翻江蟒顿时扑地翻腾,痛苦地在地上扭动。不一会儿,它便失去了动弹的能力。在过一会儿,那黄影从翻江蟒尸身上一闪即逝。
“瘟财神”佩服不已,紧盯着那黄影快速地离去,这才下树查看。他走近那翻江蟒,发现翻江蟒的七寸上,有一个小小的齿痕,同样那蟒头上,有一个小小的洞,看样子,蛇脑被吸干了。
“瘟财神”在脑海中,不断地重复着刚才翻江蟒与那黄影打斗的场景,对那黄影的攻击是记忆由新。这黄影清楚翻江蟒的一招一式,而且它的速度明显快过那翻江蟒,所以故意引得翻江蟒出招还击。再在对方自以为是地将招式用老时,出其不意地将貌似强大的翻江蟒一击致命。在兵法上,这应该是叫谋定而后动,再引蛇出洞,然后一击致命。
“瘟财神”一边总结着那黄影的攻击,一边缓缓前行。
又过了一天,他延着山梁由东南向西北方行走,不经意间来到一片开阔的斜坡地。该出地形北高南低,西为寸草不生的巨石旷野,东边便是东南至西北走向的山梁。“瘟财神”的西南方向,便是一片开阔的草原。远处西南天空,一只巨鹰在空中盘旋,久未离开。那里地面上,一定有被猎杀的对象。“瘟财神”本无意去观看,却发现一只健兔,“嗖”地一声窜出矮草丛,左一跳,右一跳,似乎是要找一藏身之处,然而它确是没有找到理想的地下巢穴。“瘟财神”望着那巨鹰飞翔的轨迹,再看看地上上蹿下跳的健兔,惊奇地发现,在上空翱翔的巨鹰,用它那锐利的千里眼,死死地锁定健兔,将健兔赶向理想的猎杀之地。“瘟财神”期望这健兔逃掉,但是该怎么逃?带着好奇,他藏身草丛,仔细地观察那健兔的逃跑动作和方向。健兔向南,聪明!哪儿是森林,是生地。但是,“瘟财神”马上失望了。健兔却调头向西北坡上跑。笨兔!西北是仅有浅草的坡地,兔子上坡容易下坡难,且无遮拦,是死地。它为什么向死地跑?难道是被巨鹰赶过去的?“瘟财神”抬头,只见那巨鹰,它朝南微微俯冲,忽又斜刺里向东南盘旋而上,紧接着又转向南俯冲,继而向西南盘旋而上,周而复始。对了,那健兔一见巨鹰俯冲,马上就调头。渐渐地,“瘟财神”发现健兔离自己所处的开阔斜坡地越来越近。“别上那斜坡,笨兔子。”“瘟财神”心里喊着。但是,那健兔还是被巨鹰压向那斜坡。“瘟财神”环顾四周,向西南,光秃秃的石垣,兔子无遮无拦,绝对是不能去的。但是巨鹰为何不将兔子赶向那儿呢?嗯!坚硬的石头,对巨鹰的扑击可能造成伤害。兔子该向哪儿逃呢?兔子的东面和南面,皆为森林,绝对是生地。但是,巨鹰利用兔子视野不开阔的弱点,生生地用扑击的气势,将健兔赶向死地。这巨鹰太高明了!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对方的弱点,用无形实则有形的气势,牢牢地控制住对手。渐渐地,健兔被巨鹰成功地赶上了坡地。见无路可走的健兔,呆立原地,坚耳凝神,“瘟财神”清楚地看到它抖动的身躯,显得无比的恐惧,但它再也没有选择逃走。奇怪之际,“瘟财神”立足远观,只见巨鹰随着气流的下沉,闪电般收翅俯冲,以雷霆之势扑向那只呆兔。死定了!“瘟财神”能够感觉到那在空中缩着的爪子,在临近呆兔时,会毫不犹豫地抓向呆兔的脖子。巨鹰的确那么做了,而令瘟财神吃惊的是,呆兔没有束手待毙,只见它脖子一缩,仰面朝天,然后用它那长而有力的后腿,狠狠地弹向利爪出尽,肚腹暴露的巨鹰。“戾!”一声悲鸣,巨鹰坠地,鹰羽飞扬。“瘟财神”惊呆了。这究竟谁是攻,谁是守?
“瘟财神”惊奇之余,走近那搏斗的地方,只见那几分钟前还气势汹汹,威不可挡的巨鹰,正趴在地上,扑腾着翅膀,惊恐地盯着“瘟财神”。它受伤了,绝对是致命伤。这时兔子已然逃走,“瘟财神”翻转那巨鹰,察看它的伤势,只见巨鹰腹肚鲜血淋淋,两道口子深可见肠。这兔子一击之力,强大之极,这在“瘟财神”的意料之中。但令“瘟财神”吃惊的是,那巨鹰之所以无法腾空的伤势居然是那折断的双爪。在地上,它无法获得起飞空间,更无法借助双脚,获得起飞的第一动力。
它的脚是怎么断的?“瘟财神”对兔脚踹鹰腹是看得清清楚楚。明明鹰爪是击空了,也不致于双爪断折。“瘟财神”回头看了看兔子所处的位置,看到一块掩在草丛中的竖石,石上血迹斑斑。“瘟财神”幌然大悟,然来这兔子一点都不呆,它蹲在掩草的坚石前,上半身挡住巨鹰的视线,以颤抖的表演换来巨鹰大意的雷霆一击,兔子缩首仰身,不仅躲开那看似必杀的一击,而且借坚石伤敌,并顺势狠狠反击敌人。高明!看来败敌的条件不仅需要力量、速度,更需要聪明的头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为我所用。
一个真正的高手,不仅要自身实力强大,更要能够充分利用有利的环境,供其驱驰。那巨鹰在力量,速度,攻击上堪称一流,但错在对敌估计失误,力量、速度用老,没能做到收放有度。而兔子在防守上外松内紧,而反击更是堪称一绝,对攻守结合的时机与尺度,力量与速度捏拿极度准确。都说最好的防守是攻击,但那是有条件的。实力强的一方,最好的防御当然是攻击,但实力弱的一方,最好防御应该是兔子搏鹰。时机,对于强者而言,当然是先发制人,而弱者一方,可能后发制人更加有效。
“瘟财神”站在当地呆呆陷入沉思,一遍遍回忆着刚才兔子搏鹰的过程,分析双方的优劣。对比昨天翻江蟒和黄影的搏击,在他的心里,对攻守之技的理解发生了质的飞跃。他没有高阶武技,所习练的都是一些不入流的东西。一直以来,他认为武技是前辈传下来的一些攻守技巧,主要强调招式的完美与熟练程度;现在看来,攻守之技不光要完美和熟练,还需要力量,速度的结合,更需要时机和环境的配合,还有智慧运用与时机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攻守有效,发挥出武技最大威能。
想明白这一点后,“瘟财神”放下没有高阶武技的纠结,决意要创造一种实用,有效的攻守之技。
有感于黄影和兔子的成功,“瘟财神”决定将这种属于自己的武技命名为攻守平衡术。
这种攻守平衡术不是单纯的进攻型武技,也不是纯粹的防守术,而是揉合了招式,力量,速度,环境,时机的一种武技。
当然,同样的武技,不同的人使出后的效果也决不一样。懦弱昏暗,或心慈手软之人,或浮噪易怒之人皆难发挥此招的威力,唯有性情果断冷静之人,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威力。可能这种武技有固定的模式,也可能没有,可能是繁复的,也可能很简单,总之,一定是要针对性强,有效性高。
时间慢慢地流失,瘟财神的目光又转向了什么样的招用在什么样的地方,什么时候用什么招;什么样的招,在什么样的地方和时间,用什么样的力度,需要什么样的速度。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武者可能一辈子想不明白,而“瘟财神”却能抽丝剥茧,一天的冥思便已然小成。一声长啸,身心舒畅的“瘟财神”充满找人过招的冲动。好在这种冲动马上就要实现!
“嗖!”地—声,一只狼牙羽箭流星般直奔“瘟财神”面目,瞳孔一缩,是躲?还是拨?还是截?脑海里闪电般三种选择。
躲,就消除攻击而言,最简单,最容易办到,但容易造成伤友的后果。
拨,分身前拨和身后拨,二者又分拨箭头和拨箭尾。身前拨箭头的力不好把握,力小伤己,力大伤友;身前拨箭尾,速度无法把握,拨的速度快可能有效,而慢了的话,则肯定伤己。而身后拨则需要先躲而后拨,在先躲开之后的前提下,拨箭头的力度把握不好,也会伤友;而拨箭尾则很容易将箭抓在手中,既不伤人,还可借力反射敌人,效果最完美,也最符合自己新创的攻守平衡术;
截,当然在身前,其中身前拨就是截的一种,而另外的则是挡和抓,二者都要承受箭的力量和速度带来的冲击,极易受伤。
躲,捞箭尾。那支气势汹汹的狼牙羽箭乖乖地被捏在了手中。
奇怪,见箭不见人?
谁在偷袭我?
(https://www.biquya.cc/id49377/266689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