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一雷裂空 > 第二十六章家族底蕴

?

  “瘟财神”再一次将手按住下丹田,轻轻地抚摸,又重重地按了按,确定身体没有什么异样。他这才放下心来,思量着怎么尽快地离开此地,赶快找到病重的母亲。

  抬头望了望那陡峭的崖壁,“瘟财神”还是没有爬出去的信心。

  现在的他还仅仅是金系武师二重天,距离三重天这道坎都还有一步呢,风雷两系武师一重天,木系才勉强武士境巅峰。其他各系如土火水三系还在武士三重天踏步踏。

  近期以来从自己不断地尝试攀爬的结果看,要走出这天坑,没有武师境巅峰的修为,恐怕还得老老实实地呆在坑里。而从武师晋入武师巅峰,中间还有七个小层次。这对于一般的武者,可能十年都达不到,但对“瘟财神”而言,资质方面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但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是坑内物质溃乏,仅有的风雷果最多能支持三年,而且“瘟财神”没有老师指导,在武学的道路上,将会无比的艰辛。

  好在一次意外,虽然没有盖世的武功秘籍,但风雷果,高深莫测的紫气,青色光团,紫色闪电,气势恢宏,睥睨天下的破鼎在短短数日内,由生到死,又从死到生般地走了一趟,经过无数痛苦的考验,终于通过自己的争取才拥有如此惊世福缘。

  母亲身上的丹药最多还能维持三十天,如果不在三十天内爬出这天坑,否则,前面的努力都是白费。

  自从那破鼎被“瘟财神”收走,坑里一切归于平静。

  除了那几百颗风雷果,再就是斜坡上和坑底的垒垒白骨,以及一些锈迹斑斑的武器和杂物。敢情都是不小心掉到这藏有大机缘的坑底,却无福消受的“有缘”者。

  “瘟财神”逐一地搜查了一番,并没有什么新的大发现,除了几把破刀断剑。但在一具白骨的手指上,找到一枚储物戒指。这枚储物戒指倒是相当的珍贵,里面空间约有三间房子大。一般这样大空间的戒指,必须特殊的材料才能炼成。可惜的是这枚戒指并不具有灵性,只是一件空间较大储物器物。现在离回王朝能够拥有如此大空间储物戒指的人少之有少,除非是一些大宗派的重要角色。至于那些具有灵性的灵戒,则真的是凤毛麟角。而现在白骨上的这枚戒指里面,还有不少炼器材料,另有一些银两和晶石。看样子这个倒楣的“有缘”者生前是一个练器者。从他身家的价值多少,可以看出这个人并不是什么名家。

  哎!现在管他们干什么?当务之急是提升自己实力,走出这个深坑,到时让他们入土为安也不迟。

  提升实力,必须练功法,习武技。

  当初,诸葛家族凭借着诸葛先祖诸葛穰蒩一身超凡脱俗的绝世武功,打败天下高手,帮助离回王朝创下基业,立下不世之功。当时的诸葛家族,在诸葛穰蒩的经营下,高手如云,权倾朝野,真正是天下第一家族。就连不出世的大宗派,都不是其对手,其中的剑宗,就惨遭败北。由此可见,诸葛家族的底蕴,应该是极其的深厚。

  “瘟财神”自小生活在这样一个底蕴深厚的大家族中,并不缺功法和武技,丹技,器技,以及其他杂学。只是这些家族收藏的书籍,它们的品阶威力到底如何?他当初并未认真去修习体会。只是从十岁开始,娘亲和父亲在他晕迷之时为他读过,家簇所藏典籍,十有八*九都是印在了脑海中。只有一些不传之密,珍贵无比的高阶功法,武技等,因为年龄以及地位等原因,他没有修习。

  当然,他所修习的家族功法《归元诀》,还算不错,应该是玄阶高级。在功法,技法的等级划分上,大体可归为天、地、玄、黄四级。每一阶中又分高、中、低三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仙神都眼红的神阶、圣阶功法,技法等。这些对于凡间的武者而言,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

  在“瘟财神”的记忆中,功法共计三十四部,金木水火土五系功法占去三十二部,其中火木金三系十八部。另无属性功法两部,《归元诀》就是二者之一。而另外一部无属性功法为黄阶低级,名曰《蜕诀》。尽管它的品阶是最低的,但因为无属性功法不受修炼者自身属性的限制,谁都可以修炼,所以极度珍贵。《归元诀》传承于天星派,而《蜕诀》却来自于一个求丹药的流浪武者。虽然此诀为无属性,且品阶最低,但修习成功的没有一人,因为它的表述语言晦涩难懂,而且功行原理也有点相悖于常理。当初“瘟财神”见它是无属性功法,便囫囵吞枣记在了脑海,他也不曾修习。“瘟财神”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事,族中所藏典籍,他只当无聊之时,逐一翻阅,心情好时将它们赏给外院训戒处的家奴们。此事若被家族长老们知道,“瘟财神”非得遭监禁不可。

  除了这些珍贵无比的功法,“瘟财神”的脑袋里还有武技七十二,器技一卷,丹技一卷,另杂技八卷。

  武技七十二中,攻技四十二,守技二十五,步法身法五卷。器丹之技虽各仅一卷,但皆博大精深,乃诸葛家族安身立命之基,扬名立万之本。而器丹之技并非所有人都能修习,唯有金火木三系属性者才可。而要有所成就,只有金火,火木或者含金木火三系以上者者炼器,炼丹才能办到。

  杂技八卷分别为:《潜行匿踪》、《兵略》、《殖货》、《机阵》、《论魂》、《九曲飞天》、《煮酒》、《品评》等。诸葛家常常会因一些落魄武者求赠丹药而象征性地收些报酬,这些杂学就陆陆续续集中到了诸葛家。

  家族里很多不能成为武者的人,则可参习诸多杂学。但“瘟财神”对这些杂学却无比上心,可能是少年心性好奇心所致。

  “瘟财神”觉得对他有帮助的可能只有《潜行匿踪》了。该杂学主要修习逃遁、追踪、暗杀。而逃遁又分风遁、土遁、水遁、易形敛息。就当前情况来看,“瘟财神”对风的感悟是很深的,那么修习风遁对于离开深坑的助力可能极大。

  至于出去之后,以诸葛容疾这个瘟神转世之人现世的话,将会有诸多的麻烦。最好是以一个陌生的面孔行事,那将方便很多。而易形敛息则是为他量身而成的技法,这门杂技能通过错骨分筋改变外貌、收敛气息藏匿行踪。当然要习练此技,必须能够肉体错骨分筋;而气息只能是压制,要改变的话除非修习另外一门功法,且吐息之法有别才行。好在“瘟财神”的肉体十多天前已经能够错骨分筋,修习该法,毫无问题。至于功法,他决定练一下《蜕诀》,改变一下气息应该没什么问题。

  主意已定,“瘟财神”先习《潜行匿踪》里的风遁之法。对于风的理解,他感觉风可以成势,再以风之力挟势之威压,即可形成风,有形有质之风。然而《潜行匿踪》里的风遁之法,与“瘟财神”感悟风本源来操控风不同,它是借风之力,顺势而为。一个是操控风;一个是借助风,顺应风。不管怎样,“瘟财神”能掌控风,那么利用风,则要简单得多。对于风遁者的第一要求必须能够感应到风势的高压区和低压区,而后借风势加速远遁。此功若修至极限,则修习者可化身为风,随风飘扬,不光速度极快,而且能做到无声无息。在攻击或逃遁,追踪上都是妙用无穷。

  很快,“瘟财神”便能如雏鸟初飞,虽撞撞跌跌,却能迎风招展。正好此风遁分身法和击技法,身法共四层,第一层:迎风招展;第二层:随风飘扬;第三层:风舞九天;第四层:风清影绝。而击技法也分四层,第一层:疾风劲草;第二层:风烛残年;第三层:风卷残云;第四层:春风化雨。这些名字叫得不错,可惜对“瘟财神”这个能够掌控风的人而言,就有点名不符实,甚至感觉到残缺不全。好在“瘟财神”并不是个墨守成规之人,该变通之处自然不会执着于所谓的经典。想清楚这一层,“瘟财神”又分别修习了土遁与水遁。其中水遁因为在此无用武之地,所以简单地加以修习即止。至于土遁,也因他土系功法境界低微,而天坑之内,皆为坚石,想要入地下去爬,也是难之又难。但不管怎样,“瘟财神”还是将土遁修习成功。

  随后“瘟财神”继续习练易形敛息。易形敛息分易形和敛息两类。易形对“瘟财神”而言是闲庭信步,错骨分筋对自身而言,就是使骨头错位,筋脉易形来改变周身肌肉的分布,达到面貌的改变。不消片刻,“瘟财神”运转周身之力,竟将自己拔高二寸,身材更加削瘦,面貌清矍,眉飞入鬓,嘴唇薄抿,目光坚毅。此面貌与“瘟财神”本来面貌比较起来,除了眼睛之外,再也找不出什么相同之处。“瘟财神”手中无镜,只能是借着破刀上的反光隐约见识了一下新的自我。虽然是初次体验,“瘟财神”并无什么不适,所以他马上投入到敛息这一环节上来一一修练《蜕诀》。

  《蜕诀》总纲:丙辛化水;戊癸化火;水火相济,归虚混沌。该诀总纲于一般武者而言,真有点莫名其妙,不知何意,甚至有点疑惑,水火不相溶,怎么去相济?何为丙辛化水?五行中只有金才能生水啊。而戊癸化火与木生火也是挂不上钩啊?至于归虚混沌的字面意思是归无,变回混沌。这与练功吸纳天地灵气,提纯自身元力刚好背道而驰。而后面该诀又分第一部:二;第二部:一;第三部:圆;其中第一部的二里面没有文字注解,只有一幅画,画中有一女子,腹中蜷缩一个男人。第二部的一里面有一轮烈日悬顶,下方则是一弯新月。第三部的圆,里面则是一对阴阳鱼围着一圆欲做旋转状。太简单了,谁都懂。第一部讲阴;第二部讲阳;第三部讲阴阳相济。

  可怎么修习啊?相对而言,语言,图画越多,给予修习者的信息就越多,既使是一些误导的信息,仍然有迹可循;但现在如此简单的内容,提供给你的信息非常之少,而且还不确定信息的真实性。以往也有一些人修习《蜕诀》,结果是他们的理解大相径庭。这也是《蜕诀》看似简单,品阶最低,但无人参透的原因。

  “瘟财神”并非以《蜕诀》为主打功法,不过是为了易形敛息而修习;所以他并不想深究,既然第一部的“二”中描绘的女孕男,那么就当是阴孕阳,阴中有阳,亦或是女人成熟(阴极)才能孕阳,正所谓孤阴不生。也就是说天地阴阳二气并非泾渭分明,实际上应该只有强弱之分。

  再看看第二部的“一”中,太阳当顶,开始孕育新月,阳气与阴气此消彼长,阳盛极而转阴,阴阳共存,孤阳亦不存。那第三部的阴阳鱼则应该代表阴阳二气以某一点而实现互相转化,最终归于那一点。

  但具体怎么去修习,“瘟财神”也是无从下手。

  好在诸葛家族以器丹立世,特别是炼制丹药,对于药理之学,物分阴阳五行,是族人必修之课。

  “瘟财神”亦是相当了解人体奇经八脉,其中就分阴脉和阳脉。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六脉与冲脉相连贯汇入任脉,统称阴脉。故任脉又称阴脉之海。而手太阳、手少阳、手阳明、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六脉与带脉相连,汇入督脉,统称为阳脉。故督脉又叫阳脉之海。

  既然物分阴阳,天地灵气当然也分阴阳,但万事万物皆由阴阳构成,并无纯阳纯阴之分,只有强弱之别。而人体奇经八脉有阴阳之分,那从天地之间吸收的灵气,可按阴强阳弱者储于阴脉之内;而阴弱阳强者储于阳脉之中,岂不是刚好解决《蜕诀》修练难题。

  想到这一点,“瘟财神”立马付诸行动。

  但“瘟财神”马上又遇到了难题,《蜕诀》并没有讲到怎样吸收天地灵气的方法。如若要吸纳天地之气,还得借助归元功。由此看来,所谓的《蜕诀》功法,实际上只能算是解决体内元气分门别类储存的功法,或许随着修习者自身实力的提高,它可能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瘟财神”一旦悟透《蜕诀》,马上开始运起归元功,吸纳来自天坑之内的灵气,很快他发现此坑因为深入地底千丈,阳光无法照进来,此坑中之灵气以阴气为主,所以他将此股浓郁而强大的阴气储存于阴脉之海一一任脉。但此坑中的阴气在此有无数岁月的沉淀,庞大之极,“瘟财神”吸收太多,任脉里一股股阴寒之气,几乎将他冻毙。

  病急乱投医,“瘟财神”猛啃风雷果,并将充实在里面的风雷之力贯入下丹田,令他意想不到是,这些风雷之力尽数被破鼎炼化成阳性元气送入中丹田,而中丹田膻中穴处在任脉阴之海,这大批阳元气的突入,终于缓解冻僵的压力。

  然而随着风雷果大量的消耗,阴阳元气再度失衡,风雷元力经破鼎炼化而成的阳元气,越积越多,致使“瘟财神”的任脉如烈火焚烧。幸运的是,虽然任督二脉没有贯通,但全身经络因风雷本源的洗伐,膨胀的阳元气经横向的,弱细的络脉钻入督脉。尽管不快,但阳元气在督脉之中也是越积越多,他的后半身直如一火炉在背,炙热无比。

  周而复此,三天过去,“瘟财神”的金系晋入武师三重天,风系和雷系也已经由武师一重天晋入武师二重天了。他的风遁身法也练至第二招随风飘扬;易形敛息基本练成。

  但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是也任督二脉里的阴阳二气越聚越多,身体一冷一热也越来越严重。

  尽管横向通达的络脉将阴阳二气互通有无,但“瘟财神”体内经络并不宽阔坚韧,所以不能令任督二脉里阴阳之气相溶相济,只能是缓解而矣。

  如此又过了三天,“瘟财神”的风雷系在风雷果的帮助下,神速地晋入了武师境三重天,其他几系任然没有什么起色,但前面身体内存在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https://www.biquya.cc/id49377/266689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