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母亲见女儿每天心烦意乱,闷闷不乐,既懒得出门,又懒得说话、做事,本来桃花一般的模样,渐渐看出憔悴来。她心里明白,这都因为杏考取大学连日搞庆祝活动,十里八村的乡亲们人来人往,欢声笑语不断,对杏多有称颂和赞扬,对桃和李多有批评和轻蔑之词。尽管她们闭门不出,但是,风言风语还是不时传入女儿的耳朵。——即使她耳朵直接听不到,心里也想像得出:同年同村出生,一样的聪明灵秀,一起上学长大的三个好同学,好伙伴,满村人同样看好,期待,如今竟是天差地别的两种结果,将来也必是天差地别的两种前途、命运。你说,一样的孩子,差别为什么就这么大呢?下面的话就更加不堪!乡亲们最讲现实,不但不予同情、安慰他们,还这么势利眼,两种看待。这怎能叫桃心里不难过?桃的母亲看见女儿如此情状,不免害怕起来。心想:这样下去怎么行?考不取大学事小,——即使考取家里也培养不起;伤害了女儿的身体事大,如今桃是双身人,一个人承载着两条性命,关系重大!她必须想方设法,尽快解除桃的思想问题。
这天,山上田里皆无事,她便坐下来跟女儿聊天,好言相劝:
“考不取大学就拉倒,反正考取了咱家也供养不起你,还是要回来种地,有什么值得这样难过的?身体重要,这可是一辈子的大事!”
其实,桃不仅为自己落第难过,更为牵连李落第难过。听了母亲的话,她说:
“妈,就算我考不取大学,拉倒,反正咱家也供养不起;可是,因为我怀孕牵连得李学校家里来回奔跑,耽误了学习,也没有考取大学,难道他家也供养不起?我这心里有愧啊!总觉得对不起他,是我害了他!”
“他自作自受,活该!学生不好好念书,竟然跑去干那种事情,害得你受罪,又耽误了学习,不能考取大学;你没有怪他,就算十二分对得起他了,不值得再为他感到伤心难过。”桃的母亲不追究自己女儿的错误,却把桃怀孕、考不取大学的责任都推到李的身上。
桃听母亲这样说李,心里更加感觉不安;犹豫良久,终于说出实情来:
“其实,这件事是我主动的,怨不得李。他倒是受我牵连,耽误了学习;要不,以他的成绩,不会比杏差,是可以考取大学的。”
“那你怨谁?以前,你的学习成绩也不比杏差,你为什么也没有考上?说到底,还是怨李,怨他太冲动,把握不住自己;结果,既害了你,也害了他自己,他是咎由应得!”桃的母亲依然抓住李的错误不放。
桃不能忍受母亲这样责怪李,她觉得自己和李所以落到今天的下场,都怪母亲要她辍学回家,使她在关键时候丧失了进取精神,从而心生邪念,铸成大错。她生气地说:
“你问我怨谁?你说我怨谁?这事情说到底,都怨你,是你逼出来的!”
“怨我?你怎么能怨到我头上?事情都是你们做下的,造下的孽!我反跟着你们受劳累,落麻烦,受人风言风语,担惊受怕。你这时候还说这种话,真是好人没好报!”桃母感觉惊讶,又觉得委屈。
“怎么不怨你?不是你三蕃五次逼着我回来家帮你种地,我好好地上学,一心想着考大学,怎么会想出这种念头来?”反正母亲已经知道实情,桃单独和母亲相处也不隐瞒她。
说起要桃辍学务农的事,桃的母亲想起去世的丈夫,不但伤心,更加觉得委屈,她叹息道:
“唉!说起这件事,我也是实在没办法,哪能想到你爸会突然过世呢?这山上、田里,那么多活计,靠我一个人还拖着病身子,怎么忙得过来?你弟弟还小,只能吃饭,不能干活;家里还欠着这么多债。你说,我不叫你回来帮我干活叫谁?难道让我看着一家人喝西北风?你爸爸一闭眼走了,不管你们了,我不管行吗?”桃母说着流下眼泪来。
桃见母亲难过,知道自己这样责怪母亲也是不对的:母亲也是因为家庭困难,被逼无奈。便伤心落泪,低头不语。
母女连心,桃母心疼女儿,知道桃因为叫她辍学的事还在怨恨自己,虽然自己出于无奈,但到底为此伤害了女儿。思考再三,她只得擦干眼泪,另辟蹊径,从另一方面想法安慰桃:
“其实,你也不要为这事难过、后悔,这么样,你也不吃亏。要不,李考上大学走了,在咱们这山沟沟里,你上哪里再去找李这样的人品学问?”
桃回想起此事觉得母亲说的也不无道理,但是这么做毕竟伤害了李,影响了他的前途,自己心里总感觉惭愧和不安,感觉对不起李。她叹息道:
“当时,我也是实在没办法。你是知道的,我和李从小就在一起,先是一起玩耍,放牛割草,后来就是一起上学,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毕业,从来没有分开过。乍一听你说要我回家劳动,从此和李分开,就像要了我的命!虽然口头上答应了你,心里却是十二万个不愿意。被你这么一搅和,我的心全乱了,像一团乱麻,没有个头绪:回家帮你干活,舍不得抛下学业和李;留在学校和李在一起,又舍不得你和弟弟吃苦受罪。思想一乱再也无心学习了,白天老师上课总是跑神,听不进去,夜里老是睡不着觉,还做噩梦,梦见李和杏结婚了,抛弃了我。整天思前想后,想来想去,不知怎的,就想出这么个馊主意。唉!实在害苦了李,耽误了他的前途。我这心里老是忐忑不安的,总觉得对不起李。”
“事情也不是你这么想的。一个人一个命。世上婚姻天配就。你和李就该这个命,你们就该在一起。要不,你们三个在班上成绩都是最好的,为什么你和李都考不上大学,偏偏让杏一个考上?这就是命运,是杏的命运比你们好,老天爷要她从你们中间飞出去,飞ie向更高的天空。也是老天爷有意叫你和李在一起。”
这是什么理论?明显是迷信说法。桃是高中生,学习过辩证唯物论,自然不会相信母亲的说法。她说:
“什么杏的命运好?这学期我和李耽误了多少学习时间?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杏呢,自从知道我怀孕的事,她就憋了一口气,不理我和李,一心一意用功学习,下定决心在学习成绩上超过我们。功夫不负苦心人,她当然应该考上大学。”
这些实情,桃母自然都知道。但是,事已至此,悔恨、难过,都不是办法,也不会找回他们失去的人生前途。她只好劝说女儿另谋出路:
“你们也不要灰心。常言说‘祸福相依,时来运转’。谁也不能一辈子都交好运,一辈子都交噩运。这一关是杏运气好,说不准下一关,就轮到你们交好运了。现摆着的例子,咱们村的王书记,人家才小学毕业,改革开放才几年,已经当上乡长了!比大学生差哪里?我看李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仪表堂堂,也不像没有福气的人,说不定哪一天就碰上好运气上去了。”桃母竭力往好处说,鼓励女儿放下思想包袱。王书记的例子是明摆着的事实,这不是迷信,桃相信了,而且她也曾经这样想过。
“借你的吉言,但愿我们时来运转,像王书记一样,能交上好运!李有出息了,我也少了一份愧疚。”桃若有希冀地说。她也觉得她和李自幼志向远大,不应该一辈子蹲在穷山沟里劳苦受罪。
“在咱们这穷山沟里,你们高中毕业生也算是大秀才了,全乡算来也没有几个。现在搞改革开放,说不定什么时候你们就能派上大用场!”母亲见女儿相信了自己的话,就继续鼓励她。
桃认真想了想全村全乡的现实情况,又不免摇摇头:她暂时还看不出他们在山沟里会有什么出息。她说:
“在咱们这山沟沟里,除了石头还是石头,我们能派上啥用场?种田、打猎,我们还抵不上山娃子。”
“今后,咱们山沟里也不光是种田、打猎。我听王书记说,有的山区开发旅游,吸引许多外地人去参观,能赚大钱呢!搞旅游,最需要的就是像你们这样又年轻,又漂亮,又有文化的人。”
这事桃也听说过,考虑过,只是在大梁山还未见端倪。她说:
“开发旅游,不是一句话说搞就能搞的,那也需要有人花很多钱来投资开发。咱们这里虽然有山有水,但是太闭塞,离开大城市又远,谁愿意来咱这里花钱投资呢?”
“当今这个世道可不同以往了,谁也说不准,不知哪一天有个大老板来,看中咱们这块风水宝地,就会来投资,你们就有出路了!”
桃的母亲听王书记多次讲过开发旅游的事,她相信他,相信今后会有人来大梁山投资开发的,桃和李就会大有用途。桃不像母亲有信心,她摇摇头,似乎认为这是天空的云彩,可望而不可及。
桃母见女儿对开发旅游了无兴趣,便不再谈论这事。她突然想起一件事来问桃:
“李昨天来干什么?我看你们一起遮遮掩掩、唧唧咕咕的,他是不是又约你到山上去玩?我劝你轻易不要去。深山老林,孤男寡女的,搂搂抱抱,要是被庄上人看见了,羞死人了!今后,连我都没脸出门了。”
桃和李最近心情都不好,两家人以及村里人对他们也有不好看法,他们心情郁闷,在家里村里都无法排解,因此常常相约到山上、树林里散步谈心;他们虽然还没有结婚,但是早已经在一起了,所以单独在一起时难免会有亲热的举动。有一次竟被桃母看见了,回来批评了桃。
桃见母亲说起这件事,脸立即红了,说:
“妈,你又想到哪里去了?他昨天来,是约我一起去看杏。说我们毕竟是多年的好同学,好朋友,杏好不容易考取大学了,我们应该去看看她,说句祝贺的话。一再劝我去。我嫌丢人,没有同意。杏,人家现在是大学生,正红火。我们两个,一对名落孙三,正晦气;一起去看杏,没的叫人家笑话我们没出息,没脸皮。”
“原来是这事。你做得对,我也觉得你们不应该去。这个李,怎么这样没脸没皮的?也不嫌丢人!”
桃又觉得母亲误解李了,批评得太重,解释说:
“妈,你还不知道李这个人,虽然是男孩,心地又善良又细致,许多事情,比女孩子想得还周到。他这些年,其实对我和对杏同样好,没偏没向的。只是现在李和我在一起了,杏心里气他,不理他。李觉得偏重了我,对不起杏,就千方百计想法弥补她。”
可是桃的解释又使母亲的思想偏移到另一个方面,她为女儿的婚姻大事担心起来,说:
“想不到李竟是这样的人!花花公子,到处拈花惹草。你就更要注意了!他说要弥补杏,怎么个弥补法?还不知他心里怎么个想法呢?万一也把杏也搞上肚子,你说怎么办?这么看,你们要尽快结婚。要是杏和李好起来,李自然选择杏,你们的事就难办了!”
桃觉得母亲还是不了解李,只好再次解释:
“不会的。李不是那种人。他只是心眼好,想得细,又念于旧情。现在他和杏好,也只能做朋友,尽朋友之谊。他给我说过这事。”
“这可说不准。你们现在这些年轻人守什么规矩?什么事做不出来?明天,我就去找他爸,把你们的事挑明了,选个好日子,先定下来再说。”
“明天?太急了。现在,他家的人正为李没有考取大学,心里烦恼着呢,说不准怪罪到我头上;你去了,说起这事,他们万一不承认,或者责怪我,争论起来,岂不难看?李说过,这事由他向他父母说明,不会叫我承担责任。还是等些日子再说吧。反正李经常来看我,他心思又细,见我肚子大了,自然心里有数。我看这事还是由他家先提出来为好。”
桃母想想也对,便不再坚持。
(https://www.biquya.cc/id49206/265291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