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得不说,姜吾的计划安排的很好,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大,这样一来秦国不但一举解决困境,而且能得到国力的迅速膨胀成为新的关中霸主。这样的诱惑力可谓相当之大,只看风山那一脸激动的样子就能显见一二。
只是秦武阳却从其中嗅出了一丝阴谋的味道,虽然仅仅只是交谈了几句话,但是见惯了后世形形色色社会角色,秦武阳能明显的感觉出姜吾就不是一个甘于屈居人下的角色。
秦武阳几乎立即就能猜出姜吾的计划后半部分的真正安排:在自己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将有扈氏讨伐大军击败之后,姜吾和姒正两人便迅速掌控扈国政权,推举其中一人上位,或许为了王位两人还会有一些明争暗斗,然而无论他们之中哪一个胜出,其坐上王位的第一件事,必然就是立即出兵,轻而易举的平推元气大伤的秦国,以一次大胜来巩固王位。
不得说,在如今这个时代能够想出如此缜密的计谋,姜吾和姒正两人真的让秦武阳刮目相看,毕竟这不是奇计百出、纵横家大行天下的战国时代。但是被人当傻子的感觉非常的不好,秦武阳有一种立即拆穿几人,然后将他们斩首示众的冲动。看着台下依然弯身鞠躬看似恭敬的姜吾,秦武阳脸色却阴晴不定,几经变化。
最后,秦武阳深吸一口气终于忍住杀人的冲动。要说演戏,秦武阳自信这个时代没有比自己更在行的。他立即换上了一副亲切的笑容,道:“族长不必多礼,还请坐下说话。”
看见姜吾重又坐下,秦武阳问道:“方才听族长所说,扈国好像已经在讨论征伐我秦国的事宜,不知为何还没有形成决议?”
姜吾迟疑了一下,开口道:“是这样的,扈国本就以游牧为生,近些年来随着人口增加原来的草场便有些不够用了,于是便想着向泾水上游扩展,驱逐生活在那里的部落,将草场占为己有顺便劫掠些牛羊过冬。于是在先取草场还是先伐秦国的问题上,扈国君臣们尚未达成一致。”
听到这里,秦武阳迅速翻找记忆,很快记起了自己曾经拍过的一个古代战争戏,讲的是汉文帝十四年匈奴老上单于突然率十四万铁骑南侵,北地郡都尉孙昂率一千郡兵死守萧关,为大汉百姓争取逃亡的时间,苦守半月方才关破人亡的故事,真正做到了人在关在,关破人亡,将我大汉军人的血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后世宋朝以前,自陇上进入关中的通道主要就是渭水、泾水等河流穿切成的河谷低地。渭河方向山势较险峻,而泾河方向相对较为平易,故而草原部落大都沿泾水进犯关中。萧关也叫瓦亭关,当然现在这个地方应该还没有被命名,就在扈国沿着泾水往西北大约三百余里的六盘山东麓,扼守着瓦亭峡古道。拱卫着自泾河方向进入关中的门户。
想到此处秦武阳心中一动,要知道古代游牧民族都是逐水草而居,有时季节性迁移能远到上千里的距离。若是有扈氏的扩张步伐已经迈出萧关的话,事情就好办的多了。秦武阳心中已经大概了有了计划,现在就只需要向姜吾确认一下。
“姜族长,不知扈国的草场向西已经发展到哪里了呢?”秦武阳淡淡地问道。
姜吾一愣,答道:“已出陇山二百余里,当地各部落已然沦为扈国牧奴。当然若是再一次大举出动扩张草场的话,应该能再往西五百里。”
秦武阳拳头一紧,陇山,乃是六盘山的古称。有扈氏扩张的步伐果然已出萧关。秦武阳起身,负着双手在王座的基台上来回踱了几步,心中快速地将刚才想出的计划梳理了一遍。
“有扈氏准备用什么借口征伐我秦国?”秦武阳转身问道。
姜吾说道:“身处关中,为有扈氏所庇,却不称臣纳贡。”
秦武阳呵呵一笑,这个借口也算说得过去。当时的惯例是这样的,没有建国的众多小部落都是关于这方面秦武阳曾经也问过风山,当时风山的回答是大风氏二百来人的小部落没有资格向有扈氏称臣纳贡。等到秦武阳建国之后,更是没有往这方面想,他是想学后世的大明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并且将这一条作为华夏文明的金科玉律来传于后世的。
而现在秦武阳动摇了,如果想要有扈氏暂时放弃攻打秦国而西出萧关,从而实施自己的计划,将这次变局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让姜吾和那姒正偷鸡不成蚀把米,而自己成为最的赢家,那么暂时称臣纳贡让有扈氏找不到出兵的借口是最稳妥的办法。否则一旦自己按照两人的剧本演下去,最可能的后果就是自己猜测的那样,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事关秦国国祚,事关秦武阳的振兴华夏文明的宏愿,为了这个目标,自己是不是可以委曲求全,假意臣服一下?一次就行,就仅仅这么一次!
然而自己真能这样吗?秦武阳无法用只是暂时的委曲求全之类的借口来替说服自己,这种事情有了一次便会有第二次,只要自己开了头,后世子孙再如此做便毫无障碍,毕竟古秦帝国开过太祖也这样做过嘛。
可是若不这么做就无法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旦出现自己料想中最糟糕的情况,秦国将不复存在,自己亦不能幸免,又谈何振兴华夏文明呢?秦武阳踌躇徘徊,陷入了自出生以来的最大困境。现在这个抉择已经不仅仅是事关自己生死以及秦国国运了,而是关乎整个华夏民族的复兴。
突然之间秦武阳似有所感,他转而面向南方驻足凝视,目光穿过未央宫的大门,越过秦城,投向远方那苍茫的大地。恍惚间,在那视线的尽头秦武阳看到有一座山,山腰上一棵歪脖子树,一个人影吊在上面在风中摇荡,那是宁死不迁都、宁死不投降的崇祯皇帝。
一阵风吹来,秦武阳看到崇祯皇帝的身影晃荡中面向了自己,目光深沉地说道:“自汉惠帝首开和亲之策,我华夏的脊梁骨就断了,历经一千五百余载,才勉强被我大明重新接上。然而断骨就是断骨,就算再次接上也还是不能挺立的持久。至满清,甚至断骨都没有了,整个华夏便成了一条没有脊梁的狗。”
顿了一下,崇祯帝伸手指着秦武阳喝道:“你秦武阳准备现在就将我华夏的脊梁打断吗?你,愿意做狗的祖宗吗?”
(https://www.biquya.cc/id49017/263400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