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汉魂不灭 > 第二十六章 不当家不知柴米...

?

  

  “老三,这是今天的名单,按你的要求精中选精,今天收了六百人”

  已经连续几天傍晚的时候都要到张启这来汇报一下,今天忽悠了多少愣头青投身伟大的革命事业的明军总后勤部主官邓宝。

  这会正满脸都是疲惫一副没睡醒的样子,坐在张启的床边背靠着大床的床柱,手中拿着一份写满了名字的草纸递给张启后无力的说道。

  “哎呀!怎么办呀,这么多人又要割帆布了,以后船怎么下海啊,你去告诉大哥,他在把人往回弄,就把他的狗窝倒出来,让他出去住帐篷去”

  同样是满脸疲惫的张启在床上翻了个身之后,一边满是痛苦的说着,一边伸出了他那黑黑的小爪子。

  接过名单后连看都没看就直接续到了枕头下面,而在他的枕头下面像这样的名单已经摞了有个七八张了。

  本身张启对被他夺了兵权但又闲不住的李三河,这几天的领着宣传队都出招摇撞骗,哄得周围的老百姓不是过来捐钱捐粮劳军,就是送儿子丈夫来当兵这是还是挺高兴的。

  毕竟,张启现在虽说是一小财主,但毕竟要养活一大帮子人啊,这点家底子那够啊,看着第一条船的粮食都快吃没了,正发愁呢。

  结果李三河刚领着人出去一天,晚上张启就看着一担担的粮食和碎银子被老百姓们挑着送到了自己的粮库里能不高兴吗。

  一高兴才想起文工团只会自己或编或抄的《我们要起义》《我的中国心》《龙的传人》《青年从军歌》《精忠报国》这几首歌。

  张启甚至连夜依据新中国成立时,那两部脍炙人口的话剧“半夜鸡叫”“白毛女”改编出了两部里面反面角色都变成了蒙古保长的新话剧。

  以供李三河出去忽悠...是宣传的时候,能更大的鼓动受苦受难的群众。

  兵员更不用说了,头几天张启还领着邓宝几个跟老百姓道谢的时候,就看到一幕幕双亲送子,贤妻送夫的感人场面最后张启都不敢去船厂的大门了,就怕自己忍不住哭出来。

  而老百姓们对于这些杀蒙古保长,土豪劣绅毫不手软,甚至有点残忍不管罪名如何都是凌迟。对自己却秋毫无犯,还挺喜欢帮自己干活的明军还是打心眼里喜欢的。

  特别是在他们杀了平时没少欺负自己的蒙古保长和汉奸之后,让他们自己选村长,镇长,如父母官欺压他们还可直接去船厂告状。

  并且承诺每户每人都能获得一亩口粮地,而且必须是亩产十石以上的良田,任何人不得买卖强占,口粮地不用纳税之后更是喜欢得不得了。

  毕竟,土地才是农人的根啊,这辈子都是给有权有势的大户人家当佃户了,突然自己翻身做主人了能不对张启的明军感恩戴德吗。

  在听到李三河有意无意的泄露的明军缺衣少食这一情况之后,很多人都宁愿自己少吃一点。

  把从自己嘴里省出来的粮食送到船厂让着些打着,张启盗用的太平军口号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明军多吃一点。

  其中甚至有很多是一些因名声还可以,平时也主要是与人为善,所以没有被李三河领兵抄家的大小地主乡绅。

  当然它们的动机很大一部分是怕张启在打完了大地主以后,没得打了再回过头来打自己或者是纵兵霍乱,比起这点来拿点粮钱保个平安还是值得的。

  理说面对这样欣欣向荣的景象张启应该高兴才对,可是福兮祸兮,自大李三河领着刚把台词记熟都没排练过的文工团出去一演坏了。

  被充分地调度起民族和阶级仇恨的农民们拖家带口的就来投奔张启来了,甚至出现了祖孙三代人上到古稀老人,下到毛还没长齐的半大小子齐来入伍的壮面景象。

  而正美滋滋的在门口拿着小本正在记着,今天又忽悠了多少军资的邓宝在看到这一幕之后,很不讲就的便将这个烂摊子扔给了,还在车间里抓生产研究怎么才能将锻铁加工速度提上来的张启。

  而蓬头垢面的张启在看到这一幕之后,也彻底的晕了,最后还是逼着李三河连哭带哄得给气都喘不匀还拿着锄头高喊着杀鞑子,老子年轻的时候厉害着的老爷子劝了回去。

  留下了他儿子和比他还犟的孙子,小孩子肯定不能上战场啊,迫于无奈张启还兴办了船厂学堂以供孩子们读书,并以少年强则中国强,读一天书等于杀了半个鞑子为理由哄他们上学。

  当然是不可能就这么找算了,在以后的几天里,响应张启的号召,甭管是来入伍的还是举家搬迁而来投靠的可以说是把整个船厂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

  一天耗得粮食和搭帐篷用的帆布就赶上了前几天的总和,看着一次好几大匹好几大匹的帆布(匹古代计量单位三匹等于一大匹,一匹等于三十丈)

  和上千石的粮食被新移民们乐呵呵的搬出了仓库,逼得张启都想要不要把成立银行的计划给提前实施了。

  感觉像自己被打了土豪的张启坐不下去了,一方面令李三河不准出船厂一步,一方面一再严令邓宝,加强明军的挑选原则和不是军属不得领用物资的公告。

  为此还制定了身高不足五尺半者不收(一米等于三尺),力不可举一担者不收...等等一大堆,比丈母娘挑女婿还严的门槛。

  当然张启这也是想趁此机会,为自己组建一个又力大身沉的壮汉们组建的特种部队做准备。

  可是柴屋出美眷,高手在民间,张启完全的没想到在这么苛责的条件下,每天还是有多则五六百,少则二三百的热血青年成功的脱颖而出。

  而伴随着一个人的加入,也就相当于张启最少要拿出半个帐篷,每天十斤到二十斤的粮食和蔬菜来供养他们的家人,面对这么大的开支张启能不急的上房吗。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李三河还在屁颠屁颠的领着刚扩充了好几倍明军文工团,给忙碌了一整天的民工和明军官兵们演出呢。

  ...........

(https://www.biquya.cc/id48837/261419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