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电子帝国 > 第685章(4000字,二合一)

  当然,卫奕信最后这一年多的港督任期,所推动的大事并不只有深圳湾跨海大桥和西铁线这两项,其它方面还有比如香港第二个全新的独立股票交易市场——港股创业板正式成立。

  在港府的极力推动下,原香港会、远东会、金银会、九龙会四家证券交易所,刚刚在六年前完成合并。合并后新成立的香港联交所,总算结束了香港证券融资市场之前分散、混乱的局面,港股也进入了一个更加规范、透明的全新的时代。

  但香港联交所的成立,也让本港企业从证券市场融资的门槛进一步提高。根据联交所最新修改颁布的《上市规则》规定,上市企业必须是实收资本超过5000万港币,并拥有至少5个财政年度良好经营历史的公司。这就把一大批苛待融资的新兴企业,挡在了港股市场的大门之外。

  在《财富》杂志不久前公布的全球创新能力排行中,香港位列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中的第11位,甚至已经赶超了许多老牌发达国家,这其中以东方集团为代表的香港电子产业自然功不可没。

  但东方集团虽然是全港电子业的龙头,但也并不能代表香港电子产业的全部。比如具《信报》不久前进行的一项调查统计,香港目前对外出口的电子终端消费品种类多达137样,涉及家居、玩具、电器等多个领域。而东方集团的主要电子消费产品,其实只集中在电视机、电脑、游戏机等寥寥几个门类罢了。

  这些生产五花八门产品的企业,自然不可能像东方集团这样拥有庞大的资金实力,不但银行追在屁股后面想要送上贷款,就算发行债券也都是AAA评级。对于普通公司来说,去股票交易所上市才是最高效,也是成本最低廉的融资方式。

  而另一方面,在李轩的LH基金引导带动下,香港风险投资产业近些年来飞速发展,不但推动了香港的科技创新,也为大量新生企业带来了海量的前期起步资金。

  但这些风投资本可不是慈善家,人家甘冒巨大风险下注婴儿企业,为的是收获超额的投资回报。而流动性最好的退出方式,莫过于推动所投资的企业在股票市场公开上市,让港股市场里上成千上万的普通投资者来接盘。

  所以无论是香港企业界还是金融界,近年来一直在呼吁成立一家有别于联交所,旨在为新兴的、有增长潜力的企业,提供一个筹资渠道的全新股票交易所。

  在感受到全港上下越来越高的呼声之后,总督卫奕信果断顺应民意,要求港府证监处会同证券期货监察委员会,立刻进行可行性研究。而后,仅仅花了不到一年时间,全港第二家股票交易所——香港创业板,就在欢声锣鼓中开门营业了。

  香港创业板的开业日期,定在了五月的第一个星期一——5月2日。而就在一个星期前,香港股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IPO行动,刚刚落下帷幕。

  最初,香港创业板的开市日期是选了3月30号,但考虑到交易所开张初期的行情,对吸引新投资者的加入会有很大的影响。而像东方研究院这种巨无霸企业上市,必定会产生很大的资金虹吸效应,从而对整个股市行情产生不小的影响。

  所以创业板才选择在东方研究院上市之后开张,不但能避开对方上市前所造成的市场波动,还能分享它上市后所带起来的投资热潮。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早在东方研究院上市日期前半个月,港股单日成交额就开始逐步放大,不断有资金从股票市场撤出,导致恒生股指一路小跌。

  要知道在北边南方谈话的利好消息加持下,港股市场三月底开始迎来一波上涨行情。但这波行情却因为东方研究院的上市临近,而被硬生生的给压制住了。这些撤出的资金也不是真的离开了股市,而是在等待参加东方研究院IPO的上市打新。

  根据东方研究院向港交所提供的上市资料披露,公司的实际估值为2350亿港币(约300亿美元),总股本为23.5亿股,折合每股100港币。此次公司因为未来发展所需,将向市场增发4.15亿股新股,募资总额为415亿港币!

  乍一看这个数额的确很惊人,比目前港股市场上大部分蓝筹股的总市值还高,但也不至于夸张到让整个股市连续下跌的地步。真正惊人的地方在于,东方研究院的股票受到了香港公众投资者107倍的超额认购。

  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公众投资者,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散户,另一类则是机构投资者。在一个成熟的股票交易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往往才是市场交易的核心和主流。

  港股也不例外,虽然想要靠着压中一只神仙股而一夜暴富的赌-徒依旧大有人在,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被暴涨暴跌的行情一次又一次的教育之后,已经转而把资金用来购买股票基金,让更专业的基金经理来帮自己理财。

  所以港股市场上市发行的新股中,通常只有10%是公开向所有投资者认购的,而其余的90%都会由新股承销券商直接推销给与自己有良好合作的机构投资者。

  当然,如果普通投资者的认购积极性很高,出现超额认购的情况,负责新股承销的券商为了满足普通投资者的需求,也会有一个比例回调的机制。

  通常来说,新股认购倍数超过15倍,公开发售的新股占比就会从原先的10%增加到30%,超过50倍则会增加到40%,超过100倍则会增加到50%。

  正常情况下,新股就算遭到疯狂追捧,也很少会出现超额认购50倍的情况,更别说超额认购100倍了。偶尔出现一两次例外,也大都是因为新股的总市值很小,导致发行新股的比例也很小,才会出现极端供不应求的局面。

  但东方研究院的募资总额高达415亿港币,就算只有10%面向普通投资者,也依旧有41.5亿港币。而就算这个资金规模,实际上也已经能稳稳排进港股年度十大IPO的行列了。

  但东方研究院显然是一个异类,首先它自身的财务数据就非常出色!根据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上一个财政年度,企业的年营收总额高达1000亿港币(128亿美元),税前利润为255亿港币。

  也就是说东方研究院的市盈率仅为11倍左右,且不说远低于高科技股通常15倍、20倍的高市盈率,甚至都低于港股目前的平均市盈率13.2倍。

  更何况这个盈利水平,还是在东方研究院高达28%的研发投入强度下取得的。研发投入强度是指企业年投入科研经费,占全部营收总额的比例。

  另一个时空中的华为公司,为什么能成长到让美国政府都感到担忧的程度?这是华为用长期不断的巨额研发投入换来的,科技创新是容不得一点弄虚作假的!

  根据欧盟公布的数据,2018年华为以113亿欧元的研发投入排在全球第五,中国第一,已经超过了英特尔(109亿欧元)和苹果(97亿欧元)。要知道中国企业历来被称为价格屠夫,利润率远没有欧美同行那么高。

  华为可以说几乎把大部分利润,都投入到了研发上面。再加之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还比欧美发达国家低许多。欧美同行雇一个科研人员的钱,华为能雇到两个甚至更多的科研民工。所以最终能在技术上反超欧美同行,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如果说最初那几年,东方研究院还能靠李轩的金手指来实行飞速成长,那么公司现在不但保持住了自己在芯片领域的领先优势,还在液晶、移动通信等其他领域多面开花,靠的则完全是不惜成本的研发投入。

  以东方研究院28%的研发投入强度来计算,公司全年的研发经费高达280亿港币。更何况东方研究院的大部分研发人员都位于亚洲,和另一个时空中的华为一样,在与欧美同行竞争时还能在劳动力成本上获得巨大优势。

  在这样高强度的资金投入之下,东方研究院从1986年以来,已经连续六年每年报批的新专利数量超过500件,更是在1990年第一次以全年申请新专利1047件的惊人数字,力压东芝、日立、佳能等日本企业,成为全球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科技企业。

  而今年的头三个月,东方研究院获批的专利已经达到443件,继续位列全球第一。如果说东方研究院的盈利能力代表着它的现在的话,那么企业科研创新的能力就代表了未来!

  而东方研究院不但拥有着美好的现在,更拥有了光明的未来!再加之李轩在香港那无人不知的“财神李”名头,所以东方研究院的股票受到香港人的一致追捧,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要知道那些股票经纪公司,竟然都开始借助东方研究院上市的机会来拉人开户。他们直接喊出了“错过这一次,后悔一辈子”的口号,不厌其烦的向人宣讲东方研究院,是东方集团最后一家还没上市的核心子公司,大家要是错过了“财神李”白送的捡钱机会,是会遭天打雷劈的。

  于是在这群人的鼓动下,甚至连许多六七十岁高龄、连字都不认识几个的老人,都想要沾一沾“财神李”的财气,纷纷跑去证券公司开户。

  于是港股市场出现了投资账户激增,市场资金却不断抽离的奇景。与此同时,就连各个银行的固定存款都出现了大幅下降,一些小银行甚至出现了流动资金告急的窘境。

  这所有的一切都源于联交所的规定,新股认购需要冻结投资者认购的资金。东方研究院的募资总额为465亿港币,以10%面相普通投资者发行来计算,就是41.5亿港币。

  但是东方研究院的新股获得了107倍的超额认购,也就是说将要冻结的资金总额高达4440亿港币。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全港去年年末的存款总额还不到2万亿港币,而因为一次新股发行就要冻结其中的五分之一!

  当然,这并不是说香港人真的拿出五分之一存款来竞购东方研究院的股票,毕竟各家证券公司都会给投资者提供倍数不等的杠杆。而且这些钱也不是真的被冻结住,依旧还继续存留在银行系统之中。

  但这依旧引起了全港金融资本市场的巨大混乱,以至于香港联交所不得不在风潮出现后第一时间发布公告,对东方研究院的IPO行动予以特例,不对打新资金进行冻结,投资者只需在新股中签24小时之内认缴资金即可。

  实际上联交所给东方研究院的特例,并不止打新资金不冻结这一方面。按照《上市规则》的规定,新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不能低于25%。但东方研究院的体量实在是太庞大了,所以联交所在新股发行量上同样给予了特例,此次IPO的股份只占总股本的15%罢了。

  东方研究院的IPO价格是每股100港币,但实际开盘价却高达124.7港币。开盘价上涨24.7%,这在港股IPO历史中并不算多突出,但如果你结合东方研究院的体量来看,那就非常恐怖了。

  等到第一天股市收盘时,东方研究院的股价已经上涨到了126.5元,而东方研究院的总市值也膨胀到了3500亿港币!

  在东方研究院上市前,港股的总市值在1.4万亿港币左右。也就是说在一天之内,港股的总市值就增加了25%。而东方研究院上市后,其一家的市值更是占据了港股总市值的五分之一。

  东方研究院的此次公开上市,被香港舆媒体称为全港前所未有的一次红包雨。根据《信报》第二天的报道,全港至少有70万人单日资产增加了5000港币!这还是股票的开盘价,也是单日的最低价来计算。

(https://www.biquya.cc/id48716/39877207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