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恪在回到陈府后很快便把与袁术之间发生的不快抛到了脑后。这并不是说明陈恪有多大度,相反陈恪其实是个瑕疵必报的人。虽然太学大学部开学的日子是在上元节之后(元宵节),但是由于过几天就是春节,而春节后的陈恪免不了要和陈谌一起去拜访陈谌的好友,根本没时间写自己的出游报告,所以陈恪现在就要忙着写自己的出游报告,根本没有时间去在意这个小事。
当夜陈恪草草地吃过晚饭后便一头钻进了自己的书房。当陈恪进入到这个近半年没有进入的书房时,陈恪发现书房很是整洁,显然是有人来定时打扫。陈恪满意地点了点头,对房外站着的侍女小柔道:“你多长时间来打扫一次我的书房?打扫得很干净嘛。”
小柔恭敬地行了一礼道:“少爷,您的书房并不是我打扫的。”
“哦。那是谁?”陈恪有些疑惑地问道。
“是韩薇小姐。每隔三天韩薇小姐都要来少爷的书房亲自打扫少爷您的书房。我们劝解无果,只好给韩薇小姐打打下手。”小柔答道。
“小薇。”陈恪的心中流过一丝暖意。而后很快又平复了下来,回头进入书房准备写自己的出游报告。
陈恪将竹简在自己的案几上铺好,整理了下思绪,而后只见陈恪缓缓地提笔写道:
学生此次出游所见我沿途各地民生凋零,即使是有我大汉粮仓之称的冀州亦是流民众多,哀嚎遍地,少无所依,老无所养。可谓民众流离,社会动荡。而各地富户大族却鲜少有出力赈济灾民者,大都满盈粮仓,商贾居货,坐地起价。视遍野饥荒,路有饿殍如无物。致使民间各自百姓人人争先为盗、为匪、为贼以求生,个个恨皇天无眼,叹苍天已死。正所谓“极贫生暴民”,长此以往,不堪忍受重负之劳苦大众定会揭竿而起,黄*祸又将死灰复燃。倘若暴*乱复起,先不论我大汉天军有无再次平乱之力,然必将生灵涂炭,可各地百姓何其无辜,为何复置他们于火上,陷他们于苦海之中,使他们处于地狱之底?圣人云“民之从有道者,饥之先食,寒之先衣,暑之先阴。”若君有道,民归附,若君无道,民逃离。学生希望陛下能以百姓为“子”,让天下黎民皆有所养。望陛下令各地府库开仓赈灾,减免税赋,留财于民,薄征徭役,安民耕织,整顿吏治,使天下清明。学生愿见宇内,还尧天舜日于万民,倡奉老恤孤于民间。使百姓耕有其田、老有所养。彰我大汉巍巍,显我华夏煌煌!不出十年,天下安定,人间太平,家家颂皇恩浩荡,户户庆盛世太平!如此可复我高祖、文景、武帝、宣帝、光武之盛世也。
写完这一段后,陈恪陷入了沉思。因为此次出游陈恪通过廖化、杜远、裴元绍、周仓、蒋钦、臧霸、管亥等人对汉室的态度,深刻地感受到了汉室作为一个失去民心的朝廷,只会成为民心的拖累。可如果有一天民众在他的统治下难以生存,那么民众们救回团结起来推翻它、打碎它。即使一次失败了,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直至成功,这就是封建王朝的宿命。如果按这情况继续下去,这种可能性只在早晚。可中庸的汉灵帝到底知道这样下去会大汉江山有多危险吗?
可问题是如今之朝政群臣舞弊,官员贪赃,导致皇帝赏有罪,伐有功,剥夺有德。
超纲已乱,再不思悔改,将会如黄河之决堤难以阻挡。若不防患于未然,一旦险情发生,后悔晚矣。
想到这陈恪又给自己的出游报告后写了一篇名为“五贤”附论:
如今如水中浮萍,欲让我大汉长兴下去,需亲贤臣,远小人。贤人不是野草,也不是自行生长的树木,贤人需要培养,此一是为“养贤”;用诸子百家之学培养贤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来提拔贤人,此二是为“选贤”;选好贤人之后,还要有人举荐,有能善于发现贤才,举荐贤才的伯乐,使贤才能够踏入仕途,为朝廷效力,此三是为“举贤”;举荐好贤人做官后,还要知人善用,把合适的贤才放到正确的位置上去,造福百姓,此四是为“任贤”;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任用贤才,还要对之深信不疑,不要束缚贤才们的手脚,此五是为“信贤”。此五点乃是学生所提之“五贤”之说也。欲强国、兴国,就要抛弃如今现有的举贤观念,选择人才不能任人唯亲、任人为私、任人为党。应当从广泛的天地之中选拔人才,使得更多的士人学子得以从仕。寒门之才何其多也,若陛下能用之,则何愁天下不平。如今之国家社稷,需要贤人治理,人的道德与能力决定了他的治世能力。如果任命不贤之人,对国家、对民众都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陈恪在写完这两篇文章后,轻轻地叹了口气,心里也轻轻地松了口气。这是陈恪能为这个风雨飘摇的王朝做的最大的努力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陈恪机械式地陪着陈谌拜访了陈谌的许多朝中大臣。其中出名的有:蔡邕、王允、袁逢、何进……把陈恪实在是累得不行,也把回到洛阳过春节的陈寔心疼得不行,陈寔曾多次找来陈谌不让其带陈恪一起去给众人拜年。但却被陈恪谢绝了,因为陈恪知道,治国需要文武并行,如今自己不便培养自己的军队势力,但交好众文臣,为日后扶持大汉做准备这却是当下的陈恪可以做到的。
自邺城之后,陈恪现在基本默认了郭嘉所说的观点。所以现在的他要做一名权臣,虽然陈恪自己也不知道这样做是好还是不好,但是陈恪还是准备要这样坚持做下去。
所以陈恪在跟着陈谌拜访各位朝中官员之时无论是礼仪礼貌还是说话态度都做得极为得体恭敬。即使是在拜访已经交恶的袁家之时,虽然陈恪在心里极其不满袁术,连带着对整个袁家也没有好感。但是陈恪也表现出了形式上的尊敬。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上元节就过去了,也就到了陈恪太学大学部上学的日子。
昨日又是一夜的大雪把整个天地都变成了个白茫茫。雪虽然停了可是天色却依旧阴沉,太阳或许早已升起但却被翻滚的乌云遮挡。
这阴沉的天气使得陈恪自己的心情也变得不太好,陈恪冲着一旁的郭嘉抱怨道:“奉孝,你看看这是什么鬼天气。你说这天气就不应该上学对吧。”显然陈恪心情不好的原因是又要开学了。
听了陈恪的话,郭嘉一脸鄙夷地看着陈恪道:“你得了吧。不想上学就直说,还把这推到天气上面。该不会是你的出游报告没写吧。我可是听史阿、史毕两兄弟说了你自从春节之后就一直跟着你父亲拜访朝中诸位大臣。因为是拜访朝中大臣不便带上他们,所以才把他们留在了家里。”
“去去去,你以为我是你啊,一学期的作业基本不做也不交。我陈恪怎么会忘了写出游报告。我刚一回家就把我的出游报告写好了。”陈恪一脸嫌弃地对郭嘉说道。
“切。你是好学生,可也没见你考试哪次考过我啊。”郭嘉不屑地说道。
“你。”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郭嘉实在是太聪明了,几乎从来不做作业的他次次考试基本上都是第一。见两人又互相“嘲讽”起来,他们身后的戏忠、陈群、杜袭三人相视一眼都无奈地笑了笑,显然对此三人早就习以为常了。
就在这谈笑间众人来到了太学,陈恪等人直接走到了大学部。在他们进入大学部时,同为“太学十子”的辛毗、赵俨、司马朗、韩浩、李义五人早就在教室里等他们了。多时未见十人少不得一阵寒暄,但随着一阵脚步声,十人间的谈话戛然而止。因为这脚步声说明任课老师来了。
给陈恪他们教课的仍是太学的总长蔡邕。只见蔡邕穿着一身万年不变的白色儒士,面带微笑缓缓地从门口走进,道:“众位学子好。”
“总长好。”各位学子急忙站立起来对蔡邕行礼。
“好。”蔡邕满意地点了点头。道:“我们开始上课,课程结束后你们把这次出游的报告上交一下。”
“是。先生。”众人又是一礼。
下课之后众人皆上交了自己的出游报告,蔡邕在收齐之后带回办公室细细地看了起来。
当然陈恪的文章又不出意料地吸引了蔡邕的注意力,而后被上交到了汉灵帝的案前。
“这陈恪说的话永远是那么逆耳啊。”汉灵帝在看完陈恪的文章后对身旁的张让说道,话虽如此汉灵帝的眼中却满是笑意。
“是啊,陛下。不过这忠言才逆耳啊。”张让笑着对汉灵帝回道。
“哦。看来阿父你很欣赏这个孩子嘛。”汉灵帝笑着道。
“奴才是因为陛下您喜欢他,所以奴才才看好他。”张让换上了一副谄笑。
“嗯。此子大才,可为我大汉日后的股肱之臣。”汉灵帝点了点头道。
汉灵帝对于陈恪本就大有好感,而在陈恪特地找来张仲景为自己治病后,这份好感更是上升到了一个极高的高度。更何况陈恪在此次出游中帮助徐州刺史陶谦平定了泰山众匪,帮助北海太守孔融安抚了黄巾余孽管亥,可以说是攻击斐然。虽然陈恪的文章写得仍然是那么刺眼,但是在汉灵帝眼中这都是一个不懂官场政治少年的肺腑之言。而也只有在陈恪这种官场菜鸟身上,汉灵帝才能看到这些人人都懂却不敢说的话。对此,汉灵帝只有欣赏。
而张让自从上次在宫门外与陈恪的一番交谈后,对这个深通人情世故的少年没有了任何恶感。而且陈恪推荐的张仲景帮助汉灵帝改善了身体,使得张让这个推荐人也受到了重赏,因此张让对于陈恪虽谈不上感激但却也有了一丝好感。更何况汉灵帝对于陈恪很是喜欢,而做宦官最重要的就是顺从上意。
陈恪的出游报告和“五贤”论在士子之间流传开来之后,尤其是陈恪在出游过程中帮助徐州刺史陶谦平定了泰山众匪,帮助北海太守孔融安抚了黄巾余孽管亥的事迹传开来后,陈恪之名再一次传遍了大汉。“汉之甘罗”当之无愧。
(https://www.biquya.cc/id48690/259813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