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大汉天子 > 第二十四章科举考试!

?诸葛亮走的时候,刘禅留了个心眼,把马谡留下来了,免得去了被诸葛亮斩了,不过既然这样,那第一次北伐会不会变的和原来不一样,这个也难说,反正诸葛亮到了之后,还要等一年,才会动手,到时候再说吧。

  而且刘禅知道,诸葛亮的北伐,不是为了攻城掠地,而是为了消灭魏国的主力部队。说句实在的话,魏国现在的主力部队,就算放在当时的整个世界上,都能横扫亚欧大陆。

  这么强悍战斗力的一支部队,不把他们消灭了,就算攻下了城,也没有用。而刘禅更是给诸葛亮出了一个损招,一旦攻下来,就威逼利诱那些地方百姓迁徙。

  而rì后诸葛亮也确实这么做的,结果一次北伐,就迁走十万户人口,气得曹睿大骂诸葛亮。而后为了防止诸葛亮强迫百姓迁徙,曹丕几乎把边境变成了专门屯兵的地方,只有当兵的,没有百姓。

  诸葛亮走后,各地不时传来有官员死亡的消息,都是因为年纪大了,要么病死,要么老死,有些官员甚至已经不能处理政务了。

  刘禅想着,让那些官员回家养老,所以需要一批新的人才,其实蜀汉的朝廷也需要一些新鲜血液,这些人,都是刘备的老部下,刘焉、刘璋的老部下,还有一些蜀中的门阀世家。

  所以刘禅决定进行第一次科举考试,并且把这个消息发文昭告天下,让所有志之士,准备准备进行科举考试。

  很多人得到这个消息,都觉得是假的。刘禅也告诉大家,这次一共只录取两百名官员,但凡科举考中的,都将会被分派到各地任职,一些才能突出的,可以留在京城。

  另外还说到,那些没考中的,但是在开始的院试、乡试、会试中成绩优异的,也有机会当官,并且给这些学子们,分了等级,凡是过了院试之后的,同意称为秀才。刘禅也懒得避光武帝的讳了,就叫秀才。

  乡试之后叫举人,会试之后叫贡士,而殿试之后就是进士,如果中了进士绝对可以做官,但是只要你是个举人,也就可以做官了。

  另外刘禅让那些想参加考试的,必须登记造册,记录下名字,需要报名才行的。结果这消息一出,很多人都不相信。

  不相信也就罢了,他们也不想去试试,但是很多平民百姓,都想去试试,包括一些商人世家的弟子,都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去了。

  本来刘禅以为会有很多人报名,结果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全国报上来的考生数量,只有不到两万人,而且大多数都是滥竽充数。

  刘禅听到董允上报的消息,气的大骂,不过蒋琬在一旁安慰道:“陛下,这是第一次,很多人都不相信,只要第一次能行,后面就不怕没有人,甚至可以吸引魏吴两国的人才,他们这两个国家,人口比我们的多,但是选拔的制度,却一直没有改变。就算他们想要改变,也不敢像我们这样,所以短期之内,我们应该可以吸引不少人才。”

  刘禅听了之后,觉得有道理,所以接着说道:“那行!虽然人少,我也要大办,让不仅要让蜀中的学子知道,也要让整个天下的人知道,我们大汉唯才是举,只要你有才能,就可以来当官!不管出身!”

  虽然人少,可是刘禅来真的,拿出二十一世纪的广告手段,到处发小广告,告诉人家自己要举行科举考试,初试,也就是院试,在今年夏天举行,甚至还让商人把消息,传到了吴国和魏国的境内。

  然后眼看到了夏天,报名的人也多了起来。然后第一场考试由下面各州县来决定考题,凡是考试通过的将有机会,进行下一场的乡试,乡试的考题由郡学决定。会试的考题自然就由朝廷决定了,殿试就是刘禅自己决定。

  当然了这其中发生了舞弊的现象,刘禅做的手法也很残忍,但凡考试舞弊的,全部杀头。有人上书说这样有点过了,刘禅冷冷地回道:“如果这样的人,将来当了官,定然是上面糊弄长官,下面鱼肉百姓,这种人将来肯定是祸国殃民的,肯定不能留,再说了,科举考试,是关系到整个大汉未来命运的重要事情,如果第一次科举,就出现这种问题,将来大汉只有灭国的下场!”

  大家也被刘禅吓住了,不敢再说了。因为刘禅前面的杀鸡儆猴,后面的乡试,基本上就没有作弊的了,就算有,刘禅也不知道。然后是会试,会试的出题,是刘禅找到几个蜀中的大儒出的题,这些人开始都对当官不屑一顾。

  可是刘禅后来大办学堂,到处聘请文人雅士,给学生们讲课,甚至有时候还亲自去请这些人,这些人发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这才出来了,而且还当了官。虽然当的官不大,但是除了教书之外,其他事情,也不用他们管,工资还好,还享受当官的待遇,自然很是欢喜。

  大儒们出的题目倒是中规中矩,兴邦、兴国,就这两个词。结果一场考试下来,这些大儒们又开始忙着阅卷,最终录取了差不多一千人。

  刘禅说了这此考试将会录取两百人,其实在骗人,哪里有两百人,因为被门阀世家分区三分之一,其实只有一百二十四人的名额。

  所以一千多人里录取一百二十四个人,也算一比十了。这一千多人,被刘禅安排在国子监进行考试,最终的考题是刘禅出的。

  刘禅可不会文绉绉地说,他问了两个问题,让考生任选其一,一个是偏内政一点的,一个是偏军事一点的。

  内政还是老问题,对刘禅的改革有什么看法。另外一个军事的,是问考生对诸葛亮的北伐有什么看法。

  考生们拿到题全部吓了一跳,很明显,如果说坏话,那不管选哪个都会得罪人,一个是皇帝,一个是丞相,得罪哪一个都要命。

  如果说好话,那就有拍马屁的嫌疑,再说了,如果拍错了,后果也很严重。刘禅在整个考场转了一圈,发现大家都不敢动手,知道大家害怕,就对众人喊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让你们写,是因为朕要知道得失,知道哪里不足,这样才可以修改!

  而你们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如果连这点问题都看不出来,将来如何帮朕修改?如果和是百姓过的更加富足?如何让大汉便的更加强大?那么我们还谈何中兴大汉?谈何诛灭逆贼?

  所以你们放心的写,不要有心理负担,朕是皇帝,一言九鼎,没人敢拿你们怎么样,你们都是天子门生,将来都是国家的栋梁,所以朕允许你们,见官不跪!好了,写吧!时间可不多了!”

  刘禅这段话说的很漂亮,也很有煽动xìng,虽然刘禅不太会说文绉绉的话,但是以前经常看电视,还是学习了一些话,这个时候拿来用,还是挺管用的。

  刘禅这么一说,那些考生么的心理负担就小了,纷纷开始写自己的看法。最终考试结束了,刘禅让阅卷的人阅卷的同时,记录一下大家的意见和看法,然后给自己看看,到底对于自己的改革有多少得失。

  结果一看还真有问题,有些地方阳奉yīn违,还有一些官员贪赃枉法,等等一些事情全部出来了。刘禅觉着自己的考试,有点不伦不类的,不太像考试,倒像是实名举报。

  然后就让人去查证,但凡查出来确凿的全部给办了。最终考试的结果也出来了,状元是个叫郤正的,这个人刘禅有印象,也是蜀汉的大臣,只不过是后来的,后来刘禅投降了,降书还是他写的。

  为人博学多才,出身苦寒,后来虽然在蜀汉当官,但是一年的俸禄只有不到六百石,黄皓曾一度想要拉拢他,但是被拒绝了。

  是个很有学问的人,跟谯周差不多,之不过没有谯周那种到处教书育人的本事,文学造诣很高。刘禅让人拿来了郤正的卷子,看了看,发现郤正的话说的比较中肯,有好有坏,并且写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刘禅觉得挺不错的,虽然没有那种惊艳的感觉,但是中规中矩复合儒家的思想,不锋芒毕露,也复合儒家做事的态度,所以被大儒们选作状元,也是应该的。

  另外一点就是,这次的人才实在太少了,这个郤正算是最好的一个了。因为是第一次科举,所以刘禅需要大肆炒作,既然大儒们都选郤正,那就没有二话,就是郤正。

  刘禅亲自接见了,前十名的考生,并且让他们进入翰林院。职责很简单,修史书、教皇子们读书,另外兼任皇帝的秘书,帮皇帝写诏书,处理一些小事情。

  这看上去,不是什么大官,但是他们是所有朝官中,和皇帝走的最近的人。明眼人一下就看出来了,这些人,将来都是皇帝的谋臣,为皇帝出谋划策的,所以虽然官职很小,但是个个都很眼红。

  第一次科举考试,随着考中的人当上了管,算是落幕了。考试是落幕了,但是整个蜀中,甚至整个天下的读书人,都为之震动。

  很多人痛恨自己,当初没有参加报名,都跑去打听,什么时候再举行科举,但是给的回答的,三年一次,很多读书人十分惋惜。

  虽然蜀汉地方很小,但是总共算下来,当官的也有不少人,所以说那些参加乡试和会试的考生,现在都有了身份,也就都有了做官的资格,而刘禅也在科举考试之后下旨,但凡官员更替,必须是个举人,这让天下的读书人更是心动不已,魏吴两国的读书人,也坐不住了,开始往蜀国跑。

  事后锦衣卫把这件事告诉刘禅,刘禅十分的高兴,毕竟能吸引来人才才是最主要的。科举考试过去了,刘禅又开始了武状元的选举,势必选出一批有用的将领,结果一场比试下来,出现一个刘禅不认识的人,此人名周路。

  身材壮硕,弓马娴熟,一打听是西凉人,当年家人为了躲避战争,才跑到蜀中的。而且武力值相当的高,刘禅虽然看不出来,但是糜威和付佥都不是庸手,尤其是付佥,是三国中后期少有的猛将,付佥自己都说不是周路的对手。

  另外周路在领兵打仗,排兵布阵上,也很有研究,刘禅觉着,只要好好学习**,经过战争的洗礼,肯定能成为一员猛将。

  所以就把周路派去汉中,让他跟着诸葛亮学习学习,然后下面的一些人,刘禅觉着自己留下来单独训练,因为刘禅正在酝酿对南方用兵。原因很简单,南方竟然发生叛乱了,还差点杀了张嶷,张嶷重伤,被霍弋和董厥拼死救出来的,而带头的人竟然是经过孟获默许的。

  而动手的原因,竟然是因为比赛的时候,张嶷惩罚了犯规的蛮族人,致使孟获大为不满,说虽然自己降了蜀国,但是自己还是南中大王,打狗还得看主人,张嶷竟然私自惩罚自己的人。

  刘禅得到消息,自然也冷笑了,打狗还得看主人是没错,但是你看到张嶷的主人是谁了么?所以刘禅就动了杀心,他要杀孟获,然后彻底压制住南方!

  ;

(https://www.biquya.cc/id48560/257874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