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意动是意动,一时之间,孙策也找不出人来淮河编练水军。
毕竟,江东水军如今主要的目的是对抗荆州。
巡视过定淮堡之后,孙策又相继视察了其余三个棱堡。
5月23日,孙策离开广陵郡,自江都港前往丹徒港。
一江相隔,半日即到。
丹徒港外,毗陵郡太守吕范、郡丞王伟、郡司马冯极正准备迎接孙策。
孙策看见码头上,跪拜着迎接自己的三位毗陵郡文武,连忙将其一一扶起。
对于毗陵郡来说,孙策主要是巡视屯田、建渠等农业方面的事宜。
一来,毗陵郡不属于战区,是江东的大后方。二来,毗陵郡面积不大,但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会稽郡试验成功的冬小麦,已经开始在毗陵郡推广。
如今,正是冬小麦收获的季节,各处农忙。
“子衡,光正,跟我说说毗陵郡冬小麦的生产情况吧!”骑在马上的孙策对身侧的吕范和王伟开口问道。
吕范和王伟相视一眼,吕范开口说道:“回禀主公,如今毗陵郡内7县已经全部推广种植了冬小麦,如今正是农忙收割的时候。”
王伟也接口说道:“据估计,今年郡内冬小麦的单亩产量平均可达2石半左右。”
孙策闻言,微微颔首,2石半,也就是300斤,折合现代的150斤。
这个产量可不算高。
当初在会稽郡巡视那百亩试验田时,亩产可是达到了8石,这样的产量放在后世也是相当不少了。
当然,那百亩试验田能够达到8石这样的高产,是有一系列条件的决定的,包括气候、土壤、水源和农人的经验等。
孙策现在还记得,自己问那老农聊天时,他曾经说过,一般的田地里,亩产在3石左右。
别看只有半石的差距,可这一亩差60斤(折合现代30斤),那么100亩就是6000斤(折合现代3000斤)。
毗陵郡的数据,孙策刚看过没多久,差不多是有8万户百姓,合计37万人口,总计有农田400万亩左右,也就是说差不多每人能有10亩地。
十亩地不算水稻,那么光是冬小麦会有3000斤左右,抛去要缴纳的赋税,仅仅小麦已经够一户百姓的基本生活了。再加上水稻的产量,那么应该仍有不少富余。
当然,农业不是简单的数字计算。
整个毗陵郡,当然不会每人都有10亩地,因为有的地主可能一家就有数千亩良田,而有的穷苦农民连一亩地也没有。
除此之外,即使大多数的自耕农都可以保证家里有十亩地,那么每年的粮食产量也不是很乐观。因为田地需要休耕来恢复肥力,所以可能每年至少有三亩地在空置着。
而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自然不可能奢望有多高。
孙策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倒从来没有想过在这个乱世中建什么和谐社会,你一个统治者,只要老百姓不饿死不造反就行了,管那么多闲的?
孙策只是希望尽可能的让老百姓的生活可以好一点,而对比之下,即使好了一点点,他们也会感激为他们带来“幸福”生活的孙策。
这一点点出自哪里,就是出自每亩半石的差额里。
不用说,孙策也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额。
这差额体现的就是精耕细作和粗放耕作的差距,没错毗陵郡农民的耕作方式还比较粗放。
在这个时代,北方的农业水平是要远远高于南方的,尤其是亩产量总要比南方告上一石半石的。
原因就在于,北方因为人口比较密集、经济比较发达等因素,在农业生产上采取精耕细作的手段,从而提高了农业的亩产量。
而在此时的南方,人口较少,土壤和水文条件又极好,所以耕作方式比较粗放,这样的产量自然不会太高。
当初巡视会稽郡百亩试验田时,那老农是高岱收罗的,从北方迁来的农民,在精耕细作上显然很有一套,所以他提出的亩产3石是以精耕细作为基础的。
“产量应该还可以提高吧!”孙策皱了皱眉头说道。
王伟闻言,赶忙拱手答道:“主公明鉴,产量确实还有增长的余地。”
“说说看吧!”孙策不置可否的说道。
王伟点点头,开口说道:“回禀主公,根据估计,每亩产量应该可以至少提高到3石左右。”
顿了一下,王伟继续说道:“之所以有半石的差距,主要是因为一来缺乏经验,百姓的耕作方式还比较粗放。二来,水利设施的建设还不够。”
孙策点了点头,说道:“可以请会稽郡高太守再把那几个老农派来,给百姓们讲解讲解经验,一定要改变原来粗放的耕作方式。水利建设方面,也要狠抓一下,不能有的地方涝,有的地方旱。”
吕范和王伟闻言,连连点头。
在毗陵郡内,孙策主要是考察了新置不久的长荡县和嗝县两县。
这两县,紧挨着长荡湖和滆湖,因此在灌溉方面极为便利,土地也很是肥沃。
当初,正是作为郡丞的王伟主导了两县的建设。
如今的两县,已经是毗陵郡内的农业示范县,在种植冬小麦方面要比其余五县强上一些。
一来,这两县新置不久,没有什么占地千亩的大地主,占地数百亩就算是一方豪强了。大家给自己种地,积极性也比较高。
二来,这两县有不少百姓都是逃难过来的北方人,从某种角度上讲,他们的种田水平确实要更高一些。
嗝县和毗陵县一带,就是后世的常州一带。
在宋代时,流传着“苏常熟,天下足”和“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也就是说苏湖常三地的粮食丰收,那么就能解决整个天下的吃饭问题。
如今的三地已经初步显现出了后来天下粮仓的潜力。
苏州、湖州、常州正是太湖平原的东、南、被三端,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水源充足。
苏州也就是吴县、湖州即乌程县、而常州则是毗陵县和嗝县。
当孙策在嗝县外,看到一片片阡陌纵横、金灿灿的麦田时,嘴角露出了一丝满意的微笑。
这些丰收的麦田,将会是孙策未来征战天下最有力的后盾和资本。
...
...
(https://www.biquya.cc/id48060/268568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