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王 > 第510章

?    [燃^文^书库][www].[774][buy].[com]    三万皇家近卫军自然不能缩编,缩编的是野战军和地方部队,二十七万野战军裁减为二十万人,以数字编号,重新编成二十个军,分成五个军团。【舞若小说网首发】分别为东北军团、漠北军团、西北军团、南方军团和东南军团,原来淘汰的军事人员却有不同的分流,大多被编入建设兵团,这些士兵因为比一般的老百姓有纪律性,可以说是建设的最后人员。

  

      东北军团下辖第一、第二、第三军共三万人,担任着护卫帝国北方和继续向鄂霍次克海方向挺进的重任,军团长由右都督,加封左柱国,并授特进光禄大夫,紫阳侯吴三桂担任,副军团长则由帝国子爵任继荣、曹文昭两人担任。

  

      漠北军团下辖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军共四万人,担任着护任整个蒙古大草原。并继续向捕鱼儿海方向挺进地重任。军团长由原湖北总督、帝国伯爵刘芳亮担任,同时撤消湖北总督之职,另设巡抚。布政司,副军团长由帝国子爵马继先两人担任。

  

      西北军团下辖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军共五万人,护卫着整个帝国的西北方。并有向新疆、青海、西藏方向渗透的重任。军团长为怀化大将军。帝国伯爵卢祥生担任,副军团长则由帝国子爵左光先、赵胜两人担任。

  

      南方军团下辖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军共六万人,分守云南和广西两省,同时伺机进入缅甸和安南两国,军团长由原湖南总督,帝国伯爵秦良玉担任。同时撤消湖南总督之职,另设巡抚,布政司,副军团长一个由原广东总督。帝国伯爵李万成担任,同时撤消广东总督之职,另设巡抚,布政司,另一个由骁卫大将军,帝国伯爵高杰担任。

  

      东南军团下辖第十九、二十军共二万人,驻守应天府、山东一线,和南海舰队共同守卫整个南方海岸,军团长由武卫大将军,帝国伯爵杨勇担任,副军长团则由帝国男爵张诚、张化两人担任。

  

      不难看出,帝国西北军团和南方军团最为强大,这也预示着朝庭下一个阶段地用兵方向,皇帝虽然没有在五年内大规模用兵的打算,但并不禁止帝国的将军们向各自划分地区域进行试探和小规模地攻击。

  

      从野战军中缩编出来地人员则并入地方守备军,地方七十万守备军则要缩减一半,事实上总共要裁减出四十二万人的部队,其中有二十二万人转为筑路部队,其余二十万人则进入快扩张的各个工厂。

  

      6军大力裁减的同时,海军却在大量的扩军,朝庭计划在五年内,海军由现有的编置提高到十万人,朝庭也鼓励被裁减下来地6军报考海军,裁军节省下来的军费除了用来提高官兵的薪水外,有很大一部分流入到海军手中。最后海军额定的军费五年后高达一千二百万银元,比现有地四百万银元提高了整整二倍。

  

      现在的军队也会在这次裁军中受益,总共二十万野军战,三十五万地方守备军分享每年三千九百万银元的军费,其中野战军的士兵军饷从现在的每月五块银圆提高到七块,地方守备军的军饷由原先的三块提高到四块。而皇帝近卫军的军饷则另外单独列算。

  

      军队之后,就是官吏的整改,朝庭决定在莫南蒙古大草原上设立漠北省,在北京之外的整个辽东设东北省,加上又将湖广拆分成湖南、湖北,行政区比大明多了三省,而且在县以下又增加了乡一级,使之大明的官吏比之大明不可避免的增加了许多。

  

      崇祯时全国的官吏统计只有二万多人,而到了开明二年,大明的官吏已经有五万多人,几乎是翻了一倍,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预计补齐所有的职位,大明的官吏人数将会达到十万人。

  

      官员的增加相对于读书人来讲当然是好事,孙承宗等人虽然担心大明会重现宋朝的冗官冗员情况,但明朝官员太少也是一个事实,近二亿的人口才有二万多官吏,使之基层的权力几乎大半掌握在当地的豪门手中。

  

      这种现象导至许多下级官员无论是收取赋税还是派遣摇役。没有当地豪强地简直不能进行,不得已还要委托他们来经手:.,可想而知。官府的赋税经他们一道手会舌去多少,崇祯年间的农民起义有一大部分是由于壕强地逼迫而不是官府的逼迫。

  

      有这样一层顾虑官员的增加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何况谁敢强烈反对。如果传了出来。恐怕就会成为读书人地公敌。

  

      大明一方面增加了官员。另一方面官员地待遇又大幅度地增加,朝庭对官员俸禄的支出也是大幅度上升。

  

      开明二年,大明五万官吏预计的俸禄支出将会达到惊人的二千三百万银圆,平均每人的俸禄有四百六十银圆,合银二百三十两,是前明一个县令新俸的五倍。足够瞻养一个十几人地中等人家。不过,既然薪俸如此之高,那象之前的什么冰敬,炭敬、节敬、火耗就统统取消了。

  

      大明的新俸能有如此之高。那是因为比起之前来并没有数十万宗室需要供养,宗师改革已经自养,皇室只负责有爵位的皇室子弟,而皇室子弟的爵位如果没有建功则会逐代降级,而相应的俸禄也会下降,只是除掉养军,养官,大明看似天文数字的一亿银圆赋税已去掉了七千四百万,除掉用来修铁路地一千万,教育支出的三百万,实际上只还有一千三百万可以支配。

  

      而其中还有皇室的500万两,这500万的收入皇帝首先要供养三万皇家近卫军,还需要供养情报部门,剩下的才是皇室自由用度,近卫军的待遇比野战军还有好上几分,普通士兵的军饷每月达到了十块银圆,预计三万近卫军每年的经费将要花掉五百万银圆,而情报部门皇帝从不让别人插手,除了王承恩,骆养性两人,谁也不知道皇帝每年会花费多少钱。

  

      文官们对皇帝坚持要自己的名义发给近卫军军费有点难予理解,在他们看来,整个帝国都是皇帝所有,又何必给近卫军的军费单独列算,在崇祯看来,此举却是再明白不过,近卫军只是作为保护皇帝的私军,既然如此,自然是要由皇帝来发给军费。

  

      至于情报部,崇祯为了不使自己成为原来的崇祯皇帝一样,成为一个聋子、瞎子,只是高高在上的一个摆设,更是必须要单独批给经费,只有经费独立了,情报部才能真正独立于官员的系统之外,使之不会与官员勾结欺上瞒下。

  

      情报部们以前的主要责任是获取情报,而王承恩的手下以前还兼任了走私,策反等重任,因此情报部门也有不小的武力,明军统一全国后,除了对周边国家的监视外,王承恩以前建立的情报网就成了针对内部了,这和骆养性的职责构成了重叠,为了避免自己内部的争斗,崇祯将他全部划成了骆养性的手下。

  

      这样一来,骆养性的手下也有不小的武力,崇祯新赋予了他们对于官员贪污,乱权等犯罪行为监督,纠正的权力,不过为了防止情报部们权力过大,崇祯还是另作了措施,如果有朝庭五品以上官员犯罪,情报部没有单独办案的权力,必须在刑部官员的监督下进行。

  

      皇帝虽然有500万银圆的支配权,但除掉近卫军和情报部的经费,可以说最多只会剩下二百来万的经费,这个数目看似还有不少,但皇帝要养后妃,宫女,太监近十万人再加上原来的宗室,可以说药师没有那些崇祯暗中控制的商号,估计大明皇帝早就饿死了。

  

      不过,大臣们对这点也无话可说,皇帝只占国库收入的一成,而且今年还主动返还了500万。而以前的皇帝地内库收入至少要占三四成,甚至万历时内库的收入比国库还高,大明皇帝用钱养太监、宫女。而自此大明皇帝则用钱养自己的近卫军,情部报,就此作为定例也是国家之幸事。

  

      最后只剩下8百万银圆。这些钱朝庭将用于兴修水利,道路,救济灾民等事项上,可以说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地,好在工部的经费已经提前几年拨付,否则光工部一年投入到研究的钱就不下五百万银圆,无论如何也不够。

  

      不过,如果有突发事件如大灾。战争,明军还是有方案应对,明军在灭金前有将近三千万两银子结余,灭后金时又收剿地不少财物。明军地盈余已达到了四千三百万银,加上历年来收剿各个番王和皇宫中地各种珍宝,如果变卖,换成数亿两银子也不成问题,当然,前题是能够变卖出去。

  

      即使一件不变卖,皇帝也能让四千三百万两的白银铸成近亿银圆的钱财,足够应付任何危急,这只是年如此紧张而已,大明的财力会一年比一年宽松,到了明年,预计将会有一千万银圆以上的钱用于兴修水利、道路、救济灾民等事项上。后年,财政的盈余将会达到二千万银圆。

  

      五年计划地通过,各地向上了发条般忙碌起来,而崇祯反而轻松下来,每天多在宫中陪着妃嫔,大事已成,崇祯放下心事,倒是颇享受了一段时间的艳福,刘秀秀总算也得到了皇帝的宠爱,被封为修仪,挤入了九嫔中,崇祯又连着册封了两位妃子,都是由宫中的女官提升上来。

  

      这些本都是皇帝的家事,大臣们却总认为皇帝女人太少,就会导致子嗣太少,一个王朝若是没有优秀的继承人,就会不稳,对于皇帝肯新纳妃子,礼部官员是欣喜若狂,赵良极连忙上书,表示天下已定,希望皇帝恢复前明的选秀制度,让更多的民间女子能够进入皇宫,为皇室开枝散叶。

  

      崇祯没想到自己偶尔荒唐会惹来这样的麻烦,对他来说,现在的后妃达到了十一人已是太多,对于和自己肌肤之亲的女子,崇祯实在做不到完全泠漠无情,可是要过问就要投入感情,他又如何有这么多的精力,虽然避免不了贪新鲜,但想到新鲜过后就要毁了一个女子一生,崇祯还是只得克制自己。拒绝了赵良极的建议,并对宫中的女子也保持一定的距离。

  

      眨眼间已经到了开明二年的九月份了,汉蒙城已经建好了四年,这个明军最北端的城市由原先的二千人不到,慢慢的热闹起来,如今城中的常住人口已超到了一万人,他们有一部分是从山西、甘肃等穷地自愿迁移过来的贫民,有一部分是朝庭发配过来的罪犯,当然,还有一部分是附近的牧民。

  

      但无论是迁移过来的汉民,发配过来的罪民,还是本地的牧民,他们现在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汉蒙城的居民。

  

      现在正是秋高马肥,稻谷飘香的季节,所有的居民都兴高采烈,这又是一个丰收的年景,张老六站在自己的稻田里,笑眯眯的望着眼前金黄黄的稻谷,忍不住低下了头,用力的闻着谷香。

  

      再过个数日就可以收割了,眼前有四十多亩地全是张老六的,至少可以打下一百五十多石稻谷,朝庭答应开垦的田地,十年内全部免税,算下来除了全家十口人的口粮,今年至少可以卖出一百二十石稻谷。

  

      据说在河北,一石粮食可以卖上十个大钱,而这里只能卖上四个大钱加五个铜子,不过,如果将剩余的粮食全部卖掉,一石是四个大钱加五个铜子,那十石就是四十五个大钱,五十个大钱能换一个银币,一百二十石粮食能换不少银币吧。

  

      张老六板着指头算了半天,也没有算清到底能换上多少银币,算了,回去再问问黄秀才,他算帐可是好手。

  

      去年的粮食产量没有这么多,除去剩下的卖了五个银币三十一个大钱,银币可是好东西啊,在这里,两个银币就能买到一头牛。

  

      ...

(https://www.biquya.cc/id47078/283488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