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中有些见过从外面传来的金银币的官员心中更是奇怪,崇祯把那么多外国的钱币拿出来干什么,难道要发给大家奖励不成,看着那些发出金灿灿光芒的金币和雪白的银币,心中不由怦然心动。
崇祯示意两旁的亲兵将金币和银币分到每个人的手中,无论是金币还是银币,上面的图案都栩栩如生,简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只是众人看着上面的图案,顿时都有一大堆疑问涌了上来。
金币和银币上的图案一模一样,正面是一条腾飞的龙形,并刻着大明户部银行监制的字样,背面则是太祖朱元璋的人面像,很显然,这是大明自己制造的,这个钱币不但样式要比他们以前见到过外面流进来的好,重量也要比他们以前见到的要轻,崇祯是什么时候做的这个东西,上面印了大明户部银行,银行是什么东西。
洪承畴首先问道:“皇上,这可是我们大明自己所制。”
崇祯含笑点头:“不错,你认为做得如何?”
洪承畴马上就知道崇祯为什么要做这个金币和银币的原因,这个金银币无论是方便性也好,杜绝官员借火耗牟利也好,都要远甚于直接使用银两。只是他担心如此会损害到官员们的利益,让官员们群起反对,那岂不要遭,可这一条理由却不能拿在明面上来讲:“皇上,我觉得很好,只是……。”后面却说不出来。
崇祯转向其他人:“以后我们就用这个代替银钱使用,大家看看觉得怎样?”
众人虽然觉得使用这个作为银钱方便,只是大家都想到了火耗这一块,那官员的收入岂不是马上要下降一大截,都默不作声起来,只有几名武将同时大赞,这个提议,马维兴咧着嘴道:“皇上,我赞同,这个金币可比那金块好看多了,放在身上也好带。”
张伟才也道:“正是,皇上,我也喜欢这个金币,以后每月给我发个三五十个就可以了。”
崇祯笑道:“你想得美,你每月的新俸是一百两银子,这个金币每枚重半两,二十枚金币就可以抵上一百两银子。”
张伟才笑嘻嘻的道:“二十个金币也可以了,省得我每次抱二个大银锭回去,这样拿着多好。”说着,他用手中的金币互相碰撞了几下,发出了清脆的吟声,这声音悦耳异常,让人恨不得把箱中的金币都抱在怀里。
孙承宗的话更简短:“皇上,我觉得这个金币,银币比那一大锭银子好用多了,只是银行是干什么用的?”
一群文官望着争先恐后表态的武将,心里嘀咕,用金币,银币对你们没有影响,答应的当然痛快。
崇祯解释道:“这个银行吗,就是专门用来发行金币,银币的,以后我军无论是发放俸禄,军饷,还是收取赋税,都要用到金币,银币,百姓手中没有,那么怎么办,自然是拿着银子到银行换,以后银行还会有许多功能,比如异地存取,发放贷款,吸纳存款等等,只是开头就是方便老百姓换取金银币。()”
崇祯嘴里的一大堆新名词,让一众官员更是头昏脑涨,众人见崇祯已安排的面面俱到,连百姓换取金币,银币的方法都想到了,料想已无更改的可能,心里都有几分沮丧,崇祯今天所议,太过突然,大家反对的理由都上不了台面,一时面面相觑起来。
洪承畴小心的问道:“皇上,不知这个金银币的使用从什么时候开始?”
崇祯道:“这次我军已铸得二十万枚金币,六百万枚银币,官员的新俸会从这个月就使用金,银币,军饷也是如此,赋税的收取会有一年的过渡时间,但凡用金银币交税的百姓,官员一律不得收取火耗,一年后,所有的赋税都转为使用金银币。”
崇祯看着众人有点沮丧的脸,微微一笑,又道:“不过,鉴于我军的财政有盈余,官员们也确实幸苦,从这月开始,所有官员的俸禄一律加二成。”
听到崇祯皇上要给官员加新俸,武将们都咧开了嘴,文官们见事已不可挽回,虽然所得比所失要少得多,毕竟大明现今的官俸比起以前来讲已是高了十倍,再加就是十几倍了,若还要贪心不足,自己也说不过去。
周凤梧首先表态:“皇上英明,使用金银币无论是对百姓还是对官府,好处都有许多,臣远全赞同。”
顾君恩道:“火耗一事,弊病太多,一旦使用金银币,可以彻底杜绝官员借火耗贪污的借口,利多弊少。”
宋献策道:“使用金银币,对商贾也有利,可以方便商人之间的交易,也颇符合我军重商的政策。”
三省的巨头一开口,都对使用金银币赞同,其他想反对的人也明智的闭上了嘴。
赵良极管理礼部,按规定和番邦打交道都是由他负责,大明现在还没有属国,礼部颇为清闲,偶尔要和朝庭打交道,赵良极才有机会施展露面,赵良极对于目前可有可无的位置颇不甘心,对于番邦的事务特别关注,期望有朝一日,礼部能在与番邦的交往中发挥作用,他起身问道:“皇上,据臣所知,番邦的银币许多重量为七钱二分,我军使用银两,何不将银币定为一两,显得比番邦要大气。
崇祯解释道:“目前汉人使用的钱币多为铜钱,若银币铸成一两银子一枚,那么每次找零就要有一千枚铜钱。太过繁锁,定成半两则可减少一半铜钱,不过。这样还是太过复杂,为此,户部还准备了一种大钱。这种大钱地重量是现在市面上所流传的十倍。以后。五十枚铜币就可以兑换一枚银币了。”
众人点头称是,他们虽然不用亲自上街买东西,但有时偶尔出去一次,身上带着碎银,每次买东西都要过秤,有时商家找不开。还要到专门的银楼兑换,繁锁无比,若是用铜钱又太过沉重,以后有了银币。又有了大钱,确实方便了许多,出门带上几枚银币即可,找钱也不会有数百上千枚铜钱,最多有五十枚就了不起了。
其实若是要论方便,当然是换成十进制最好,只是银币地价值太高,中间和铜钱之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崇祯只好下令铸大钱来解决这一难题,虽然还是会有所不便,但和以前用大锭的银子或碎银来交易,无疑改善了许多,要再方便,那就只有用纸币了,不过,现在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赵良极还是有问题:“皇上,我军目前多有与番邦交易,他们的银币是七钱二分,我们地银币是五钱,那二者之间又如何兑换?”
崇祯惊异地看了一眼赵良极,自己倒是小看了这个礼部侍郎了,这么快就能想到货币地兑换问题,他含笑道:“如果是一枚换一枚,当然那是最方便,可是番帮之人未必愿意,这个事就由他们商人之间去解决,我们就不用去管了。”
其实崇祯打的如意算盘就是一枚换一枚,才故意份量比西方铸造的要轻,目前无论是大明也好,大明也好,对西方的贸易都是绝对的强势地位,货币的价钱可不一定取决于你含银地多少,就象后世同样是用纸币,但是兑换的比例却千差万别,这和一国的经济份量息息相关。
如果大明的商人强势地话,未必不能让对方一枚换一枚,那样的话,仅货币兑换,西方就要损失一大笔银子。
赵良极问完,李守忠也冒出了一个问题:“皇上,我军全换成使用金银币后,如果有商人用西方的银币来交税,我军是收还是不收?”
这个问题困绕了大明户部很久,随着大明与西方的商路打开,商人们手里的西方银币越来越多,大明收税一直是直接收取银子,许多商人只能把收到的银币重新化成银锭,交给大明,这给商人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尤其是六月份时,总共有一百多万枚西方的银币重新化为银子,以后大明都用上了银币,总不能让商家还把番邦的银币化为银子,再到大明户部银行将银子兑换成银币交税吧,那岂不是多此一举。”
“收,怎么不收,番邦的银币不也一样是银币吗,不过,这个兑换比例就暂定为一比一好了,如果以后番邦的银币成色,重量有调整,这个比例再定。”
李守忠纳纳的道:“这会不会太……太……”李守忠本想说太黑心,想想崇祯到底是崇祯,这个黑心两字怎么也说不出来。
“太黑心了,是吧,你放心,商人们精的很,他们会主动将银币融化成银子,再用银子去户部银行换成我军的银币来交税,他们再也不会向你抱怨我们不收银币。”崇祯对于黑心这个词倒是毫无顾忌,适者生存,这是西方遵行的铁律,大明也没有必要和他们客气。
有了大明官方定下的兑换比例作参照,可以肯定大明境内那些精明的商家会尽量将双方的兑换比例压成一比一,什么,不公平,这是我们朝庭定的价,我们交税也是一比一的交税。我们千幸万苦的将货物运过来,你总不能让我们吃亏吧,你再去哪儿找到这样的货物。
“什么,你要用银子付帐,那好,银子付帐加价二成。”
“你不买,那好,你走开,有人会买。”
虽然大多数商家将银币运回来后,肯定会把银币化成银子来交税,但和以前相比,一个是主动,一个是被动,相信得到实惠的商家再也不会抱怨麻烦。再说,银钱落到商家手里,他们最终还是要消费出去,进一步推动大明领地的繁荣。
西方人也不是傻蛋。吃了亏地他们,面对汉人的强势贸易地位也只能忍气吞气,只有在自己的钱币上打主意。如果他们地成色下降到比大明低的地步,那大明完全可以抬成一比一点五,或一比二兑换。最终他们的货币只能向大明靠齐。才不会吃亏。
通过钱币地影响。恐怕以后许多西方地计量单位就得全部换成东方地了,以后大家的标准都要向大明看齐,这才是一个强势的贸易国家要做的事情。
众人再无疑虑,大明全面使用金银币的政策就此定了下来,大明的任户部银行行长,由户部待郎陈宇担任。统衔金币和银币地铸造及发行。
首先使用到金银币的无疑是大明中的官员,虽然使用金银币将官员的最大灰色收入砍了个无影无踪,但对于俸禄地增加,他们还是很高兴。毕竟这才是正当的合法收入。
等他们拿到这个精美的钱币时,许多人的抱怨也消失了,这个钱币印得太美了,他们都爱不释手,结果个月的新俸大多数官员竟然舍不得花,流传到市面上的银币虽然有许多,金币却极少。
大明官员的俸禄十分优厚,最高的几位宰相,他们每年的俸禄达到了三千两白银,其次下来是六部的主官,几个二品的大将军,他们的俸禄达到了二千五百两,大明五品以上的官员,俸禄每年都在一千两之上。
如果换成金币,每枚金币重达半两,合五两银子,最高的周凤梧,宋献策,顾君恩三人一月的俸禄也就是五十枚金币,而一般五品的官员一月的俸禄只有十多枚金币,女人对这种金光闪闪的东西最是痴迷,放在家中连几个妻妾都不够分,又如何会流到市面上去。
大明的一名普通野战军士兵的饷银为每月二两五钱银子,折合成银币相当于五枚,大明已有二十万野战军,折合成银币,每月军饷所需就是一百万枚,加上三十万守备军,每人的军饷是三枚银币,又是七十五万枚,加上政府官员系统,大明一月发下去的银币高达二百万枚以上,饶是如此,这个银币一上市,就引起了一些人的抢购,只值半两银子的一枚银币,有人出到了半两银子加四十枚铜钱,然后是三十枚,二十枚,直到大明的银行遍布了整个县一级的城市,这种溢价兑换的行为才停止。
...
无弹窗,我们的地址(教育123文学网)《大明帝王》仅代表作者慕容锦轩的观点,如发现其内容有违国家法律相抵触的内容,请作删除处理,的立场仅致力于提供健康绿色的阅读平台。
【】,谢谢大家!
(https://www.biquya.cc/id47078/282600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