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王 > 第359章

???    “三千?不够,这样,你从陕西招募五千,尽量的从陕西招募,那边的情况,如今,又不一样了,不给那边的灾民找点出路,民变怕会越演越烈,你明白了吗?”崇祯没事干,只能把这些“鸡毛蒜皮”,或者说,小事处理一下,能解决多少灾民的安置就解决多少灾民的安置。【首发】

  

      “……臣领旨。”田弘遇没有多说,皇帝既然这样说了,那就这样做吧,反正是皇帝出钱。

  

      “好了,去吧,这件事,要用心,要尽快的办,陕西那边的情况如今不明,早日把灾民安置下来,朕才能安心,你可明白朕的苦心?”

  

      “回陛下,陛下的苦心,臣明白,一定不会误陛下的事的,陛下放心。”田弘遇是拍着胸脯答应下来,花皇帝的钱,自然替皇帝办事,这一点问题没有,只要有银子,还怕招不到人?

  

      又处理了一头事,崇祯焦燥的心,才算平静一些。没有更新的消息,只能是无尽的等待,无尽的煎熬,如今,该做的,自己全做了,连鸡毛蒜皮类的小事,自己也没放过,就看老天爷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答案了,崇祯暗暗祈祷。

  

      七月二十七。

  

      崇祯估摸着,今天陕西那边民变造反的消息应该到了,之前,全都是各地加紧戒备的消息,二十三日是造反的举旗之日,二十三日的消息,又要几天才能送到京城,崇祯除了煎熬之外,就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在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做些不知道有用没用的准备。

  

      崇祯已经召集了大臣们在平台议事,说是议事,其实,不过是等待最新消息。看看各地送上来的奏报,看看那个地方又说自己准备好了,准备接受民变的“洗礼”,自己完全能够应付民变。在没有最新消息之前,这些都是垃圾信息,或许灾民会在某个有了“万全”准备的卫所急的展壮大。

  

      “今天已经是第四天了,陕西那边应该有消息了吧?”崇祯问到自己的大臣。

  

      “回陛下,也差不多了,即便是西安府的消息来的要晚一些,但是,延绥怕也应该来消息了,陛下稍待,估计要不了多久,消息就会来了。”干等了几天,大臣们早已腻味了,虽然这平台很凉快,但是,陕西民变的事没有着落,实在让人揪心,倒底是烽火遍地,还是零星火点?总要一个结果不是?

  

      崇祯点点头,觉得说得没错。

  

      说完了这句话,平台又陷入了沉默,没有消息,只能干等。

  

      “启禀陛下,顺天府尹刘宗周有事要禀奏。”

  

      沉默被打破,顺天府尹,虽然只是一个府尹,却是封疆大吏的地位,正三品的官,相当的要害部门。

  

      崇祯看了看,人群里,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人,长长的脸,胡子修得挺漂亮,给人的印象深刻。

  

      “哦,刘爱卿有何事?”崇祯问到。

  

      “回禀陛下,今日,臣衙门里就来人申冤,臣也就问了他的案子,但是这个案很蹊跷,甚至荒唐,说是锦衣卫强抢民女成婚,似乎还和宫中有牵连,所以,臣不敢贸然决断,特意向陛下请教。”

  

      崇祯听了觉得迷糊,这事是多大的事?值得到平台里来说?不过想想,关系到锦衣卫,又和内廷有关系,这?似乎蛮大一件事。崇祯摸不着头脑了,莫非还是那个太监干的?

  

      “刘爱卿说说这是怎么回事?正好如今陕西的消息也没到,就先把这事解决了吧,朕倒是要看看,那个敢胆大妄为,如此嚣张。”崇祯莫名其妙,当下给了一个支持给刘宗周。

  

      “启禀陛下,是这样的,昨日,貌似是新晋的锦衣卫百户李延翼,强行到外城楼子胡同的马本利家中,强抢民女,强行和马本利之女马如兰成婚,所以,马家告到了臣这里,希望臣给他们一个公道,臣因为李延翼乃是新晋的锦衣卫百户,似乎又和宫中有些关联,所以,臣想请陛下圣裁……”刘宗周一本正经的说事。

  

      崇祯迷糊了半天,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李延翼不就是那个胖厨子吗?昨日刚给他一个锦衣卫百户当当,他晚上就敢强抢民女,这胆子,可不是一般的大。

  

      “真有这事?”崇祯的火气上来了。

  

      “回陛下,千真万确,马家的状纸还在臣这里呢。”刘宗周一本正经的说到。

  

      说到状纸,崇祯就头疼,不过,还是把状纸拿来看了看,勉强看完了。崇祯叹气,这个狗东西,烂泥扶不上墙,净给自己惹事,自己还指望着石油产业能够吸纳一些灾民的,没料到,如今就给自己来这样一招,自己保还是不保?

  

      “大伴,派人把李延翼抓来,抓到乾清宫外面跪着去,这个……”崇祯本来想骂李延翼烂泥扶不上墙,话到嘴边,又没说,好歹李延翼是自己的人马,把他骂得太惨了,也把自己搭进去了。

  

      “遵命,奴婢这就去……”王承恩立刻答应到。

  

      刘宗周赶忙道:“启禀陛下,既然此事是真的,那陛下就应该秉公处理,陛下仅仅是让李延翼这厮跪在乾清宫外面,这似乎?”刘周宗不舍不弃的追究到,刘宗周不惯这些依仗权势的人。

  

      “嗯,这件事,朕知道了,先让那个不成器的东西跪上一跪吧,他确实还有些功劳,怎么处理,朕还得想一下,不会让刘爱卿失望的。”李延翼是自己的石油工业先驱,虽然不成器,可是,自己还是得把他保下来,崇祯心里叹口气,这是没办法的事。

  

      “这,…可是,……陛下,强抢民女可是大罪,虽然不至于砍头,可是,鞭笞、流放是跑不了的……”刘周宗怕皇帝仅仅是让他跪一下了事,追问到。

  

      崇祯烦恼得很。

  

      外面远远的就传来高呼:“陕西七百里加急,陕西七百里加急……”

  

      听到这个声音,众臣都把目光瞧向了平台之外,崇祯也是一样,把目光投向了平台的门口,刘宗周见大家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叹口气,知道自己没戏了,陕西的事肯定比他这个重要无数倍,皇帝还理不理这事还两说,他错失了一个好机会。

  

      “报……”

  

      ……

  

      崇祯紧张的着。眉头紧锁,这不是二十三日出的急报,而是二十二日,也就是说,民变的前一天,这天还用七百里加急?不是浪费感情么?

  

      里面的消息才是惊人的信是徐光启写的,信里面说,陕西府谷有灾民在观望,一面给司农司送信,想移民,另外一方面,则想着造反,是造反,还是移民,就看府谷县移民官史可法的了,所以,陕西的民变,实际上,已经可以看成是司农司的移民和造反之间的拔河,送走的移民越多,造反的人也就越少,另外还说明了应该尽量的争取这类处于造反和移民之间的人。

  

      公信就写了这样多,但是“私信”,写得就详细得多,有各种对陕西民变的看法,甚至连借孙传庭保护运粮的事都说了,有对府谷民变的看法,对府谷民变的预测,甚至连史可法这个人也做了些介绍,说这个人虽然殿试成绩不怎么样,但是却要求到最艰苦,移民难度最大的地方去,也算得上是一个肯吃苦的人,扎实求上进的人,所以,府谷县的移民,应该是乐观的。

  

      ……

  

      “诸位也都看过了,说说有什么想法吧。”信给众人传阅了一遍,崇祯才开始议事。

  

      “启禀陛下,臣以为,陕西的移民,已经见到了成效了,所以,才会有很多灾民处于观望状态,说明,陛下的移民对于稳定人心,对于缓解陕西的灾情,有很大的作用,灾民们看到了陛下的洪恩,纷纷从造反变成了移民……,陛下,此乃洪福啊”施凤来依旧是第一个出来说话的。

  

      “启禀陛下,臣以为,对于此事,应该严查,应该防备这些鼠两端的人生事,应该即刻严令当地的卫所,前去镇压,把那些观望的人关起来,彻底断绝了这些人造反的心思。”一个大臣说到。

  

      “启禀陛下,臣以为,对于处于观望当中的灾民,更是应该怀柔,不应该激化民变了,既然他们想移民,说明了他们想通过移民过上好日子,不是一心要造反的,又写信告知司农司,提醒司农司有大批灾民要通过府谷移民,说明这些人,是无心造反的,之所以准备造反,只不过也是没吃的,为生活所迫而已……如今有了大移民,吃饭的问题解决了,自然就不可能再造反了……”

  

      平台里,立刻就这批将反又还没反的人是怀柔,还是强硬镇压,产生了两派。

  

      崇祯头疼,这个问题,其实,还是回到了原点,回到了高迎祥那个原点,如果高迎祥的问题处理了,那么,类似这些事,也就有了处理的比照,像这些还没造反,可能造反的人,都会比照高迎祥处理,更不会像这样吵闹不休。

  

      崇祯两手压了压,争得正热闹的众臣才停止了争吵。

  

      “众卿家,徐师傅说的这事,那些可能是准备造反,还没造反的人怎么处理,朕以为,还是先说说高迎祥怎么处理吧,处理了高迎祥,后面这些人都不是问题了。”崇祯刚说完,就开始后悔了,高迎祥的问题,还是一个难以处理的事,高迎祥怎么处理,关键的一个还得看高迎祥功劳的大,而功劳就是那个消息,这个消息,如今还没得到验证……

  

      不出所料,平台里,又是一阵吵闹,更加的争论不休,把崇祯本来就一头乱麻的思维吵闹得更加的乱了。

  

      崇祯头疼,任凭众臣们争吵,高迎祥事件的整个过程,崇祯已经得了详细的报告。知道为什么孙传庭会替高迎祥说情了,孙传庭直言,高迎祥这个人,还算是一个讲信义,有担当的人,是一个难得的汉子,想把他弄到新军里来。崇祯也赞成这样做,高迎祥这件事,就是一个标杆,是怎么处理陕西那些民变领的标杆,如果能通过高迎祥影响其他的民变领,这是一个巨大的收获,崇祯也不怕高迎祥再造反,他们肯移民,也就是说,自己手里多了很多人质……

  

      烦躁了一阵,崇祯又注意起徐光启的“私信”,里面有更加详细的内容,崇祯注意到一个人,这个府谷县的移民官居然是史可法,史可法的大名,崇祯是知道的,说南明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史可法。没料到,这史可法居然是府谷县的移民官,这历史,看来,有意思了,要是府谷县灾民大暴动,那么,作为移民官的史可法就危险了,日后可能就没有史可法这个人了,或者,因为受民变的影响,史可法做不到那样高的官,那么,原来的历史肯定会受影响……,如果史可法如历史上的一般“命硬”,能活到崇祯十七年去,而且还是高官,那么,也就是说,如今陕西的民变,或者说,府谷这个造反地的民变,或许,会出现很大的变数……

  

      通过这些蛛丝马迹,崇祯的心,又安稳许多。

  

      “好了,别争了。”崇祯压压手,示意众人别争了。

  

      群臣见皇帝压手,也停止了争论,看着皇帝。

  

      “好了,既然诸位知道了陕西的情况,那么,就该采取一些措施了……,虽然还没有确切的消息说那个地方民变,那个地方造反,但是,如今知道的是陕西民变,有了很大的变数,如今,已经变成了司农司和民变之争,变成了移民和造反之争,变成了这两者之间的拔河,那么,如今能做的就是,在司农司,在移民这一边,多用用力……”崇祯开始“圣裁”。

  

      众人也都静静的等着皇帝说话。

  

      “通政司可在?”崇祯问到。

  

      “臣在。”一个官员出来答应道。

  

      “好,通政司下的邸报,要加大移民方面的宣传,要把移民的重要性加大力度宣传,让人人都知道移民的好处,争取让更多处于观望的人去移民,进而减少民变的生,明白吗?”既然徐光启说这是一场拔河,那么,就在这场拔河赛当中用力吧。

  

      “臣遵命。”通政司的人回答道,其实,邸报虽然挂在他通政司的名下,可是,他却对邸报没多大的管理能力,邸报那个什么樊维城,只听皇帝的话,其他人的,理不理,看他的心情。

  

      “对了,邸报还要多一些关于移民的事,让大家对移民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了……,一定要选一两个先进的典型,多宣传一下……那个史可法,朕觉得不错……”崇祯福至心灵,想起日后的宣传阵线的重要性,立刻来了主意,准备推出一两个“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通政司的主官迷茫了,不懂皇帝是什么意思,道:“启禀陛下,这,该如何宣传啊?”

  

      通政司的主官还在迷糊,有些人就回过味来了,皇帝看重史可法了……,这就够了,什么先进典型宣传什么的,还不是皇帝怎么说怎么弄,关键这个人,是史可法……

  

      “启禀陛下,臣完全赞同,确实应该多宣传移民,特别是为移民努力的移民官,要让天下的百姓都知道陛下的恩典,知道陛下的决心,知道陛下的移民……”

  

      东林党的人最先回过味来,皇帝要抬举史可法,于是,立刻赞成这件事,别的不说,史可法日后升官都比别人容易。

  

      更多的大臣回过味来,东林党的人不少,纷纷力挺皇帝什么宣传史可法,宣传移民,搞什么先进和典型。

  

      帝党的人也纳闷了,皇帝难道不知道史可法是东林党的人?怎么抬举这样一个人?如今,又不好明说史可法是东林党的人,见皇帝有心抬举史可法,也只好跟着抬举了。

  

      于是,平台里,众臣是罕见的对一件事都赞成。纷纷同意皇帝大力的宣传先进和典型。至于怎么弄,是怎么回事,那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是史可法,皇帝有抬举他的意思就行。

  

      “好,既然诸位卿家都是这样想的,那么,通政司,立刻通知邸报,让邸报派人,连夜到陕西府谷去,去哪里采风,把史可法选择到最艰苦的地方移民的事迹写出来,然后号召大家都向史可法学习,争取把移民办好,另外,也要大力的报道移民的过程,多写移民当中的人和事,把这些感人的事,多让老百姓知道,特别是陕西的老百姓,争取感动天下的民众……”宣传阵线的重要性,崇祯此时,终于明白过来,开始动自己的宣传部门了。

  

      当了许久了皇帝,崇祯已经有了一些门路,总结出一些处理事情的套路。以前常听说什么,教育战线,艺战线,宣传战线这类名词,对这个还不是很明白,如今,当了皇帝了,把这些名词一一套用,一一实用,觉,这里面,果然有很大的学问,得了不少心得,处理起事情来,开始有模有样,得心应手了。

  

      ...

  

      ...    (江苏文学网)

(https://www.biquya.cc/id47078/263932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