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王 > 第323章

???    崇祯没想到的是,其他几位平时看来并不怎么出头的人物,这回却反响这么强烈,难道他们就不知道,事到如今,已是非改不可了么?

  

      崇祯对于几人的议论有些不耐烦听下去了,敲敲御案,静一静。【首发】

  

      “大明内忧外患,朝政**,已经到了不变法,就不足以保江山社稷永固的时刻。变法维新,朕意已决,不必再议。”崇祯语气坚定,往下面看了一圈,众臣显然对此话还未反应过来。

  

      “你们就议议如何来改吧,我朝历代所行之法,皆可借鉴,下去拟个奏章吧。”崇祯下了逐客令。

  

      “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刘鸿训这一高声唱喝,周杨二人才反应过来,只得跪谢退出,只是心中打定主意,眼前只能先应付皇帝了事,底下定要找人寻到刘鸿训的疏漏,那再将其参倒不迟。

  

      李标随声唱诺,同时心想:需要命人传信韩爌了,如此重大之事必须慎重行事;刘大人刚直任事,但在变法提议这事,做得却是急躁了,未有任何准备,怎就这莽撞地提出了呢?

  

      崇祯原以为“改革动议”,这就算是定下来了,没想到,随后的半个多月,改革与保守两派,各自鼓动所属臣僚,纷纷上疏,赞成与不赞成的纷至沓来;搅得朝会,乱七八糟,什么事都议不下去。

  

      后世的他,向以脾气好而闻名于亲朋好友之间;如今也被这帮大臣们给气晕了,还干不干事儿了,想干点事儿就这么难么?

  

      直到御史弹劾周杨两内阁大臣,崇祯借此机会,令锦衣卫严查二人及其他领头反对的几位大臣,彻查其经济问题,而且锦衣卫查得声势吓人、动静颇大。

  

      大家未想到,凡反对之人,皇帝就借故命锦衣卫查访其经济问题,这对于屁股后面都不太干净的大臣们,很有些阻吓作用,令其知难而退,有所收敛。

  

      随后,早朝之上,崇祯更借故发威,圣意已决,不必再议;如此这般,“改革动议”算是过去了,这自上而下的“崇祯变法”之议,终有了完满的结局。

  

      但作为改革动议的倡议者,虽是不能针对皇帝怎样,但刘鸿训更加成为眼中之钉,必欲除之后快,也就为后面的被弹劾,埋下了伏因。

  

      华殿中,崇祯坐在那里呆呆地想着:这后世的改革开放到底是如何做的,如何去解放观念、统一思想的。

  

      待几位大臣出去后好大会儿功夫,才想起来,这第一次召对,原来是要解决“三农”问题,却不知怎么谈的,最后就转到了实行改革上面来,真把他给绕糊涂了。

  

      崇祯暗骂自己糊涂:问对三农,还是要召大科学家徐光启才行,不知他的《农政全》写出来了么?

  

      这几天,当崇祯知道日讲课程是由内阁来安排的,就与内阁商量可否调整一下内容:请几位日讲官,专讲大明立朝已来,两百多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制度的变迁,各项制度的利弊由来;当然,自尧舜夏商以来的制度变迁,也需讲解。

  

      对于几位日讲官,特意提出要求“要讲得简明易懂”。

  

      听完这几位日讲官的讲座,崇祯感到自己对明朝的旧有认识,被完全推翻了。谁说清承明制,明清是一样的封建集权,自由民主根本谈不上。

  

      日讲官口中的大明,其创设的内阁制,简直与后世的西方内阁制差不太多(看来,西方内阁制借鉴于大明内阁制,此说不假),很有制衡之术,在他看来这就很不错了。再听这几位作臣子的,批评起历朝先皇来,尖刻有力,切中时弊,根本就不给留面子;对自己的谆谆教导,不留余力,作风严谨,绝无面对皇帝的谄媚。

  

      就冲这日讲官的言论、主张,真看不出大明会没有言论自由。看那些清宫剧,皇上发话,哪个大臣不是点头哈腰的,哪个敢直斥其非的。

  

      这些课程内容,日讲官都是下了大辛苦,去翻查各类史料,务求精准概要;如果崇祯原来是史学家出身,那他将有如获至宝的感觉,因为许多的历史中疑难问题,在几位日讲官那里,都是有据可查的。

  

      只可惜,这些史料在后世却再难看到,不是毁于清初的*,就是毁于清末鸦片战争以来的侵略掠夺,使得宝贵的中华化历经洗劫,有些东西竟要从日本、朝鲜等国寻找,才能探知到历史的真相。

  

      崇祯自登基之后,亲身劳于政事,这大内司礼监就恢复了其设立之本意,再难于干涉朝政;获得新生后的崇祯,对于太监干政,更是打心底的反感,即使是政事不熟悉,也是尽力而为,或者干脆就相信大臣们了。

  

      司礼监的秉太监、掌印太监,协助崇祯已是披阅了快十来本折子了,时间已过去快半个小时了,还不见徐光启应召而入。

  

      六月末的天气已经是很热的了,而皇帝衣装仍是正正经经的,就不能穿个背心么,真是烦燥!

  

      好怀念电话啊,忽然感觉到中国移动的亲切了;这要有个手机,皇帝call大臣,那还不是随call随到。

  

      六部办公之地,就在紫禁城承天门外,御道的两侧,分别是左右武。也就是现在北京的**南边的**广场的东西两边,即人民大会堂与国家博物馆所在的地点,当然还要再往两边更扩一些。

  

      六部到紫禁城,一来一往,走路没有半个小时到不了的;在紫禁城内是不让骑马、坐轿的,对于六十多岁的老人来说,就更需要时间了。

  

      又过了约十分钟,崇祯看到徐光启老人家,气喘吁吁,蹒跚步入殿内时,才想到这时的交通工具也就是个轿子,进了午门后,还要步行而入。他催得又急,快七十岁的老人怎能受得了。

  

      徐光启进到华殿内,未等行礼叩见,崇祯已是令其免礼,并赐座、看茶。

  

      徐光启没想到皇帝会在今天召见他,练兵的人选倒是有了,可关于研发火yao武器的折子还没写好呢,陛下还真是心急呀。

  

      “爱卿先喝杯茶,喘口气,朕有些事情要请教。”崇祯说着,端起自己的茶杯示意了一下。

  

      徐光启屁股还没坐稳,就见皇帝端茶,难道这就要送客了么,什么话都没说呢,那召自己做什么来呢?

  

      当徐光启见皇帝那番诚恳的样子时,方始心中略定,是自己会错意了。徐光启略泯了口茶,拱手道:“陛下,不知召微臣何事?前几日,陛下谕旨,练兵、火器研制的折子明日就可写好,臣惭愧!不过,练兵人选,臣倒可保举一人,孙元化,此人……”

  

      还未等徐光启说完,崇祯一摆手,道:“徐爱卿,这个不急。举荐之人,上个折子,着吏部批了就是。朕找你,是为了问问农事。”

  

      农事,徐光启闻之一愣,皇帝何时关心起农事了:“春季的劝耕早已过去,秋收还未到来;再有,自己以前上过《甘薯疏》、《芜菁疏》、《吉贝疏》等等,可没见哪位皇帝关心过,全靠自己独力劝诫推广。今上虽励精图治,可也早就看得出来,对于农政只表面重视,至于农政细枝末节之术,并不在意。但见皇帝的认真样子,又不象是在做表面章,当今陛下,何时转了心性!”

  

      崇祯见徐光启有点发呆,以为年老耳力不行,提高了音量,道:“各地连年天旱,今年陕西更是滴雨未下,旱情极为严重,民不聊生,更引得盗匪横行。朕希望,徐爱卿能有所建议。”

  

      徐光启当然听清楚了,只是有些不知如何回答。陛下能问自己这个礼部侍郞于农事,那之前肯定问过别人了,无非是减税、赈济;除非行张居正之法,“摧豪强,抑兼并”,方可治本,但是……

  

      “陛下,臣并无良法。不过,近日臣刚编写完成《农》一部,不知陛下之意……”

  

      不是《农政全》么?莫非这本《农》编写得并不完整?

  

      “哦,徐爱卿的《农》编写的全部完成了么?刊印了么?朕先看看。”崇祯不由得意淫起来,给它命名个《农政全》,再找枪手写个序,那我就将名传千古了!

  

      徐光启还真没想到,陛下会有兴趣看这本《农》,自己刚对农的传播天下而心灰意冷,难道皇帝又回心转意了不成?

  

      徐光启写这本,是自己毕生钻研农政之结晶,当然希望它能刊行于世,造福于民众。只是此只是初稿完成,尚未进行校核,还无法刊印成;本想等练兵、火器之事有所着落之后,再上疏朝廷,尽管朝廷历来对此不太重视,自己也并不抱什么希望。

  

      现在,徐光启在礼部的事务繁忙,需编修《熹宗实录》;最近耶稣会教友汤若望更怂恿自己,利用任职礼部侍郞的机会,重新修定和编纂一部新的历法,(就是传于后世的《崇祯历》),正利于耶稣教在大明的传播,这让入了基督都的徐光启有些心动,这段时间正在了解这方面的东西。

  

      “陛下,此只是初成,还未整理校核。如果陛下不嫌此鄙陋,臣近日必呈陛下御览。”徐光启这几日,真是惊喜连连,皇帝竟关注起此等“实学”起来,真是国之幸事啊!

  

      崇祯看到老人家颤微微地站起身,就欲拜谢,遂道:“爱卿不心如此,快坐下休息。朕并不是真想看此《农》,……”

  

      崇祯这有意地停顿,让徐光启可是由欣喜之颠峰跌了下来,失望之色顿显。这倒不是徐光启胸无城府,只是崇祯帝关心己多年心血之《农》,正中其心,欣喜之色哪还能掩饰得住。

  

      这几天的皇宫生活,虽是丰富多彩,但也让崇祯感到有些寂寞,没个能说上话的人;看老人家这么认真地样子,就不由得想开个玩笑,活跃一下气氛。

  

      “徐爱卿,……,啊,对不起,朕只是想开个玩笑。”崇祯见老人家如此失望之色,意识到自己这个玩笑,开得有点过了,连忙地就赔礼道歉起来。

  

      “臣,不敢当。”徐光启气愤之情,溢于颜表,也顾不上跟皇帝客气了。

  

      “徐爱卿,朕是希望此能得刊印;如有可能,则整理历代农政之,专设院以教习,使我朝士子真正能重视农政,并予农民以扶助。不知徐爱卿意下如何?”

  

      徐光启看到年青皇帝那笑呵呵的模样,短时间内气恼之情又转不过来,真是气不行笑不得;但也为皇帝能有如此气魄,设农政院,教习子民,这才是真正爱民如子啊!

  

      陛下能有此想,真是万民之福啊!

  

      徐光启不由得再次起身,并未理会崇祯免礼之示意,坚持行完了三跪九叩之礼。“臣代天下子民,谢陛下如此仁德。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徐光启起身,坐回座位后又道:“臣前几年在天津垦荒时,曾成立了一个农政院,只是院中学子不多。如果朝廷能成立农政院,臣情愿辞职去教。”几十年来,多数时间专心于农政,就是想通过农政救国,但几十年的努力未见任何成效。如今皇帝竟有此心,就是辞官不做,也是心甘情愿。

  

      随后,徐光启概略地讲述了《农》要点,与崇祯探讨。

  

      徐光启出生的松江府是个农业发达之区。早年他曾从事过农业生产,取得功名以后,虽忙于各种政事,但一刻也没有忘怀农本。就是在其坎坷的为官生涯,也是多次身体力行地垦荒、试验,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崇祯元年,徐光启官复原职时,农已初具规模,只剩最后定稿。

  

      历史上,徐光启由于忙于负责修订历,直到死于任上,农仍无暇顾及。后来这部农便由他的门人陈子龙等人负责修订,崇祯十二年,刻板付印,并定名为《农政全》。

  

      全共60卷,征引献225种,约六七十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荒政共十二目。

  

      《农政全》是徐光启长期实践和调查研究的结晶,农业是衣食之源,国家富强之本,因而几乎用毕生精力钻研农业科学。陈子龙赞扬徐光启是“躬执耒耜之器,亲尝草木之味,随时采集,兼之访问,缀而成”。

  

      《农政全》被认为,是我国古代篇幅最大的农业科学史中最完备的一部农业科学巨著,曾在国内外广泛流传。

  

      徐光启谈论起农事来,滔滔不绝,旁征博引,真是天昏地暗,口干舌燥;崇祯不断地示意太监添水上茶,徐大人则根本不曾留意。

  

      农本思想,富国必以本业,系统地讲述了“以农为本”思想;引经据典、诸于杂论,讲述大明历代农政,并主张朝廷干预经济,制定鼓励农业生产的政策。

  

      站在更高的视角,从全国范围、或大区域、流域范围,考虑垦殖、农田水利和抗御天灾之法。

  

      更提出开发北方,特别是在京津临近地区,兴水利、屯兵垦荒。这种战略眼光,完全符合现实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让这有后世意识的崇祯,佩服得五体投地,也为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这就有如后世的“三线建设”、“西部大开发”那样,对当时的政经军之重大意义。

  

      希望能以朝廷之力,推广高产、优质的农作物,特别是水稻、棉花和甘薯的推广,以解决粮食和衣服原料的供应。

  

      最后,着重分析了蝗旱等灾荒,评述了历代荒政得失,阐述了预防为主,兴利除弊,轻徭薄役;更要设置救灾预案,细则缜密完备,具体到了,414种“亲自尝过”的野生植物,在荒年可以用来充饥;同时注意防止救灾中徇私舞弊。

  

      徐光启讲得热闹,崇祯听得兴奋。

  

      自己召对徐光启,只寄望于科学种田上,能有所帮助;没想到徐光启的农政思想,在战略全局、战术手段上,皆如此全面细致。

  

      大明帝国有如此人才,真想不通那个勤政的“崇祯”,为何不予采纳;现在的崇祯,开始重新认识这些大明的精英了,大明不是没有人才啊,就看自己能不能发现了。

  

      已是华灯初上,在太监提醒下,崇祯吩咐,晚膳简单些,就摆在华殿,与徐爱卿共进晚餐。

  

      餐桌上,徐光启的心情激动,多年的研究心得,终在崇祯朝能一吐为快,这食欲哪旺盛得起来;再有这御筵是荣誉,可不是让你照饱了吃的;在崇祯的连番劝说,放松了心情之下,才吃得个半饱。

  

      崇祯最后将这一下午所听,总结了一下,就是“农业、农、农民”的三农问题;崇祯对农政并不很熟,多是络、电视上的道听途说,这领导的陈词总结,不免就借用了后世常提的“三农问题”之说法。

  

      徐光启听到这“三农”的全新分类方式,不由得眼前一亮,今上真是“真龙天子”啊,“三农”含意之深刻,分类之清晰,真有醍醐灌顶之感。

  

      ...

  

      ...    (江苏文学网)

(https://www.biquya.cc/id47078/251104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