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何况陛下千金之躯啊”听到皇上要御驾亲征,众大臣连忙跪地劝服。
“陛下,莫忘英宗土木堡之变..。”(土木之变,亦称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宠信宦官王振,王振不顾王直等朝臣反对,鼓励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此次出征,由于仅几天准备仓促,途中军粮不继,军心已经不稳。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瓦剌军队追赶上来,把明军团团围住,两军会战,明军全军覆没,王振被部下樊忠杀死,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虏,时任户部尚书王佐(山东庆云县人)、时任兵部尚书邝埜(湖南省宜章县人)、时任刑部尚书丁铉(江西人)、时任工部尚书王永和(昆山人)与时任都察院右都御使邓棨具于土木堡葬生。)
“陛下,休要学汉高祖白登之围啊.。”(汉高祖白登之围,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韩王,韩信在大同地区叛乱,并勾结匈奴企图攻打太原。汉高祖刘邦亲自率领32万大军迎击匈奴,先在铜辊(今山西沁县)告捷,后来又乘胜追击,直至楼烦(今山西宁武)一带。时值寒冬天气,天降大雪,刘邦不顾前哨探军刘敬的劝解阻拦,轻敌冒进,直追到大同平城,结果中了匈奴诱兵之计。刘邦和他的先头部队,被围困于平城白登山,达7天7夜,完全和主力部队断绝了联系。后来,刘邦采用陈平的计谋,向冒顿单于的阏氏(冒顿妻)行贿,才得脱险。)
“陛下..。”众大臣都失声痛哭,仿佛天塌了一半,看着皇帝直接就走了,这是怎么了?皇帝御驾出征这样大的事都还没个结论呢?就散朝了?这可是军国大事啊,皇帝出征天大的事情啊!看皇帝已经完全没了影子,重臣只好散了。但是出了殿门众阁臣或二或三的,都在说着要回家赶快上书,劝服皇上,打消御驾出征的信念。
出了太和门,明轩对王承恩说道:“大伴,去把孙师傅,袁崇焕,曹化淳,骆养性,兵部尚书,一起请到东暖阁叙话,朕要商议今天这件事。”
明轩受不了用早朝上那种议事的风格来讨论军事问题。明明都是五内俱焚,热锅上的蚂蚁了,却还在悠哉悠哉,别人都说:皇帝不急急太监,现在是:大臣不急急皇帝。明轩决定把这商议的范围缩小,加快军事上的议事速度。否则,这军事上的事,迟早会被那帮军事小白们糟蹋的。而自己,还不想吊死在煤山上去。
“奴婢遵命。”王承恩答道,本来还在为皇帝不讨论战事而担心,现在看来,多余了,这皇帝啊!也长大了,不过皇上要御驾出征还真是下了王承恩一大跳啊,王承恩打算一会儿跟孙承宗言语一声,让他劝劝皇上,打消御驾出征的念头。
王承恩领命前去传唤几人,王承恩说道:“还请陛下稍带,奴婢这就去找人去了。”
“嗯,去吧,去吧。”明轩此时脑子里也正在思索着怎么打好这至关重要的一仗。
……
东暖阁
已经聚集了一群人。内阁首辅孙承宗,辽东巡抚袁崇焕,兵部尚书王永光等。
……
“今日,朕招诸位爱卿重臣来,想必诸位也知道是什么事,接下来,就请诸位说说该怎么办。”明轩一上来,就直指问题的核心。怎么办。
几位重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兵部尚书王永光率先发言道:“启禀陛下,陛下御驾出征,此事,实在是过于重大,关乎我大明朝国运,必须要谨慎,臣以为,陛下万不需要亲自出征……”
这位的话没说错,这件事,已近关系到大明朝的国运了,对待皇帝御驾出征之事,谁敢轻易支持?一不留神,那就是千古罪人啊!谁想当千古罪人?谁都不想。
明轩叹了口气,道:“朕也知道,此事关乎我朝国运,不得不谨慎对待,所以,才召集诸位来此商议。”明轩知道这个人的话没错,从后金入关开始,破了明朝的防御,这崇祯的日子,就一天比一天难过,勒在脖子上的那根缰绳,也越来越紧,最终,那根绳子收紧,将崇祯吊在了煤山上,以明朝的终结而告终。但是御驾亲征之事,明轩之前是千思万想之后下的决定,定不会再更改了。“好了召集几位乃是如何抗击东虏,御驾亲征之事朕心已决,几位还是莫要再劝谏了”
……沉默,一阵沉默,之后众人见皇上如此坚决,也不再劝谏。
袁崇焕忽然站出来,道:“启禀陛下,臣想请孙大人推演一番东虏的战略布局,清楚了东虏的动向和未来的走向,也就好出对策。”袁崇焕可以说是是孙承宗的徒弟,战略眼光远不如孙承宗,他又是皇帝钦点的辽东巡抚,这事就和他有关,现在这样大的事,稍不留神就要身败名裂,国破家亡,加之早朝,又没有上朝,所以,对这些事也不是很清楚,不得不把孙承宗推出来,让孙承宗再说一次。
明轩虽说知道历史走向,但是那都是文字记载,但是具体的感官景象,还是有点迷糊,觉得让孙承宗细细的讲解一遍,效果更好,于是,也同意了,道:“那就请孙师傅再为朕讲解一次吧,诸位爱卿在一旁观看,有不懂的可以提出。孙师傅,请上沙盘上推演,这样比较真实。”
东暖阁里,有一个大沙盘,这是明轩命令人做的,这个,比平台那个稍小一些。因为有了前面的经验,所以做的更为精致和逼真。
孙承宗也不推辞,道:“遵命,陛下。”
说完,就来到沙盘的前面。小太监急急忙忙的递过来一根木棍,为的就是指点“山河”的时候比较方便。
孙承宗的战略眼光,在整个大明朝来说,也是出类拔萃,所作的战略分析,也是有根有据,头头是道,十分精彩。
……
“陛下……此次东虏后金,聚集二万兵在锦州,好像状似是围城,其实不然,锦州现在就有近五万精兵,尚有勇壮可征,外还有众多堡垒可支援,隔海又近,根本就不惧怕二万骑兵的围城,古语说:十而围之,五而攻之,倍而分之,臣还没见过以三成兵力围城的……”
“……所以,后金此次屯兵于锦州,根本不是攻打锦州,而是这里。”孙承宗用手中的木棍子指了指沙盘的某处。道:“此处是蒙古漠南蒙古,东虏后金必定是绕道这里,为什么?根据就是前些日子陛下的推测,东虏后金绕道蒙古的事,直接绕过锦宁防线,达到长城防线,由于长城防线上的力量有限,又无准备,所以,必定是一突而入,瞬间转入到我朝的京师重地……”孙承宗的棍子,从沙盘上那个写着锦州的地方开始,一直游走,锦州,一直到漠南蒙古,在贴着漠南蒙古的地方一直游走,一直到朵颜部,再到长城那条城墙那里,在那里打了一个转,又往下,到了明朝的心脏,离京师不远了。
“……然后在此处,或者此处,以我朝旧时,在辽东战场上遗失的印信,服饰,凭证,骗开某座没有准备的重镇,大城,如此一来,就在这关内有了休息落脚之处,然后,兵锋直指京师……”
孙承宗的话很镇静,很有力。手中的棍子,随着他的话语,一直不停的游走,穿过长城,在附近的几座城池上打了几个转,又点了点某座城市,然后,就用棍子头,敲碎了某座“城池”。然后,棍子随着话音,直直的朝京城而来。
几位阁臣,大人,看的是冷汗淋漓,特别是袁崇焕。虽然以前也被虐待过,但是这一次,是如此的真实,东虏的动作,已经表明,他们正在准备这样的行动,正在按照这样的计策行事。而不像以前,仅仅是推测和猜测,仅仅是沙盘上的推演。而明轩也是吃惊,因为之前他信心满满,以为自己已经基本模拟好了整个战局,但是还是没有想到印信一事,不得不佩服孙承宗这位注明的军事战略家啊。
孙承宗的推演很快就结束了。
明轩问道:“诸位爱卿可都看清楚了?”
“……看清楚了……”房间里的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那就说说有什么办法吧。”
房间里,一片的寂静!不是大家不想说,而是,这件事,实在过于重大,不敢随便下结论。否则,不光是自己的问题,大明的江山,天下的归属,实在太重啊!
压抑!
纯粹的压抑!
诺大一个东暖阁,没有一丝声音,只有呼吸声比起此伏,边上伺候的小太监,连大气都不敢喘,生怕惹出事端来。
……
明轩心中如同一团乱麻,虽然看清楚了对手的布局,战略步骤,但是,没有适合而准确的对策,心中一片乱麻,左思右想,不得要领。
看看这大殿里的人,算的上是这大明朝的顶梁柱了,却也是埋头苦思,明轩本想怪他们无能,但是一想,此事也确实太沉重,关乎国运,如果轻率的表态,恐怕对自己,对大明王朝,都是不负责,也就静静的等待着。
沉寂!
绝对的沉寂!
大殿里的呼吸声,逐渐粗重!
明轩没有耐心等下去了。
“袁爱卿,你是辽东巡抚,这件事必定会和你有关,你是第一线,你如何看?”明轩点名了,这袁崇焕是辽东的巡抚,处在第一线,不拿他先问?那还问谁去?
袁崇焕此时也知道自己肩膀上的压力和责任,绝不是刚刚见到崇祯帝的时候,那种神采飞扬,天下舍我其谁的吊样了,也不是那种忽悠了皇帝就算本事的态度了。被皇帝一问,本来还算平静的脸上,细小的汗珠子就出来了。骨子里的那种倔性也爆发出来,道:“启禀陛下,臣思索了一策,不知道是好是坏,还请陛下和诸位大人点评。”
看着袁崇焕那种倔决的表情,明轩道:“嗯,说吧。”
“臣此策,分三步,第一,联络东江毛文龙那里,出兵策应。第二,于辽东选练敢死之士,以二万以上为佳,乘东虏出兵绕道攻入长城之时,反击东虏后金,那时,东有毛大人策应,又有二万敢死之士,必定可以将东虏老巢摧枯拉朽一般连根拔起……”
明轩听了就觉得毛骨悚然,打断道:“那关内呢?京师呢?不要了?”历史上袁崇焕可是来救驾的,没了袁崇焕,自己不会……明轩心中吓了一跳。
袁崇焕的这个计策,实在过于……,放任野猪皮进关不管,然后去抄野猪皮的老巢,这一招,很是凶险。典型的你砍我一刀,我还你一剑的打法。
袁崇焕骨子里的那种倔强性格和赌性爆发,丝毫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道:“启禀陛下,这正是臣的第三步,在长城,关内各重镇集结兵力加强防守,争取逐层拦截住东虏后金,京师有京营和新军,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召天下兵马勤王,如此,只要在京师拖住东虏一段时间,等东虏得知自己老巢被抄,必定无心恋战……”
袁崇焕的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京营的战斗力?谁都知道靠不住,如果是依靠城池,倒还可以打一打,如果是野战,还是算了吧。至于卫所的兵,还有战斗力?最多能欺负一下抗锄头的农民。要他们这些人和东虏打野战,大家都知道不可能。而明轩寄予厚望的新军,虽然明轩对其信心十足,但是新军人数多,又加入了不少新兵,虽然已经训练了几个月了,但是真实情况明轩心里也在打鼓。
……
袁崇焕的话说完,其他大臣听着觉得,这个计划,当真只有这袁大胆,袁蛮子才敢提出来啊!要是别个,肯定不会这样,肯定会以皇帝的安全为第一要务,而不是去抄别人老巢。都拿眼睛刺刺的看着袁崇焕,好似要在他身上看看到底长了几个脑袋。
明轩沉凝着,其实对于这个计划,明轩基本是赞同的,因为按照真实的历史进程,野猪皮没有了毛文龙的牵制,袁崇焕不进攻他老巢,他全力出兵,也没打下京城,自己的安全是不用担心的,当然,历史上的袁崇焕带着辽东铁骑来救驾了的,没了袁崇焕的辽东精锐,也不知道历史会变成什么样子,明轩犯难了。
而现在,东边有毛文龙的牵制,他们肯定不敢全力出兵,那自己的安全,靠自己的新军?能行吗?如果新军靠不住,自己还穿越干吗,趁早玩完,洗干净了去睡,也就安定下来,不担心了,明轩给自己打了一针镇定剂。
当然,如果野猪皮不进关那更好,当然这是不可能的,野猪皮自己快饿死了,不出来抢劫难道吃自己的肉吗?
曹化淳是太监,对皇帝是最关心的,天下地上,皇帝最大,这个袁蛮子,居然把皇帝放在京城当诱饵,皇帝出现危机不救,还跑去就抄什么老巢,实在是混帐,立刻出声道:“大胆的袁蛮子,你不顾圣上的安危,只顾着自己功成名就,去抄别人老巢,也不来救皇上,你安的什么心。”
其实,曹化淳的这句话,也是众多大臣心中的话,只不过,不能像曹化淳那样毫无顾忌的说出来,别人是太监,皇帝的家奴,关心皇帝,就算说话冲了些,也可以理解,咱们是外臣,身份不同,说话自然有区别。
明轩对这个计划很感兴趣,扬了扬手,道:“好了,曹化淳,先别争,先让朕问几句。”
曹化淳见皇帝发话,也不敢放肆,退到一边了。
袁崇焕面对曹化淳的质问,一点不在乎,一副一心为公,一心为国的模样,那副倔样,让在场的几位重臣们看着很不爽。
“袁爱卿,你说说,这东虏进关之后,我大明朝会有多大的损失?”明轩只知道历史上野猪皮进了关,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人被杀死,被屠城,被当成奴隶掠夺,这跟日后,袁崇焕被杀之后,别人吃他的肉有很大的关系。明轩说的这是损失,还是文明的说法,其实,真实残酷一点就是死多少人,流多少血,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人遭受凌辱,奴役。
袁崇焕可能也想到了这其中的厉害,鼻尖上的汗冒了出来,额头上的汗冒了出来:“臣愿意以一人之性命换取大明朝的万世安宁。”
……
呼!一个敢赌的人,明轩给这个人定性了。
“真的只有你一个人的性命吗?东虏一旦入关,烧杀抢掠,是必定的,屠城,也是可能的,如果他们的家人知道是你策划的放东虏入关的,该如何想?到时候,就是朕,也救不了你啊!”明轩可是说了大实话了,指望京营和卫所的兵能在野外拦截住野猪皮,不现实,到时候,野猪皮烧杀抢掠可以肯定。
历史上袁崇焕惨死,和这些人是有极大的关系的。就算是皇帝,面对百万人的怨恨,也不的不掂量掂量。(侠客中文网)
(https://www.biquya.cc/id47078/251092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