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王 > 第83章

?徐光启写这本书,是自己毕生钻研农政之结晶,当然希望它能刊行于世,造福于民众。只是此书只是初稿完成,尚未进行校核,还无法刊印成书;本想等火器军械之事有所着落之后,再上疏朝廷,尽管朝廷历来对此不太重视,自己也并不抱什么希望。

  现在,徐光启在火器厂的事务繁忙,又要改进步兵和骑兵燧发枪,又要生产火炮并加以改进。

  “陛下,此书初成于神宗朝,微臣几次将其献给朝廷,却从未得到重视。现如今,如果陛下不嫌此书鄙陋,臣近日欲将其稍稍整理,之后必呈陛下御览。”徐光启这几日,真是惊喜连连,皇帝竟关注起此等“实学”起来,真是国之幸事啊!

  朱由检看到老人家颤微微地站起身,就欲拜谢,遂道:“爱卿不心如此,快坐下休息。,朕是希望此书能得刊印;如有可能,则整理历代农政之书,专设书院以教习,使我朝士子真正能重视农政,并予农民以扶助。不知徐爱卿意下如何?”

  徐光启看到年青皇帝那笑呵呵的模样,短时间内气恼之情又转不过来,真是气不行笑不得;但也为皇帝能有如此气魄,设农政书院,教习子民,这才是真正爱民如子啊!

  陛下能有此想,真是万民之福啊!

  徐光启不由得再次起身,并未理会朱由检免礼之示意,坚持行完了三跪九叩之礼。“臣代天下子民,谢陛下如此仁德。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徐光启起身,坐回座位后又道:“臣前几年在天津垦荒时,曾成立了一个农政书院,只是书院中学子不多。如果朝廷能成立农政书院,臣情愿辞职去教书。”几十年来,多数时间专心于农政,就是想通过农政救国,但几十年的努力未见任何成效。如今皇帝竟有此心,就是辞官不做,也是心甘情愿。

  随后,徐光启概略地讲述了《农书》要点,与朱由检探讨。

  徐光启出生的松江府是个农业发达之区。早年他曾从事过农业生产,取得功名以后,虽忙于各种政事,但一刻也没有忘怀农本。就是在其坎坷的为官生涯,也是多次身体力行地垦荒、试验,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朱由检元年,徐光启官复原职时,农书已初具规模,只剩最后定稿。

  历史上,徐光启由于忙于负责修订历书,直到死于任上,农书仍无暇顾及。后来这部农书便由他的门人陈子龙等人负责修订,朱由检十二年,刻板付印,并定名为《农政全书》。

  全书共60卷,征引文献225种,约六七十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荒政共十二目。

  《农政全书》是徐光启长期实践和调查研究的结晶,农业是衣食之源,国家富强之本,因而几乎用毕生精力钻研农业科学。陈子龙赞扬徐光启是“躬执耒耜之器,亲尝草木之味,随时采集,兼之访问,缀而成书”。

  《农政全书》被认为,是我国古代篇幅最大的农业科学史中最完备的一部农业科学巨著,曾在国内外广泛流传。

  徐光启谈论起农事来,滔滔不绝,旁征博引,真是天昏地暗,口干舌燥;朱由检不断地示意太监添水上茶,徐大人则根本不曾留意。

  农本思想,富国必以本业,系统地讲述了“以农为本”思想;引经据典、诸于杂论,讲述大明历代农政,并主张朝廷干预经济,制定鼓励农业生产的政策。

  站在更高的视角,从全国范围、或大区域、流域范围,考虑垦殖、农田水利和抗御天灾之法。

  更提出开发北方,特别是在京津临近地区,兴水利、屯兵垦荒。这种战略眼光,完全符合现实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让这有后世意识的朱由检,佩服得五体投地,也为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这就有如后世的“三线建设”、“西部大开发”那样,对当时的政经军之重大意义。

  希望能以朝廷之力,推广高产、优质的农作物,特别是水稻、棉花和甘薯的推广,以解决粮食和衣服原料的供应。

  最后,着重分析了蝗旱等灾荒,评述了历代荒政得失,阐述了预防为主,兴利除弊,轻徭薄役;更要设置救灾预案,细则缜密完备,具体到了,414种“亲自尝过”的野生植物,在荒年可以用来充饥;同时注意防止救灾中徇私舞弊。

  徐光启讲得热闹,朱由检听得兴奋。

  自己召对徐光启,只寄望于科学种田上,能有所帮助;没想到徐光启的农政思想,在战略全局、战术手段上,皆如此全面细致。

  大明帝国有如此人才,真想不通那个勤政的“朱由检”,为何不予采纳;现在的朱由检,开始重新认识这些大明的精英了,大明不是没有人才啊,就看自己能不能发现了。

  已是华灯初上,在太监提醒下,朱由检吩咐,晚膳简单些,就摆在文华殿,与徐爱卿共进晚餐。

  餐桌上,徐光启的心情激动,多年的研究心得,终在朱由检朝能一吐为快,这食欲哪旺盛得起来;再有这御筵是荣誉,可不是让你照饱了吃的;在朱由检的连番劝说,放松了心情之下,才吃得个半饱。

  朱由检最后将这一下午所听,总结了一下,就是“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朱由检对农政并不很熟,多是网络、电视上的道听途说,这领导的陈词总结,不免就借用了后世常提的“三农问题”之说法。

  徐光启听到这“三农”的全新分类方式,不由得眼前一亮,今上真是“真龙天子”啊,“三农”含意之深刻,分类之清晰,真有醍醐灌顶之感。

  “陛下所言,真是精辟独到,令臣茅塞顿开,三农,是对臣《农书》的最好总结概括。臣整理、修撰《农书》时,打算就以陛下所提议之三农为纲,重新分类整理,望陛下能随时不吝指导。”徐光启是没想到朱由检皇帝能有这般见解,既然皇帝有了英明的指导,做臣子的还不打蛇随棍上,可就太不会做人了。

  朱由检可没想到,“三农”说法会有这样的影响,连忙表示:“朕不过是一时随心而说,爱卿对此却是数十年钻研,希望爱卿不要为朕所误导。”

  “陛下英明,随心而说之三农,却对臣数十年研究有着提纲挈领之要义,使臣对农政理解更进一步,非是臣违心奉承之言,望陛下不必推辞。”徐光启暗自想到,皇帝能真下重视农政,这可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必须抓住这一契机,利用朝廷的力量,远胜自己一人的扑腾。

  “既然爱卿不嫌朕才疏学浅,朕就不客气了。爱卿不要闲着,快吃,咱们边吃边谈。”朱由检见,只要自己一说话,徐光启就忙放下筷子倾听,摆得那几盘菜,似乎就没吃上几口。

  “谢陛下。”徐光启再次拱手施礼,然后示意性地挟了两小筷子菜。

  “爱卿随意,在朕这里不要客气。”朱由检还特意地站起身来,伸胳膊远远地挟了一筷子,没见徐光启能放松下来,边上太监却是急得手忙脚乱,以为皇帝嫌自己没侍候对呢?

  唉……,吃个饭,都这么多事儿,刚才那一动作是适得其反了,可这都是皇家礼仪,弄得朱由检很是无奈。

  ;

(https://www.biquya.cc/id47078/251080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