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千寻回到自己的卧房,却仍是怒气未消。走得太急,光线又暗,差点没被门槛绊倒。他狠狠的甩上门,又跺了跺脚,挑起油灯,然后就坐到房内的药臼旁,拿起一根小短棍,狠狠的杵了起来。
说这是卧房,其实倒更像是药房,有条不紊摆放着各种药材、金针、小秤砣,以及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
眼下虽然住房紧俏,但为了便于药材管理、方便行医,大悲寺倒是给杨千寻单独腾了一间厢房。其他的僧人、流民见了,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人家毕竟是来行医行善、悬壶济世的,不知付出了几多艰辛。
“叫你小看女儿身……我杵,我杵死你,杵死你……”独处一室,杨千寻却是难得的流露出小女儿神态,娇气与怒气恰到好处的结合在一起,有着别样的诱人魅力,足够令任何男人垂涎三尺。
此情此景,若是李正伦见了,只怕眼珠子都要掉了出来。
无疑,杨千寻是如假包换的女儿身。这个名字,还是她给自己取的。当初父母听了,可没少笑话她,但他们知道女儿任性,轻易不会去改,名字也就定了下来。
说起来,杨千寻还是很羡慕男孩子的。每次想起父母亲看着自己时难掩的失望与遗憾,每次看到弟弟在父亲膝下承欢、享受宠爱的得意与忘形,杨千寻心里就极不是滋味。
有时候,她很希望自己是个男孩,然而这终究已是无法改变的事情。所以她只能改变自己,她只能咬紧牙关,努力闯出一番名堂来,这样父亲和母亲,就会对她引以为豪、对她刮目相看。
她要以自己的方式,证明给所有的人看,女儿身并不比男儿身差些什么。她还要胜过蔡寻真、李腾空,成为自古以来最富盛名的女名医——蔡、李二人,都是唐代的女名医,行医济世,且都出身显贵。当然,她们要比杨千寻早生了几百年。百年之后,至今为人乐道。
在来大悲寺之前,杨千寻也曾想过以女儿身示人。但后来做了权衡,还是作罢,一来可以掩人耳目,她私自离家出走,若以女儿身示人,恐怕不到几天,就被耳目众多的父亲给抓回去了;再者,眼下毕竟时局动荡,就怕遇上什么贼子,对她起了歹心……她虽然心切闯出名堂,但防人之心还是有的。
倒是对这个叫彭奴的小家伙,杨千寻没有丝毫的防备。只是这人也太可恶了些,听他感叹她不是女儿身的时候,她原本还期待彭奴能说出一番“为女儿身正名”的话来,谁曾想竟是一番轻视与**,委实气得厉害。
还童养媳呢,难道你不知道自己是个和尚吗?而且还是个小和尚,上哪儿找媳妇去?
也真是的,自己又怎会对他有这样的期待呢?区区一个小屁孩,只不过误打误撞救了虎子罢了,他又能懂些什么?嗯,误打误撞,一定是这样子的。
这样想着,捣着药臼的手渐渐酸了,气也渐渐消了。
然后就站了起来,准备宽衣入睡。脱下棉袄拿在手里,却又若有所思:自己刚才打人那一下,会不会是重了些……小和尚衣裳单薄,赶明儿就拿件棉袄出来,先让王婶她们改改大小,过几天再给小和尚送去,就当是补偿好了。
这期间,却是不能先去找他的,最起码也不能主动去找他,得拿捏下生气的架子才行。怎么着也得是他上门道歉,要不然还以为自己在讨好他呢。
“哼,总有一天,本大小姐要你心甘情愿的叫一声姐姐,好姐姐……”杨千寻躺了下来,捂好被子,嘴角扬起了狡黠的笑,“……然后嘛,姐姐我就把你救虎子的那个古怪法子,全给套出来,看你还得瑟个什么劲。”
这一晚,杨千寻就保持着这样的笑意,进了梦乡。
接下来的几天,李正伦彻底闲了下来。杨千寻没来抓壮丁,寺院也没叫他去念经、派粥,难得清闲,他倒是与大悲寺藏经阁的书籍成了冤家。
上辈子,李正伦本就对佛经、佛学颇多狩猎,甚至可以说,很有一定的佛学造诣。从他的职业角度来看,佛教不啻是将催眠术经过千年的积淀、总结,以及运用得炉火纯青的的宗派,自然有很多地方值得他研究、借鉴。
就比如说诵经、超度,《往生咒》《金刚经》,为什么和尚们念了,法事做了,就能给人们以安宁、祥和的感觉,不再心有戚戚焉?
难道仅仅是因为经文内容的力量吗?那也未必见得。想来很多施主,都是连经文都听不懂的,但他们却又的的确确因做了法事、听了经文,而使心态趋于平和,这又不得不说是催眠的力量。他们被经文催眠、被佛催眠,同时也是被自己催眠。甭管是否自欺欺人——他们也未必能意识到这一点——总之做了法事,再往后的日子,能够心安理得就对了。
这几日,除了翻阅佛经,李正伦也对自己的情况,做了一番总结和规划。
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自己的这幅小皮囊变得越来越好,瞧来眉清目秀,帅帅气气的。就对吸引女性的魅力而言,长大以后,定也不会比杨千寻逊色多少。
“哎,只可惜了是个和尚……”李正伦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光头脑袋。不过这也不打紧,终有一天,他是要还俗的,哪怕寺院不允,自己偷偷下山就是了。
找小妹,找小妹,总不能一辈子都窝在和尚庙找不是?总不会跟佛主叨叨磕、许许愿,小妹就自己送上门来了不是?
而且这世道,既无网络、也无媒体,茫茫人海之中找人,不啻大海捞针、难上加难,光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明显是力有不逮!
这也是李正伦不排斥杨千寻、乃至刻意交好的其中一个因素。那家伙出手阔绰,想必是出身富贵,以后要找小妹,指不定还得借他的东风呢。
眼下这年份,是唐昭宗乾宁四年,正是朱全忠、李存勖、耶律阿保机等藩镇诸侯大放异彩的时代。可惜李正伦对这一段历史所知甚少,只知道若干年后,他们都已尘归尘、土归土,最后赵匡胤脱颖而出,建立了宋朝,这才结束五代纷乱。
李正伦本也不在意这些争斗,他们到底谁胜谁负、谁得了江山,都与他无关。但再想深一层,既然要下山找小妹,这些势力倒是应该下功夫了解一番,不然稀里糊涂的把某些权贵给得罪了,后果堪虞。
毕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嘛,自己这个穿越人士做客异乡、举目无亲,一个不留神,被人抹了脖子也是有可能的。
这样想着,就是心中一寒:前路漫漫,也不知猴年马月才能遂了夙愿,委实造化弄人!
这必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啊!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小妹是历史系的才女,在这个时代,她总不至于像自己这样,两眼一抹黑,不知好歹。
;
(https://www.biquya.cc/id46925/249874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