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三百九十六章 天方夜谭?

?

      只不过这些工人即便加上抗联自己培养的工人数量,对于满足一场战争巨大需要来说还相当的不足.毕竟在日本人的工厂里面,真正的技术工人还是以日本人为主。中国人不是没有,但是无论是日本人在奉天设置的飞机厂,还是坦克大修厂,所谓的满籍技术工人并不多。

  

      大部分所谓的满籍工人,干的都是一些体力活。真正的技术工人,数量并不是很多。即便在接收南满的工人之后,两个工厂虽说总算是完成了投产。但因为工人数量还是显得不足,而产能也很有限。真正形成量产,还是前两批去苏联劳务输出的工人返回之后。

  

      而相对于飞机等军事技术装备生产,进展相对缓慢一些等整体态势。其他的工业建设,在这批南满工人抵达之后,进度明显加快了很多。没办法再不想办法解决那十几万人的安置,这些人的衣食住行,真的就快要让东北人民政府紧巴巴的财政破产了。

  

      关键是长期让这么多人无所事事下去,不仅给东北财政带来异常沉重的压力,也不利于这些工人以及家属的安稳。除了在矿工和力工之中,动员了两万多十八到二十三岁的年轻人补充进部队之外。剩下的十几万人如何安置,成了东北人民政府的首要任务。

  

      原来工人数量不够,只能自己想办法高薪聘请美国人培养。但现在一下子多出这么多,却多少让人有些措手不及。加快安置节奏,稳定工人情绪,同时抓紧时间让一批已经处在建设尾端的工厂投产,减少部分投入以减轻财政压力,也就成了一个必然的选择。

  

      东北重工业部,利用从奉天和抚顺拆卸来的特钢设备以及工人,与原来位于富拉尔基的那个日本人建设的特种钢材厂合并。同时因为被日本人拆卸的过狠,自从被接收以来一直无法恢复生产的通化钢厂。所有经过维修之后还能使用的设备,也全部并入到了这个特殊钢厂之中。

  

      在抢修日本人撤退之前破坏的通化钢厂设备的时候,李明瑞从南满抢回来的零部件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没有这批零部件,根本就无力维修这些设备。好在当初接手齐齐哈尔钢厂的时候,便一直在做着扩大的准备。虽说没有设备,但是动力以及管线都始终在扩大。

  

      当初这么做是为了让那些为钢厂培训的工人,从基础开始进行实习,让他们学习与实践同时进行。以及先修好部分基础设施,为今后扩大做好准备。结果还真的按照当初杨震说的来,这些大部分已经修建好的基础设施,这个时候正好用上了地方。

  

      利用齐齐哈尔特钢厂始终在扩容,已经完成的基建设施。从南满工业基地拆卸下来的设备,在很短的时间就安装完毕投入生产。利用已经试生产的第一炼钢厂出产的原料钢,冶炼军工急需的枪炮用钢。

  

      这一点也让当初为苏联专家和美国专家冲突,以及南满迁移过来大批工人急需安置而头疼的那位主席,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虽说解决的工人数量,只占据总数很少一部分,但是总是一个好的开头不是吗?

  

      而且齐齐哈尔特钢厂扩建成功,也算为解决参与根据地内建设的美苏专家之间的纠纷,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例子。至少有了这个例子,东北局和东北政府在工业建设方面,为美苏两套方案选取而为难。

  

      当初随同那个二手钢铁厂过来参与建设的美国专家,在杨震的邀请之下不仅参与了东北中国人第一座五十万吨钢铁厂的建设。还被邀请参与并主持齐齐哈尔特钢厂的扩建,东北第一重型机器厂的建设工作。

  

      只不过这批美国专家在抵达之后,与东北人民政府邀请的苏联专家,因为观念的不同发生了激烈的矛盾。苏联专家要求按照苏联人的建设办法,短平快的在最短时间之内完成建设,力争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投产。

  

      而美国专家似乎更注重于这个特钢厂的长期发展,考虑的问题比苏联那些分工过细大学培养出来的专家要全面的多。两国专家在很长时间之内,拿出两套因为观点不同,也在设计上也截然不同的图纸净打嘴炮了。差点没有把北满本就很短暂,更是宝贵无比的工期误了过去。

  

      在几番调解无效,迟迟无法形成统一意见的情况之下。被搞的焦头烂额的那位重工业部长只能找到杨震,让他想想办法。在询问了那位清华毕业的重工业部长的真实想法之后,杨震干脆直接让美国专家负责这个特钢厂扩建,以及重型机器厂建设的方面。

  

      将苏联专家请到了佳木斯,将正在规划之中的第二特钢厂,以及第二重型机器厂、第一机床厂提前建设。为了鼓舞这两方面专家的斗志,杨震不仅给美苏两国专家都开出了高薪,而且明里暗里的鼓动他们相互的比试一番。

  

      其薪水的高低,直接与他们的效率挂钩。对于这一点美国人自然是乐不得的,而苏联社会主义老大哥,也拿的脸不红、气不喘。谁说社会主义不讲究金钱效益了?有高于自己国内工资两倍的工资拿,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其实无论是杨震还是那位重工业部长,在这场纷争之中,真正相中的都是美国人方案。美国人拿出的方案,明显考虑的要比苏联专家全面,而且更考虑到这些企业的长期发展。不仅考虑到眼下钢厂恢复生产的方案,还为今后扩大生产预留了余地。

  

      但是按照美国人的方案,动力设备以及厂房的建设,都需要大幅度的增加。尤其是电力等动力设施,只要要扩大一倍以上。这么一搞,日本人遗留下来的那个规模不大的特钢厂,很多方面都要重新规划。

  

      仅仅建设钢厂所属发电厂和煤气厂,就需要扩容一倍有余。其煤气供应不仅要满足厂区需要,还要满足整个富拉尔基这个不大的城镇的需要。并为以后城市扩容,留下一定的余地。而且美国专家坚决反对按照苏联那样,一个工厂所有的东西都自成体系的建设方法。

  

      美国人的意思是,随着工厂的发展,周边的城镇势必要有一个发展。工厂的所有附属设施,不应该由工厂自己建设,应该去搞社会化。这样就需要修建相应的交通线路,以及电力线路。

  

      也就是说美国人的方案,完全依托美国人眼中的市场经济制定的,与苏联模式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方案。这样一来虽说附属设施投资量可以大大减少,甚至没有必要组建。但是按照美国人的方案,基础建设的总投资数额要超过苏联专家的两倍有余。

  

      苏联专家的方案更注重的是解决有无的问题,同时在规划上还有些狭窄。只考虑现在的建设和恢复生产的问题,对未来发展上的问题,考虑的不是很多。而且按照苏联模式制定的规划方案,工厂自称社会体系的方案,学校、医院等附属设施投入很大。

  

      最关键的是按照他们的方案,以后要扩建将会变得困难,到时候投资更大。关键是如果扩大生产规模,基建的压力会很大。在北满可利用施工时间比较短的情况之下,这无疑会拖延时间的。

  

      不过无论是美苏两国专家,拿出的两个方案可以说各有利弊。苏联人的企业等于社会的方案,眼下虽说看不出什么来,但是长远的负担会相当的重。但美国人的方案,也是有些不恰当。

  

      现在的富拉尔基,还相当的荒凉。本地人口的基数有限,学校等设施更加有限。不建设职工宿舍,不建设医院和学校,全部都依靠社会解决,根本就没有地方去解决。别说别的,就一下子增加这么多的职工和家属,住的地方都没有。

  

      如果说按照一次性投资的方案,苏联人的计划更符合眼下的情况。但是如果从长远来看,美国人的方案更合适。对于那位并不打算就此止步的东北重工业部长来说,内心真的很看重美国人的方案。只不过从哪些方面考虑,他真正下决定的时候都很是犹豫。

  

      而且两个人不能不考虑按照美国人的方案,完成基建之后设备的来源,以及对东北财政带来的负担。但美国人方案的长远性,又是两个人不得不考虑的。最终经过再三掂量,杨震还是决定让苏联人另起炉灶,将这个特钢厂的扩建和恢复交给美国人。

  

      但是杨震也针对美国人的方案,提出了一些建议。大体方案按照美国人的计划来,但是职工宿舍要同期兴建。不过职工入住的时候,需要缴纳的一定的房费。不在兴建职工医院以及附属学校,而是将这部分经费转拨给富拉尔基本地的学校和医院。

  

      杨震这个和稀泥的决定,明显让那位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不满意。美国人的方案,至少在眼下投资数额,要超过苏联人的两倍。这不仅仅是对财政造成巨大压力的问题,可关键是按照美国人的方案,上哪找那么多的设备去满足扩大后的需要?

  

      眼光长远一点的问题,他不是不懂得。这个钢厂不可能就此止步,未来还是要发展的。但是单从眼下来看,你完成基建不是问题,但是扩容之后的设备哪找去?就坐等着美国人不知道能不能兑现的承诺?

  

      既然设备的问题暂时解决不了,那还不如暂时放弃扩大的方案。头疼暂时先医头,至于脚等到脚疼的时候再说吧。眼下窘迫的东北财政,真的无法保证短时间那么大的支出。就算你能搞到设备,可眼下真的拿不出钱来购买。

  

      还有让苏联人重起炉灶,再重新规划一个特钢厂和一个重型机器厂,一个机床厂,别说东北现在没有那么大的财力再去搞一个。就是有,你上哪搞这么多的设备去?尽管杨震拍着胸脯保证,等这些工厂完成基建之后,他保证将设备弄到手。

  

      但那位主席,却始终的半信半疑。倒也不是人家不相信他,就算是换了谁,也都不敢相信一个人能凭空变出那么的工业设备,还一分钱都不花。这岂不是天方夜谭,或是压根就是神话?

  

    ...

(https://www.biquya.cc/id46551/287590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