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日月同光耀大明 > 第七章温体仁的心思

?天启七年农历五月十八日巳时四刻(1626年6月11日上午约10点左右)大明王朝京师礼部衙门,现在正是一天里最为繁忙的时刻,一位位穿着各色官袍,胸前打着各种瑞兽补子的文官们,正忙碌的在衙门里的,各个衙房内进进出出,或传送公文或办理着各种公务,刚刚才从禁宫里回到衙署的,现任礼部尚书温体仁,坐在自己的公案前,不住的皱眉沉思着。唉,近来发生的诸多事情,才刚刚理顺一些皇上就又不理朝政,专心去做木工活去了,现在还是那魏忠贤老狗在*控着朝政,看样子还得夹着尾巴过日子啊,这真是让人…..正想着呢,门外突然传来“圣旨到”的传唱声,温体仁急忙站起对自己的使员道“快传令各衙房官员到前衙接旨”说完后也不管那使员听没听清,拎起官袍下摆就向前衙小跑而去。

  

  到得前衙,待得人员都到齐后,温体仁位列在前,带领着属下的各官员按照各自的官职大小,依次面对传旨太监排列好后,双膝跪地道“臣,礼部尚书温体仁,领礼部所属官员等,恭听圣谕”负责传旨的太监这才打开圣旨用不阴不阳的声音念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吾弟信王年满16,已到大婚之龄,即,责令宗人府与礼部普选天下良家之女,以供信王选妃之用,信王选妃之事宜交予张皇后与刘昭妃一同*持,钦此”“臣,礼部尚书温体仁,领礼部所属官员等,定谨遵圣谕,领旨谢恩”同样的一幕也在负责管理皇家事宜的宗人府内上演。

  

  待送走宣旨的太监后,前衙里的各位官员都小声的议论了起来,“这不合规矩啊!普选天下良家之女,这有违藩王规制啊”“是啊是啊,皇上为何会下如此之旨意?是否…..”。

  

  温体仁听到这些小声的议论不住的皱眉,转过身对着各礼部官员说道“好了,都肃静!不得妄议”

  

  待各官员都安静下来后温体仁这才开口说道“诸位都听到圣旨了,信王选妃,万万不可马虎,左侍郎黄毅何在?”

  

  礼部左侍郎黄毅应声出列,躬身应道“下官在”

  

  “此事就由你负责签发相应公文,协调各司配合,速速派人发往各地署衙吧”

  

  左侍郎黄毅躬身回答道“是,下官领命,请温大人放心”

  

  温体仁满意的点头回应“嗯”然后板着脸严肃的,对礼部各大小官员说道“诸位切记,无论是谁,都不得私下妄议此事!”各官员恭谨的回应道“是,尚书大人,下官等必定遵从”

  

  安排完信王选妃之事后,温体仁出了前衙带着使员,回到了自己的衙房。他虽然说不让自己属下的官员们议论此事,不过其实他的心里也是疑惑不已,只是碍于身份而且也不能与旁人讨论而已。他在衙房里一边踱步一边在想,如今信王已经16岁了,虽说是到了可以大婚的年龄,但目前信王可是还未行冠礼啊!

  

  温体仁慢慢踱步至书案前坐下,沉思到,这样就选妃大婚,是否太仓促了些!而且是张皇后与刘昭妃一同*持,还要普选天下良家之女,这可是已经逾越了本朝藩王之制了,虽然信王是皇上在世的唯一一个兄弟,恩宠极隆,可是这样也未免太小题大做了吧!不对,不合情理,温体仁马上警醒过来,不由得想到,皇上至今一无所出,且从去年端午节,游湖划船时不幸落水之后,龙体就一直染疾不见好转,时常抱恙在身,而今信王是皇上还活在人世的唯一的兄弟了,那么皇上亲自下旨,张皇后与刘昭妃一同*持,而且用的还是皇帝选妃普选天下良家之女的规制,并且如此仓促,也就能说得过去了,都说久病难医,看来皇上与张皇后也是在以防万一了,嗯,肯定就是这样,看来我也得要去烧烧信王爷这个冷灶了。这选妃之事我一定得尽快把它办好了,办漂亮了才行,以获取一定的晋升之资。内阁,哼,别人入得我温体仁亦可入得,这信王选妃之事还得再细细安排一番才可。想到这温体仁起身走到门边,对守在门外等待自己的使员道“你速去备轿,准备去宗人府,我去去便来”说完遍走了出去,去从新安排信王选妃,普选天下良家之女的事情去了。

  

  十王府街信王府邸,朱思明坐在自己的书房中不住的提笔沉思,努力的在大脑里回忆着历史上对于明朝灭亡的记载以及后人的各种评论。经过整理后他得出了结论,首先明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崇祯皇帝朱由检身上那重大的性格缺陷,他生性多疑且刻薄寡恩,同时还在登基之初,在成功斥退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的时候,体会到了权利魅力而变的刚愎自用,在他看来臣子为自己做事情是天经地义的,所有的好处都是他自己的,而黑锅却全部交由臣子来担当,在他看来,你作为臣子,你为我做事情可以,可是想要好处却绝对没有,而且出了差错,不管什么情况什么理由,就两字“诛之”结果搞得各个大臣与他离心离德。在李自成围攻京师之前,他本来是想迁往南京的,可是廷议上没有任何一个大臣或者奸臣,肯附和他与反复的恳求他,给他个迁往南京的台阶下。而是想着把他留在京城,当做献给大顺,献给李自成的投名状;其次后金的满清政权,在经历了万历年间的萨尔许之战后,强势崛起于辽东地区,并且对中原之地虎视眈眈,不时的入关劫掠;而国内却因为天灾人祸不断,国库匮乏,官员贪腐成风,赈灾不力,导致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使各地军队疲于奔命四处扑火,不断的消耗着大明王朝所剩不多的力量,最终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明王朝于1644年崩塌离析。

  

  想完这些朱思明提起毛笔在纸上依次往下的写到“性格缺陷、灾祸不断、民变不靖、吏治不清、满清袭扰、财政不足”等字,写完后朱思明看了看后,用毛笔把性格缺陷给划去了,因为现在的朱由检,虽然身体还是同一个身体,可是灵魂却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灵魂了,而是一个叫做朱思明的,来自21世纪的灵魂。

  

  朱思明静看着剩下来的“灾祸不断、民变不靖、吏治不清、满清袭扰、财政不足”这几个字陷入了沉思,虽然他总结出了明代灭亡的原因,可是还得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作为突破口才行,于是他盯着灾祸不断这个词不住的想,对于灾祸他只是知道,一些历史中记载的比较重大的影响较为深远的,如陕西大旱这样的灾祸,但是就算他全部都知道,他现在还不是皇帝也没办法处理,而且就算他已经登基做了皇帝,能做的也只是努力的赈济灾民防止民变而已,朱思明自嘲的一笑想到,自己虽然来自未来,可是自己不是神,有些灾害连21世纪都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更不要说是16世纪的今天了;朱思明摇摇头,提起笔把灾祸不断划去,接着往下看去,民变不靖、吏治不清、满清袭扰、这三个对于现在的朱思明来说也没有什么办法解决,毕竟他还未登基,只是个闲散王爷而已,而且现在是魏忠贤把持着朝政,他不敢也不能去处理,不过除了民变不靖以外,其他两个倒是可以先做些前期的准备,但是得要好好的谋划下才行;于是他把民变不靖用笔划去后,在另外两个词上画了个圈,接着看向了最后一个,也就是财政不足这几个字。俗话说得好,有钱不一定行,但是没钱却是万万不行。财政者,钱也,钱为何物?钱为一切也!何以扩充财政?无非开源与节流也,节流目前朱思明可以不必考虑,因为他现在还不是皇帝,大明王朝的支出也用不着他一个小小的信王来*心,更何况现在一个小小的信王府也花不了他几个钱,所以现在的重点是在于开源。有了钱才好办事情,而且朱思明要做的许多事情都离不开钱的支持的。

  

  明代的藩王,只要不逆谋造反,是可以活的非常滋润的,很多藩王都有着众多的产业与营生,明代在洪武帝初年规定,“凡商税者,三十而取一,过者以违令论”也就是说,明代的商业税是非常低的,而且藩王是不上缴商业税的。

  

  朱思明虽说不是专门经商的商人,不过对于朱思明这个来自21世纪的社会精英来说,这应该是难不倒他的,并且别忘记了,他还有一个作弊神器“手机”呢,上面可是有着详尽图文版的维基百科哦!对于朱思明来说,哪怕他赚了一亿两白银也不用上一分钱的税。不管有多少钱都是他自己的,待他登基后,是可以直接充入他的内帑的。于是想通这些关节的朱思明用毛笔,在纸上大大的写下了两个字“开源”。

  

  (本章完)

(https://www.biquya.cc/id46492/244883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