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中文网】www.,为您提供高速文字首发。 听老鬼讲完这些之后,我联想到一副熟悉的场景:每次逢年过节的是时候,看到大街上那种舞狮子、舞龙的活动,会不会也是因此受到的影响?起初,我都不明白这种活动的意义,可是听老鬼这么一就似乎受到了某种启发。
于是,我对老鬼说:“嗯,你将的不错。至少把中国关于龙文化的由来,切合实际地讲了出来。”
老鬼听到我对他做出了肯定,就自鸣得意地说:“那是,要将就讲切合实际的。”
说完,老鬼就向老鬼瞥了一眼。
丽莎一听我对老鬼的评价,和老鬼看她的眼神就不愿意了。说:“什么叫‘切合实际’?难道我讲的就不切合实际吗?”
老鬼看她又要跟自己杠上了,就连忙转移话题,他对我说:“东家,别光听我们讲啊,你也讲讲呗。”
既然老鬼这么提了,我也不好推辞,就转脸看向多多。巧的是,多多此时也在看着我,我们对这个话题并不陌生。因为,在不久前,哦不,应该说十多年前,我们就探讨过这个话题,并且意见异常地统一。
不过,我们感兴趣的并非龙本身,而是对它的后代。因为龙是怎么来的,这个已经根本无法考证。可是,它的后代,却是个非常有趣,的话题。
龙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
我和多多两个人相视而笑,都想要让对方去讲。可是,都没有开口。老鬼一看我们的神态,就知道意思了,就说:“哎。你们俩就代表一个意见了,谁来讲都行!”
多多听到老鬼的话,就赞同地了头,对我说:“那你来讲,你是学历史的,讲起来应该比我更专业一。”
既然多多这么说了。我也没有必要再做推辞,就说:“可能要让你们失望了,我要讲的并不是龙本身,而是它的后代。你们愿意不愿意听?”
老鬼听我这么就略有失望地说:“靠,你是不会讲还是不想讲?”
“不会!”我说。
“那行,那就‘龙的儿子’!”老鬼勉为其难地接受了我的话题,说:“有胜于无,说说。以前我也听过。可是还真数不全,今天就当是上一课了。”
听到老鬼这么在一旁的钱成和丽莎也同意地了头。我一看大家都有听的**,也一下来了想要讲解的冲动。就对大伙儿说:“好,那我就给你们侃上一道儿!”
我故意清了清嗓子说:“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所好。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这只是一种说法而已。只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九是个虚数。又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之所以说‘龙生九子’,只是挑比较典型的来说。龙的儿子都不成龙,各有不同。
‘龙生九子’这个说法也是由来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种动物一直没有统一固定的说法。直到明朝,才出现了各种说法。史料记载的如李东阳《怀麓堂集、杨慎《升庵集等等等等。
九个儿子分别为:
老大囚牛,是龙生九子之一。传龙头蛇身的囚牛耳音奇好,能辨万物声音。平生爱好音乐,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遗像。这个装饰现在一直沿用下来,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的形象,称其为‘龙头胡琴’。
这富有音乐天赋的龙子,不仅出现在汉族的胡琴上,还出现在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上。以及藏族、蒙古族的一些琴上,也都有刻着囚牛扬头张口的形象。
老二睚眦yazi),龙身豺首、性格刚烈、好勇擅斗、嗜杀好斗。总是嘴衔宝剑、怒目而视,常见的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以增加自身的强大威力。
俗语说:‘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睚眦便成了克煞一切邪恶的化身。
睚眦好杀戮,所以古人常把它刻在刀剑刃身与手柄接合的吞口处,更增添了慑人的力量。它不仅装饰在沙场名将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仪仗和宫殿守卫者武器上,从而更显得威严庄重。因为帝王们都相信,睚眦能克煞一切邪恶,保护自身的安危。
老三嘲风,不仅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但是嘲风本身却是灾难的集合体。地震,海啸,天炎都是嘲风的力量。
传说嘲风为盘古的心,常用其形状在殿角上作为房角上的嘲风装饰。建筑上,嘲风的安置使整个宫殿的造型既规格严整又富于变化。从而达到庄重与生动的和谐,宏伟与精巧的统一,它使高耸的殿堂平添一层神秘气氛。
老四蒲牢,龙生九子之一。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
传说中的龙生九子的老四,喜欢吼叫,人们就把它安在钟上。据说它是住在海滨的,但却十分怕鲸鱼,一旦鲸鱼发起攻击,它就会吓得乱叫。故人们把木杵造成鲸的形状,以令铜钟格外响亮。
老五狻猊suan’ni),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古书记载是与狮子同类能食虎豹的猛兽,亦是威武百兽率从之意。
老六赑屃bixi),又名龟趺、霸下、填下。貌似龟而好负重,有齿,力大可驮负三山五岳。其背亦负以重物,在多为石碑、石柱之底台及墙头装饰,属灵禽祥兽。李东阳《怀麓堂集中说它为九子之长。
老七狴犴bi’an),又名宪章,传说中的兽名。形似虎,狴犴是老七。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像。
老八负屃fuxi),一般至于碑。负屃似龙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两旁的文龙是其遗像。
我国碑碣的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它们有的造型古朴,碑体细滑、明亮,光可鉴人;有的刻制精致,字字有姿,笔笔生动;也有的是名家诗文石刻,脍炙人口、千古称绝。而负屃十分爱好这种闪耀着艺术光彩的碑文,它甘愿化做图案文龙去衬托这些传世的文学珍品,把碑座装饰得更为典雅秀美。它们互相盘绕着,看去似在慢慢蠕动。和底座的霸下相配在一起,更觉壮观。
老九螭吻鸱尾chiwenchiwei),一般被认为是龙的第九子。喜欢东张西望,经常被安排在建筑物的屋脊上,做张口吞脊状,并有一剑以固定之。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
我一口气将这九种神兽数完,长长的输了一口气。因为每讲一种。我脑海中都会浮现相应的形象。之所以会记忆的这么清晰,也是因为那是有一次和多多一起出去旅游。这一个景里有这些东西的雕刻。那时候,我们还专门用一天的时间来研究彼此的不同。再加之《山海经中亦有详细的记载,更是让我了然在胸。
老鬼说:“等会儿,让我缕缕,有多!”
说完,老鬼便自顾自在那默念着什么。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对我说:“好了,你继续!”
我接着说:“另有出自明朝李东阳《怀麓堂集的排序为:老大赑屃、老二螭吻、老三蒲牢、老四狴犴、老五饕餮taotie)、老六蚣蝮baxia)、老七睚眦、老八狻猊、老九椒图。
这里,有几种是和前者一样,只不过排行顺序不一样。但那不是重,重是几种没有见过的东西。就比如:饕餮ongfu)、椒图。
饕餮,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古代青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叫做饕餮纹。传说也是龙生九子之一。‘饕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最大特就是能吃!这和老鬼很像。”
老鬼听我就此踩他,立刻还击道:“去你大爷的!”
我没有理会他,继续说道:“饕餮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活活被撑死。因此,它也是‘贪欲’的象征。
蚣蝮gongfu),相传是龙生九子之一,生性好水。位于桥边的最喜欢水,常饰于石桥栏杆端。被雕成桥柱、建筑上滴水的兽形,是古桥的守护神。在很多桥梁上都雕有趴蝮,造型非常优美。
椒图,龙生九子中最的儿子,俗称‘老幺’。形状像螺蚌,性好闭。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一般古代铺首衔环的,就是其形象。
除此之外,还有的说法还把螭、麒麟、朝天吼犼)、貔貅也列入龙子之一。
螭chi),或称‘螭首’。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一种没有角的龙。古建筑或器物、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作装饰嘴大,肚子能容纳很多水。在建筑中多用于排水口的装饰,称为‘螭首散水’。有说是‘龙属’、‘龙子’或‘雌龙’,即母龙。其祖先为‘山林异气所生’,色黄、无角、兽形。
麒麟,亦作‘骐麟’,简称‘麟’。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据说能活两千年。是中国古籍中多有记载,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是神的坐骑,性情温和,不伤人畜,不践踏花草,故古人把麒麟称为‘仁兽﹑瑞兽’。
雄性称麒,雌性称麟,合称‘麒麟’。它是吉祥神兽,象征太平、长寿。麒麟和貔貅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民俗礼仪中,制成各种饰物和摆件用于佩戴和安置家中,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
麒麟是龙头,马身,牛尾,鱼鳞。麒有独角,麟无角,口能吐火,声音如雷。它的综合面不及龙、凤那么广泛,不过名气也不算。中国古代用麒麟象征祥瑞。相传只在太平盛世,或世有圣人时此兽才会出现,亦作骐驎。
民间有‘麒麟送子’之传说麒麟会给人们带来儿子,使家族兴旺。传说中孔子的母亲生孔子前曾有麒麟现身。明朝时郑和的船队航行到东非,曾带两只长颈鹿回到北京,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麒麟。明成祖以此祥瑞之兆,来表明自己施政的伟大。
犼hou),俗称为‘望天吼或朝天吼’。传说是龙王的儿子,有守望习惯。形如兔,两耳尖长,仅长尺余。但人们一般叫它‘石狮’,常立于华表和房。华表柱之蹬龙即朝天吼)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
貔貅拼音:pixiu又名天禄:
龙头、马身、麟脚,形状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传说中的一种凶猛的瑞兽,来历说法不一。中国传统是有‘貔貅’的习俗,和龙狮一样,有将这地方的邪气赶走、带来欢乐及好运的作用。
貔貅凶猛威武,喜吸食魔怪的精血,并转化为财富,它在天上负责的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能吞万物而从不泄,故有纳食四方之财的寓意。且护主心特别强,有招财纳福、镇宅避邪作用。
也有一种说法它是龙的第九个儿子,古时候人们常也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传说貔貅触犯天条,玉皇大帝罚他只以四面八方之财为食,吞万物而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现在很多中国人配戴貔貅的玉制品,也正是因为如此。
因此,民间一般用麒麟主太平长寿,用貔貅来主招财、镇宅、辟邪。”
我说的口干舌燥,终于是将要讲的都讲完了。
老鬼听到此处,连忙伸手摸了摸自己脖子上挂的玉貔貅,说:“貔貅啊貔貅,你一定要给我辟邪,帮我纳食四方之财,让我成为大富豪啊!”未完待续。。
(https://www.biquya.cc/id46453/278638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