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十四章金城疑云(下)
至于撤回河曲地区,对滇吾来说,也是下下之策。句就种已经在陇西生活了近百年,生活方式早就从游牧转变成了半耕半牧,而撤回河曲地区,则意味着句就种要重新以游牧为生,这中间由生活方式的转变而带来的阵痛,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消除和适应的。
况且,河曲地区如今乃是烧当羌的地盘,就算句就种能适应生活方式的转变,返回河曲,也将意味着要与烧当羌抢夺地盘。显然,以句就种的实力,恐怕只有被烧当羌吞并这一种下场。
除此之外,摆在滇吾面前的,似乎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向大汉投诚——注意,是投诚,而不是投降,投降带有被迫无奈,走投无路的意味,而投诚则更为主动和体面。
然而,后世有一句话,叫“卖国无门”,足见,投诚也是要有门路的。对于滇吾而言,向大汉投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有些难。如何才能保证自己的部族在投诚之后的安全和利益,这才是滇吾犯难的地方,毕竟,大汉朝廷的信誉,在羌人当中并不怎么好,万一投诚后被朝廷秋后算账怎么办?
因此,滇吾这才来找盖勋,想从盖勋这里探一探口风,谈一谈条件。
“先生,我本无叛汉之心,只不过是被泠征逼迫,不得已才如此罢了。如今我虽有归降之意,又恐朝廷怪罪……”滇吾支支吾吾的说道。不过,他的话语虽然有些支吾,双眼却炯炯有神的盯着盖勋,细心留神着盖勋的反映。
“没错,你接受了扶羌将军的伪职,身为叛军的副帅,朝廷又岂能轻饶了你?不过,若是你能为朝廷立下大功的话,到时候将功赎罪,说不定非但无过,而且还有重赏。”盖勋悠然道。
“先生可是想要这座允吾城?”滇吾立刻明白了盖勋的意思,不过,在答应之前,他还得要得到盖勋的称喏才行。
“先生,想要我献上允吾,却也不难。只不过,我还有两个难出,希望先生能帮我参谋一二。”
“滇吾大人请讲。”
“在下虽有将功赎罪之心,奈何天威难测,实非我等化外之民可以妄自揣度,若是日后朝廷旧事重提,怪罪于我,又当如何?此其一也。允吾城中,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以我一人之力,恐怕无法掌控全城,此其二也。这两个难处该如何应对,还望先生教我。”
盖勋闻言,捻须不语,半晌,他才长叹一声,道:“滇吾大人,你乃至诚之人,我也不忍欺瞒你。我不过是区区一个汉阳长史罢了,的确没法向你做出太多的承诺,确保句就部的安全。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证,无论何时,只要我盖勋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坐视句就部蒙冤受难。若是最终没法替句就部洗刷冤屈的话,我盖勋愿以死谢罪!”
滇吾听了,默默的点了点头,虽然盖勋没法做出太多的称喏,但是滇吾很清楚,称喏虽然有限,但盖勋绝对会信守诺言,比那些做出承诺时大言不惭,兑现承诺时推三阻四的人,要可信得多了。
“至于第二点嘛。”盖勋拍了拍手,不远处的一棵槐树上,一名男子身手矫捷的从树冠中跳了下来。
滇吾陡然一惊,手已经按上了腰间的佩刀,却听盖勋道:“就让大明来跟你详细说明吧!”滇吾这才稍稍安心。
这名男子,正是当日被阎行“俘虏”的阎亮。战事结束后,阎亮被阎行带回了允吾,关在家中“闭门思过”,没想到,他今天居然出现在了这里。软禁盖勋的院子,可以说是守卫森严,阎亮能够进来,若非是他武艺高强,穿墙入户易如反掌的话,那就只有一种可能——这所院子的守卫,早就被阎氏给买通了。
“滇吾大人,又见面了。”阎亮笑着跟滇吾打起了招呼。
滇吾看到把守在花园四周的士兵,对阎亮竟是视若无睹时,心里顿时明了——果然,守卫早就被阎氏给买通了,阎亮藏在大树上,只不过是在躲避他罢了。
“滇吾大人,家父已经说服了城中的二十七家豪族,愿跟随元固先生一道反正,如今,有了滇吾大人相助,大事可成矣!”阎亮竭力压制着语气当中兴奋。
虽然有所谓的二十七家豪强,但是人力已经被韩约压榨过一次了的允吾豪强,手头已经没有多少家兵可用了。他们起到的作用,更多在于提供人脉情报,粮草军械,以及代表“民心背向”罢了。现在,有了句就部的参与,盖勋等人不但可以轻松拿下允吾城,而且可以在叛军的反攻当中坚守下来,怎叫阎亮不暗自高兴?
“看来先生早就在谋划了。”滇吾感叹道,突然间,他又猛然醒悟了过来:“城中流传的那些谣言,也是先生所为罢?”
“哈哈,滇吾大人果然聪慧,一点就透。”盖勋笑道。
“先生就这么肯定,我会投向你们一方?”滇吾好奇的问道。
“滇吾大人的为人,昔日我在成纪城外,已经有所了解。看得出,滇吾大人并非那种为了一己私欲,而将族人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的人。就算是为了族人的出路着想,滇吾大人也会考虑我的建议的。”盖勋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那若是我不答应呢?”
“若是滇吾大人不答应,那我们最多是继续等待机会罢了。董卓早晚都会出兵金城,到时候滇吾大人肯定要前往令支抵御董卓。一旦滇吾大人离开了允吾,就凭城中王国留下的那一千人马,又怎么能抵挡得住满城军民的合力一击?”
“先生就这么肯定,董卓一定会出兵金城?”
“为什么不呢?凉州的这场盛宴,已经到了尾声,他董卓再不出手,就只能吃点残羹剩饭了!”说到这里,盖勋仿佛想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忍不住开怀大笑起来。
阎亮在一旁也笑了起来:“有了滇吾大人相助,董卓可就真的只能吃点残羹剩饭了!”
没错,一但盖勋夺取了允吾,身处汉阳的叛军,立刻就会陷入分崩离析当中。到时候,能第一时间出兵收拾残局的人,肯定是近在咫尺的傅燮,而非远在姑臧的董卓。就算董卓得到消息后,连夜出兵攻打金城,恐怕金城诸县,早就大开城门,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了,只不过,这个王师将会是傅燮率领的汉军罢了。
“今日听先生一言,令滇吾茅塞顿开!要怎么做,滇吾全凭先生吩咐。”
三日后,滇吾借口犒军,在太守设宴招待允吾城中的大小官员、各家豪强。在宴席上,滇吾掷杯为号,在一旁扮作侍者的阎亮,一刀斩杀了王国留在允吾的心腹部将奢塞。
与此同时,句就部的大军也包围了奢塞的大营,奢塞部下的士兵见状,稍作抵抗之后,便全部弃械投降了。
随后,盖勋以汉阳长史的身份,行金城太守之职,并传檄郡中,劝说诸县反正归汉。
留守榆中成公英,一边闭城自守,一边派人飞骑将这一消息,报告给韩约,希望能赶在消息散播开之前,让韩约能够多一点时间来反应,准备好应对的策略。
接到成公英的报讯之后,韩约立刻意识到,金城叛军的末日已经来临了。允吾陷落,句就部叛变,这意味着,叛军当中的烧当羌、月氏胡诸部,与自己的家乡断绝了联系。而且,允吾的陷落,也将促使董卓出兵金城,抢夺最后的战果。可是,对于董卓来说,远在汉阳的叛军主力,实在是鞭长莫及,他能够下手的,也就只有湟中、河曲、大小榆谷一带的羌胡部落了。
自家老巢受到董卓的威胁,而且还有徐晃等人屠灭先零的事例在前,谁又能保证,董卓不会为了功绩,也对烧当羌和月氏胡族中的老幼妇孺,进行一场大屠杀?
在这种情形之下,烧当羌与月氏胡诸部的首领,肯定会急着带兵返回家乡,而他们一走,羌胡联军还能剩下多少人?只怕就剩下王国这一个光杆司令,和韩约部下的汉人部队了!
“盖勋!只恨我当日一念之仁,没有杀你!”韩约恨恨的骂道。可是,骂有什么用?赶紧想解救的办法才是。一想到自己身上背负着的赏格,韩约就不寒而栗,甚至觉得身边的亲卫都变得不大可靠起来——千户侯,这样的诱惑,又有谁人能够抵挡?
为今之计,只有向朝廷投诚一途。可是,投诚总得要丰厚的见面礼的,否则,两手空空的过去,人家为何要接受你的投诚?拿你的人头去换功名利禄不好么?
北宫玉!韩约首先圈定了第一个人选。作为杀害护羌校尉泠征,挑起凉州羌乱的罪魁祸首,北宫玉是朝廷必欲得之而后快的人物,用他来做见面礼,份量绝对足够。
那王国呢?想到这里,韩约额头的青筋跳了几跳,但是,一咬牙,韩约还是将王国也列为了目标。
原因很简单,王国不仅仅是羌胡联军的盟主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王国自称天平大元帅,私设各级官吏,已经摆出了与大汉分庭抗礼的架势,比起当年自称天子的滇零,也不过略微差了一线罢了。这样的人,朝廷如何能容忍?
确定了目标,就该谋划具体实施的策略了。无论是北宫玉,还是王国,部众的实力都不是韩约可以比拟的,想要取他们的人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若是驱虎吞狼,借刀杀人,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想到这里,韩约嘴角微微上翘,流露出了一个得意的笑容,一个计划,已经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成型。
杀了北宫玉和王国后,又怎么去和朝廷讲和呢?或者说,将北宫玉和王国的脑袋,卖给谁,才能保障他韩遂的切身利益?
买主无非是三个人,行金城太守盖勋,凉州刺史董卓,以及护羌校尉傅燮。至于车骑将军张温,虽然也是一个不错的买主,但他距离得太远,韩约想联系都一时半会联系不上。
盖勋首先被韩约否决,不过是以郡长史行金城太守之职罢了,对于凉州的军政事务,盖勋根本没有参与决策的权力,又如何能够做主赦免韩约的罪行?
何况,韩约的野心,可远不止被朝廷赦免这么简单。身为帅府司马,身为王国的首席军师,韩约手中掌握着极大的权力,远超他担任凉州从事的时候。尝到了权力的滋味之后,韩约又如何甘心将其彻底舍弃?
说白了,韩约其实是想搞“招安”,让朝廷以高官厚禄,来换取他的归降。想一想《水浒传》中,宋廷为了招安梁山好汉,竟然派出了太尉一级的高官,就可以知道,韩约提出的条件,绝非盖勋可以做主答应的。
那么傅燮呢?身为护羌校尉,“平定羌乱”正是他的本职,因此,傅燮有足够的权力,来与韩约达成某些协议。但问题是,像傅燮这样的正直之人,会答允韩约提出的那些非份条件吗?最多也就是赦免韩约的罪行罢了。
一路排除下来,人选就剩了下一个董卓。韩约细细一盘算,越来越觉得董卓才是最佳的人选。
首先,董卓与傅燮之间有矛盾。董卓一直想在战功上压傅燮一头,甚至不惜采用坐山观虎斗的策略。可惜,阴差阳错,董卓的观望,反而让他失去了立功的绝佳时机。因此,眼下的董卓,最需要的就是一场大功。只要韩约手里握着北宫玉和王国的人头,还怕董卓不会答应他提出的条件吗?
其次,董卓是私心很重的人。在董卓的心目当中,根本没有忠于大汉这一条,一切都以他的个人利益为先。只有这样的人,才会答应韩约提出的非份条件,反正牺牲的是国家利益,换来的是自己的功名,何乐而不为?
最后,董卓与董太后关系密切,这在凉州官场上并不是什么秘闻。有了这层关系,董卓在凉州军政事务方面的意见,肯定要比傅燮更有份量,也更容易在朝廷那里通过。
想清楚了这一点后,韩约立刻致信成公英,请他亲自火速赶往武威姑臧,面见董卓,转达自己的意思。
派出信使之后,韩约这才来到王国的营帐当中,将允吾失陷的消息,告诉了王国。
王国闻此噩耗。如遭雷殛。气恼至极的王国一把掀翻了几案,连声骂着“该死”,也不知道他到底是说什么人“该死”——盖勋?滇吾?允吾的豪族?亦或是韩约这个没有替他谋划周全的军师?
韩约在一旁假惺惺的劝说王国,千万不可自乱阵脚,免得被他人所乘。
经韩约这么一提醒,王国也立刻醒悟了过来——消息一旦传出,军中肯定会大乱,到时候,有人急着带兵回家还好说,就怕有人会生出不轨之心,想拿自己的人头去跟汉军交还一条生路。
“文约先生,依你之见,我军该采取什么对策?”王国目光闪动,眼中暗含杀机,他向韩遂问策,一来是眼下的确需要韩约帮他出谋划策,二来,则是乘机测试韩约的忠心,若是韩约信口敷衍,王国就算不当场下杀手,也绝对会把韩约列为最主要的防备对象。
“大帅,以属下之见,只有与汉廷讲和一途了。”韩约答道。
“哼,讲和,我倒是想,可汉廷会答应吗?”王国心中颇为不满,语气也变得不和善起来。
“空着手去讲和,汉廷自然不会答应。”说到这里,韩约压低了声音,凑到了王国的身边,道:“若是拿北宫玉的人头去讲和,汉廷定会答应。”
“哦?何以见得?”王国反问道。
“大帅,当初杀泠征的,是北宫玉,率先竖起反旗的,也是北宫玉,在朝廷眼里,北宫玉才是凉州之乱的罪魁祸首。大帅若是拿北宫玉的脑袋,向朝廷表示和谈、归顺的诚意的话,朝廷肯定会接受的。”韩约巧言蛊惑道。
王国思虑了半晌,这才接着问道:“北宫玉部下有数千精骑,又有月氏胡诸部在背后支持,哪有那么容易杀掉。”
韩约心中暗喜,王国这么问,就代表他已经入彀了。
“大帅,此事易尔。诸部大人不是一直叫嚷着要退回金城吗?遂了他们的心愿便是。大帅可以回师金城为名,率军先返回勇士,与北宫玉汇合。然后随便设一个鸿门宴,便可以在席间要了北宫玉的性命。至于北宫玉部下的义从胡,有大军从旁威慑,他们又怎敢轻举妄动?月氏胡诸部大人那里,自有属下前去劝说。属下预计,等我军撤到勇士的时候,允吾陷落的消息,大概也就传播开来了。到时候,以与朝廷和谈作为筹码,不愁月氏胡诸部不支持我们。”
王国闻言,这才杀意略敛,对韩约道:“既如此,那就有劳先生了。一切都按先生所言去办,明日,我们拔营返回金城!”
羌胡诸部的首领接到返回金城的命令后,不疑有他,一个个兴高采烈的准备行装去了。他们都不知道,凉州的战局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而王国所不知道的是,榆林的守将成公英,在收到韩约的密信后,也悄悄的离开了金城,直奔武威而去。
(https://www.biquya.cc/id46372/255684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