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龙蜂战族 > 17百年一饱饭

?

  

  闲聊几句送走左马。

  下午三点运输小分队到了。

  玉米销售红火,运输小队回去传达好消息后,整个黄崖村都沸腾了,不论老少,只要能扛得动能走山路的全都扛着玉米来了。数一数这一次来了一百人之多,整整带来了二千斤玉米,共六千个。

  “村里还有电吗”野风随便问一个村民。

  “有啊,天天都开着电炉”那个村民说。

  野风也放心了,蜂巢电以250千瓦的电能持久输出五天,好象不会枯竭似的。

  有了上次吓跑顾客的经验,黄禄把他们全安排在山谷的小溪里挖坑,不准上公路。

  挖坑干嘛?野风奇怪。

  看着谷底站在冰冷的溪水里正热火朝天挖坑的村民,黄禄说:“请司机顺路帮买了一百个热得快。在谷下建一个浴池,免费洗热水澡”

  野风哑然,群众的智慧果然是无穷的,竟然想出这个方法。

  “野干部,我们把溪水挖深,做成一个长三米,宽三米,深一米的大澡池,把一百个热得快埋在水底,就是一个大大的热水池,司机长途跋涉,洗个热水澡很舒服啊”黄归说,是他想出的这个办法:“野干部,你看这个可行不?”

  “好”野风竖起大拇指。不怕贫穷,就怕不开窍,黄崖村村民在玉米喜人的销量刺激下开始开窍了,自已开动脑筋想办法,不用再等着野风的指示。只要发动了群众的力量,脱贫大有可能。

  “呵呵”黄归得到野风的赞许,露出一口黄牙高兴的笑了。

  “我想到一个办法,也是免费的”有个青轻姑娘怯怯的说,她是销售小组的,叫黄月,十八岁,黑瘦,但五官却很标致,如果营养跟得上,定是个祸国殃民的美人。

  “说”野风鼓励的望着她。

  “很多车子到这里都很脏了,我们人多,顺手就给洗洗车不是很好么”黄月得到鼓励,略带羞涩,眨着清澈如泉的大眼睛说道。

  “好”野风赞道:“是个好方法。我们这个销售点服务功能很多,到时还可以开展很多销售,只要服务做好了,生意才能长久”

  安排人装上水泵,清洌的溪水抽上来,用水方便多了。

  傍晚八点钟,浴池挖好,通上电,一百个二千瓦的热得快极为给力,不到一小时整个浴池热气腾腾,白雾弥漫,刚一靠近就觉得暖洋洋,在这个寒风的初冬里温暖异常。

  架着一盏大灯,又修一条简易的石台路从公路通到浴室里。

  几大桶玉米煮起来,等着顾客上门。

  在山谷里又建了两个窝棚,搭起一个厨房,野风突然闻到一种久违的米饭的清香。来到黄崖村好多天了,从来没吃过米饭。

  “米饭,是米饭啊”野风失声惊叫。这种味道才是富足的味道啊。

  “开饭了,开饭了,今天吃米饭,管够任吃”一个村民扯着嗓子高喊。

  已经干完活儿都在等着吃饭的村民一听道这话,全都象饿狼似的呼拉拉的冲到厨房。

  吃米饭是件天大的事,黄崖村一年到头也很少能吃到米饭。

  大米也是黄禄叫过路的司机顺带买来的,一共一千斤上等大米。厨房的十个大木桶煮了一百斤,人人用树叶盛着米饭,站着坐着香香喷喷的埋头狼吞虎咽啃起来。没有菜,没有盐,就这样干吃。

  黄崖村穷到底,过春节有些人家就拿米饭当菜吃的,没有菜没有盐,他们一样吃得香喷喷。

  吃得木桶底朝天,肚子滚圆,每个人露出满足的笑颜。

  “头一次能这么敞开的吃米饭”有个村民打着饱嗝满足的说道。

  “我吃了三斤,可惜太饱了,不然还想吃”

  饿得太久,突然一餐香喷喷的大米出现在面前,这些村民呸能吃,几乎每人吃了三斤米饭,野风乍舌,这个饭量能吓死人。

  黄月红扑扑的脸,嘴角还挂着一粒米,她望着野风,象是在看着一个神。长到十八岁,吃米饭的日子屈指可数,而且还都是劣质便宜的陈米,这一餐软糯清香的优等大米还是头一次吃,还吃了个够。

  “这是第一餐,以后每个人都可以天天吃米饭,天天吃肉”野风也吃了饭鼓动人心道。

  “野干部说了,以后天天有肉吃”人人都吃上大米,黄禄腰杆子硬起来,说的话开始有人认真听了。

  “村长村长”留守玉米摊的黄归连滚带爬的跑过来,脸上被惊喜吓得变了形。

  “怎么了?”黄禄扯开嗓门问,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他这个村长底气也很足了。

  “一千个玉米,有个老板要一千个玉米。要生的,不要熟的。五千块啊,五千块”黄归激动得有点语无伦次。

  正在吃饭的村民暴棚了,五千块钱,那是天大的一笔巨款,人人倒吸一口冷气,不敢相信的看着村长。运输小组的回去说玉米很好卖,但他们没看到,还真不知好卖是什么个概念,如今一下就五千块的超级大生意上门,个个都惊呆了。

  一次买一千个玉米,这是大手笔,野风让黄归带去和那老板聊聊。

  走到玉米摊时,销售小组指着下面的热水池说:“我们说免费泡澡,老板就自已下去了”

  野风和黄归下到溪底,在热水池里一个中约四十多岁的白净中年人正在池里畅美的游着。

  “你们这个不错啊,竟然有温泉”那个老板看到黄归过来,舒服的躺在水面上,被热乎乎的热水泡得皮红毛亮:“大冷天的,泡个温泉真是舒坦”

  “这是热水”黄归说。

  “呵呵”那个老板摇摇头笑了,一副你不懂的样子:“老乡,从地下冒出来的热水就叫温泉”。也难怪,黄归看上去就土老帽一个,不认识温泉,把温泉当热水那是再正常不过。

  “有这个温泉,这里搞旅游开发就有价值了”老板拍着水面舒坦极了的样子,池子里雾气蒸腾,几乎把他淹没。

  “老板,一次拿这么多玉米不会是自已吃吧”野风蹲在池边,和蔼的笑道问道。

  “榨玉米汁,我开了个甜品连锁店,有三十个门店”那老板也干脆,直接说道:“你们的玉米不错,味道很特别,榨的玉米汁非常好喝”

  “我们的玉米种在山上,在雾中生长,不放农药化肥纯生态的,产量很少,卖一个少一个,所以稍微贵一些”野风说。

  “哦。也难怪,味道好当然是纯生态的”那老板道。

  “按我们现在每天的销量,最多只能卖一个月就要卖光”野风说:“如果再来多几个您这样的老板,可能不出三天全村的玉米就要卖光”

  那老板一窜了起来道:“好好,别说了,再要一千个”

  黄归再次惊掉眼珠子,一张口又要了一千个,什么人这么有钱。这个人花一万块钱买玉米是不是有病啊。

  野风扯着嗓子对着山坡上高喊:“上面的,再加一千个玉米”

  山上沉默了一会,野风估计那不是沉默,而是被吓傻了。过一会山上传来上百人崩山裂地般的怒吼:“再加一千个”

  上百人的齐声怒吼,轰隆隆的山谷回音震得老板心有感慨道:“你们卖玉米的热情很高嘛,对工作充满激.情,我那帮员工有你们一半的热情就不错了”

  野风白了他一眼,那能比吗。你的员工卖玉米汁是工作,黄崖村卖的不是玉米,是希望。

  第二天一早,上百个衣衫褴褛的山民在公路上排成一队,很多人连鞋也没有,在山区早晨的寒风里瑟瑟发抖,但个个精彩飞扬,掩示不住的狂喜。旁边,连夜采购来的三千斤大米一袋袋堆得山一样高。

  还有一百斤腊肉滴着黄烂烂的油。

  十个大木桶里煮了大桶大桶的白花花的米饭,还蒸着一百条滴着油花的喷香无比的腊肠。等会他们就要出发回村背玉米,这些米饭和腊肠是他们的早餐。那是腊肠啊,平时春节都难得一吃的腊肠现在就摆在面前,那是梦吗。早餐吃米饭和腊肠,在旧社会地主家也未必能吃起。

  黄军亲带队,他面色凝重站在队伍前面,听着野风讲话。

  “黄崖村全村总动员,打一场玉米运输的攻坚战”野风站在高处激昂道。

  这两天的销售,玉米项目的瓶颈在于运输。

  “马上回去认真统计玉米数量,玉米列为黄崖村脱贫项目的战略物资,严禁私自吃玉米,否则村规处理”

  “不吃玉米吃什么啊?”有人问道。

  “那你不会吃大米吗?”有人反驳道,立刻引来一片会心的哄堂大笑。不吃玉米而天天吃大米,这是黄崖村人几代人的梦想。

  真是翻了天,自从野干部来了后,不但全村搬回暖和的岩洞,还用上了电,更是以前吃到吐的玉米这会不但不用再吃,还有天天大米饭吃得肚皮滚圆。

  众人没听清楚野风后面的长篇大论大讲扶贫的义意,一个个盯着那米饭那腊肠流口水。

  “好了,我就说这么多。下面吃饭,米饭放开吃,腊肠每人一条。这些大米和腊肉背回村,每户分六十斤大米两斤腊肉,让全村过个玉米节”

  野风手一挥,一百个村民立刻抢开了吃,边吃边流着眼泪,那激动。

  “老六,你别哭,背回去了,你家老婆孩子都有米饭有肉吃”

  “以后如果能天天吃肉,我在家烧香供着野干部神相”

  野风眼睁睁的看着每人又吃了三斤米饭,还意犹未尽似的。

  这个饭量似乎有点不正常啊。如果一个壮小伙一餐吃三斤大米勉强可以接受,但那几个小姑娘狼吞虎咽也吃了三斤,这怎么解释呢。

  吃饱了饭,黄军带头,背起一袋米义无反顾钻进深山。

(https://www.biquya.cc/id46159/241272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