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龙蜂战族 > 6诡异电能

?

  

  任大江一走,岩桃镇党委立刻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不知道要研究什么东西。

  野风属于官场临时工,属于官场食物链最底端的存在,自然没有资格去开会,他走出镇府大门在街上转了两圈,街上已经传开,一时之间“不会去吃肉吗”不绝于耳。

  一个老村长仰天长叹:“党啊,我交了二十年党费,你为什么派了这个疯子来祸害我们岩桃镇呀”

  野风再次擦擦冷汗,真他妈的差点就被疯子咬一口。任大江是疯子,但好歹也是县委书记吧,如果他真要弄你,还真有没办法。一时之间野风对任大江的来历也极为感兴趣,这样一个疯子竟然通过重重审核混进党的领导干部队伍中去,他倒底有什么背井。

  在街上转了一圈,买了一个12V的蓄电池和几个小灯泡,他是文明人,没有电灯的生活实在不习惯。这个蓄电池能提供大约五十小时的照明用电。村里不通电。充电是个问题,如果电量用完了只有拿到镇上才能充电。

  月上稍头时,夜有些凉了。山里安静如极,静得如同那时。

  野风站在一处高崖上,千里神瞳展开,尽情饱览月光下的美景,数公里内一草一树清晰异常,他看到了夜的世界,梦的喃呢。

  “大约只能看到十公里,再远就看不清了”野风使劲睁着眼想要看得更远,但总看不清。

  展开纵身术,跃下悬崖,轻盈如夜蜂,脚尖点在树叶上又拔高数米,向前奔行数米远,几个跳跃就跨过山谷,十几分后轻松回到村里。

  回到村长家,村长、黄归他们四个人在村长家里聊着天,抽着旱烟在等他回来。

  聊一会镇上的事,他没有说任大江的事情,怕吓坏这群老农。

  啃了三个玉米棒,喝了一碗山泉水,野风擦擦嘴,把新买的蓄电池接上节能灯,顿时破败的小茅屋亮堂堂起来,比昏暗的煤油灯亮堂多了。

  “还是电灯好,不晃眼,不怕风,又方便”黄禄看着电灯感慨道。

  黄崖村也曾经规划要通电,但还是因为条件恶劣难以实现,加上人口少,经济成本不划算,最后不了了之。

  黄山被吸引过来,围着节能灯看看摸摸,邻居的小孩也跑过来看新鲜。

  “野干部”黄山靠近野风,怯生生,小声道:“黄财有个收录机,我们可以用这个电池去听歌吗”

  在门外,三个和他一样大的小孩探头探脑渴望的望着野风。

  “小孩子走开”黄禄一巴掌敲在黄山头上骂道“电池多贵,玩坏还得了?”

  野风笑道:“拿去吧”

  黄山和门外的少年一起欢呼,黄山抱着电池兴高采烈和他的伙伴跑了出去。

  “那个录音机是以前一个扶贫志愿者留下的,还有一个蓄电池,也早坏了”黄禄说。

  不多一会,屋外传来激烈的摇滚音乐。安静的山村里,格外刺耳。

  “兔仔子,这什么歌乱七八糟”黄禄又一声骂。

  野风笑眯眯,合着节凑还摇了一下头,“呵呵,小孩就喜欢这种歌,我以前也这样”

  “黄山,你们小声点,鬼都让你吵醒”黄禄吼着一声。

  野风对着煤油灯点上一支烟,吸了一口才说道:“村长,天气要冷了,我看崖上有岩洞为什么不搬进去住,岩洞要暖和多了”

  “解放几十年了还住岩洞,领导说丢脸,不让住,盖了茅屋让我们搬出来的,凡是搬出来的每户给了一百块”

  “乱弹琴”野风顿时怒火烧天,某些领导真是蠢驴。村民也太纯朴了,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搬回去吧,这事我做主了”野风道,住这种四处漏风冷得要命的茅屋就是新社会?

  “行,我们听野干部的。野干部还是第一个叫我们搬回去的干部呢”

  “以前那些下来的干部只会叫我们服从领导安排,安排来安排去,更穷”

  最近的岩洞离村子不过二三十米,那些岩洞里有些是天然形成的,有些是经过村民世代挖掘形成的,近一百个岩洞象一个个巢穴分散在断肠崖上。很象电影“指环王”里精灵人的居所,早上起雾时,如同居住在雾中,婉如人间仙境。

  这边正商量着搬家的事,那边的收录机突然发出一声极为刺耳的“噶——”的一声,随后摇滚乐噶然而止。

  “这小子,真弄坏了”。黄禄站起来,随手操起一根棍子怒道,就要走出去,野风一把拉住他:“村长,不就一个电池吗,小孩子不懂事,没关系”

  没一会,黄山苦着脸,拿着那个电池和一个烧得发黑的录音机怯生生进来。

  “野干部”黄山吓着要就哭出来:“录音机突然烧起来,就变成这样了”他把电池和录音机一起放在桌子上。

  “录音机坏了,电池没事”野风检查了一下安慰黄山:“电池过量放电,现在没有电了,改天拿到镇上充电就行,没事没事”

  “滚”黄禄见野风没什么,挥挥棍子赶走黄山。

  黄禄又道歉几次,搞得野风很尴尬连忙结束会议,再开会下去,一晚上都是黄禄的道歉,那不要郁闷死人啊。一个电池而已,几十块钱,野风虽然也穷但也不缺这几十块。

  回到自已的小屋,野风摆弄着蓄电池,确定真是没电了。将电池和电灯随手放在床头,又拿出那块蜂巢观看研究。

  真不知这蜂巢是什么材质,象玉但又不是玉,五百年的蜂巢必不是凡品,但有什么用呢。

  不知不觉中野风睡着了,手一歪,蜂巢滑落手中,搭在电灯上……

  半夜,夜更深人更静,安静的山村里,野风甚到听到邻居家打酣声。

  野风被一阵刺眼的灯光闹醒,好象有人拿着一个灯泡在他面前晃似的。

  他睁开眼,看到床旁边的地上那个节能灯正亮着。

  “怎么亮了?”野风翻身起来,眯着眼看着那盏明亮亮的节能灯。电池里的电已经耗尽,不可能再点亮这盏灯。

  眼光一扫之下,电灯上的电线并没有接到电池上。

  野风心里一奇:“怪事,没接到电池上电灯怎么能亮?”

  他顺着电线看下来,看到两根电线都触到那块蜂巢上。石山里十月的天,早晚温差大,四处透风的茅屋里,四处都结着一层露水,那块蜂巢里也积了浅浅的一阵露水,两根电线就是触到两个了蜂房的露水中。

  野风好奇的凑上去认真看,真的是电灯的正负两条线都接到了两个蜂房里,他心里啼咕着:“这样也能发电?”

  他知道这是生物电能。自然界中有时会有奇异的发电现象,特殊的场合下,某些物质能发出电。

  以前上中学时物理老师做过苹果发电的试验,在个几个苹果插上电极串连起来能亮点一个小小的电筒灯泡。这些是生物电现象,但是都不持久,电能也不大,没有实用价值。也就做为一种奇异的自然现象供科学家闲聊。

  所以眼前蜂巢让节能灯点亮野风也没太当回事,这不过一个奇异的自然放电现象,当成稀奇事看看也就罢了。

  把两条电线拿下,节能灯灭,再次插进蜂巢的水里,节能灯又亮了。

  “有意思,能点亮十瓦的节能灯,电量还是挺足的”野风笑笑,看看手表将近四点了,还得再睡一觉,明天要帮村民搬家。

  好奇心上来,倒要看看电灯能亮多久。估计最多能亮一个小时,他也没当一回事,让电灯这么亮着,倒头又睡了。

  好好睡了一觉,早上起来时已经是七点,天还有点微暗,但是房里却明亮亮,不用看就知道那盏节能灯还在亮着。

  野风翻身起床,看到节能灯还在顽强的亮着。

  “还真能顽强啊,这一晚了还亮着”野风有点奇怪了。

  “不信能亮一天”出门洗脸,嘀咕了一下。

  和村长吃了早餐,便一起挨家挨户做工作,让村民自愿搬回岩洞里。听说搬回岩洞不扣扶贫款,村民立刻沸腾了,住在新农村的茅屋里又冷又潮,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跟本不是人住的地方,远没岩洞舒服。

  很快,所有村民全都行动起来,几乎是急不可待似的搬回他们原来在岩洞里的家。做为全国特困村之一,黄崖村村民的家当简简单单,稍微象样点的家俱便是一张床,很多人家只有一张床,小孩直接睡在石头垒的床上,上面铺着玉米叶,再盖一张薄薄的床单。

  村长黄禄家也好不到哪里,野风帮着黄禄搬家,一张床两块床板,一个锅,一张桌子,十个碗,八张小板凳,一张破棉,三张被单,几件破衣服便是全部家当。还有几把锄头几把铲,七八个萝筐,几百斤玉米一堆红薯。就这点家当,最多一个小时能搬完。

  村长原来有两个儿子,十年前去一个采药摔死了大儿子,还剩小儿子黄山。村长家的岩洞也在断肠崖下,野风曾去过,原来是一个天然岩洞,经过村长家几代的开掘,也掘出个一百平米的三房两厅,虽然岩洞里采光通风不太好,可是在农村人家谁在乎通风采光呢,只要暖和不漏雨就是好房子。

  整个村子都沸腾了,村民大呼小叫着,三三两两的忙着搬家,热闹异常。

  三两下搬了村长家,野风自已开始搬家,他早就看好一个小岩洞,三十年前住着一户人家,后来他们花了三十年掘了个大岩洞这个岩洞便废弃了。

  回到村长茅屋里,那盏节能灯竟然还在亮着。

  “还真行啊,亮了大半天,电力够猛”野风望了一下也没太在意,忙着收拾东西。

  一阵忙活,帮着村里几户特困人家搬了东西,一忙忙到天蒙蒙黑,在村长家吃了饭,野风回到他的小岩洞里。这个岩洞在断肠崖边上,离最近的一户人家有五十米,倒也是一个安静没人打扰的地方。

  还没进洞,离洞口十米便看到洞里透着白亮亮的灯光,那是节能灯。

  野风不由吃惊了一下,还真能亮啊,这差不多一整天的时间。

  好象是听到野风走路的声音,洞口冒出三个小孩,黄山也在里面。

  “野干部你的电池修好了?”黄山小声问。他没有上过学,勉强能写自已的名字,最远的地方就去了镇上三五次,电是什么原理对他来说是天方夜潭,看到灯亮着以为是电池修好了。

  “哦,电池没事。只是摔了一下”野风摆摆手,下意识的觉得这是一个秘密没有说明,就算说了他们也不懂。。

  黄山三个少年松了口气,把电池弄坏了他们一直心惊肉跳,被大人训斥得都不敢回家。

  “进来坐坐”野风招呼几个少年进洞里。所谓的坐,便是直接坐在地上,野风坐在石头凿的床上,铺着厚厚的玉米叶。洞里不透风果然暖和多了,天然岩洞冬暖夏凉,还非常坚固,如果通风采光能搞好,住在岩洞里比住砖房舒服得多。野风小岩洞只有一间房,三十平米宽,也算是非常宽敞了。加上节能灯亮堂堂点着,非常温暖的感觉。

  野风发烟给几个少年,山里小孩小小就吸烟,这也不算带坏未成.年人啊。一支烟点上,几个少年都活跃了,问着许多山外面的问题。

  聊了一会山外的事情,野风问:“岩蜂倒底有多少”。

  这帮少年平时爬山采药是主力,父母一般在家种地偶尔才上山,所以山上的情况有些他们比大人更清楚。

  “一共有十窝。你掉下去的那个地方,那一窝是最老的”黄山说。

  “岩蜂采什么花粉,为什么一百年才成蜜”

  另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黄财,长得瘦瘦高高,穿着一件破旧的军衣,他说:“应该是蚌苔花蜜”

  “不是不是,蚌苔花蜜是用来做蜂窝的,就是那个东西”另一个少年指着放在床头的那个蜂巢说,他叫黄贡。

  黄山想着说:“也不是吧,好几次我见岩蜂采了蚌苔又去采雾苔”

  黄崖村一带的苔藓种类很多,多达三十多种,几乎是一大特色。听着几个少年争来争去,没一个准,但可以肯定岩蜂只采五种苔藓花,分别是蚌苔、雾苔、迎风苔、青螺苔、紫苔,都是好几年才开花一次的品种。雾苔、蚌苔三年开花一次,迎风苔、青螺苔、紫苔更是五年才开花。

  “岩蜂只有在苔藓花开的时候才出来,平时都睡觉,一睡就三年”黄山说。

  “这几种苔藓多吗”野风问。

  “也不多,只有几个地方才有,所以岩蜂很久很久才能酿成蜜。每三年五年才采得一点点苔藓花蜜,要存很久才够”

  聊着聊着,野风不禁再次看到那个蜂巢和节能灯。生物电能是可以放电的,这并不奇怪,但那只是小电量短时间的放电,眼前这个蜂巢电整整持续了十几个小时,引起野风的很大兴趣。

  把电线拿出来,灯灭,再放上去,灯亮,丝毫不象野风所了解的生物电那样生涩迟滞,开开关关玩了一会电灯,野风突发奇想,他一共买三个节能灯,如果全通上电会怎么样,蜂巢有没有这么多电量。

  三两下接上节能灯,同时通上蜂巢电,“哗”的一下,灯光如水倾泻,顿时整个岩洞被灯光塞得满满的,明亮异常。三盏明亮亮的灯照得野风呆若木鸡——还真能点亮啊。

  这完全颠倒了野风对生物电的理解,“倒底是不是我孤陋寡闻,还是怎么的”,野风挠着脑袋想破头,生物电除了电鳗能放出大电量外,还没听说别的什么生物能放出这么多电。而且电鳗的电是瞬间释放出来,难控制难利用,就算可以利用,但也不可能抓一只电鳗来发电点电灯啊,但是岩蜂巢就能。

  “看看能发电多久吧,也许过一会就没有了”野风真的不相信生物电能这么持久的。

  三个少年一旁看着他玩电,兴致勃勃。

  “如果全村都能用电就好了”黄山羡慕的说。

  “总会有的”野风安慰道。

(https://www.biquya.cc/id46159/241271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