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绝世玉皇 > 第0132章 僵而不死,唯有僵尸

?    明月湖地处皋阳平原北部水网最为密集的区域,也是皋阳平原上极其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之一,每日往来客商数以百计,通过明月湖的坊市,几乎养活了皋阳平原西北部近三成以上的稠密人口,乃重点坊市之一。[燃^文^书库][www].[774][buy].[com]

  

      而提到明月湖,就不得不提到明月湖坊市的总领事秦烛秦老先生。

  

      几乎所有来过明月湖的客商、马夫、护卫,都或多或少地听说过一些关于秦烛的传奇事迹。

  

      据说秦烛少年时期原本只是玄武城内一家酒楼的跑堂小二,因天资聪颖,为人刚正,机缘巧合下被青云堡堡主,也就是敖家家主敖泰川一眼相中,从此背井离乡,来到了明月湖坊市开始新的生活。

  

      秦烛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人,而当年的明月湖,也是处境尴尬,一来不受主家青云堡的看重,二来周边还林立着几家归属不同势力的坊市,明争暗斗,手段层出不穷。

  

      任何一个坊市的成功,都离不开客商和百姓的拥戴。

  

      当时的明月湖远不如现在这样声名大振,但自从秦烛来到明月湖任职之后,明月湖的状况就开始逐渐好转。

  

      到了第二年,一场始料未及的天灾降临皋阳平原,连续十七天的倾盆暴雨毁掉了皋阳平原上近七成的草‘药’作物。

  

      又因暴雨过后道路几乎全部被雨水泡烂了,马车几乎无法前行,阻隔了‘药’商们进入平原的道路,使两边的消息传递瞬间陷入断层之中。

  

      当时,几乎被‘逼’上绝路的‘药’农找到了明月湖的几家坊市,一路找来一路哀求,价格一降再降,却始终没人愿意收购这些‘药’农手上眼看着就要全部烂掉的草‘药’。

  

      皋阳平原上百姓们谋生的手段几乎只局限于草‘药’的种植,一旦颗粒无收,就极有可能爆发饥荒,使无数人活活饿死!

  

      但那几家坊市的总领事,却是见死不救,一心只想着主家的利益,置百姓身家‘性’命于不顾,更有甚者,甚至当场打死了好几个长跪不起的‘药’农,随即将坊市的大‘门’轰然关闭!

  

      秦烛在获知此事后,做了一个几乎让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决定。

  

      他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作担保,利用飞鸽传信的方式,将自己的决定告诉了敖家家主敖泰川。

  

      在所有人都捏紧钱袋子,不愿意‘蒙’受明摆着就要亏掉的损失时,秦烛获得了敖泰川的支持,如愿拿到了敖家的金边象牙令牌。

  

      有了令牌在手的秦烛,立刻打出青云堡的旗帜,还在坊市外面竖起了一块巨大的木牌,上面赫然写着十一个醒目的红‘色’大字,“收‘药’材,干湿不限,来者不拒!”

  

      此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就在皋阳平原北部掀起了轩然大‘波’,‘药’农们奔走相告,喜极而泣,而其它坊市的总领事们却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冷冷一笑,点明秦烛这是在自掘坟墓,敖家一定会将他碎尸万段的!

  

      整个北部虽然遭了涝灾,七成眼看就能收获的草‘药’都烂在了地里,但还是有近三成的草‘药’被抢收了回去。

  

      北部的三成草‘药’产量,堆起来绝对是个让人窒息的恐怖数字。

  

      但明月湖坊市的工人们却在秦烛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检查、过秤、登记造册的工作。

  

      秦烛说,因为泥泞路滑,青云堡的现银暂时还没办法送到明月湖来,所以只能先给大家打欠条,只等天气好转,大笔现银被押送到明月湖后,就立刻通知大家过来取银子。

  

      得益于青云堡在皋阳平原上的巨大公信力,几乎所有‘药’农都毫不犹豫地同意了秦烛的结款方式。

  

      很快,明月湖坊市就堆满了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草‘药’,分‘门’别类地堆成了一座座四丈多高的小山包。

  

      正当人们猜测着秦烛接下去会怎么做的时候,秦烛又做了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决定,他居然下令将收集上来的草‘药’全部按照他请人连夜赶工制作出来的晾晒架排列开来,就晾在‘露’天底下!

  

      要知道,当时的天空还飘满了乌云,随时都有可能下雨,一旦这些草‘药’被雨点打湿,只需几个时辰,就会全部报废!

  

      当时坊市的工人们几乎是擦着眼泪将草‘药’摊开的,因为连他们都认为秦烛这一次死定了。

  

      但秦烛赌对了,连续三天‘阴’沉沉的天气过后,第一缕阳光重新照在了皋阳平原上。

  

      被摆放在特制晾晒架上面的草‘药’几乎没有半点损失,又过了四天之后,连续四天的暴晒,已经让大部分草‘药’都完成了脱水的步骤,已经是能够封存入仓的成品了!

  

      这时候,泥浆变硬的道路再次有马车轰隆隆地冲进了明月湖附近的几家坊市。

  

      被暴雨困在玄武城内二十多天的客商们红着眼搜寻着草‘药’的踪迹,却发现那几家常来的坊市,居然连半棵草‘药’都没有!

  

      一场涝灾,毁掉了北部七成以上的草‘药’产出。

  

      但也因此导致草‘药’价格飙升,转眼就翻了好几番!所谓物以稀为贵,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所有草‘药’都被明月湖坊市以白条的形式收走了……这是红着眼,生怕今年收不到草‘药’的客商们打听到的消息。

  

      于是,明月湖坊市一下子就被人挤破了‘门’槛,草‘药’价格一涨再涨,到最后几乎疯魔!

  

      不到三成的草‘药’,硬是卖出了比往年丰收时节全部草‘药’卖出的收入还要多的多的银子!

  

      按说这时候就是秦烛扬眉吐气的时候,可偏偏秦烛在没经过敖家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提高了收购草‘药’的价格。

  

      大笔大笔的现银,被秦烛当场折现了出去。

  

      十两纹银的白条,秦烛给了四十二两纹银,以此类推,‘药’农们惊讶的发现,到手的银子,反而比往年更多了……

  

      等敖家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三十余万两纹银都已经如流水般兑现出去了。

  

      要知道,以当时秦烛和那些‘药’农们签订的协议来看,敖家只需要支付几万两纹银,就能将四十余万两货款揽入囊中!

  

      原本就对秦烛的好运气嫉妒到眼睛发红的那些人,又开始幸灾乐祸了,都以为秦烛这辈子到这里就算是完蛋了。

  

      因为不管是多么大方的主家,都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几十万两纹银被无端端地败掉!

  

      事实也证明敖家确实生气了,没两天就派了一队人马过来,将秦烛带回了青云堡。

  

      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平日里看起来似乎软弱可欺的‘药’农们,这一次的腰杆子却‘挺’得比谁都直。

  

      当时,浩浩‘荡’‘荡’的‘药’农大军背着大包小包徒步赶往青云堡,只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青云堡外面就跪满了替秦烛求情的‘药’农们,他们将那一部分多出来的银子全部倒在了青云堡‘门’外的空地上,银光璀璨如白昼一般!

  

      敖家最终还是放过了秦烛,因为敖泰川说,秦烛亏掉了家里的银子,却挣回了再多银子也买不回来的民心!

  

      后来,有人问秦烛,他当时是不是知道接下去都不会下雨了。

  

      秦烛笑称自己又不是天上的神灵,哪里会知道老天爷还下不下雨了?

  

      于是就又有人问,那他为何当时会如此孤注一掷的做出这种丧心病狂的决定来?

  

      而秦烛的回答,至今还在皋阳平原的北部广为流传。

  

      当时,秦烛回答说,几万两纹银对青云堡而言并不算什么大数目,却能成为‘药’农的救命钱,如果他赌对了,则皆大欢喜,如果赌输了……用他秦烛一条命换回成千上万‘药’农的身家‘性’命,那也绝对值了!

  

      经过那件事情之后,明月湖就只剩下了由秦烛担任总领事的这一家坊市。

  

      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明月湖坊市已经成为皋阳平原上谁也无法忽视的重要集散地之一,地位仅次于青云堡直接管理的飞凤山坊市!

  

      而有关于秦烛的传奇,至今都还在皋阳平原上不断地,反反复复的被人提起。

  

      任何人一提到秦烛的名字,就都会不自觉的竖起一根大拇指,喊一声‘秦老先生仗义’!

  

      对于许多坊市的管理者而言,秦烛之名简直如雷贯耳。

  

      但对于几乎不去坊市,甚至都不了解坊市的赵青山来说,秦烛的名字,也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名字。

  

      所以,在听到秦烛自报家‘门’后,正在马车上琢磨着该怎样做,才能了解法则本源之力的赵青山,也只是撩起了帘子,探出半个脑袋问道:“老人家是在叫贫道吗?”

  

      “正是。”站都站不稳,老态龙钟的秦烛就站在几丈之外,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赵青山看清了秦烛的长相,随即呆了一呆。

  

      眉头直接就皱成了倒八字……

  

      这老人家明明生机已断,为何还能在这里与自己‘交’谈?

  

      再细看,赵青山更加笃定了自己的推断。

  

      秦烛明明已经死透了,额头上连尸斑都已经浮现出来,虽然被老人斑遮掩,却还能看出哪些斑点就是尸斑!

  

      一个已死之人正笑眯眯地望着自己……

  

      赵青山脑子里直接就跳出了八个大字……

  

      僵而不死,唯有僵尸!

  

      只是……僵尸不可能口吐人言,更不可能有生动的表情……

  

      眼中闪过一抹‘精’光,赵青山随即下了马车,朝那秦烛说道:“老人家可否借一步说话?”

  

      “老夫也正有此意……道长若不嫌弃,请随我来。”

(https://www.biquya.cc/id45842/253584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