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瑞娟刚才没被“神体大礼堂”的外形“震撼”到,现在却被那花样种类繁多的浮雕给迷住了。她现在虽说还拿着相机,却连照片都忘记拍了。在旁人眼里,她简直就象发愣一般,正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浮雕在看。
也许是因为刚才已被“震撼”了一次,刘佳倒被没被这些浮雕“惊呆”,而是抱着随意观赏的态度在看。他觉得但凡这些浮雕上的人物,或别的什么生物,总之是刻在这浮雕之上的“活物”类,看起来还真就象是活的东西一般,似乎随时都可能从墙面或柱中跃出来一般。
他现在这么想着:
“这就是所谓的跃跃欲出吧,听是听得多了,见倒真是第一次。感觉好象比电影院里播的立体电影还差了点,立体电影那才真叫活灵活现嘛。”
虽然观点有些许差异,但刘佳和石瑞娟这对小情侣的观点还算保持一致,都属于“赞扬”的范畴之内。而凯丽-休斯的想法,却与“大哥哥大姐姐”两人不一样。
在天才小公主目前的感知里,她总觉得浮雕上的人物正陷身于极端痛苦之中。因为她眼里的这些浮雕无论是人还是兽,都象是被活活浇铸在石墙上的活物一般。
倒不是因为天才小公主的认知与常人有别,也并非她眼中的事物一直如此。虽说不同人体验同一事物后会有不同感受,但这次并非因此。她此刻眼里所见,其实是那些宗教故事里的“罚恶”分支流派。
这“神体大礼堂”外墙上的浮雕,根据其宗教故事内容总共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赏善”,讲述某些死后之所以能进入神国的人,是因为其生前有何功绩。另一部分则是之前那所谓“罚恶”,讲述不敬神的人死后会受到什么惩罚,其细节可不亚于现代恐怖电影。
无论那年月的工匠们是图财,还是觉得做这种工作有助自己死后升入神国,总知当时那些工匠都有在认真劳作。结果无论是哪种分支的故事,其浮雕都显得相当活灵活现。且不说“赏善”,光是“罚恶”浮雕里那些人脸上足够真实的痛苦表情,便令精通“人类心理学”及“人类行为学”的天才小公主此时会有如此想法。
对凯丽-休斯而言,通过表情捕捉对方内心世界几乎是她的本能之一。纵然出现在她眼前的表情“很虚假”,根本不是出现在真正人脸上的表情,她也能从工匠精心撰刻的浮雕人脸上看出相关心理活动。
宗教这种东西,可算是人类存在以来规模最大的骗局了。想让骗局看起来真实可信的基本要素,就是那数量繁多的种种细节。细节越多越详细,在谎言被揭穿以前,这谎言在旁人眼里便越显得可信。
细节再多也罢,假的始终就是假的,谎言重复无数次也不可能变成实话,顶多只能无限接近实话而已!做这类事的人应该尽早收手,越晚越没机会回头!
幸好现在无论王土国还是尼德兰,其主流文化都不再认可“宗教”这种存在。如果不然?社会哪可能得到进步!因为最令撒谎者觉得反感的情况,就是形势越来越不受控制!社会越进步,那谎在大多数人眼里便越显得不可信!
看了那如同活了一般的浮雕,刘佳对这“神体大礼堂”内部的景致充满了期待。因为按照王土国人的生活习俗,“好东西”总是不会轻易展现出来,而是留在“里面”。他觉得既然外边的浮雕已如此精彩,相信建筑内部肯定更具可看性。
他的意识里这么想着,脚步便开始往前方移动。石瑞娟见刘佳往前走,她隐约捉摸到了自己男朋友此刻的想法,便一起跟了过去。
正沉浸在“他人的痛苦”,即“罚恶”浮雕群之中的凯丽-休斯,一开始并没注意到“大哥哥大姐姐”的举动。直到发现刘佳和石瑞娟两人快走进礼堂门口时,小公主她才一下反应过来,赶紧出言制止:
“你们不要进去啦。”
刘佳的反应比石瑞娟快不少,他一听到异姓妹妹这么说,便回身随口反问:
“干嘛?里面在装修吗?所以不方便游客参观么?”
他想到的这类事,连平常不怎么离开海州的他也挺熟悉,毕竟在景区不时会遇到这类事,海州的景区就不少嘛。
石瑞娟没出声,但从她此刻的表情看来,她也有类似的疑问。
“里面早在旧时代就已经毁得差不多了。”
尼德兰小公主语气里的“惋惜”之意非常明显:
“现在除了礼堂地下的旧时代停尸房以外,里面没有任何值得参观的地方了。”
刘佳一听“停尸房”三字,马上便用极夸张的动作“呸”了一口,不过他的嘴里并没飞出唾沫:
“这种地方有什么值得参观啊!”
海州土著在听到这种“不吉利”的字眼时,其中不少人都会做出类似的“唾弃”举动。刘佳这会儿既有点想耍笑的心思,又对妹妹这种回答感到失望,就做出了这种行为来。
听到那三个字,石瑞娟也觉得很是失望。但她还不死心,而是小声向凯丽-休斯说出以下猜测:
“是不是象公共墓园一样能供亲人祭祖呢?”
海州市内现在已没所谓的“宗祠”,取而代之的是位于离市区大约二十公里左右的郊区,在那儿的规模庞大的公共墓园。现在每当海州土著需要祭祀自家先人时,基本都会到这公共墓园去。
刚听到“大姐姐”的提问,小女孩马上摇着头一口否认:
“尼德兰人现在死后大多是烧掉,土葬本来就少之又少。就算有人硬要将遗体留下来,也不可能给他们放到古迹里去吧。这儿供人参观的价值不在停尸房,而在于里面那些起码几千年历史的干尸啦。”
“这居然也可以参观?!”刘佳的眉头马上皱得象便秘多日一般。他总觉得无法接受这种事:
“这分明是对先人遗体的亵渎吧!”
“随大哥哥你怎么说啦。”
天才小公主很“无所谓”地耸耸肩膀:
“反正使用那些身体的原主人早就不在了,留下来的不过是风干肉块。再对这些肉块如何,对原主人也没有任何影响吧。”
由于两国人之间不太一样的价值观,对于“如何处理遗体”这个话题,三个年轻人争执了好一阵子,最后也没达成一致认同的观点。之后一行四人围着“神体大礼堂”外绕行了一圈,然后再沿着人行道往路的东边走去。
在这片“旧时代遗留建筑”的附近,刘佳与石瑞娟两个王土国来客,终于在这安姆城里看到算是极罕见的建筑物--高楼。
如果这会儿在海州,象这些符合现代建筑风格的高楼,倒是一点也不希罕。象这种楼层总数不超过三十,地上总高度不超过百米的现代楼房,在现代海州建筑里根本泛泛无奇。但在这个尼德兰古城里,至少自下飞机以后到目前为止,刘佳和石瑞娟可还没见过一处。
除了之前那“神体大礼堂”以外,他们在安姆城所见其余建筑物之地面以上高度,最多也不会超过五十米。
这几栋“稀罕”的高楼彼此间距极近,楼与楼之间的距离不会超过两米。在刘佳眼里看起来,与海州城中村里最常见的“握手楼”颇有相似感。而石瑞娟则向同行的“临时业余导游”,即凯丽-休斯提问。失业女记者她这会儿感到有点好奇,所以说出与眼前这些高楼有关的问题:
“这几栋楼是不是你家的产业呢?还是什么大人物的产业?至少在这城里象这种水准的楼房已算罕见了。”
天才小女孩回忆了一小会儿,她很快便真心感到“失望”,然后苦着脸回答:
“凯丽也不知道这个答案呢,人家上次来这里的时候,还没有这几栋楼呢。”
她说着扭头看向自己的父亲:
“趴趴,这几栋楼应该不属于休斯家的产业吧?凯丽没在财产汇总里见过喔。”
“这几栋?”
一头散乱红发的巨人,即理查-休斯想都没想便脱口而出:
“肯定不是我的产业,根本没有半点贵族气息嘛。你们看那楼与楼之间离得这么近,如果让我来设计,我肯定会把几栋楼合在一起,然后建一座更高的出来。”
刘佳凑趣般附和了一句:
“没错,起码盖一栋跟刚才那礼堂一般高大豪华的出来。这几栋握手楼看着就不怎么样呀。”
凯丽-休斯的目光焦点忽然消失了好一阵子,因为她在盘算某些事情。她很快便发觉找到自己“能说”的事情了:
“估计是属于同一个本地财主的产业吧,没到过云州或海州那类大城市,审美观的确是比较土一些。不过纯粹只看安姆这一座城市,这几栋楼还算是相当了不起啦。”
她做为一个懂得相当多领域的理论知识的“天才”,当她发现世界上居然还有她自己不懂的知识时,她的反应不外乎就那么两种。她的求知欲目前暂时并不强烈,所以没寻根问底的打算,反而受到了“失落感”的影响。
不过天才小公主转换心情的速度倒也满快。一发现有自己“懂得”的事情,她的心情便随即好转了。
先听到男朋友说“刚才那礼堂”,又听闺蜜说到“在安姆这里”,两句彼此间互有关联的话,令石瑞娟产生了一些联想。加上她在“神体大礼堂”之前已看到好多尼德兰古建筑,受其中再明显不过的宗教意味影响,她向凯丽-休斯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我听你说过,尼德兰这边没有法定宗教啊,为什么这个城市里有这么多宗教风建筑?这算是安姆这个城市的特权,还是尼德兰这边虽然没有法定宗教,却同时也不禁止大多数传教活动呢?”
之前与这新认识不久的闺蜜打交道时,由于凯丽-休斯的异国人身份,石瑞娟曾与这姐妹探讨了好多与尼德兰有关的话题。其中最热门的讨论之一,就与“尼德兰人是否在崇拜某种宗教”有关。
在过去的岁月里,王土国人除了都会祭拜自己的生身祖先以外,多少也有些祭拜“人力不可及之伟力表现”的行为,过去祭拜天地便是最明显的表现。后来由于一部分人刻意为之,原本祭拜大自然伟力的行为,渐渐成了必须祭拜具体某个象征,即所谓的“神仙”。
某些人以“宗教信仰”为借口,来欺诈另外一些人这种行为的本质,不在于那“具体某个象征”,而在于“某些人”自称是“某象征”在世上的代言人。这么一来,“某些人”便可以用该象征的名言,理直气壮地对另一些人进行剥削。
但由于现代王土国人思想比过去相对进步得多,很多现代人都已看透“宗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发自真心的崇拜行为倒是少了许多。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只是觉得内心空虚,才打算找个感情寄托而已。这类现代人见什么拜什么,但每次都是拜过就算完,并不会真心相信那“某个象征”。
当然啦,世间还是有极少数的蠢材,会轻易相信他人编造的谎言,但这数量毕竟较少。想想连明星艺人身边都有追星族,“神仙”感觉起来怎么都更伟大些,自然更有人去追捧啦。
对于这类祭拜行为,尤其是在现代王土国,祭拜“某个象征”已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社会常态,当然那些生活在现代却还如此迷信的蠢材是除外。现代王土国人会认真去祭拜的对象,只有自己的生身长辈或祖先。
但这其实只是表示王土国人对自身基因来源的尊重,而不是什么迷信思想,不能轻易混为一谈。
而据凯丽-休斯所说,尼德兰王国这边反而比“上国”,即王土国更早禁止一切祭拜行为。尼德兰人在这方面比“上国人”,即王土国人极端得多,无论是祭祖还是祭什么在尼德兰都不行。
尼德兰王国一直崇尚个人武力,只要个体战斗力够强的人,都有资格被人崇拜。也许正因此如此,尼德兰这边才不轻易允许出现“祭拜对象”吧。
作为“大部分现代王土国人”之一,石瑞娟自然一点也不迷信。但她对于“尼德兰连祭祖都不许”这种风俗,倒是感到相当不满,所以她才时常与凯丽-休斯讨论这方面的话题。
刘佳对尼德兰人这种风俗也不满意,但他没兴致在这方面多说而已。相对自己的祖先,刘佳认为应该更珍惜现在仍在世亲人之间的感情。
听“大姐姐”提出这样的问题,天才小女孩自然高兴得很,因为她又有堂而皇之的理由可以卖弄学识了嘛。她蹦蹦跳跳地溜到石瑞娟身边,然后兴高采烈地卖弄起她所谓的“常识”来。
值得附带一提的是,对凯丽-休斯而言所谓的“常识”,往往是常人根本不会去了解的,与日常生活根本没多大关系的知识。天才大多如此,类似这种情况,在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分子范围内十分常见,大多发生在一些智商超群且有足够耐心,愿意与常人打交道的天才身上。
以下便是这天才小女孩正昴首挺胸,当时异常得意洋洋地所出说的话:
“旧时代的安姆被人们称为圣城,因为当时实际控制着这片土地的并不是国王,而是一个叫光明神教的宗教团体,具体统治者叫做大主教。当时尼德兰并不是指这片土地,其实只是圣城管辖下的一个小国家。后来有一位没有姓氏,名字也叫理查的强者登上尼德兰国王宝座,然后发动战争将这片土地给统一起来。统一战争最后一役就是在这安姆城进行,战况可是相当惨烈的。当然光明神教的护教军最后输了,否则现在情况又不一样了嘛。”
她每次说到“这片土地”的时候,都会用手指去指她自己脚下的地面。她说话时故意将语气保持得很平淡,因为她想描述某些说书人的口吻,但她举止里的炫耀之意却非常明显。
听异姓妹妹长篇大论了一通,终于被刘佳找到机会插嘴:
“这片土地就是现在整个尼德兰岛吧?”
尼德兰人嘴里对自己祖国的称呼,自然是“王国”这种词句。其实在王土国官方的记载里,所谓“尼德兰人”,其实就是生活在尼德兰岛上的某些土著罢了。至于什么“王国”不“王国”,不过是岛上土著的自称而已。
“看不起所以不想拥有”,跟“想拥有却求之不得”,两者之间的区别可非常明显!
“也不是整个尼德兰岛啦,至少永封冻土那边到现在还没完全被统一过来嘛。”
小女孩说着瞪了“大哥哥”一眼,她并不喜欢自己在卖弄常识时被人打断。石瑞娟也用带有责怪意味的目光扫了自己男朋友一眼,然后向闺蜜示意“继续说”。
...
(https://www.biquya.cc/id45805/272706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