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风流妙厨 > 029 夏日里的素时菜杂烩

?

  

      刘佳之前向他老爸所谓“借厨房用一下”,最主要是想借用里面已经处理过的食材半成品。更多精彩小说请访问这一茬有点象邻里之间“借盐”,或借醋用差不多,说是借用,其实就是打个招呼以后便白拿啦。不过亲子之间不必象邻里之间那样,邻里之间借了小东西,欠下的是人情。而亲子之间么,拿来用也就是一句招呼便可以了。

  

      由于自己昨天晚上没吃好,在刘佳的估计里,他觉得自己的女朋友也差不多是这样。因为他知道自己饭量比石瑞娟大,他昨天下午吃多了,晚上没胃口吃饭,石瑞娟肯定更是如此。于是他决定今天早上做点“营养丰富的”带去石瑞娟家。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想法,他这会儿便可以出门找石瑞娟去了。两份包点加三笼叉烧包当早餐倒还行,但无论如何也不算营养丰富啦。

  

      刘佳在自家饭店的厨房里转了二十秒左右,便为一会儿要带去的那道菜肴做好了准备。他挑了些炸过的“支竹”,拿了些用手工撕成大块的新鲜黑木耳,再抓了一大把圆生菜叶。

  

      把这些食材丢进锅里以后,他觉得分量还不太够,便又拿了些连梗的芹菜叶,他这才觉得差不多。到这里总共才花了二十秒,因为这些食材都是预经处理的半成品,他甚至用不着切菜。

  

      刘佳用炒勺接了小半勺水,将某个空着的炒菜铁锅烧热以后,便将炒勺里的水倒进锅里。他并没打算放油,但“刘记”里的炒菜锅都经过长期使用,铁锅身的细微缝隙里,原本就残留有一点点油份。加上炸过的“支竹”里也含油,用来灼一道素菜的油量有样就可以了。

  

      刚才被倒进热锅中的水面,很快便飘起若干油星。刘佳先将“炸支竹”和连梗芹菜叶丢进锅。用小火烫煮了一分钟左右,他才把黑木耳块放入热锅里。

  

      黑木耳块一进锅,刘佳手里炒勺翻弄的速度便比之前更快了。这次只过了半分钟左右,他便将圆生菜叶统统丢进锅里。

  

      刚把圆生菜叶丢进锅里,他马上便将炒菜锅端离炉头。“刘记”的燃气灶上没装温度控制装置,他只得用这种方式来控制锅中食材的温度。尤其是那些圆生菜叶,这食材一旦受热过度就不爽甜了。至于其余食材么,其实刚才就差不多熟啦。

  

      “支竹”事先已被油炸熟,只要稍微加热即可食用。黑木耳甚至可以生吃,当然稍微热一热口感会更好。被他丢进锅里的食材,也就是芹菜叶要热久一点,否则口感会较差。

  

      关于“芹菜叶熟透才好吃”的说法,有的人会表示反对,因为这些人觉得芹菜叶生吃最美味。这就是些因人而异的标准,不必过分苛求啦。

  

      刘佳将这道素菜起锅的时候,他没放盐,而是加了一点酱油,然后再撒进一小撮胡椒粉。这种调味法是他从凯丽-休斯那里学来的,他最近听妹妹提起过,说尼德兰人生吃蔬菜时不一定每次都加盐,有时候会用胡椒粉来配蔬菜吃。刘佳觉得胡椒粉配蔬菜貌似蛮有意思,但他总觉得蔬菜没点咸味还是不好吃,便又放了些咸味相对较淡的酱油。

  

      完成这道“素时菜杂烩”以后,刘佳用个保鲜盒将这道菜肴盛好,再与先前装着叉烧包的保鲜盒放在同一个袋子里。然后他一手提起里面装有较热食物保鲜盒的袋子,另一手提起装有两款糕点的袋子,跟自己的父母道别以后,便往石瑞娟的家赶去。

  

      温度不同的食物不可混合放置,因为温度会互相传递互相影响。这种常识偶尔会被人忽略,所以刻意强调一下。

  

      老街的各栋楼房,大多是些楼龄较老的旧式楼房。除了极少数几栋二十层左右的新楼以外,楼层高度基本都能保持在十层以内。

  

      海州的老式建筑风格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楼层总数为十层的楼房,地上第十层是不会住人的。这风格起因是由于海州的气候特征,为了避免常年日晒造成的闷热,所以“第十层为隔热层”,便成了海州老式建筑的特色。

  

      石瑞娟家所住的楼房,便正好是类似上述的一栋海州老式建筑。由于刘石两家距离不远,刘佳来到自己女朋友家楼下时,时间才到了上午八点半左右。

  

      刘佳原本想按下防盗门上的呼叫开关,却发觉有人正从楼上下来,于是他站在原地等待了一小会儿。过了十余秒的光阴,防盗门便从内侧被人打开了,里面走出一位年纪与刘佳差不多的青年女性。

  

      当对方刚打开防盗门内侧开关的时候,站在门外的刘佳已一手握住防盗门的把手。他主动将门拉开,自己也随着拉门的动作走到门外侧,然后向出门者挥了挥手,做出一个“你先走”的姿势。

  

      老街的老式楼房过道都不怎么宽敞,虽然一般都能并排通行两人,但空间明显算不上是“宽敞”。刘佳如此主动让路,自然是不愿意与出门者身贴身挤到一起。在天气炎热的时候,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有类似刘佳现在这种想法啦。

  

      正准备出门的年轻女性一见如此状况,便用王土国的官话向刘佳说了声“谢谢”。这姑娘留了一头黑色的短发,相貌五官却不象正统王土国人那般。尤其是这姑娘那个高鼻梁,倒是与刘佳见过的大多尼德兰人一般又高又挺。

  

      刘佳估计对方是旅居王土国的尼德兰人,所以他完全没料到对方能说出王国官话来。此时此刻的意外,令他勉强地向对方笑着点了点头,注意力倒是立刻集中到对方的发根处去了。

  

      他先前从自己女朋友那里得知:如果想看透一个人的天然发色,最好是观察该人的发根颜色。因为除了秃子以外,人的头发无时无刻都在不断生长,纵然是人工渲染的发色,观察其发根部的发色,也能轻易看出该人的天然发色。

  

      他先前还从自己的异姓尼德兰妹妹口中得知,说旅居王土国的尼德兰人除了极个别人之外,大多数人都喜欢染上一头的黑发。这刻意在学王土国人发色的行为,是现在尼德兰那边极时髦的行为。

  

      刘佳这次观察没有什么结果。观察者在观察的时候,观察对象则一直保持着相对均匀的步速离开现场。如此一来,还没等刘佳看清对方的发根颜色,对方便已快步走开了。

  

      没结果的观察并没令刘佳感到沮丧。他的注意力在意识产生“失落”以前,便转移到了别的地方。他自言自语地嘀咕了一句:

  

      “大概是赶着上班?这钟点肯定是这样。”

  

      然后他便走进自己女朋友家所在楼房的防盗门里。

  

      除了自己极感兴趣的事物,人的注意力总是极易移动。

  

      由于两国之间的地位差异,大多数王土国人一直都瞧不起来自番邦小国的来客。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王土国某些地区甚至产生了极严重的排外观念。别说是外国来的异乡人,纵然是来自本国的外乡同胞,在王土国那些“排外”地区都极不受欢迎。

  

      王土国那些“排外”地区很易分辨,通常生活条件越是恶劣的穷乡僻壤,当地人排斥外来者的观念便越浓重。王土国的朝廷目前正致力改变这种旧有观念,便想方设法地让各地人口流动起来。

  

      而由于多年生活条件都相对优越等因素影响,海州土著倒是一向没什么排外思想。也正因为这一地方特性,王土国的朝廷才将海州当成试点对象,以各种方式鼓励全国人口往海州这里流动。

  

      身为尼德兰王国公主的凯丽-休斯,在海州求学期间被同学排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她自己锋芒太露,许多同学都因此对她产生了嫉妒心理。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那些高级知识分子大多是因为被凯丽-休斯的言行刺激到,才会联合起来排斥这天才小女孩。他们所谓“排斥尼德兰野蛮人”不过是个借口,却不是导致排斥行为的起因。

  

      话说如果海州土著同样排外,刘佳这海州土著,又怎么可能如此轻易便与凯丽-休斯混熟?说白了就是这么回事而已啦。

  

      对某些习惯出入高楼大厦的人而言,由于上下楼习惯搭承电梯,对于步行上楼这种事可是非常不习惯。但刘佳自然不是这类人。攀登眼前这段楼梯对于刘佳而言,跟走在平地上散步没有任何区别。

  

      连续走上数层楼梯的他,步速由始至终都没有任何变化,心跳及呼吸的节奏也跟在平路上散步完全一样。这一茬看似简单,但如果不是刘佳这种身体特征的人,可很难办到这种事。

  

      绝大多数职业运动员的体能虽好,但这类人想要发挥体能极限,却一定要经过长时间的热身。否则不但极易弄伤身体,发挥体能极限也是有心无力。

  

      而传说中某些搏击领域的老前辈,却可以长时间令体能保持极限输出状态。

  

      刘佳不是“搏击领域的老前辈”,他的综合体能与职业运动员相似。但他即便不做任何热身,也能轻易发挥出他自己体能的极限。

  

      连续攀登数层楼梯以后呼吸节奏不变的人有许多,但连心跳都不没有变化的人却极罕见。心跳速度的变化,最能体现一个人对某行为的耐受程度。无论是身体机能方面的耐受程度,还是该人意识认知方面的耐受程度,都能从心跳的数值变化上体现出来。

  

      走到自己女朋友家的门前,刘佳见内外两扇大门都紧闭没开,便将两手分别提着的点心集中到一只手里。做完这动作以后,他空着的那只手伸过外侧金属拉闸间隙,然后“轻轻”敲响了内侧的空心木门。

  

      平常人敲门时,大多习惯动作都如此:通过活动腕关节带动手背或手掌,然后敲响身前的门。音量大小姑且不论,但这种动作才是所谓的“敲门”。如果用肘关节甚至肩关节一带发力?然后带动手臂其余部分来敲门?那就成了所谓“砸门”啦。

  

      而刘佳这次敲门,他却只用了那手食指尖的前两处指关节。他这只手真正落在门上的部位,其实只有那根食指的指甲尖而已。对于他来说,这种敲门的动作当然是相当轻了。

  

      刘佳生来便一身大力气,加上他自己长期锻炼塑造出的结果,令他混身上下但凡能主动控制到的部位,都能发挥出该部位应有的极限力量。这种程度的力气有个夸张名堂,叫做“天生神力”。

  

      他倒不是那些刻意想通过锻炼来“变强”的人,事实上他还蛮鄙视“锻炼就能变强”的想法。只是受到人体自然结构的约束,无论锻炼者自己原本抱着什么态度,只要有了锻炼的行为,就会对身体产生如此的影响。

  

      他锻炼的追求,其实是想用这种方式舒展筋骨活动肢体,而不是为了通过锻炼使自己变得更强壮。不过刘佳这人的性情相对随意,且锻炼本身能给人带来一定程度的乐趣。既然自己不反感这种行为,那么无论产生什么结果,对他刘佳而言都无所谓。

  

      刘佳一手食指前两处关节做出的“轻轻”敲门动作,落到石家的空心木门上以后,马上产生了类似“击鼓”的音效。由于这类门的结构原因,加上建筑结构对声波传播过程的影响,房门内侧听到的声音,可远比房门外侧听着响得多。

  

      石瑞娟自解除掉她与海州电视台的用工合同以后,最近每天除非预先有特别安排,否则她基本都会睡到八点钟以后才起床。她觉得自己之前在海州电视台实习的时候,每天都不得不起早贪黑,最近既然有了相对空闲的机会,自己当然要把之前少睡的觉补回来。

  

      虽然昨天与自己的男朋友有过约定,约好今天上午到老街的衙门去办出国手续。但石瑞娟知道衙门的对外办公时间,又听刘佳说过“要带早餐过来”,她便放心地睡起了懒觉来。

  

      她觉得自己是趁着相对空闲的机会补眠,却不知道这是大多数“忙惯后忽然闲下来的人”的通病。如果真让她长期这般“悠闲”下去,石瑞娟很可能会丧失依靠劳动自力更生的想法,变成只能依附他人而生存的“物品”。

  

      石家的居住条件与刘家差不多,都是两房一厅的传统建筑结构。而石瑞娟的卧室里自然也有装空调机,但这台空调却比刘佳房间里那台要新些,所以工作嗓音的音量比刘佳所用那台安静得多。

  

      纵然卧室房门紧闭,且空调机还处于工作状态,石瑞娟依然听到身边忽然响起一阵“咚咚”的声响。

  

      “谁啊..。这一大早的..”

  

      正在睡懒觉的年轻姑娘如此嘀咕了一句,下意识翻了个身,便抱着被子继续睡去。

  

      在“设定空调温度”方面,石瑞娟与某些海州土著的观点完全保持一致。这些海州土著因为种种原因,会刻意将空调温度设得极低,这样纵然在夏日里睡觉,也得盖着薄棉被来睡。

  

      这种使用空调机的习惯,现在已被好多王土国人厌恶,更被新闻媒体恶评为“不环保”或“浪费电”。但在石瑞娟这类海州土著看来,却不是这么一回事。

  

      至于这类人具体怎么看?自然是因人而异。由于与情节没太大关联,这里就不一一详细道来了。反正包括刘佳在内的另一部分海州土著,在夏日里打开空调也总会把温度刻意设高一点。这些人宁可入睡时穿得单薄些,也不习惯把空调温度设得过低。

  

      刘佳这样做,是因为他自己的身体状况较为特殊,所以怕冷不怕热。至于其余人么,也是因人而异,这里也不必多说啦。

  

      石瑞娟翻了个身,她才刚再次睡着没多久,便隐约听到一阵熟悉的音乐声。她迷迷糊糊地想了好一阵子,才想起这音乐声是自己的手机铃声。

  

      听到自己的手机在响,纵然非常不愿意起床,但石瑞娟还是不得不爬起了床来。她走到自己那挂在墙壁衣架上的单肩跨包前,摸索了好一会儿才掏出手机。

  

      到了这个时候,她的手机铃声已经停下了。这可不是因为拨号方主动挂断,纯粹是因为拨通号码后太久没人接听,手机才自动挂断了来电。

  

      被吵醒后刚再睡着的她,现在还处于半睡眠状态。她异常笨拙地弄亮手机屏幕,眯着眼睛看了一阵,才看清来电人一栏显示着“胖子”两字。

  

      “咦?现在几点了啊?”

  

      石瑞娟睡眼朦忪地嘀咕着。随着由于太久没被接听,电话终于被自动挂断。直到这时,她才想起要查看当前时间。

  

      当她查看手机上的时钟时,她的手机再度响了起来。这回的来电人依然是刘佳,石瑞娟这次多少清醒了点,她这次倒是马上接通了电话:

  

      “喂?”

  

      ...

  

  

  

  

(https://www.biquya.cc/id45805/268975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