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最强儒圣 > 第十四章 赠淳厚

?

  吴坚强一呆,这显然是早就准备好了的,看到淳县令精明的笑容,顿时知道这些人送自己不假,还有一点就是为了自己的诗词而来啊。

  翻了翻白眼,吴坚强沉默一阵,此情此景,不正合李白的那首《赠汪伦》吗?

  看到吴坚强要开始写,淳县令等一众名流立刻把吴坚强包围起来,伸长脖子观看。

  “吴为乘舟将欲行……”

  吴坚强写完第一句,并无才气透出,此句字面意思极为简单,而且并无特别之处。

  众人俱都是饱读诗书之人,看到这句纷纷摇头,看来这吴坚强能写出鸣州诗词,属于偶然吧,现在是不是已经江郎才尽呢?

  只有淳县令相信吴坚强,等待着他写完。

  吴坚强提笔继续写道:“吴为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写完第二句,依然没有才气透出,身后众人已经开始小声议论了。

  淳厚冷哼一声,把那些人的议论声压下去,他依旧信任吴坚强。

  吴坚强听到这些议论,微微一笑,提笔书写,“松江潭水深千尺,不及淳厚送我情!”

  这两句是一气呵成,诗成,轰的一声,紫檀木做的桌子烂了一地,而那张纸却稳稳的压在破碎的桌子上。

  腾的一声,橙色才气跃然纸上,四尺多高的才气光芒大作。

  淳县令大叫一声:“诗成镇国,一纸千斤!难怪这么结实的紫颤木桌子都被压烂。”

  “镇国诗,居然是镇国诗啊!老夫活了一辈子,居然能够亲眼得见镇国诗,死而无憾死而无憾!”

  “不虚此行,不虚此行啊!”

  一众人表情夸张,镇国诗,别说在渠县这种小地方,就算是在人族都城上京,也难得一见,他们如此夸张也不算过分。

  “这首诗从标题看就知道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平淡无奇,就是在写实,最关键的妙处就在后两句,奇思妙想,信手拈来,先写松江的水深过千尺,最后用比较的手法峰回路转,用‘不及’这两个字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松江潭水,妙妙!”徐院君拍手大笑。

  “此诗才气高四尺多,若是经过多年传诵,定能诗传天下!”

  众人都在纷纷称赞吴坚强这首诗,忽然,淳县令大喝一声,提笔书写:“健步疾如如飞……”是疾行诗。

  橙色的才气包裹在他的双腿,接着他奋力搬起地上那首诗,风一样的离开。

  “哈哈,镇国诗啊,我这一辈子都没见过,说不定以后还会传天下,众位对不住我先走一步,这首诗是我的了,以后我会放在家里,给儿孙后代留着当传家宝!”淳厚一边跑一边大笑。

  可不是吗,以后随着吴坚强的文位越来越高,这首镇国诗的价值肯定会成倍提升,用来当传家宝最合适不过。

  “淳厚小人,你哪里走,留下镇国诗!大风起兮云飞扬……”徐院君反应过来,跟着一声大喝,战诗大风歌出手,一道龙卷追向淳厚。

  吴坚强看着一哄而散的众人,微微一笑,转头上了船:“船家,走吧!”

  幽州位于大魏国东北边境,左临十万大山,里面妖兽众多,传言就算是大学士进去,也可能有去无回。

  右侧与蛮族接壤,幽州辖下有八府,而辽宁府,就是最靠近蛮族的地方。

  辽宁府治下有十二城,首府盛阳城,是吴坚强这次的目的地。

  盛阳城位于辽宁府中间位置,不比边城黑龙城凶险,又是首府,所以非常繁华。

  吴坚强带着糊糊来到盛阳城,怀中揣着淳县令的信,直奔知府衙门。

  知府是一位翰林,名叫林谦和,一开始见到吴坚强两人衣着寒酸,有些不以为然,在看了吴坚强送上来的淳县令书信后,顿时惊叹道:“你就是本届双甲童生?”

  吴坚强点头:“正是学生!”

  “好,好啊,没想到寒门中也有如此人才。”

  “对了,听淳县令说你这次是准备进学堂读书,我盛阳城一共有三大学堂,不知道你想要进入那一座?”看完书信,林谦和对吴坚强两人的态度已经变得非常和蔼可亲,微笑问道。

  “请问大人,一共哪三座学堂?”吴坚强问道。

  林谦和背负双手,说道:“一入青云堂,仕途坦荡荡。墨香坊里坐,诗词能镇国。功名馆中走,潜龙榜上有。”

  吴坚强淡淡说道:“青云堂,墨香坊,功名馆,还有没有?”

  林知府笑道:“这三大学堂是我盛阳城最有名的,并且都是官方所建,至于其它的当然还有,只是比起这三大学堂差的远。”

  不料,吴坚强摇摇头道:“我曾听人说过,盛阳城四大学堂,为何如今只剩下三个,当年不是还有个文渊阁吗?”

  听到文渊阁,林谦和有些惊讶:“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居然知道文渊阁!没错,以前盛阳城的确有四大学堂,那文渊阁可以说是四大学堂之首,只是现在没落了,不提也罢!”

  吴坚强没有在问文渊阁的事情,但他问起了别的:“知府大人,那个潜龙榜又是怎么回事?”

  林谦和道:“潜龙榜也可以被称为秀才榜,是圣殿为了鼓励学子们勇攀圣道而设立的,潜龙榜一共一百名,这一百名可以说是我人族最有潜力的秀才,能上潜龙榜,是所有秀才的骄傲。潜龙榜后面还有腾龙榜,那是专门为举人们设立的。”

  吴坚强终于明白潜龙榜的含义,步直道曾经说过,想要找林跃涛报仇,最少要在潜龙榜前五十,大魏国学子千千万,秀才之数没有百万也有几十万,更别提南方大齐国也有着不少于大魏国的学子,来争潜龙榜的排名,想要排在前五十,何其困难!

  不过就算在困难,吴坚强也要试一试,他修的是随性而为,一旦让他认定了某件事情,那就非要做到底。

  而找林跃涛讨说法,已经是吴坚强认定的事。

  “知府大人,这排名都跟什么有关呢?”

  林谦和道:“年龄,文采,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综合在一起由圣人评判!”

  “明白了!”吴坚强终于完全了解了潜龙榜,下一步该选择学堂了。

  “大人,我想进入文渊阁!”吴坚强忽然说道。

  林谦和皱眉问道:“文渊阁虽然还保留着,可是已经好几年没有学生了,其它三大学堂都比他好,你为何要选它?”

  吴坚强想了想道:“因为我小时候听说过文渊阁的大名,当时就立下誓言,一定要进入文渊阁,大人您就成全我吧,若是不能进文渊阁,恐怕对我的圣道会有阻碍!”

  林谦和无奈道:“你是淳县令极力举荐的人,又是这一届的双甲童生,你去哪座学堂前途都是一片光明,可你为何偏偏要选文渊阁呢?这样岂不是埋没人才?”吴坚强坚持到:“请大人成全!”

  “好吧。”林谦和走到书桌前,从抽屉里拿出一串钥匙,“这是文渊阁的所有钥匙,你拿去吧,明天去府文院备案。”

  “多谢大人!”吴坚强对着林知府鞠了一躬,然后带着糊糊走了。

  大魏国官府掌管着学堂,私塾,但是文位归各地文院掌管,分工明细,所以林知府只能给吴坚强文渊阁学堂的钥匙,却还需要向文院备案请示。

  离开了知府衙门,此时已经傍晚时分,糊糊晚饭都没有吃就被吴坚强拉着,来到盛阳城东路。

  糊糊发现,吴坚强似乎对这里很熟悉,尤其是盛阳城东路。

  那些小巷他似乎来过一样,飞快的穿越过一条又一条巷子,把糊糊弄的晕头转向,早已分不清东西南北。

  终于,吴坚强停下了奔跑的脚步,气喘吁吁停在了一条巷子的转弯处。

  这里已经很偏僻了,一路上也没见到什么人,巷子的墙角边甚至都长满了青草。

  吴坚强深深吸了几口气,平复了心情,又缓缓的向前走。

  出了巷子是一条宽阔的大路,青石板铺就,看上起很气派,但是路面上都长满了青苔,石板的缝隙里长出一尺高的杂草,看上去至少十几年没人来过。

  这里似乎是一个死胡同,吴坚强停在那面爬满青藤的墙前。

  “这是个死胡同啊,你带我来这里干什么?”糊糊不解的问道,她到现在还没吃饭呢。

  吴坚强没有回答她,他看上去情绪似乎有些激动,他很仔细的打量这面爬满青藤的墙壁,随着他的视线,他看向了墙壁的右下角。

  他走到那个地方,用手扒开青藤,露出里面的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文渊阁。

  看着这三个大字,吴坚强忽然怔住了,一动不动,就连糊糊从后面走来都不知道。

  “原来这就是文渊阁,这里明显荒废了很久啊,你怎么选择这里读书?”

  被糊糊的问话惊醒,吴坚强眨了眨有些湿润的眼睛,把一些跳出来的东西又深藏在心底,头也不回的回答糊糊:“因为这里省钱!”

  “哦,你的选择非常正确!”只要可以省钱,糊糊绝对举双手支持。

  “你去买两把镰刀,我们把这门前清理下,以后我们就住这里了!”吴坚强试着拉开那些青藤,可惜拉不断。

  “啊,镰刀贵不贵?”糊糊问。

  “肯定比我们住客栈便宜。”吴坚强回答。

  “那我去买!”糊糊马上跑开了。

(https://www.biquya.cc/id45791/258285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