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一个八零后的梦想 > 355.这是小说吗?

?下车后,水晓波在路边吃了碗面条当晚饭,然后,在旁边买了两个馒头,当宵夜。提上馒头,戴上耳机,听着喜欢的歌曲,一步一步往前走……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你伸手伸手,礼品带走。”一个不大的台子上,一个青年拿着麦克风,手上挂着数根项链和手链,开启了新一轮的循环模式。

  

  路过的,见过的,没见过的,都停下脚步,等待他发送礼品。加上自己人,一会在台前就围上了几十人。

  

  水晓波也停下脚步,但没有围上去,像这样活动,他每周都要碰到,现在看着,不由得嘴角会上挑一挑。活动到最后就是送手机,说是不要钱,可到最后,呵呵!

  

  水晓波在东莞见过一次,现在看着,觉得很好笑。青年看人数差不多,开始了第一步,扔出些价值便宜的手链项链,配上音乐,惹得台下一阵阵骚乱。

  

  步骤没有变化,一步一步进行着,最后的主角是手机,说送,吊足大家胃口,然后,主题来了,预存话费!

  

  看到这里,水晓波又笑了笑,转身走了。不用看都知道,必然有人要去买,有人不买。这就是像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说不清谁对谁错,台下的人把台上的人当小丑看,而台上的人更是如此。水晓波没走多远,又是一处“表演系”毕业的,象棋,破残局。

  

  红黑棋,任你选,赢了,一百赔你两百,两百赔你四百,以此类推。当然,托表演的不到位,连不会看戏的人都知道他在演,但只要有人摆棋局围观的人就不会少。

  

  如果说破残局是阴谋,那水晓波更喜欢交话费的阳谋。对比之下,话费是自己用,手机算白送,你说值得就值得,这没有二话。而破残局,说不好听点,就是诈骗。

  

  不知道有没有人上当,水晓波看了一眼,没有停足,还是前几天那几个人,没有看头。用项宇的话说,只要他把棋子摆齐,说什么都跟他下一盘。呵呵,要是那样人家怎么无本起家啊。

  

  水晓波回到家,打开门,放下馒头,坐在床边,陷入幽深的沉默中。每当要写作,或者说每当回忆更适合,思绪总是瞬间把好的坏的、悲的喜的,全部倒出。许久后,水晓波长长吐出口气,强行把思绪拉回,打开电脑,打开文档,打开回忆…………

  

  一段段记忆渐渐清晰,一个个人渐渐想起,一幕幕一句句让自己无法自拔。写到欢乐时,整个血都在沸腾,眼露光芒,那段太美丽,太动情。可瞬间,看看现实的自己,沸腾的血液仿佛顿时冷却、静止,太痛,太残忍。

  

  紧咬下唇,凝神坚毅,一个字一个字,一下一下敲打下去,太多的凑巧,太多的偶遇,难道就是为了让我写下吗,难道就是为了让我拼成这本根本不用改的“小说”吗?…………

  

  不知不觉,又到了凌晨,肚子也饿了,啃啃馒头,稍再写一会儿,洗澡,睡觉。这便是水晓波每天的流程,几乎没什么变化,上班,下班,回忆,睡觉,次日循环。

  

  周末,各家手机品牌都在广场搞活动,热闹之极。水晓波公司也有搞活动,只是他的生意,似乎也没什么起色。

  

  当然,这与他的激情分不开。而且又碰到另一个手机牌子十周年店庆,活动做的很大,让其它商家都避之锋芒。

  

  不仅有奖品,还有表演,在广场搭起的舞台,全是店里的员工,舞技就不说了。放的是最炫民族风其中有一个胖胖的青年员工,动着肉肉的身体,不用看其他人,光看他就可乐之极。

  

  还有不久前那个傻子,又来了,似乎他对那款手机情有独钟,就玩那款。别说,大家在忙碌之余,他倒给大家增添了不少乐趣。

  

  一个月后,店里老板请他的员工们吃饭,店里就几个促销,也就多双筷子的事。老板是对八零后夫妻,两人不止在沙坪坝有店面,在另一个区也有两个店面,吃饭时,都来到了沙坪坝。

  

  共有两桌人,八零后夫妻也不吝啬,选择了一家不错的餐厅。大家说说笑笑,其乐融融,这让水晓波想起了他之前上班的时候,每个月都会聚餐,那段日子过的,真的很开心…………

  

  总是在最热闹的时突然安静下来,总是在笑的最开心时突然黯然下来,看到大家笑的无拘无束、爽朗畅快,心里蓦然就会叹息,怔神。

  

  呼!水晓波轻吐口气。不知道何时开始,变得多愁善感,爱感叹、感慨,他都问自己,自己是不是老了,时间在往前行,可自己每天好像活在回忆一样,满脑子装着的都是过去。

  

  他当然满脑子都装着过去。他每天都在写自己的过去,如果他不想,不把记忆回忆清楚,那怎么写啊!只是,每每回忆时,那些乐与苦都是一起来的。

  

  它可不会想写字一样,挨个、排队、有循序,它,你是控制不了的,前一个画面在十年之前,后一个画面就把你拉到了现在,反差之大,喜悲交袭,让你毫无察觉就跌入不能自拨无尽的深渊。

  

  卖场的规矩不少,刚来时让你买衣服,接着便让你买工牌,十块钱一个,与衣服一样,买了不能退。衣服的成本水晓波不知道,但工牌的成本他还是知道一二的,在蜀之南时,他做人事部时就去做过工牌,记得是两块钱一个。

  

  算了算,在这卖场就翻了五倍,如果你不买,被查到就要罚款。这次水晓波没有去找汪科说,主动买了,不过还好,和对面买另一个品牌的是一个暑假工,每天面对面聊天也熟络,刚好她最近要走,便把工牌折半卖给了他。

  

  (顺便说一下,在卖场里,大家都不知道对方的名字,叫谁都是叫他卖的那个手机牌子,手机牌子也就成了他的名字。只要你能想到的手机牌子,在这里都有,这里就直接写名字了。还有,名字也是很久了之后才知道的,有的则是一直都不知道。)

(https://www.biquya.cc/id45440/245764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