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纯净的摇滚 > 第一章 做着音乐梦长大

?

  西南大学是西南师范大学、三二四步兵学院、西南农业大学合并而成的综合大学,这所大学大而美丽,校园内园林处处,古木参天,不管是农业、师范、机械、电子抑或是音乐、体育系都可享受静谧的环境。合并第二年,王晓武考入了西南大学的体育系,但他喜欢的是音乐,他大量的时间是到音乐系旁听,练歌练舞;所以,与其说他是体育系毕业,不如说他是音乐系毕业。

  王晓武出身在重庆石柱黄水镇。黄水镇不是在山下一条叫黄水的河流旁依水而建的集镇,而是建在七曜山山顶黄水湖(现在叫月亮湖)旁。往近里说,黄水镇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不然怎么称它为千年古镇呢?黄水镇所在的山顶丘峦起伏,有数十平方公里,周边群山逶迤,溪水蜿蜒,风景优美。既是千年古镇,周边风景又优美,所以黄水是全国五A级的风景区。由于海拔一千五百多米,夏季凉爽,又是重庆人夏季休闲避暑胜地。

  王晓武出身时父母还是农民,他家就在镇外农村,属于郊农,他不到十岁时,黄水镇开始朝旅游方向发展,镇的规模急剧扩大,他家农转非,成了镇里人。

  从十一二岁起王晓武就努力、认真地学习唱歌,是很爱好、很自觉的那种认真。他每天必唱,不是那种哼哼两句或者高吼两声就完的唱,而是一首歌接着一首歌很认真地唱。他在黄水之巅对着周围郁郁葱葱的群山高歌,一般的说,王晓武总是跑到镇外老远的地方对着群山唱歌,他将群山当演出场地,绿树当听众,云雾为布景,风声当欢呼。要对得起听众,他总是这么想,所以他唱歌总是唱得很认真。

  王晓武觉得朝着对面的大山唱歌那个惬意,那个成就感,仿佛明天就有人请他出山演出,就是那种台上歌手蹦蹦跳跳、台下听众摇烛呐喊的演出;于是自己就成了全国著名的歌星——世界著名歌星他没想过,因为他觉得外语太难了。所以,他唱歌总是唱得很认真。

  面对群山唱歌,按道理他应该喜欢唱山歌,比如:土家族山歌——石柱县是土家族自治县。比如:这山没得那山高,那山娇妹捡柴烧,哪年哪月同倒我,柴不弄来水不挑……。然而他并不喜欢唱山歌,这与他不是土家族而是汉族无关,他从心底里只喜欢唱那种很有气势、很洋派的歌,那种唱起来就想蹦蹦跳跳的流行歌曲。镇里人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好,因为见过世面的人就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好。

  王晓武还喜欢那种沙声沙气的嗓子,那种仿佛歌手感冒以后还不停地唱了三天三夜的沙嗓子——当然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那叫摇滚乐。因此,他不追求音质的纯度,那种像从一根很纯的银管发出来的很纯的、银质般的声音——唱山歌就要求这种纯度;相反,他每天都要嘶吼,目的就是想将嗓子弄得沙沙的。

  王晓武记不清是在何年何月被哪个沙声沙气的哪国歌手的哪首歌给迷住了,那个时候他不到十岁,英语水平就是“哈锣”;所以他不认识那个歌手是谁,也不知道歌曲要表达个什么;但他觉得歌手的声音很好听,那种嗓音就像钢火最好的菜刀在沙质最细的磨石上轻来轻去的那种声音,又有点像伤风感冒时嗓子和鼻腔有些恰到好处的不对劲时的那种声音,他始终觉得那种嗓子富有感染力;所以王晓武从小每天都要朝着对面的大山撕喊,喊得沙沙的、哑哑的,那感觉就来了。反正自听了那个歌手的那首歌以后,王晓武就立志成为具有这种磁沙嗓音的歌手。

  王晓武能够从小坚持唱歌的原因还有,他觉得自己嗓音很好,相当的好,而且认为邻居们也赞扬他嗓音好;因为邻居们都说他那嗓门比五斤重的大公鸡司明时的“咯、咯、咯”还要高亢,比八百斤的大水牛叫春时的“嚒……嚒……”还要烘人。

  那个能拉着二胡唱“这山没得那山高,那山娇妹捡柴烧……”的张麻子就很是欣赏王晓武的歌喉,他夸赞王晓武嗓子天生就好,很想收他做徒弟。张麻子是张麻子乐队的领衔男主唱,乐队里还有女主唱人称李大姐的,唱功就比张麻子差了一大节,乐队里还有几个吹唢呐、拉二胡、敲锣、打鼓的民间乐手。张麻子乐队是黄水镇人民的娱乐工具,深受大家的喜爱。不过王晓武根本就看不上镇上“歌唱家”第一把的张麻子,他觉得张老先生唱歌就像老公鸭对着小母鸭在嚷嚷。于是张麻子喝了酒就嚷嚷:不拜我老张为师,王家那头小叫驴总有一天要变成被骟了的哑驴,不信咱们走着瞧!……

  既然每天晚上都要给镇里人带来娱乐的张麻子都夸王晓武的嗓子好,因此没有人认为王晓武早九晚五都在唱歌有什么不妥。又因为他们那个地方在大山上,脚程快从这山爬到对面山上也要两头黑;在没通电话的时候,人们要通知对面山上什么事就拿起个镔铁皮子做的话筒,扯起个嗓门喊:哦……哦……哦……对……面……的人……听……好……了……明……天……公社……开……大……会……斗争反革命……地主……大坏蛋某某……哦……哦……哦……。因为历史上嘶喊是个有需要的事,因此也没有人认为王晓武每天朝着对面的大山撕喊像个疯子。

  实际上,老一辈的人时常这么议论,这武娃要是早出生几年就好了,吆喝的事情就交给他了,而且王晓武的爸爸也这样向儿子“打白沙碛”过。不过现在通信便利了,完全没有用吆喝通知对面山民的需求了,但没人吆喝还真不习惯——老生产队长王贵贤就这样感叹过,我这山鹰般的好嗓子彻底退休咯。

(https://www.biquya.cc/id45429/245714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