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金戈荡群国 > 第十节:临阵倒戈

?鲁平泽赶到驱掳城已经半日有余,天气温暖,草场渐茂。天朗气清之日,鲁平泽和毕辛夷、敬柏南登上驱掳城的人造高地。

  

  由于驱掳城位于大漠与草原的边界,地势平坦,很容易遭受骑兵的包围。因此葛荣台修筑了连接驱掳城和皓月城的交通线。在驱掳城的外围原本的防御线上,加筑多道壕沟和城墙,密集的拒马足以抵挡澎国铁骑的冲锋。并且在城外不远处修造了人造高地,堑壕从驱掳城连通道高地;每一段距离在高地与驱掳城之间都安插有哨堡,只要敌军从侧翼进攻,哨堡就会发出警告,战斗时又会形成一道屏障。

  

  “我决定任命你为驱掳城守将,你看多少兵士能够守住?”葛荣台对敬柏南说道。

  

  “这驱掳城方圆百里荒无人烟,只有零星几座小城匡卫,要保障驱掳城的补给畅通,必须在交通线处布置重兵,并且还要有快速反应后备兵,以防止意外。城池的守军不必多,只要两千足够,但是城外的一些防线、高地、要塞、城堡、兵坑要布置数万兵力,这样形成众星拱月的态势。”

  

  葛荣台有异议,“敌军大多是骑兵,反应迅速,能打能跑。如果把兵力分散,可能面临被各个击破的风险。”

  

  葛荣台决定布置五千士兵守城,一万士兵防守城外防线。其他小城平均布置一千左右的兵力。并且将骑兵单独成军,负责快速反应。”

  

  敬柏南没有疑义,立刻接管士兵。可是安稳并没有眷顾葛荣台,澎国对皓月国不宣而战,十万铁骑犹如黑云压城,已经将皓月城所谓“完美无瑕”的防御体系击溃。

  

  葛荣台纵马急驰到皓月城,连夜赶了一百多里的路。一时间从皓月城里传来喊杀声,顷刻间,葛荣台看到皓月城的城门垮了下来。轰鸣声夹着这尘土刺鼻的气味向葛荣台扑来。

  

  只见从尘土飞扬中,奔驰出数量澎国战车向。被困城外的皓月城守军,他担心被包围,长官向队伍发号施令,要迅速撤离战场。骑兵马步方起,已经从后方杀来一队骑兵,很快四面八方用来一队又一队敌骑。渐渐散去的尘土让葛荣台看清了他的处境,密密麻麻的敌骑犹如蚂蚁一般向他盘踞。

  

  葛荣台的精锐骑兵也被这一幕震惊,他们紧握缰绳东张西望,似乎已经看不见出路。葛荣台脱光上衣,卸下头盔,举起枣阳槊,向军士喊道,“冲!”

  

  忽然间一队人马从绝望的皓月国守军身后援杀而来,踏着澎国倒下的旗帜,卷起滚滚飞扬的尘土。守军看见葛荣台领兵杀来,四下高呼,“葛荣台杀来了,葛荣台杀来了!”这一下,绝望的守军士气大振,他们不顾孤军深入,和敌人肉搏。

  

  葛荣台四下以观察,不免吓一跳,“密密麻麻的敌人已经势不可挡。”

  

  毕辛夷已经杀的精疲力尽,对葛荣台说道,“军主,敌人太多了,撤吧!”

  

  不等葛荣台撤离,敌军已经把葛荣台团团围住,葛荣台深入敌阵,岿然不动,杀掉几个冲杀而来的长矛兵。葛荣台冲杀间看见敌军阵中鲁平泽从容指挥着,就对毕辛夷,“取他首级!”

  

  毕辛夷见哥哥鲁平泽正在不远处指挥,立即纵马杀去,几十个藤牌兵没能抵挡毕辛夷的冲击,很快杀到鲁平泽的身前。

  

  “弟弟,你这是何苦?”鲁平泽话毕拔剑杀出。

  

  可毕辛夷毕竟武艺超群,尽管澎军刀剑如林,但是毕辛夷却来去自如。就连鲁平泽也无法击败毕辛夷,只见毕辛夷已经在澎国三军中杀掉几千人,而鲁平泽只能在一旁观战。

  

  话说鲁章成已经注意到这侧敌人顽强抵抗的程度十分激烈,便掉来重兵支援此侧。葛荣台的骑兵部队成功突围,杀回到城中,可是毕辛夷还在也敌军鏖战。葛荣台这才醒悟,急忙派兵增援,可是毕辛夷已经精疲力竭,鲁平泽射中毕辛夷三箭,全部射中毕辛夷左肩。

  

  正当毕辛夷落马之际,迟到的飞云军铁骑才把毕辛夷救出。

  

  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皓月城东部尽失,南部几近沦陷。原来这场败仗是林刈之子林慷部临阵倒戈造成的。

  

  在澎军突袭皓月城防线的同时,林慷部从皓月城防线内部杀出,整个防线被叛军和澎国铁骑的撕扯下崩溃。防线被敌军分割成两部分,逐渐被围歼。就在澎国铁骑势如破竹攻破皓月城最后一道防线时,葛荣台出现了。这只军队将澎国军队重创,几乎击杀数十倍之敌。

  

  由于皓月城已经无险可守,城门、城墙相继倒塌,首都沦陷已成定局。葛荣台转移王室,并且建议国王迁都。

  

  “我坚决不同意迁都!”老臣慷慨激昂的说道。

  

  “我看由不得你不同意,敌骑只要杀入皇宫,陛下就有生命危险了。”葛荣台必须据理力争。

  

  “如今国难当头,要是国王从首都撤离,那么还凭什么叫千千万万皓月士兵继续战斗?”老臣辩驳道。

  

  林司犹豫不决,他从未经历如此危机的关头,这个抉择将决定一座城池的命运、一群无辜百姓的命运、一个国家的命运。如果说,林司选择错误,那么因此丧命不仅仅是他或是王族,更可能造成千万百姓遭受屠杀,最终亡国灭种。

  

  “让我……考虑一下”林司过度*劳国事,殚精竭虑,他累了,已经无法选择了,也不想选择了,他决定和皓月城共存亡。

  

  葛荣台留下了泪,众将士也纷纷落泪。面临这种亡国大难又有谁能像林司一般,与国家共患难呢?林司虽然不是一个明君,却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三百万百姓,同仇敌太,纷纷加入守城的队伍,誓与皓都共存亡!

(https://www.biquya.cc/id44985/259245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