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章京师
九皇子占据南阳的消息传到了上京,一时间众说纷纭,素喜议论的京师居民有不少人对楚王这位落难皇子大表同情,他从西川狼狈逃窜至南阳变成了众人口中的成功战略转移,用计赚了南阳更被赞成了智勇绝伦。
有人赞成便有人反对,有人褒奖便有人贬低,京师里也有不少人骂他损毁国家体制,乱了王爷不得干涉封地军政的规矩,与叛国无异;擅自诛杀朝廷命官更是丧心病狂,按律当诛云云。
当政者从来不太关心老百姓的议论,只要不造反,只要按时、按量缴纳赋税,爱谁谁!远在南阳作威作福的九皇子不关心,京城里的王公贵族不关心,此刻高高坐在龙椅上的独孤烈也不关心。
但独孤烈关心的另有其事,此刻他对九弟独孤扬抱有满腔怒意,当然并不是因为独孤扬擅自占据了南阳,没有谁比他自己更清楚他这个所谓皇帝的旨意根本传不出京畿四郡,更加到不了千里以外的南阳。
真正令他动怒的是就连独孤扬有了自己地盘和军队后,也发檄文讨伐自己,口口声辱骂自己这位皇兄为逆贼,是无父无君的禽兽。
在独孤烈心里,谁都可以骂自己这个靠政变夺得皇位的皇帝,唯独老九独孤扬不能骂自己,不同于其他皇子,独孤扬和自己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如今母后仍健在,该死的独孤扬就要与自己同室*戈,若母后听闻,将情何以堪。
“骂朕是禽兽,那你又是个什么东西?无知!愚蠢!白痴!废物,废物至极!”
独孤烈大声斥骂着,额头上青筋暴起,一把从御前近侍太监手里夺过檄文,三两下撕扯粉碎,头也不回往后殿去了。
皇帝走了,随侍太监跟着走了,朝会的大臣们还没听到散朝的旨意,只能静下心来耐心等候,站位靠前的几位军政大佬微闭着双眼,多年如一日,站位靠后的多名闲散官职人员手持笏板挡着脸在窃窃私语,不外乎是那家酒楼菜品精致,那家青楼姑娘知趣之类的闲篇。
偌大朝堂里没人妄言政治。
身处乱世,纳言慎行以自保,没有能比这些官场上的老油子做得更好。
大厦将倾,国已不国,想要活命就得打起十二分精神,说不定你今天口诛笔伐、鄙夷唾弃的那个人,明天便走了鸿运,大权在握,动动嘴就能碾死你;于其多说多做多错,不若不说不做不错。
独孤烈盛怒之下离了勤政殿,穿过回廊亭阁,走过方砖铺就的御道,回到御书房里,满腔怒气已平息无余,也许是御花园里飘来的香气愉悦了自己,也许是躬身参拜的宫女、执事消磨了自己的怒气,还是从自己发怒那一刻起便开始原谅自己那位皇弟。
生在帝王家,便有太多身不由己,独孤烈自问如果当年老九他们没有逃离京城,自己一定会痛下杀手,只有皇弟们都死光了,自己才是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可这并非自己本意;想来远在南阳的独孤扬也有他不得已的苦衷,自己又何必太过在意。
“来人!传朕旨意:皇九弟,楚王独孤扬自幼性情顽劣,桀骜不驯,今受小人教唆,方有此目无君长,大逆不道之言行;然朕坐拥天下,胸怀若谷,深知兄友弟恭、家和国兴之重,故特赦尔冒犯天颜之罪行。”
“朕自登大宝以来,常思先皇之良善,今既知皇弟安身于南阳,朕深感欣慰,故追加楚王封地三百里,领南阳牧,特此!”
随侍太监躬身应诺,却未即刻领命而去,不时抬头瞄一眼书案后长身而立的皇帝独孤烈,踌躇不前、欲言又止。
“有话?讲!”独孤烈蹙了蹙眉,稍显不耐!
“吾皇英明!只是……奴才以为中书省各位大人未必就能通过万岁爷您这道旨意。”随侍太监自独孤烈年幼时便一直相伴左右,深知这位爷性情稍急,素喜直言快语,因此话说的便不太婉转。
“朕明白你话中之意,唯恐中书省那帮老顽固不赞成朕对独孤扬未罚反赏的做法。既如此,你直接去尚书省签发吧!中书省、门下省那里,朕自去解释。楚王之事不仅是国事也是朕的家事,想来他们能够理解。”
随侍太监脚步匆匆直奔尚书省去了,御书房里唯余皇帝独孤烈一人和淡淡的书墨香味,没有人能够从这位中年帝王紧锁的眉宇间看穿他内心,猜出他在想些什么?或是想要做些什么?
“来人!传神策军副统领李青萍前来御书房觐见!”
“诺!”御书房门口传来小黄门一声应答和渐行渐远的脚步声。
最亲信的人未必要放在身边,而在身边的人也不一定都是亲信,还有可能是奸细。
独孤烈的随侍太监在进尚书省都堂之前,在路上遇见了内务府专事采办的王太监,两人同为冀州沧县人士,少时入宫前便已相识,关系一向很好,便执手闲谈了几句,随各自办差去了。
且说这位专事采办的王太监在城南官市上按清单买齐了足足三大车货物,便押着货物回内务府交差而去。
天色擦黑之际,城南官市上的门铺早已关门打烊多时,还有些半开着门,打着吊灯的铺子是掌柜在清点货物、拨着算盘珠子算一天的盈亏,蹲在自家裁缝铺子前抽旱烟的刘一剪眼巴巴看着对门做丝绸买卖的肥猪陈,艰难爬上了四轮马车,在伙计的吆喝声中,“嗒~嗒~”向城北驶去,谁不羡慕有钱人?
肥猪陈的马车一路向北,驶离了城中青砖主道,拐进了一条幽深巷子,横穿过几条长街,又钻进了一条未知名的胡同里,最终停在了一座不起眼的四合院前,赶车活计殷勤的上前扶自家老爷下了车,然后给马下了套,往偏院马房去了。
一步三喘的肥猪陈没有事先回屋,数十年如一日,先去后花园里他的专属茅厕跑上一回,茅厕墙壁上有个暗格子,肥猪陈从贴身衣袋里摸出一个小纸条轻轻放了进去,然后撒了泡尿,舒爽的打了个尿颤,绑着裤子向主屋方向走去;至此,他这一天的活才算是干完了。
与肥猪陈家后花园一墙之隔的是一个更大面积的后花园,占地足有十余亩,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自是应有尽有,浓郁的花香要胜过肥猪陈的尿骚味无数倍,在京城居大不易的帝国都城里,拥有如此规模花园的除了皇亲国戚就是天子红人,花园是王家的,神将传世的王家。
王家——帝国无人不知!王家先祖与独孤家开国皇帝不仅是八拜为交的异性兄弟,开国皇帝的皇后也是王家先祖的妹妹,并且是当时皇宫里唯一的女主人。
更重要的是王家有强大的实力,王家先祖当年学艺昆仑,虽然未曾成为修真者,但却得授了一套练体之法,从而让他走向了武道巅峰,有了媲美强大修真者的实力。
王家历经千年发展,练体之法被继承与发扬,更有不少子弟拜入修真门派成为超然的修真者,更多子弟担任军中、官场要职,家族产业更是遍及整个帝国,虽然与传承历史更加悠久的五大修炼世家相比,在修真界的地位还有所不及,但论综合实力绝对称得上大陆第一世家。
朝气蓬勃的王氏家族有了再向前走一步的决心,当然不可能傻到去挑战五大修炼世家,那么将皇权收入囊中便成了最好的选择,至少王家当代家主、帝国神策军统帅王文韬是这么想的,王氏家族宗祠里拥有话事权的族老们也是这么想的。
宫里传回来的纸条,此刻就在王家最老的那位族老手里,纸条上自然是关于独孤烈处理独孤扬之事。
“狡兔三窟,独孤小子有扶持老九的打算啊!看来是不甘于做只笼中鸟了!”族老微眯着双眼,缓缓开口,神色非常恬淡。
“原来是扶持而非捧杀,孙儿原以为独孤烈要以封赏陷老九于两难境地呢!还是叔祖您看得远啊!”躬身站在宗祠门口的王文韬细细品味着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喜悦。
“叔祖,各位族老,是否让老九消失,以绝后患?”
“不必了,老夫观星象已知独孤家气数将尽,不出十年东土必将易主,即使有康家鼎力相助,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一位温文尔雅,样貌更似中年人的英俊男子接口,这是位强大的修真,年龄已近三百岁,算起来是王文韬的曾祖父辈。
李青萍跪拜在御书房书案前时,独孤烈正在聚精会神写一个字——“忍”,即便有一把兵刃正抵在心口上,要忍!更何况现在只是有把刀悬在他独孤烈的头顶上,自己更能忍得住。
忍以蓄力,厚积薄发,忍不代表不作为,不作为的那是忍者神龟,这也是今天他召李青萍来的原因。
“风起于青萍之末,狂暴于海天之间!”。独孤烈说完这句话,摆手让李青萍平身,然后便屏退了左右,从书案走到李青萍的面前。
“朕当年奉先皇诏令训练新兵时,从万千人中点了你做我的贴身侍卫,那时候你还是没有功名的草根,我还是个领着将军虚衔的平庸皇子,我为你更名青萍,便是希望你我兄弟二人有朝一日能狂暴于天地之间。”
“一晃眼十年过去了,我如愿坐上了龙椅,可再也无法往前走一步,你知道我的初衷是重振独孤家族,中兴帝国,可朕现在入了局,成了笼中鸟雀,若非皇后是康家人,只怕朕连京畿四郡都掌控不了,康家人看重的是太子,恨不得朕早死,王家人则恨不得我们父子都死,因此朕不得不早做安排。”
“皇上尽管吩咐,末将万死不辞!”
独孤烈拍了拍李青萍宽厚的肩膀,“哈哈!没那么严重,朕一时半会死不了,你更不会死。你是朕在朝野上的一颗明棋,现在还用不到你,该是让李青末登台的时候了,命他领二十名死士带太子到南阳投奔楚王独孤扬,将准备的太子替身送到西山大营受训,另外执朕的亲笔信送至玉州刺史岳伦处,让他扶持独孤扬,他是朕的亲信,更是位能臣。”
“诺!”如此机密要事,李青萍听后肃然而立。
“回京路上,朕只要看见李青末一人就好。”
京师!暗流汹涌!
(https://www.biquya.cc/id44953/249197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