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宗师传记 > 二十八章 风寒江上

?二十八章风寒江上

  

  风寒江水滚滚东去,大江两岸没有飘零的花相伴流水,浮在水面上的少年郎们也无需流水载走许多愁,只因还不识愁滋味。

  

  努力向前的谢玄更希望滔滔江水将自己载走,最好是直接送到神龙升天之地去,也好免自己一路舟车劳顿。天马行空的愿望上天自然不会应允,逆水行舟的痛苦才是当下要直面的人生。

  

  谢玄所谓的舟也无非是一根头部被削尖了的两米许圆木,一木搭载两人,以便力竭时有人轮替,不至于被江水冲到大海里去。

  

  行人十一二,圆木三四根,老道士以年老体衰为名,强征了二愣、虎子、刚子和铁蛋替自己*控木筏,原本还欲招李牧到木筏上煮茶,却遭到了一干徒弟的强烈反对,只好就此作罢。

  

  江风徐来,凉意如潮,即便此时正值烈日当空,江上行舟的人亦不觉酷暑难当。此番逆流而上不同于在柳叶河顺流直下,因此要慢上许多,谢玄与麟儿在详细查询了风寒江水情之后,详细制定了先舟、再游、后路的行进计划。

  

  自凤栖沙洲起,西去江水六百里为风寒江中游河段,江水横穿整个巫祖高原,相传此处为南疆巫族祖神的发源地,同时也是整个巫族中兴之地,但人族在与巫族数千万年的争斗中,最终强势占领了这片高原,并将巫族统统赶进了南荒的密林沼泽地。

  

  此刻行舟于巫祖高原上,人族少年们对于先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起,更有种作为人族的骄傲和责任感在心底慢慢堆积。老道士舒坦地盘坐于木筏之上,看着徒弟们挺得直直的胸膛,很高兴这种族群的使命感能够好好地传承下去。

  

  双手紧握木浆,奋力行舟的谢玄,感沐着从三千里外天山雪域吹来的风,细细分辨着风掠过巫祖高原夹带而来的草木和泥土气息,心中不由暗想,也许这微微含腥的高原阔土里,蕴含了太多巫族、人族战士的血迹,还有那巫族少女不忍离去时留下的伤心泪滴。

  

  战争原本就是残酷无情的,何况又是为了生存;而民族间的争斗更无所谓正义,为了财富、为了资源或者是为了土地,归根结底依然是为了族群的壮大与延续。

  

  一条路过的尺许刀鱼受了木浆击水的惊吓,从水面上高高跃起又迅速回落到江水里,急忙忙地向上游游去,但清脆的破水声终归是把陷入遐想的谢玄拉回了现实。

  

  老道士抵不过四名水手的痴缠,开始讲起了道义作为劳资,尚未摸进道门的少年们自不会放过如此良机,以至于圆木上的兄弟们不得不相互提醒着,以免忘记了划水。

  

  “何谓道?道几许?何为修道?”老道士单手捋须,笑眯眯发出一连串诘问,环顾两侧,见徒弟们无人作答,甚感满意,轻呷一口酒后缓缓开口。

  

  “道之一字,天下人可谓一人一解,也可说人人有道。何故?道自隐于苍茫宇宙,浮现于天地万物之间,人人可见,人人皆以为闻道、修道、达道,然此道非彼道,其依然蕴藏于山川、河流,其依然显化于日月星辰;所以说,道为本源、为真,乃万物之源泉,变化之本相。”

  

  “道几许?大道归一而又道法万千,道不知几许。各道入个门、各法入各眼,可见道道不同。人有人道、仙有仙道、妖有妖道、魔有魔道,风有风之道、水有水之道,木有木之道,生命有道、自然有道、混沌亦有道。天地万物自道始,却又因各自差异而各行其道。所以连连天下道门也分出了不同流派,昆仑道、终南道、天师道不知凡几。”

  

  “既然道法那么多,师父那我们又算修的哪门子道!”老道士道来道去的啰嗦一通,二愣听的云里雾里,闷头闷脑的问上一句。

  

  “这就是接下来为师要讲的何为修道!”老道士难得没有发脾气。

  

  “既然说道为本源、为真,那么修道就是探根寻源、去伪存真,也称之为修真。何为真?眼见为真?非也!以水为例,水遇热化气升腾为云、云遇冷复化水降落为雨,水遇冷则化坚为冰,冰遇热则化水、气为柔;此间何为真?水为真,余皆表象,所以说修水之道,要以水之特性为本源,以其变化为术法,从而得一道而法万千。”

  

  “至于我人族所修之道,乃天地混沌大道,力求通自然、知天地而达混沌,可谓玄妙无比而又磨难重重。然混沌、天地、自然皆为世之本源,可谓浩瀚无穷而又神秘莫测,直教人无迹可循,又遑论去修行。是以无数先贤反其道而行之,以自身为根基去感知周围、感知万物、自然、天地进而悟道混沌。但人各有别,受躯体、精神和智力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以及周遭环境、机遇和自然规则的影响,致使有人先天与道契合,有人终身与道无缘,致使闻道有先后,修为有高低,无法预料,只能归结为命运使然。”

  

  老道士声音朗朗、口若悬河,一席话将自己踏入修行路以来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讲了个淋漓尽致,剖析的是通通透透。

  

  少年们聚精会神、洗耳恭听,一瞬间对于道和修行的理解与感悟又更上层楼,幻想着自己某一天也将翻云覆雨、弄潮于修行深海汪洋之中,眼中满是炙热的小火苗和眩晕的小星星。

  

  谢玄机械地划着木浆,隐约感受到劲烈微寒的江风正在老道士的言语中变得轻柔和煦,激烈奔放的江流也渐渐趋于平缓温顺,远空急掠的飞鸟越来越清晰,江岸丛林里的小兽正呼朋唤友的相约嬉戏,江底并游的鱼正在窃窃私语,远处青山上的草木正在阳光下静静地呼吸……

  

  进入玄妙的境地,方能仔细观察世界的真实。谢玄也正是在老道士的道家真言影响之下短暂进入了童眼境地,从而看穿表象直抵事物本质,甚至偶然触及到心眼境地,看到了江风、水流变幻后的样子。

  

  端坐于木筏之上的老道士似乎有所觉察,知这是上天赐给修者不可多得的明悟良机,便静静地不再言语,唯恐谢玄由于外界干扰而与机缘失之交臂。

  

  既是上天赐予的良机,那么稍纵即逝便是必然地,坐在木筏尾端的虎子一声鬼叫,便生生把谢玄从童眼境地拉回了滔滔江水里。

  

  “师父!有鱼,一大群怪鱼。”

  

  “混帐,江里无雨难道还全是王八,大惊小怪!”

  

  老道士回头一看,江面上大约聚集了几十头江豚,正跟在自己木筏后拥挤着前进,甚至有一头还将圆形的头部伸到了木筏之上,正在用身体两侧的鳍牢牢支撑着头部,大张着嘴像是在呼吸。

  

  老道士深知这些江豚是被自己讲道声吸引而来的,自然特别神气,同时对徒弟们的无知也略感生气,面色一肃,大声说道:“什么怪鱼!这是江豚,又名海猪,一般生活在沿海地区,只有我九鼎帝国风寒江内才有这种完全生活在淡水里的江豚,端是珍稀的紧,切记不可滥杀。”

  

  对于自家师父卖弄见识的无耻行为,卧牛山少年们的统一行径就是置之不理,因为只有足够轻视和藐视,才能很好扼杀人类喜欢卖弄玄虚和四下炫耀的微妙心理。

  

  聪明如江豚似乎也和卧牛山少年们心意相通,正值老道士准备大讲特讲之际,几十头江豚似约好般迅速离去,老道士只能望豚兴叹,眼睁睁看着这些江里的精灵穿过自家圆木船队,呼呼喘息着争相远去,而受到江豚驱赶的鱼群里不时有几条银鱼惶恐着跃出水面,在阳光照射下闪耀出亮眼的光辉。

  

  “争渡、争渡。”

  

  时间总在专心做某事时,悄无声息的溜走。被江豚的绝情彻底扑灭了热情的老道士兴趣缺缺,任凭徒弟们如何苦苦哀求也不肯再发一言,推说自己困了乏了,便窝在木筏上侧身假寐;谢玄和麟儿也开始意识到当前队伍行进的速度绝不会快过江里的乌龟,便催促着大家加速前进。

  

  于是江面上开始将各种声音汇集,划水的号子声、少年们粗重的喘息声、两根圆木追尾的惊呼声、叫嚣声,与江岸上风掠过树林的呼啸声、惊鸟冲天而起的鸣叫声,森林里巨猿猛虎的怒吼声共同勾勒出了一个沿江两岸的花花世界。

(https://www.biquya.cc/id44953/244712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