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尔的《国书》,传至滇王宫时,庄楚正在和幕僚们喝茶,这种看似闲情淡雅的行为,如若不看他嘴角的一丝冷笑,还让人以为他此时兴致很高.
琅琊内乱发生的一切,通过潜伏细作的飞鸽传书,他已经了解了大概。对于这个世代为敌的老邻居,他冷眼漠视的看着,没有一丝怜惜。在他看来越乱越好啊,乱,琅琊就无力进犯边境,滇国也无需担心边防。
只是随着《国书》的字句的展开,庄楚改变了这种静观其变的想法。纳尔在信中,直言不讳的道出自己大败,寄身太平城,琅琊国将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为求版图完整,他愿俯身为臣,请求滇国举兵平叛.纳尔在信中词调恭敬之至,对滇王钦佩有加,让庄楚心花怒放,其周围幕僚则唏嘘不已。
君臣舒服以后,商议出相应对策。可以出兵,提前是琅琊国主纳尔必须为质,羁押在滇国。为显示尊重,可以准其在滇国自由活动,但凡事要先行报告。
国与国之间,从来就没有纯粹的友谊,有的只是利益,更何况是敌国。面对即将到手的琅琊版图和大量奴隶,滇王国怎能错失良机?况且战乱平息,则西北边患可除,何尝有不是大功一件.
琅琊使者,虽然觉得滇国条件过于苛刻,然则出兵的目的总算达到,也就回太平复命去了.庄楚随即召开军事会议,筹措起对琅琊用兵之事.
世子庄拓接到父亲的密涵,是在军事会议召开的前一天.此时,教科书才编写了十分之一,交待好众师兄继续编写后,他打点行装,带上杨艮.两人骑马奔驶在回永昌的路上.
对于即将召开的军事会议,父子俩儿在见面后,就开始了谈论.庄楚认为应该举全国之兵,造成大兵压境的势头,让琅琊领主心里受压制,从而各个击破.庄拓则认为应该以一军轻骑,秘密入境,找敌酋沙温主力寻战,一战而使其他部族屈服.对比父子二人进军策略,可以发现庄楚提出的方案虽然声势浩大,但劳民伤财,付出的战争代价太高。庄拓的方案虽然简便,但需要考虑军队的组织能力和作战能力。
庄拓最终用尽各种说词,并竭力保证行动会圆满成功,终于让庄楚让了步;同意他领本部护国军8000人,先试试看,如若战局不善,便要他打道回国。这种锻炼多于实效的方法,庄拓想来,还是父亲对自己的疼爱之情所制。
军事会议如期举行,在庄楚的操作下,他和庄拓的计划如愿以偿.大臣和首领们早就厌恶和战争,他们在乎的是保身立命,安享晚年.
琅琊王纳尔如信使所约,三日后到了滇王宫.一见议事大厅,看到头戴金环的庄楚,便立马跪下:”逆臣前琅琊王纳尔,见吾王来迟,还请吾王见谅!”低调.恭维一时写满他的脸.庄楚沉默不语,慢慢的喝着自己的茶.他想用这种方式羞辱这个曾经的强敌.
”逆臣前琅琊王纳尔,见吾王来迟,还请吾王见谅!“纳尔强忍心中的不快,又重复了一遍.”哦,是纳尔啊,吾刚刚正忙着想事情.得罪了.”庄楚假装糊涂.两人的谈话就这样开始了,剩下的内容就按事先的约定,给纳尔一个麒麟侯的虚名,就把他流放了.
庄拓统帅的本部8000护国军,一起唱了《咱当兵的人》后,在一个霞光漫天的早晨,悄悄驰向西北方。一路昼伏夜出,包好马蹄,消灭灶迹,对过往村庄风雨无犯,就这样10多天后,终于逼近沙温主力。
此时的沙温正得意洋洋.几天前的领土划分,琅琊北部的三分之二都收归在其下,此时,他正和幕僚们商议着,立自己为北境之王的事情.幕僚们你一句”大王”,我一句主上,吹捧得沙温心花怒放.也就在这时,探子来报:”东南方发现有军队活动的迹象.”沙温,捋了捋下颚的几缕胡须,对使者说道:”此乃其他部落经过,不足为虑.”
沙温说的不无道理.此前鹤庆大捷,部落首领们为了各自利益,在瓜分琅琊的大会上用了20多天,才各方均衡,达成协议.之后才退兵,一直持续到现在也没有结束.现在对沙温用兵,纳尔逃窜不知踪影,滇国到达鹤庆少说也要10天8天.况且所经之路是要过宁洱,难不成不漏踪迹?
但非常之事,必有非常之人.庄拓可算一个.
探子下去不到5分钟,喊杀声就从东南穿来.国民护卫军连奴弓在接近沙温营地不到10米处,一阵齐射,把营地的上空变成了牛毛细雨的箭阵,随后8000名手执战戟的士兵,如鬼神一样,
收割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仓促应战的士兵,那能抵挡住如狼似虎的雄师,喷浆血浆的躯体,如雪花,一片片飘曳而下.沙温推开中心营帐门,映入他眼帘的首先是百米以外庄拓英姿飒爽的身影,他暗说一声:”天亡我也!”随即集合残兵近3000千人,准备以死相博.
3000对8000,不仅仅数量的差距,也是质的差距.庄拓军3个会合的冲击,把这些几分钟前还站立的人,变成了躺着着的人,除了几十个重伤的还在呻吟,其他的永远闭上了眼睛.沙温面色凝重,大叹一声:”庄拓,今日死在你手,吾此生足也”,说完,佩刀一横,自刎而去.
杨艮上前几步,砍下沙温头颅,用白布包裹,装于木盒中.庄拓手书檄文一封,派出使者到琅琊各部,要求首领们在看到檄文7日内,必须投降;如若不然,天兵将至,沙温的就是他们的下场.
此役,国民护卫军伤20人,亡3人.庄拓下令厚葬,他日立石为碑,赐”烈士”封号.其家属由工业基地出资抚养,待子女长大后,交职业学校教育,安排工作.
“无头的鸟自然不会飞”,琅琊各部首领接檄文后,大都选择了投降.只有北部两部,拥兵自重,以图顽抗.庄拓整顿军马,一举荡平两部.在这之后,,琅琊已无战事,平叛之事,以滇国军大获全胜而告终.
庄拓纵马奔驰在这片全新的国土上,一路向北,到了金沙江畔的石鼓,立柱而记:”此地以北,尽归滇土”.金沙江波高浪涌,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开始.庄拓遥望铁柱,漠然间发现:”那个几十年后,”汉习楼船”会不会,以此消亡?
(https://www.biquya.cc/id44900/245173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