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庄拓在校场训练国民护卫军如火如荼时候,科技研究院,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经过无数次实验,借助图纸的有效信息,农科所的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提前被研发出来。
种下的种子,终于发芽,庄拓感到由衷的兴奋。就是抚仙湖仲春的海风,拂在脸的感觉,在他看也是如此的惬意。
有了成果,打赏是必须的。按照惯例是300贯,庄拓给的是500贯,不按规矩办事?那要问规定是谁定。发了之后,他还开了个全体研究会。会上他说以后,谁要有重大发明,依次为例,奖励多加原来的20%。有钱人就是任性啊,研究员看他的眼睛都生动了许多。
拿着新造的第一叠如雪的纸,庄拓心更乐了。原来苦啊,每天那着小刀在板上刻阿刻,刻老半天就刻那么几个字,就是上好的绢帛,吸水性也不好,再说那价格,普通人能有几个受得了?
正因为竹简难刻,绢帛难求,才使得滇国上下书籍无几,科教萎靡,文化不兴,以至巫术横行,奴隶贸易猖獗,活人祭祀无度。归根于此,就是没有书写的材质和印刷之工具。而今,万事已备,著书立说已成可能,改变只是时间早晚。
公元前195年孟夏,滇国上下百草丰茂,万物风华,空气中略带的潮湿,提醒人们雨季即将开始,但注定这是一个多事之夏,原因是一本书的发表。
一个月前,一本叫《哲学》的书籍,悄然在研究院中发行,之后到了滇国各地。雪白的纸张,蓝色的封面。几乎没有人犹豫,就喜欢上了这个叫“书”的东西,况且书的内容更是让人吃惊。
本书一开始就介绍如何正确的处理认识和物质的关系。指出,运动是物质存在方式,时空是运动着物质的存在形式;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的存在,否定了意识决定物质的错误思想。
书的第二部分写的“世界是怎么样”的问题。提出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质”与“量”的转化关系;矛盾的统一性和辨证关系,以及其作用。
书的最后讲的是认识论。围绕“实践,认识,真理”三大核心展开。说明可知和不可知的区别;强调认识的主体是人;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样一本书,集概括功能、预测功能、根本指南、哲学基础为一体,深刻的指出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心的认识和改造关系。对于乌云密布,迷信横行的滇国民众可谓是醍醐灌顶,从思想上告诉他们,这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巫师神汉可以左右,要想获得好生活,就必须去努力创造,去实践。
这样书,无疑是惊世骇俗的。穆子人看了以后评论说:“此书一开,五百年无疑惑。先秦各家皆望其项背!”评论不可不高。另则听说著述者,乃其徒弟庄拓,疑惑进一步加深。
滇王庄楚观完此书前一节,风云变色,大叹一声;“如此之后,吾何以立国?拓儿此举叫老夫情何以堪!”他是担心一旦治理下之民,放弃迷信思想,那么信仰又从何树立。然则等他看完全部,心中大慰;“自此民智已开,迷信之计,在无适处,吾滇国富国强兵有望矣!”
穆子滇王评价如此,氏族大夫更是推崇倍至,《哲学》之书在滇国顿间洛阳纸贵,好评如潮。同时,其中也蕴藏不和谐的声音,以国师为首的巫师派就认为,如此奇谈怪论之书流传民间,势必祸国殃民。
外边闹得如此沸沸扬扬,庄拓笑而不语,一副荣辱不惊的心态。他仿写的《哲学》就是征对国人的愚昧无知。从根本把他们从迷信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至于结果如何,他不想过多关心,一种思想的传播,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更何况唤醒一个迷信四绕已久的民族?现在他所做的只是告诉人民,世界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还有更好的选择。
《哲学》最后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他没写。主要是担心这个时代的人无法理解,更担心的是里面的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不有点逆天的意思在里面。
继《哲学》发表两个月之后,一部叫《兵家》的教学书籍,悄然出现在工业基地的军事学院里,此书是庄拓和穆子师徒两人的结晶。
这本没有署名的教科书,介绍了军队的定义,以及先秦以前的军队的发展历史,各个战役中军队的表现。书的第二章,分析介绍了各种兵器﹑甲胄等装备;第三章,重点教授训练士兵各个阶段要领,及如何提高士兵士气;第四章,战术和战略思想,以《孙子》和《吴子》兵法作为重点;第五章,军队的灵魂:有信仰,有血性,遇到强敌敢于亮剑;第六章,只有章节名,奇怪的是没有内容。
印错了吗?其实这是庄拓的刻意安排的,“每个人眼里有一个哈姆雷特”,那么你的哈姆雷特,会是怎样?“兵者,国之大计”,这是他留给未来军官的作业,这也算是古今教科书的一大奇观了.
《兵家》的出版,解决了军事学院没有教材的难题,继此之后,庄拓和他的师兄们,集众家之所长,编写了《天文》,《地理》,《数数》,《国文》,《生物》,《历史》,《化学》等基础学科的教材,作为职业学校和军事学院入学第一年使用;第二,三年使用的专业书籍《营造法式》,《化工基础》,《茶经》,《职业道德》,《水经注》,《剑道》等教材还在编写中。成书也是一年后的事情。
如此大规模的利用后辈名人,名典,庄拓觉得自己就是个欺世盗名的骗子,内疚不已,然则为了滇国复兴,他也无可奈何了。
这些教科书的出版,没有引起多大的风浪,或许人们已经习惯了书籍的震撼,或许是这些书发行量少,只是用来教学。但无论如何,炼金术士看到《化学》之后,是否会得到新的灵感?出入学的少年,看到《国文》的标点和拼音以后,会不会觉得,学字原来如此简单;而巫师们看到《天文》之后,会不会不理解而把书撕烂?这所有的一切,不得而知。
还是那句话,是非成败自有后人评说,这就是庄拓的想法。
(https://www.biquya.cc/id44900/243343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