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青铜帝国 > 第六章 无量山学艺 —

?

  第六章无量山学艺(一)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庄拓在母亲刀美凤的千叮万嘱,哭哭啼啼声中,带着伴读离开了滇王府,一路向西走去。他们此行的目的无量山位于川宾县境内,离永昌有800里路程,其中200里的路程在琅琊人范围,此时的云贵高原交通不便,路途遥远,加至庄拓地位尊贵,所以主仆二人得一路小心。时光荏苒,经过近一月的风餐露宿,马不停蹄,这一日终于到达了无量山下。这座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草木葳蕤,郁郁葱葱,偶尔传出的鸟鸣枝头和不时出现的溪流潺潺,让主仆二人心情大好,忘记了一路的疲劳。峰回路转,衔阶而上,一个小时后,一个高达近十米的溶洞口出现在两人眼前,岩洞口侧壁上用镏金小篆书着“三清堂”,两人已至此行的目的地。

  “三清堂,为何不叫三清观?”看似这文理不通的名字,庄拓感觉不解,后世道教的词汇让他感觉莫名。其实这只能怪庄拓穿越的时间不长,不了解现在的道堂。综合来说,现在的道教,还不能叫“教”,只能叫“道”。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庄,孟三子的“世界对立统一,又互相转化,无为而制,和化羽升天”的理念此时在华夏大地生下了根,并有了一批信徒,这些人隐居山林,以岩洞为穴而居,研究道家经典,形成了道堂,这就是庄拓眼前看见的三清堂。真正的道教是在东汉后期,张道陵建立的。后期有政治意义的如张角的农民起义,有精通天文的袁天罡,李纯风,有做谋士的如全真教的丘处机,有武功极高的张三峰……这些都是后世对道的发扬和延续。

  在通知了值日道士禀报主持穆子后,庄拓,瑞翔两人在客堂静坐等候。不一刻,客堂走进一位着前后绣八卦道服,看似道骨仙风的老者。庄拓猜测此人是穆子,便连忙起身鞠躬请安,同时介绍自己的身份和来由:“仙师可是穆子?小侄庄拓,奉家父庄楚之命给仙师送信一封?”说完把信从怀里拿出恭敬的呈给来人。“原来你就是庄拓侄儿,你父亲近来可好?”来人便是穆子,他一边和庄拓寒暄,一边接过信便看起来。

  穆子其实是一名杂家,何谓杂家,我们不妨看一下他的学识,早年他学习儒学,后又学道家,之后是阴阳家,纵横学,墨家,法家,学科几乎遍布春秋以来各家流派。他一直认为治世要不一,博众家之长。他和庄楚从小一起长大,后又跟随他入滇,最终两人因为信仰不同而分开,但并不影响多年之间的感情。穆子看完以后,不禁想起了那个他曾经的故友庄楚请求他收下他的儿子为徒。对个这个问题,穆子是这样想的,他和庄楚本来就交情不一般,而今庄楚贵为滇王,还能把儿子送给他培养,是对他的信任。想到这里,他不禁看了一眼庄拓,此子身材修长,面部从容,样貌出众,心理已打定主意。“侄儿,你父亲的意思是要你在这里学习半年,你的意思如何?”虽然主意已定,但穆子还是故意问道。“侄儿遵从父亲的安排。”庄拓回答道。穆子捋了胡须,随后:“那好,从明天开始,本道观所有用水,皆由你二人负担,如何?”“好的,仙师。”庄拓明显愣了一下,回答道。“那就先这样吧,你们俩退下下吧。值日道人,你带他俩人安排住处去吧。”说完穆子拂袖而去。

  不一刻,值日道人把俩人食宿安排已毕。“那个老道人为何把咱们安排了做杂役?信上不是大王已经给他说明了你的身份和拜师学艺的事了吗?!”出于对前途的担心和不满,瑞翔发起了牢骚。而他旁边的庄拓一脸肃然的看着窗口,默不作声。脑海中思索着原因和对策,以自己进观以来的言行举止,庄拓自认没有不妥之处,而那封信函也不会有任何问题----哪有父亲伤害儿子的事情,那么剩下的只可能是,穆子在考验他的学习意志。而自己只有接下他交代的任务,好好表现..想通了这点,庄拓释然了。

  不愧是现实世界中的优秀警察,庄拓的推理其实一点也没错。此时,坐在客堂的穆子也是这样想的。“吃的苦中苦,方能人上人,庄拓侄子希望你明白我的苦心”。他嘴里喃喃念道。

  从三清堂到落水泉路程有3里,由一便道连接两点之间,现在成了庄拓主仆二人每天必去的两个点。时值晚春,百草丰茂,庄拓,瑞翔两人遇景而心悦,肩上的担子也减轻了几分。就庄拓而言,现在的这种工作,本身就算不上考验,跟以前警院的锻炼比起来也只算小菜一碟,就是有些寂寞。

  人在寂寞的时候,总要找些事情来打发多余的时间,庄拓找到的是唱歌。后世的《相信自己》,《当兵的人》等鼓励人进取的歌曲成了他经常哼唱的曲子。每在这时,成了主仆二人最大的乐趣。

  一晃10天飘然而过,穆子老道看他的意志锻炼,让庄拓完成得圆圆满满,所以决定下一步要收徒授业。于是终止了庄拓的挑水,并告诉他,2天后拜师。

  庄拓得知此信,心情大好,学艺之事终有了进步。

(https://www.biquya.cc/id44900/240312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