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昊武大帝 > 第六十四章 波才借兵 不是帅才

?这世界上有做大臣的教程,却没有做君王的教程,同样有做先锋的教程,却没有做统帅的教程。先锋无非是冲锋陷阵,总的来说区别并不多,大多是以勇猛之士。而统帅的艺术要比先锋高的多,可以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儒帅,可以如项羽一样霸王聚鼎,也曾经出现过有勇有谋甚至精通政法的全才。

  先锋是控制自己,而统帅是控制士兵,一场战斗中从始至终拼杀的都是士兵,而不是先锋大将。没有了先锋大将战斗不一定输,没了士兵的话任凭主将再勇猛也无济于事。

  波才已经是一个很有水平的统帅,而薛冰还算不上。薛冰注视着手中的兵法,眼前的《孙子兵法》几乎是所有统帅都要读的教科书,薛冰读了,很认真的去读。然而认真并不一定会有结果,有的时候还需要那么一点天赋,以及成长应有的磨练。

  薛冰很苦恼,自己第一次统军就遇到了带领黄巾精锐的波才。那场战斗打击到了薛冰,甚至多多少少在心里留下了那么一丝阴影。面对波才,自己是那么的无助,那么的手足无措,自己根本不知道要去怎么做。

  薛冰见识过于禁的统帅,犹如钢筋铁骨一般密不透风。于禁能挡住波才的进攻,甚至能够反击,所以薛冰的第一个风格是于禁的。薛冰经过思考以及与士兵的磨合,的确做的有模有样。

  可是薛冰碰到了波才,这个本应该针对波才的风格却被波才硬生生打败了。薛冰无话可说,薛冰并不固执,也懂得反思,可是不学于禁的风格那学习谁呢。皇甫嵩,薛冰想到那个离去的背影,皇甫嵩也是数一数二的统帅,在孙策面对八门金锁阵一次次的失败时,皇甫嵩却稳扎稳打的前进。

  皇甫嵩的风格无疑是多年以来在战场上一点一点磨练出来的,利用一切方式让敌军混乱,然后再去冲击。这种风格无疑是高明的,但是太难模仿了。毕竟每次作战都找到让敌军混乱的方式这一点是相当困难的,这不仅仅要求统帅者手下有一批谋臣勇将,更重要的是统帅者要经历一场场能够成长的战斗。

  “子寒,你要记住,你是汉军在豫州的希望。”皇甫嵩的话在薛冰脑中不断响起,然而如今的薛冰怎能称为希望,薛冰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中。的确薛冰这个希望要比起波才要差的多,汉军需要薛冰,而薛冰需要成长。

  就在汉军每个人在反思的时候,黄巾军正一个个的推卸责任。“平汉渠帅,黄巾军与汉军大战,你在城墙上发疯也就算了,你擅自出城率军离开,搞的波才渠帅丧失大好机会,无功而返,这责任你担当的起吗。”周渠帅在一旁讥讽着平汉。

  “哼,我率军出城便是为了支援波才,不过彭渠帅百般阻拦,最后还喊来波才渠帅。”平汉其实并不想理会周渠帅,可是如今敌军安然撤退,罪过还安在自己头上,所以不免有些气愤。

  “平汉渠帅,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你口口声声说要去已吾,为了豫州大局我当然要去阻拦你,可谁知道你是要支援波才渠帅。”彭渠帅本来想打个圆场可谁想成平汉口中了绊脚石,“还有周渠帅,如今汉军都要攻到城下了,你还在这里冷嘲热讽,难不成真要将黄巾军闹的四分五裂被汉军逐一击破才肯罢休?”

  波才听着几人拿着这点事反复争论不由得大声吼道:“你们怎么说也是一方渠帅,此时为了这些小事吵吵闹闹值得么。如果你们真不想在这里,就立马滚出鄢县,大不了全走光,我自己留在这里对付汉军。”

  众人看见波才发火一个个便只有低头不语,波才虽然兵力不济,可是那份抵抗汉军的心却是真真切切。三人想到自己闹矛盾的时候,波才还在城外与汉军奋战,不免有些羞愧。

  其实波才对于眼前的局势也极为无奈,四人虽说都是黄巾军,但是张宝离开了豫州,四人却是再难团结在一起。可要是长社之战前,别说四人聚在一起,就是平汉三人求波才,波才也不愿意和这些人共守一城。

  可是波才现在实力严重受损,长社的黄巾军要么被灭,要么投降俘虏。波才此时只有将三人的士兵聚集在一起,才能勉强恢复到全盛时的兵力。所以四人虽然不能团结在一起,但是却不得不绑在一块。

  这些家伙还是靠不住啊,看来要在豫州立足,仅仅凭借这三人的部队还是不行。不过整个中原还能有多少游兵散勇投奔自己呢,看来必须要想想办法从哪里借那么一点兵才行。波才看着地图一点点的寻找,最终将目光定格在一个地方,那就是赵弘所在的汝南郡。

  汝南郡自从被占领后并没有发生多少战斗,所以赵弘的力量得以保留。而且汝南郡接收了淮扬一部分的黄巾军,实力自然是豫州诸郡中最为强大的。向赵弘借兵虽然有些麻烦,但是赵弘是一个聪明人,也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

  想到这里波才拿起笔向赵弘写了一封信,信中将豫州局势分析的头头是道,随后也将自己的想法写了进去,在最后则用恳求的方式向赵弘借兵。

  由于波才之前和赵弘联系过,所以赵弘的信使并没有走而是留在这里。于是赵弘请来这位信使将书信交给他,并让他尽快的交到赵弘的手中。赵弘的信使将信接了过来,然而信使对于这封信看起来并不意外,反而像是准备好了什么。

  波才将信送了出去,心里却还是平静不下来。虽说赵弘可能看着大局上借给自己一些兵,不过如果赵弘一个兵不给自己也是合情合理的。毕竟在这乱世中,什么都没有兵重要,以赵弘的能力,如果全力对付汉军的话,汉军也难以招架。

  当波才正担心赵弘会不会将兵借给自己时,赵弘派向鄢县的兵早已出了汝南郡。。鄢县的局势早就被神通广大的竹简调查清楚了,赵弘对于波才现在的处境也极为担忧。所以赵弘在波才的求助前便将一部分士兵派向鄢县,这倒不是赵弘能预知波才给自己写信借兵,而是看到波才的情况,便决定支援波才。

  鄢县如今可以算得上黄巾大本营,如果鄢县丢失,那么陈留郡,陈国和两国会迅速失守。黄巾起义到了如今这种局势,失去了城市的控制权,便难以再夺回来。汝南郡要想做为安定的后方,就要将汉军的注意力聚集在鄢县。

  现在波才等人已经不可能再回到颍川,但是赵弘可以。黄巾军如果吸引了汉军的注意力,那么颍川一定防守薄弱。到那时赵弘率领士兵攻占颍川,切断汉军的后援,如此一来豫州的局势才有可能被改变。

  “你是说孙策还留在长社,并没有跟随汉军前进。”赵弘有些疑惑的看着竹简。

  “嗯,据我情报观察,应该是这样。”只要是竹简肯定了的情报一定错不了。

  赵弘摇了摇头道:“孙策在长社的话会是一个麻烦,我们如果攻打颍川,必须是闪电占领全境,如果孙策找到重要的城固守,那样可就难办了。”

  “此次我们的士兵向鄢县支援,汉军必然不是波才的对手,如果鄢县的汉军受到压力,或许孙策会离开长社吧。”竹简的把玩着手中的竹简。

  “希望如此,不过我更担心的还是鄢县,还有你资料中的那个薛冰。”赵弘皱着眉头。

  竹简看向手中的竹简缓缓回道:“此子危险程度不低于孙策,不过此子是将才远非帅才。”

  赵弘听到竹简的回答安心的笑了笑,“不是帅才就好。”的确一个将才对于眼前的局面改变不了太多,而一个帅才就危险了。对于豫州黄巾军而言幸运的是薛冰并不是一个帅才,不幸的是薛冰在成为帅才的成长道路上。

  ;

(https://www.biquya.cc/id44514/237026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