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遣了王伦等人,虽说给梁山拔出了毒瘤,可有些事,却也由不得孟飞不惊醒一番了。
众人为何要聚义梁山?
孟飞自然清楚,山寨的头领,或多或少也能知道一二,可其他的那些弟兄呢?
这些人之所以上山,大多数都不过是因为生活不下去了,被逼得不得不做这刀头舔血的买卖,他们上山来,只是为了吃饱饭,为了不再受欺压,说不得有些人上山之后,还想着自家做了强人,从今以后便可去欺压他人了。
这一次,之所以被王伦一番鼓动,便有数百人依从,也是因着孟飞之故,立寨之初,孟飞虽也曾宣布了十八条山规禁令,可说到底,却不曾统一思想。
现在山寨大小人等,恐怕所想都是一样,为着义气上得山来,今后自然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绫罗。
看起来,是时候为这梁山众兄弟统一一下思想了,后世有个伟人不是曾说过吗?
没有思想的队伍,是无法取得胜利的!
孟飞来看,现在的梁山也是一样,单凭这一股义气,纵然能将众人聚在一时,可要想成就一番大业的话,只怕是困难重重,今日既然有王伦,来日就会有宋江,说不得什么时候,这梁山泊眼下的大好局面,就要被些人利用,进而分崩离析了。
过得三五日,孟飞又命人召集山寨众头领前来聚义厅,众人入得厅来,一个个都怔住了,只见厅内四个健壮的喽啰手持一面大旗,上面绣着四个团龙金子一一替天行道!
没错!正是替天行道这四个字!
《水浒》书中,梁山也曾高举这面大旗,不过孟飞命人做成这面旗的目的,可是与宋江大为不同。
书中所载,宋江在水泊梁山后期的统治中,威望日渐兴起,然宋江作为一个郓城县的小史,这种威望的获得,并不是偶然的,宋江对梁山的最大贡献,就是炮制出了“替天行道”这样一个招牌。
正是因“替天行道”这四个大字,使得上了梁山的众好汉们,从此可以光明正大地干自己的“勾当”,并且还得了周围百姓的拥护。
然而,“替天行道”这个为着梁山发展的愿望,却并不是为所有人信服的,至少晁盖就不大赞同,替天行道本身是个含糊不清的术语,在方今天下,天子谓为“天”,代表国家,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宋江说要“替天”,到底替的是哪方“天”呢?
如果仔细考究,自然是行不通的。
“行道”?
行的又是什么“道”?
“道”在哪里?
也是值得怀疑的。
所以说,“替天行道”本身并就是一个非常矛盾的说法,而宋江提出这种说法,显然是有野心的,因此宋江并不能说是自己的主张,他要说是自己的主张,底下的这一帮兄弟也不可能都如李逵一样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准宋江还没说出“替天行道”四个字,底下人就反了。
因为跟随宋江一起上梁山的好汉们,大多都是对朝廷不满的,也就是对皇帝是不满的,对“天”是不满的。
上山之前,宋江对于晁盖的三番五次的好意邀请,其实都没有明确地给出答复,很显然,他意识到,凭晁盖的个性,在他手上想代替“天”行“忠义之道”是行不通。
因此,宋江面对晁盖的三番五次的邀请,也来了个三番五次的拒绝,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到最后,因为醉酒不小心,在浔阳楼上题了首反诗,被抓,关键是要砍头,得晁盖等人救了,这才不得不决定上梁山。
本来宋江到此,还是不能代表“天”行“道”的,于是他又编排出了一个九天玄女娘娘传授天书三卷的玄幻戏码,既然是玄女娘娘的安排,自然是上天的安排了,谁还能不信?
宋江再一次回到梁山后,这个故事就成了爆炸性的新闻,谁人不在暗地传说?
但是,晁盖对“替天行道”的说法是不信的,不仅不信,而且日渐有了厌恶之感。所以,在晁盖活着的时候,这个“替天行道”的梁山纲领,并没有正式立起来,只是在私下里,由宋江的追随者到处说说而已。
直到晁盖死后,宋江成了梁山的扛把子,“替天行道”的纲领才正式口头颁布,而且完善了行动指导思想,这就是改原来的“聚义”为“忠义”。
在当今这个社会背.景之下,借“天”说话,代“天”宣誓,都只不过是借着皇帝的名号来做事,自然一切还是要尊重皇权,否则仍然是大逆不道。
宋江把“替天行道”变成了梁山的行动纲领,正大光明的提出“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革命主张,说白了就是把自己的脸送到人家皇帝老儿的屁股跟前去.舔,摆出一副“俺很忠义”的模样,盼着朝廷降旨招安。
孟飞自然不会如同宋江那样天生一副奴才相,他要“替天行道”,替的可不是当今天子的那个“天”。
见众头领都到了,孟飞也从一旁转出,走到了近前,看着众兄弟道:“今日唤众家兄弟前来,为的便是此事,前几日有人作乱,虽是受人挑唆,终归是我这寨主不称其职。”
听孟飞此言,众头领连忙道:“哥哥何错之有,都是那王伦小人不义!”
孟飞摆摆手,又道:“今日便是要与诸位兄弟商议,我欲在这聚义厅前树一面大旗,便是这‘替天行道’四字,众兄弟以为如何?”
乐和闻言不禁皱眉,迟疑道:“不知哥哥要树此旗做何解?”
孟飞也知道乐和在担心什么,笑道:“兄弟且放宽心,我等众兄弟替天行道,这天可不是东京城内那道君皇帝,乃是这天道,方今世上混沌,只叫天下英杰好汉有志不得施展,叫天下黎民百姓有苦不得倾诉,有冤不得伸张,我梁山兄弟聚义此处,所为何来?为的便是代天行罚,让这混沌世界重现光明,让天下百姓得享安乐。”
孟飞说是要替天行道,其实说白了梁山今后的思想纲领便是要为民做主,只有统一了这个思想,今后但凡上山聚义的兄弟,都必须遵从,也免得再被似王伦那般的小人有机可乘。
“你我兄弟都是真豪杰,纵然投身绿林,也当躬行仁义,守护一方百姓,岂可做那强盗勾当,早先,开山立寨之时,我便曾明言,不得骚扰百姓,不得祸乱乡里,今日我要在这聚义厅前树这‘替天行道’的大旗,就是为了让众兄弟都知道,我等聚义梁山,到底所为何来?”
诸位头领闻言,都不禁心胸激荡,他们哪一个是天生的强盗,有的是被官府所逼,有的是为着义气来投,也都想着去做那真豪杰,真英雄,谁愿意打家劫舍,累得身后骂名滚滚。
“哥哥说得好!咱们兄弟聚义梁山,就当代天行罚。”乐和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
之前,乐和还在担心,孟飞心中有了招安的心思,倘若真是那样,他诸般谋划,也都成了泡影,好在孟飞依旧不曾将那大宋皇家放在心上,替天行道,乃是代天道行事,这大义的名分落实,今后梁山兄弟戮力同心,害怕不能成就一番大事。
当天,替天行道的大旗便在聚义厅前树起,众兄弟又是一番豪饮庆贺,可是庆贺过后,孟飞又不得不为着另一件事忧心了。
(https://www.biquya.cc/id43321/255821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