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万历中兴 > 第十三章 真金白银

?陈太后到底和自己的母亲李太后说的内容万历不知道,总之,李太后之后没有对万历多说什么,很快就搬出乾清宫到慈宁宫居住了。当然这一切万历也不打算多打听,对于宫内的一些事情,万历其实缺乏兴趣,只要自己的母亲给予自己处理政事的权力,不过多插手自己的决定,其他万历是不打算管的。

  “皇上要内监收税?”冯保惊讶地看着万历。他怎么也没想到,万历刚刚回宫就告诉自己这个消息。

  “没错。”万历点了点头,“朕决定成立税监。”

  冯保迟疑一下,说道:“皇上,这税收是由户部……”

  “户部收的是农税,朕要税监不是为了收那点农税,是为了收商税。”万历抬手打断了冯保,说道。

  “户部也收商税。”

  “收多少?三十税一?”万历嘲笑地语气说道:“太祖平定天下,为了休养生息,商税定为三十税一,如今天下承平久矣,行商暴利,大伴以前不知,天津开港后,难道还不知道吗?再收这么点商税,怎么说的过去。”

  冯保无言,却是,以前自己顶多是收地方上的一些孝敬,不知道经商到底有多赚钱,但现在皇帝让戚继光出海,和勋贵们以前扩展海路以后,一船一船的货物到底值多少银子,冯保就是傻子也知道了,他自己也占其中一份呢。

  “这税率,是太祖定的,祖制……”话说到这,冯保突然卡住了。

  万历似笑非笑地看着冯保,“怎么?大伴怎么不说了?难道冯大伴不想说祖训不可违背吗?太祖立下的铁碑正统七年就不在了,大伴打算把它立回来?”

  冯保无言,整个大明朝谁最不能说祖制不可违背,就数宫里的太监,太监中最不能这么说的,就数他这个掌管披红大权的司礼监。

  为啥?太祖可是规定了,宦官不得干政,立了铁碑为训的,那个铁碑早在正统七年就被王振给毁了,在那以后,虽然王振在土木堡之变之时死了,可之后谁也没再把这条规定当成事,太监干政的事层出不穷,武宗时的八虎更是达到顶峰,难道他冯保能指着自己说,皇上,太祖有训,我们这些人是阉竖,十恶不赦的坏蛋,所以司礼监、御马监、东厂等等都是不该存在的,陛下要坚持祖训,不可违背啊,这不是打自己脸吗?

  “大伴还觉得祖训不可违背?”万历看冯保不说话,继续问道。

  “这……”冯保迟疑,这该怎么回答,若说祖训可违,传出去自己能被那帮文人骂死,若是说祖训不可违,难道让他自己承认自己是不合法的不成。

  “算了,我看大伴也不好回答。”万历见冯保不说,也不逼他,毕竟这个问题就是自己也不好回答。

  “朕今日不谈祖训,只谈商税能不能收!”

  “回皇上,这商税也不是不可以收。”冯保憋了半天,憋出一句来。“只是少不得户部闹腾。”

  他冯保名声较好是不错,但这不代表他冯保就是圣人了,名声较好也是和其他太监相对的,哪个太监不爱财啊,这么一块肥肉在那,以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难道还不允许吃下去吗?更何况这可是皇帝允许的。

  “那就给朕拿出个章程来,什么税怎么收,收多少都要给朕规定好。”既然冯保说可以收,那就不做作了,直接开诚公布得了。“但朕把丑话说在前头,宫中太监爱财,朕是知道的,朕允许税收两成归税监,其余四成收入内帑,四成归国库,如果敢多拿一份,朕让他不得好死。”最后几句,说的冯保等人心中一寒。

  “是。”冯保应声道。心里却是一阵不平,两成归税监却是已经令他满意了,但剩下的交给内帑还说的过去,交给国库,凭什么啊,那帮文臣出一分一毫的力了啊?

  “皇上,这上缴国库,岂不是……”一旁侍候的张诚却是抢险出头,说道。

  “朕知道你想什么,不给国库,文臣岂不是要反上天了。”万历无奈地笑了笑。

  冯保听了立马变了一副深以为然地表情。

  那帮文人什么德行自己和他们打了这么多年交情,难道还不知道,个个标榜自己是正人君子,但真到拿钱的时候,嘴脸不比自己这些他们口中的阉党们好看多少。

  现在户部毕竟还是缺银子的,不然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能够执行就见鬼了,现在朝廷已经能够每年结余将近一百万两的银子,但要说够用,还早着呢,内监如果自己收商税,那帮地方上的文人乡绅还不闹上天去,分出银子,自己虽然自己少发点财,但至少能得到内阁那帮人的支持。

  冯保眯着眼睛,想着回去之后要拜会一下张居正,商量商量该怎么办。

  “没什么事大伴就去忙吧!”交代完事情,万历说道。

  “皇上,戚继光有消息了。”冯保却没有退下,反而上前一步说道。这时代又没有电,自然不可能时时了解消息,陆地上八百里加急,海上自然靠来往船只传递消息了。

  至于飞鸽传书,短距离还行,稍稍远一点,这个天上猛禽猖獗的时代,估计只能让你见到鸽子毛了。

  “哦?什么消息?”一听戚继光的消息,万历立马来了兴致,派戚继光去倭国是他计划的重要部分,容不得半点失败。

  “戚总兵已经打败了倭国大名毛利氏,顺利占据了石见银山。”冯保回到道。

  “好!”万历松了口气,兴奋说道。

  虽然知道这个年代倭国还是“村长割据”的年代,但派兵出海作战大明这么多年还是头一遭,而且又有倭寇的原因,就算戚继光本来就是靠对付倭人起家的,但心里其实还是没有底气,毕竟这是一场豪赌,朝中勋贵大半被自己忽悠住,如果赌输了,自己可就麻烦了。

  “石见银山产量多少?”这才是万历现在迫切想要知道的事情。

  “回皇上。”冯保瞬间提高了语气,略带颤意的说道:“据郑大海带回来的消息,石见一地每年产银可达百万两,如若改进设施,还能更高!”

  “嘶!~~”旁边侍候着一直没说话的张鲸和张诚也不禁吸了口凉气,每年产银百万两有余,还能继续增加,这不得不说太吓人,顶的上国库一年的结余了。

  “果然不出朕所料。”万历到没有多惊讶,反而觉得理算当然。十六世纪,日本石见所产白银占了世界的三分之一,这座露天银矿所带来的利润,足以让任何人眼馋。

  这下子,勋贵们绝对没话说了,万历心里这么告诉自己。这次戚继光出海,单单是天津开港,建造战船,就不是能瞒过大臣的,实际上,一切都这么顺利,靠尽了万历的忽悠,并且保证,收益内帑四成,勋贵和内阁各站三成,才顺利的通过的。

  就这样,内阁还假惺惺的反对,说什么有损国威,气的定国公徐文壁差点说要甩开内阁和内廷单干。

  若是失败,带来了损失肯定是巨大的,搞不好以后万历都不好忽悠这帮人,如今成功,这帮认钱不认人的混蛋们见了甜头,以后再忽悠就变得容易多了。

  大明的勋贵老早就在走私,但要说这种由朝廷直接出兵带来的甜头,到底是第一次,万历拿倭国开了这个头,这帮勋贵见了好处,以后少不得多干几次这样的事,大明就用这种方式将手插向海外。

  石见银山只是开始,以后还有更多的好处呢。

  “日本金山银山众多,不然那帮大名也不可能有那么多财力打仗。若是一味占有,难免他们一直对外。”万历揉了揉眼睛:“天津卫工坊可大量生产火器,铠甲器具等与倭人交易,他们打的越狠,对我大明越有好处。”

  “是。”冯保暗暗记下。

  倭国武士刀虽然锋利,但铸造的较为麻烦,再加上倭国虽然产银,但毕竟缺少铜铁,这也是虽然日本武士的武士刀虽然锋利无比,但整个国家制式装备大多都是木质的原因。通常见到日本武士虽然穿的铠甲狰狞,但内行人知道,材料多是竹条、皮革以及麻绳,实际防御作用差的吓人,现在天津能够制造的铠甲足够满足倭国的需要。

  “若是有机会,让戚继光派人走一趟虾夷岛。”万历说着,同时心里暗道,黄金岛也足够让人疯狂了吧。

  自1611年起的十三年中,受西班牙国王指令,商人塞瓦斯蒂安?比斯凯诺对金银岛进行了探索,但以失败而告终。

  后来,1643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马丁?格里兹?德?弗里兹率领CASTRICUM号船开始探寻金银岛并寻找与鞑靼人开展贸易的渠道。

  作为荷兰航海家的马丁?格里兹?德?弗里兹得到蝦夷岛(北海道)埋藏有金银矿的讯息,并看到其开采的可行性,同时,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巴塔维亚总督也对探寻金银岛表示出强烈的意欲。但在1644年,明朝灭亡,对北海道黄金探寻就此中断。

  直到两百多年后,在北海道的鄂霍次克海沿岸的幌别川河及其支流发现一个大砂金矿,五年开采1875公斤砂金,才说明这个黄金岛真的存在。

  ;

(https://www.biquya.cc/id42463/225602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