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齐国大夫颜庚将蒯聩被戎狄人所杀的消息告诉田常之后,田常沉默了好长时间,才说了句:“这小子够狠!”
颜庚:“难道执政大人知道此事是何人所为?”
田常自知有点失态,赶紧说道:“不知道,随便说说而已。”
既然蒯聩已死,就没有人再与姬辄抢国君之位了。
公元前477年,齐国执政田常发兵三万护送姬辄回卫国。在回国之前,姬辄派人告知国内的孔悝,要他做好迎接新国君继位的准备工作。
孔悝自然明白其中的意思,在接到命令的第二天就发动政变,带人冲进卫国王宫,杀死正在做梦的师般。得知孔悝发动政变的消息之后,石圃迅速带兵进宫准备营救师般,当他带兵赶到王宫时,师般的尸体已经被抬出了宫门。
望着已经冰冷的师般尸体,石圃怒火中烧,准备与孔悝死战到底。
这时孔悝说话了:“石将军,我知道你很生气,师般一上台就封你为宰相,他对你有知遇之恩;但是你好好想一想,师般是个什么样的人,不过一吃喝嫖赌的花花公子而已,他当国君将近一年来,干过什么事情?除了在宫里吃喝之外,就是到街上去掠夺良家妇女,濮阳百姓已经对他恨之入骨了,食其肉寝其皮都不为过,我今天的所作所为完全是是顺应民意,替天行道的正义之举。望将军不要再执迷不悟,为他效力了。”
对于师般的所作所为,石圃不是不知道,他也曾经多次劝诫过师般,但是师般就是不听,要么就是表面上听了,等他一走又继续开始了玩乐;几次三番之后,就连石圃自己都有些后悔当时向赵鞅推荐了师般,但转眼一想既然已经将他扶上了君位就不应该再有异心,也许师般玩乐上几年就会有所收敛,开始好好治理国家。但是他错了,就算他石圃愿意给师般机会,但卫国人民却不答应了,就算孔悝不杀死他,其他人还会杀了他,到了最后姬辄一旦回国他还是免不了一死。
孔悝继续对石圃说道:“石将军,我知道你忠心耿耿一心为国,先后辅佐过几代国君,但是蒯聩、师般他们都不争气,怨不得你;再过几天出公就要回国了,等他回国之后,你我继续齐心协力辅佐与他,定能将卫国治理的井井有条。”
“孔大人,你就等着你的高官厚禄吧,我恐怕等不到那一天了;再说我曾经帮助过蒯聩,他是不会饶了我的。”石圃说道。
“将军错了,我也曾经帮助过蒯聩,但是国君他都能放过我,我想他也一定会放过你的,留下吧。”孔悝劝阻道。
石圃摇摇头说道:“不了,谢谢孔大人的一番好意,石圃有自知之明,我就先行离开卫国了。另外卫国经过楚丘一战,所剩兵力就剩下我带的这点了,兵符在此,交予孔大人,带好这些兵马,也算是给卫国留的一点家底吧。望你们能够将卫国治理成列国的典范,石圃就算是远在他乡,也会为此感到高兴的。”
说完将军队的虎符拿出来交给了孔悝,随后转身驾车离去。
三天后,在齐国兵马的护送下姬辄回到了濮阳,重新登基,即卫出公。
卫出公姬辄的再次上台之后,任命孔悝为宰相、南文子为上大夫。南文子是姬辄在齐国时期认识的一位落魄文人,经人介绍之后进入姬辄府里当客卿,正是在南文子的运作之下,才使得田常放弃蒯聩转而支持姬辄,在今后姬辄执政的几十年里,南文子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立稳脚跟之后,卫出公姬辄开始他的一系列举措:政治上整肃吏治,经济上发展生产,外交上与齐结盟,使得久经战乱的卫国重新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当一切都准备的差不多的时候,一个人来到了濮阳,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戎狄头人呼魂耶,他是来向姬辄要地方来了。姬辄当然记得这回事,但他还没有想好到底要把那一块地方划归呼魂耶,他找来南文子商议。
卫出公姬辄:“南大人,今日呼魂耶来京的事情,你可知道?”
南文子:“有所耳闻。”
姬辄:“呼魂耶这次前来濮阳,准备投奔我卫国;我也想将他们留下来,只是不知道将那块地方划归他们,请大夫为我拿个主意。”
南文子:“戎狄人彪悍,不易控制,今天国君留下他们容易,将来要想赶出去可就难了。”
姬辄:“只是我已经答应他们,不好改口呀!”
南文子稍加思索道:“既然如此,那就将河谷交汇之地划归他们,那里地势低洼,水草丰茂,虽不适宜种植庄稼,但对于戎狄放牧来说却是再好不过的了。加之此地处于晋国、齐国、卫国三国交汇的地方,任何一个国家发兵必将经过此地,一旦戎狄立足于此,将来对于卫国来说也是一道屏障。国君以为如何?”南文子所说的河谷交汇之地就是指黄河在卫国的交汇之处,春秋时期黄河在卫国朝歌一带分叉为两条河流,向着东北流去,由于两条河流都在卫国,自然就形成了河谷交汇之处。
对于南文子的建议,姬辄感到满意:“好,就以大夫之见,把河谷交汇之地划给戎狄。”
既然地方已经定下来,姬辄命南文子便带着呼魂耶前往河谷地带看地方。望着一望无垠的草地和蜿蜒曲折的河流,呼魂耶高兴的像个小孩,他纵马扬鞭在辽阔的草地上奔跑,时而长啸、时而奔跑,折腾了几个时辰之后,呼魂耶终于累了。他平躺在草地上,把身体尽情舒展开来,望着天空飘来飘去的白云,在外漂泊十来年的呼魂耶的心终于放下来了。但他哪里知道,他又一次陷入到别人为他设计好的圈套里。
随后,呼魂耶召集散落在外的戎狄人在河谷地带聚集,半年过后,竟然召集到好几万人。随着人口的增多,卫国加大了对此地的管理,戎狄人就成了卫国的既生活又戍边的边民。
;
(https://www.biquya.cc/id42449/225035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