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东君崛起 > 第二章 飞美前夕

?

  杜方决定在华盛顿孔子学院演讲的内容就是《兰亭集序》和一些这几年来他在自己对书法艺术的见解。

  在国外,很久以前就掀起了一场孔子热,华夏热。

  孔子学院在很早就有成立,是华夏政府为了向世界推广汉语,增进世界各国对华夏的了解而设立的官方机构,由华夏教育部下辖领导小组成立,总部在京华。

  华盛顿孔子学院是美国孔子学院总部。

  现在世界各国几乎各大城市都有孔子学院。

  杜方在徐杰的陪同下去了陕西咸阳昭陵博物馆,再次观摩王羲之真迹《兰亭集序》。

  之前,他和诸位知名书法家对《兰亭集序》副本临摹了很多次,在这些人中,就他临摹的最神似,最有感觉。

  唐太宗当初从辩才和尚手里骗来《兰亭集序》,之后爱不释手,整日观摩,并让当时著名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等人临写,一时之间,临摹《兰亭集序》成为风潮。

  爱好书法的人,是无法阻止自己心中观赏临摹一下《兰亭集序》的欲*望的。

  诸位书法名家在得到允许后,迫不及待,每个人的作品都有着不同的气质。

  杜方所作当为第一。

  此时,杜方将要去华盛顿孔子学院演讲的消息则在外面闹翻了天。

  在此期间,很多记者闻风而来,堵住门口,搜集一手资料。都被徐杰给应付了。

  《大河报》刊登头条:“华夏文明火炬手——最天才书法家将在美国演讲”。

  报道中详细介绍了杜方的生平,所获得的荣誉,知名书法家赵国书、宋荆楚、方平等高度评价,代表作《仓央嘉措诗集贴》、《最新版初中语文教材》、《汪国真精选贴》等。

  其实隐隐奠定杜方中国书法界第一人的是前年发生的一件大事,教育部针对华夏书法后继乏人,有没落趋向的问题,为弘扬华夏书法,要求在语文课本上内容以书法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宋体等。

  于是召集了十几位当代书法家,杜方有幸被邀请。

  十几位书法家当场书写一篇《前赤壁赋》后,把作品传到网上,进行公投,结果杜方以高票当选,于是初中语文教材上的课文便由杜方来誊写。

  这项举措实施后,曾遭受不少非议,但是时间证明效果明显,学生试卷字体明显提高,一开始只在实验省进行,后来逐渐推广到了十几个省。

  这件事也直接奠定了杜方在书法界的地位。

  《西方报》报道说“自学成才的典范——华夏书法家杜方”,讲述了杜方从小没上过正规的学校,但是却凭借着自己的毅力、兴趣和天分,在书法上一步步自学成才的过去。

  街头小巷,华人街,唐人街,一时间都被杜方这两个字填满。

  网上有人评论说,“杜方这是要迈出征服美国的第一步么?哇噢噢,365+赞!”

  “支持杜方!把美国变成你的领地吧!”

  ……

  这些轰动杜方显然还不知道。他此时站在陕西昭陵博物院门口。

  记得以前,唐太宗的昭陵没被发掘的时候,这里确实没有什么好看的,博物馆里有几十个墓碑,都是当时著名书法家所书,再向里走便是展出的出土的文物,壁画、金银器、陶俑等,其实还有很多仿制品。

  杜方以前来昭陵,更多的时候是在看由虞世南、诸遂良等人书写的墓碑,从中感受前人真意,融合到自己的书法里。

  唐太宗死后实行俭薄陪葬物里没有十分贵重的东西,最值钱的恐怕也就是刚刚出土的《兰亭集序》真迹吧。

  他的棺木有被低下水泡着的痕迹,里面很多东西都损坏了,英明伟岸的唐太宗恐怕也想不到,他死后会被水泡的颜面尽失。

  现在水迹已经干枯了。

  长期以来还是有很多盗墓者想盗取昭陵,虽说俭薄,但好歹是帝王陵,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看是否真的有《兰亭集序》,但是历代盗墓者却在陵墓里死去了很多。

  发掘昭陵出土的尸骨也说明了这点。

  越往深处,尸骨越少,说明大多人都死在了半道上,没能深入陵墓中去。

  一些人即使活着出去的人也没有拿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咸阳已经好久没怎么下雨了。刚进去博物馆里的时候还是晴天,杜方和徐杰进去后不久就下起了雨来。

  刚开始是小雨,后来逐渐变大,呼啸的风,伴随着时不时的雷声。

  这雨来的莫名其妙,博物馆主张涛奋笑着说杜方把龙王给引来了,带来一场好雨。

  张涛奋亲自把杜方他们接了进去。

  杜方在博物馆一间房间里拿着《兰亭集序》真迹,张涛奋在一边看着。

  博物馆周围保卫措施很是得当,文物没有失窃的可能。

  但是出于小心,他还是在一边看着比较好。

  过几天真迹就要被送往故宫。

  因为有了《兰亭集序》,昭陵博物馆名声传全国,博物馆的保卫措施也加强了很多。

  杜方看着这幅一千多年来被世人称赞的《兰亭集序》,内心的滋味难以言表,喜悦,懊丧……

  它比以前广为流传的“神龙本”更有神韵,“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跃凤阁”等等都不足以形容它的神韵。

  杜方看着看着,“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他看着这几个字,感觉到它们好像是有生命的,一种厚重的沧桑感迎面扑来,古朴、大气,却又飘逸潇洒,上面墨迹沉淀,一笔一划明白了然。

  他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当时书圣书写《兰亭集序》时的心情、运笔,甚至隐隐看到了书圣在上面倾注的心血。

  他的心一跳一跳,渐渐的好像融入了《兰亭集序》里,穿越了一千六百多年的时空,和王羲之的心跳频率一致,两个人重合到了一起。

  在一旁的张涛奋隐约感觉《兰亭集序》发了下微弱的光,之后就再没有动静。

  杜方站在《兰亭集序》的前面,也许已经不是先前的那个杜方。

  崇山峻岭间,茂林修竹,惠风和畅,正是三月草长莺飞的时节。

  一条溪水蜿蜒绕小亭远去,远处山坳薄雾氤氲,袅袅不绝,亭子旁边修竹摇曳,熠熠生辉,空气里飘来一缕缕竹香与花香融合在一起的香味,醉人心脾。

  驻亭看去,满目尽是现在已经很难看到的美妙景色。

  而此时,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王凝之,司徒谢安、文学家孙绰等四十一位名士在此举行风雅集会,修禊事也。

  他们坐在兰亭下,曲水边,喝酒、唱歌、吟诗;从酒坛舀出的美酒,曲水流觞,一觞一咏,吟哦唱和。喝醉了,就枕着岸边的石头,脚伸进水里,任性洒脱,放浪形骸。

  身着黑色笼冠大袖衫的王羲之,飘逸的胡须,恬淡的面容,这时已经醉了,在即兴之余,挥笔书毫,兴之所致,满纸华章。

  杜方早已经沉迷其中,目光失去了焦距,拿着《兰亭集序》一动不动的站着有了半个小时了。

  张涛奋一开始以为是杜方看《兰亭集序》有了什么感悟,可是后来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他淡定不住了,便开始轻声叫杜方的名字。

  杜方却是没有反应。

  张涛奋伸手要去推他,手还没有碰到杜方便被一层光幕弹开。

  张涛奋被弹开两三步,站着睁大眼睛看着杜方,两腿瑟瑟发抖,想说话张了张嘴却没有说出来,想逃出去,腿却是不听使唤。站在那里,汗浸透了衣服……

  ……

(https://www.biquya.cc/id42132/220345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